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方言特字说略
1
作者 张树铮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4-15,共12页
各地方言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读音不符合古今对应规律的“特字”,山东方言亦然。根据《山东省志·方言志》的调查材料,山东方言中分布地域较广的特字,约占调查字数的6%。在明确特字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选定的特字进行了语音上的分... 各地方言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读音不符合古今对应规律的“特字”,山东方言亦然。根据《山东省志·方言志》的调查材料,山东方言中分布地域较广的特字,约占调查字数的6%。在明确特字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选定的特字进行了语音上的分类。然后,着重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与古音来源有关,这种类型又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切韵》系韵书失收又音,因而与字的古音地位不合;二是后起字形字义与古已有之的字形同形,因而与古音地位不合;三是后起词义借用读音相近的古字,因而与古音不合。2.字形的影响,这种类型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生僻字按形声字声符来读;二是多音字按常用音统读。3.感染作用。4.回避同音字。5.连音变化。6.音节内的相互影响。7.古代方言遗留。此外,还有些特字形成原因待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方言 特字 语音演变规律 例外
下载PDF
从音韵学角度探讨丽水话的若干方言用字
2
作者 王文胜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钿、■蛲、桕子树、芒菅、公公莥莥、雷公、剉树、赖哭、半罕绽、宽慢记、昏多”等作为丽水话“姐姐、小孩儿、钞票、蝉、乌桕树、菅草、蓬蘽与覆盆子(合称)、响雷、砍树、哭、半饱半瘪、慢慢儿、很多”等的方言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丽水话 方言用字
下载PDF
汉语方言亲属排行最末的词及其用字略论
3
作者 张青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现代汉语方言表示排行最末的词主要有四大类:“末”类、“幺”类、“■”类、“细”类。“末”类词包括末、蔑、灭、晚(满、颟、蛮)、■、尾、屘,等等;“幺”类词只有一个成员,即幺(夭);“■”类词包括■、孻(拉),等等;“细”类词包括... 现代汉语方言表示排行最末的词主要有四大类:“末”类、“幺”类、“■”类、“细”类。“末”类词包括末、蔑、灭、晚(满、颟、蛮)、■、尾、屘,等等;“幺”类词只有一个成员,即幺(夭);“■”类词包括■、孻(拉),等等;“细”类词包括细、碎,等等。这四类词在使用上各有特色,其中“末”类词的成员最多,使用范围也最广;“幺”类成员最少,但使用范围比较广;“■”类词与“细”类词的成员比较少,使用范围也比较窄。从这四类词的用字来看,“末”“蔑”“灭”属于同源通用字;“■”“屘”“孻”是分别为“晚”“尾”“■”的引申义而造的方言俗字;“满”“颟”“蛮”是“晚”的同音借字,“夭”是“幺”的同音借字,“拉”是“孻”的同音借字;“■”是“■”的讹字。由此可见,现代汉语方言的用字情况值得我们全面清理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方言 称谓 排行 俗字
下载PDF
以辩证思维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4
作者 刘钊 邓靖川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进行考察,“大思政课”是一门具有联系性、发展性、系统性内在属性的课程。要辩证地把握“大思政课”内蕴的特定关系:“小”与“大”...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进行考察,“大思政课”是一门具有联系性、发展性、系统性内在属性的课程。要辩证地把握“大思政课”内蕴的特定关系:“小”与“大”,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变”与“不变”,课程形式创新与培养目标坚守的统一;“知”与“行”,“大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要以联系观汇聚磅礴力量,筑牢“大思政课”育人根基;以发展观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大思政课”向上向前;以系统观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辩证思维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怀化当代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
5
作者 郑明娥 郭景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96-198,共3页
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内容、思维方式和作品风格。在地域文化作用下,怀化作家小说中的自然地貌、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人物性情、方言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章以小说为例,从地域自然、地域风俗、地域语言、地域性格... 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内容、思维方式和作品风格。在地域文化作用下,怀化作家小说中的自然地貌、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人物性情、方言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章以小说为例,从地域自然、地域风俗、地域语言、地域性格四个方面揭示了小说中地域文化呈现的内容,这与作家个人的体验、对故乡的情感、文化自信、地域文化的濡染和文学对文化的关注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小说 自然地理 风俗习惯 方言俚语 人物性情
下载PDF
论皖南泾县吴语古影母非开口平声字归上的音变原因
6
作者 朱蕾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6-399,共14页
本文尝试从外部接触和内部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皖南泾县宣州吴语影母非开口平声字归上这一典型的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音变现象。研究认为该音变的外因是与明清官话标准音阴平调值趋同;音变内因是方言阴阳平调值接近,当在非开口呼... 本文尝试从外部接触和内部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皖南泾县宣州吴语影母非开口平声字归上这一典型的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音变现象。研究认为该音变的外因是与明清官话标准音阴平调值趋同;音变内因是方言阴阳平调值接近,当在非开口呼前,奉、微、疑、喻、匣等浊声母变为零声母,与影母字声韵相同时,阴阳平字就有混同的趋势,为保持阴阳平字的区别这一汉语方言中的强势规则,从而推动影母非开口平声字的声调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影母非开口平声字 声调演变 方言接触 内部语言结构 泾县吴语
下载PDF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金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1,共7页
宗教学理论研究要为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助力,就要在调研问题和理论探索上多下功夫。通过理论层面对三组辩证“关系”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宗教在特定时间、空间中嬗变的关系,决定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宗教学理论研究要为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助力,就要在调研问题和理论探索上多下功夫。通过理论层面对三组辩证“关系”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宗教在特定时间、空间中嬗变的关系,决定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要着眼于当下和未来;二是宗教存在的群众性和信众的归属与身份的非等同关系,决定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能忽视“结构”及其多样性;三是传承宗教传统与调适变革的内在动力的关系,决定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重在“自觉”。希冀上述思考能为推动宗教中国化、促进宗教学理论界的“三大体系”建设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中国化方向 长期性 群众性 辩证性
下载PDF
从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四字格看历史词汇演变
8
作者 马启红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四字格”是汉语特殊的语言单位,是短语中结构和语义固定,且具有传承性的一类语言形式。四字格由词构成,可以直接反映词的发展变化,同时还可以作为存放词的“容器”,完好地保存历史词汇的发展状态,清晰地看到许多古词语的发展轨迹。四... “四字格”是汉语特殊的语言单位,是短语中结构和语义固定,且具有传承性的一类语言形式。四字格由词构成,可以直接反映词的发展变化,同时还可以作为存放词的“容器”,完好地保存历史词汇的发展状态,清晰地看到许多古词语的发展轨迹。四字格在宋元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在元曲中,方言常语,沓而成章,与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存在渊源关系。文章以宋元语言和山西方言四字格为载体,同时与现代汉语通语作比较,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考察一些历史词汇的演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语言 山西方言 四字格 历史词汇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
9
作者 姚选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24,139,共7页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的研究现状,内在吁求“回到事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在于:政治上,中国社会拥有极具吸聚力和动员力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经济上,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动领...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的研究现状,内在吁求“回到事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在于:政治上,中国社会拥有极具吸聚力和动员力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经济上,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动领域适度释放了“权利本位式”人民性格;文化上,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让人们的“映显缺陷”和其“权利本位式”人民性格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结构条件;外交上,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实力”外交思维为“里子”和以“怀柔”外交思维为“面子”的现代外交思维结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理 “回到事情本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辩证唯物主义 人民性格
下载PDF
清代昆明契约文书音借字考释
10
作者 王敏 邓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第一卷)所录契约中有不少音借字。此次将对此套丛书第一卷中清代昆明契约文书的11条音借字进行考释,并从中古音韵和现代昆明方言角度进行方音印证,对今后这批契约文书的进一步校释有一定的借鉴...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第一卷)所录契约中有不少音借字。此次将对此套丛书第一卷中清代昆明契约文书的11条音借字进行考释,并从中古音韵和现代昆明方言角度进行方音印证,对今后这批契约文书的进一步校释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为近代昆明方音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契约文书 音借字 云南方言
下载PDF
明清医话与俗字研究刍议
11
作者 闫春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清医话中的俗字书写,以此说明对明清医话的俗字研究,不仅是整理与校勘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开拓俗字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献 医话 俗字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宜兴方言词考释三则
12
作者 陈思炜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2期49-54,共6页
在宜兴方言中,烹饪方法用字“㸆”字的本字应为“熇”,由火热义引申为干燥义,再发展为烘烤义,然后又经过同位转喻,最终产生“小火慢煮使汤汁收浓”义。表舒迟貌的“滔”字的本字应为“■”,本义为“牛徐行”,根据其核心义“缓”,可以将... 在宜兴方言中,烹饪方法用字“㸆”字的本字应为“熇”,由火热义引申为干燥义,再发展为烘烤义,然后又经过同位转喻,最终产生“小火慢煮使汤汁收浓”义。表舒迟貌的“滔”字的本字应为“■”,本义为“牛徐行”,根据其核心义“缓”,可以将“■”“■”“慆”“韬”系联为一类。表示湖名的“氿”是个新造的地名用字,本字为“九”,后加水旁作“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方言 词汇 考释 本字 地名用字
下载PDF
清代梅州契约文书中的音借字及其反映的方音现象
13
作者 张晓芳 杨继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7-81,94,共6页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所录清代梅州地区的契约文书中有不少音借字,为梅州客家方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音信息。对其中20多条音借字进行考辨,进而讨论了这些音借字反映出的梅州客家方音现象:精知庄章组合流;次浊声母疑、日、云、以母相...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所录清代梅州地区的契约文书中有不少音借字,为梅州客家方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音信息。对其中20多条音借字进行考辨,进而讨论了这些音借字反映出的梅州客家方音现象:精知庄章组合流;次浊声母疑、日、云、以母相混;开口三等和合口三等相混;遇摄、止摄、蟹摄相混;梗摄、曾摄、臻摄相混等。这些为客家方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 契约文书 音借字 梅州方音 客家话
下载PDF
清末民国初粤调南音文献方俗字考释
14
作者 张荣荣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清末民国初期粤调南音文献包含了丰富的方言字、俗讹字,文章考释了“■”“■”“■”“妖”“所”“■”“■”“■”八个字,分析了其理据和形成过程。
关键词 粤调南音 俗字 方言字 考释
下载PDF
“六书”与地名俗字的形成原理——以江浙地名为例
15
作者 蔡佞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我国众多方言地名中俗字占比不少。这些地名俗字有的字形罕见,有的同形不同音义,给公众书写、交际带来不少障碍,也对地名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搜集当地方言口语用法基础上运用传统“六书”理论探究俗字的构造与形成,以理论联系实... 我国众多方言地名中俗字占比不少。这些地名俗字有的字形罕见,有的同形不同音义,给公众书写、交际带来不少障碍,也对地名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搜集当地方言口语用法基础上运用传统“六书”理论探究俗字的构造与形成,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研究、解释了江浙地区几十个地名俗字的含义和造字理据,突破了以往志书多通过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角度阐释地名俗字、俗词来源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俗字 六书 吴语 江浙
下载PDF
木鱼书中“一形多词”考辨举隅
16
作者 关云翔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4期34-42,126,共10页
文章通过方言佐证、字形考辨的方法集中考释了木鱼书中八组字词。“■”记录了粤语特征词{揾},“揩”一形记录了{{揩}{■}{谐}三词,“■”一形记录了{瞬}{呻}二词,“啃”一形记录了{啃}{哽}二词,“■”一形记录了{抠}{驱}{殴}三词,“眊... 文章通过方言佐证、字形考辨的方法集中考释了木鱼书中八组字词。“■”记录了粤语特征词{揾},“揩”一形记录了{{揩}{■}{谐}三词,“■”一形记录了{瞬}{呻}二词,“啃”一形记录了{啃}{哽}二词,“■”一形记录了{抠}{驱}{殴}三词,“眊”一形记录了{眊}{睡}二词,“唫”一形记录了{唫}{吟}{衔}三词,“■”一形承担了{粮}{粉1}{粉2}三词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书 一形多词 粤语方言
下载PDF
费县方言声调的动态演变研究
17
作者 张伟静 《现代语文》 2023年第7期12-20,共9页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恰好处在官话三大次方言区——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的边缘地带。费县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其内部差异反映出过渡带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和扩散路径等重要信息。基于对费县辖区内18个乡镇点的方言调查,并辅以...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恰好处在官话三大次方言区——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的边缘地带。费县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其内部差异反映出过渡带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和扩散路径等重要信息。基于对费县辖区内18个乡镇点的方言调查,并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费县方言声调系统中双字调的动态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以期为方言接触理论提供扎实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县方言 双字声调 演变 过渡地带
下载PDF
云南云龙方言本字考释
18
作者 杨春艳 《现代语文》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云龙方言中的俗语词汇比较丰富,一些常用词语有音有义却没有相应的字形。依据汉字音、形、义的相关性,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云南云龙方言中的四个常用字进行考释。这四个常用字是:表浸湿、沾湿义的“浞”,表堵... 云龙方言中的俗语词汇比较丰富,一些常用词语有音有义却没有相应的字形。依据汉字音、形、义的相关性,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云南云龙方言中的四个常用字进行考释。这四个常用字是:表浸湿、沾湿义的“浞”,表堵塞或塞子义的“[祝土]”,表去滓、去渣义的“滗”,表食物变质所起的白色霉斑义的“醭”。对这些常用字的本字进行考释,能够阐明方言词和古语词之间的传承和发展,对研究音韵、文字和词义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方言 本字 考释
下载PDF
四川苍溪方言“起”的语法研究
19
作者 余燕玲 张秋红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1期113-124,F0003,共13页
苍溪方言中的“起”字兼具实词与虚词的语法功能。“起”作为实词,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一样,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作为虚词,主要附着在谓词之后使用,承担助词的语法功能。“起”主要有三类用法:一是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或表示动作... 苍溪方言中的“起”字兼具实词与虚词的语法功能。“起”作为实词,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一样,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作为虚词,主要附着在谓词之后使用,承担助词的语法功能。“起”主要有三类用法:一是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或表示动作的进行,或表示状态的持续;二是作结构助词,连接述语和补语;三是作语气助词,加强说话者主观情感。苍溪方言中没有时态助词“着”的语法形式,故“起”逐渐语法化,进入句法结构以承担“着”相应的语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溪方言 “起” 语法研究
下载PDF
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
20
作者 孙亚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孙犁创作的理解,而且对河北地域文化甚至燕赵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散文 冀中地域文化 方言地名 民俗民风 文化性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