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馨元 谢杏美 肖小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并筛选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进... 目的: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并筛选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研究对象共计44477例。对参与筛查人群诊断级别CINⅡ及以上(CINⅡ^+)的宫颈病变,HPV E6/E7 mRNA检测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检测(HC2)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9(95%CI 0.85~0.91)及0.92(95%CI 0.90~0.95);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95%CI0.93~0.93)及0.90(95%CI 0.90~0.90)。诊断级别CINⅢ及以上(CINⅢ^+)的宫颈病变,两者合并敏感度无明显差异,HPV E6/E7 mRNA检测的合并特异度较高。结论:与HC2检测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CINⅢ^+的宫颈病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度。HPV E6/E7 mRN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病变启动监测指标,可提早发现高级别病变,提早进行临床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检测 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检测 宫颈癌筛查 META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型别及其感染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吴玉萍 陈裕隆 +2 位作者 李隆玉 梁增文 张雁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3,共5页
本文探讨了江西省和广东省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分析了高危型HPV对各种宫颈病变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采用细胞学、HPV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 本文探讨了江西省和广东省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分析了高危型HPV对各种宫颈病变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采用细胞学、HPV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电子阴道镜和宫颈化学着色方法筛查宫颈癌患者,经病理镜检确诊,然后用GPPCR-SBT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江西省溪口镇、古市镇及修水县城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率为5.7‰。HC2方法发现宫颈癌患者13种高危型HPVDNA阳性率为89.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为84.8%,对照组为24.5%。采用GPPCR-SBT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发现,江西省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58、31、33、18、66、6、11、56和81十种型别,其中HPV81型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据此提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妇女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并发现江西省宫颈癌高发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4.5%。建立了HPV基因分型的方法,对HPV致宫颈病变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GP PCR-SBT 基因分型
下载PDF
LCT联合HC2在子宫颈癌防治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翠玲 李丽 +3 位作者 刘玲玲 王琳 王丽凤 王全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 337例子宫颈病变患者,每例均联合LCT及HC2检测子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 337例子宫颈病变患者,每例均联合LCT及HC2检测子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 337例病例中,约半数患者发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等多种病变,且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病变加重而提高。HSIL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接近100%;未见上皮内病变组中,仍有17.0%提示HPV感染;AGC组中HPV阳性率为36.8%。但在HSIL组,有7.5%的HPV感染阴性病例。结论联合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且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也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检查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高危型hpv
下载PDF
生殖道HR-HPV感染率及宫颈糜烂患病率的年龄分布特点 被引量:23
4
作者 柳双燕 张礼婕 +2 位作者 程德敏 李瑞珍 吴瑞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深圳城区育龄妇女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率和宫颈糜烂患病率的年龄分布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深圳市城区育龄妇女1943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妇... 目的研究深圳城区育龄妇女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率和宫颈糜烂患病率的年龄分布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深圳市城区育龄妇女1943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妇科检查,收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结果深圳城区妇女HR-HPV DNA阳性381例,阳性率19.6%。各年龄组感染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8.67,P<0.01)。宫颈糜烂患病率为41.8%,从年龄分布来看,不同年龄组间宫颈糜烂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1.08,P<0.001)。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25~29岁组55.2%。在各年龄组轻度及中度宫颈糜烂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重度宫颈糜烂百分比中25~29岁组重度糜烂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光滑、宫颈糜烂患者的HR-HPV感染率分别是15.8%及24.8%,宫颈糜烂患者感染HR-HPV的OR值为1.569,95%CI(1.310~1.878)。结论①深圳城区妇女生殖道HR-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存在着两个感染高峰年龄段(25~29岁及55~60岁),宫颈糜烂患病率存在一个患病高峰年龄段(25~29岁);②25~29岁组是患重度宫颈糜烂的高发年龄段;③宫颈糜烂是年轻女性感染生殖道HR-HPV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宫颈糜烂
下载PDF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及其检测在临床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娜 王英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2期253-255,共3页
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生殖道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故对宫颈癌的筛查及对宫颈上皮... 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生殖道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故对宫颈癌的筛查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处理一直受到关注。该文就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机制及其检测的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2代杂交捕获试验
下载PDF
Aptima、HC2检测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新颖 季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70-372,376,共4页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Aptima)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HC2)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100例,给予Aptima和HC2检测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最...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Aptima)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HC2)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100例,给予Aptima和HC2检测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最终确诊慢性炎症9例,CIN1级23例,CIN2级34例,CIN3级22例,宫颈癌12例;CIN2、CIN3和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分别为[9003.82(6780.88,11021.80)copies/ml,27801.19(16781.29,32011.88)copies/ml和6770.28(4100.28,7220.22)copies/ml],高于慢性炎症、CIN1患者(P<0.05);Aptima检测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性(82.4%)低于HC2检测(94.1%),而特异性(56.3%)高于HC2检测(21.9%)(P<0.05),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种检测无差异(P>0.05)。结论:Aptima与HC2检测在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中有一定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 E6/E7 mRNA 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 诊断效果
下载PDF
新疆维汉妇女HR-HPV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段芬 王英红 +2 位作者 张文杰 郭晓青 赵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新疆维汉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的感染现状,分析其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汉族妇女和160例维吾尔族妇女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2)检测HR-HPV含量,标本的相对荧光光度值(...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新疆维汉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的感染现状,分析其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汉族妇女和160例维吾尔族妇女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2)检测HR-HPV含量,标本的相对荧光光度值(RLU)与阳性定标域值(CO)的比值相当于标本中检出的病毒DNA负荷量(pg/ml)。结果:①在202例汉族患病妇女中,HR-HPV阳性者151例,阴性者51例;其中慢性宫颈炎HR-HPV阳性率为52.8%,CIN1、CIN2~3、宫颈鳞癌(SCC)患者HR-HPV阳性率分别为73.3%、91.6%、94.8%;在160例维吾尔族患病妇女中,HR-HPV阳性者90例,阴性者70例;其中慢性宫颈炎HR-HPV阳性率为35.2%,CIN1、CIN2~3、SCC患者HR-HPV阳性率分别为50.0%、74.3%、82.1%;认为HR-HPV感染率在维汉妇女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HR-HPV载量在维吾尔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3和SCC)的中位数为0.92、6.98、52.2和89.6;汉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组的中位数为1.26、10.69、82.9和112,维汉妇女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HR-HPV载量之间有差异(P<0.05)。对同等级别宫颈病变中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HR-HPV载量检测,在慢性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和SC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在CIN组和SCC组HR-HPV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汉族妇女病毒载量高于维吾尔族妇女。③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维汉族妇女发生宫颈各级病变的风险性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因素。维汉妇女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病毒 杂交捕获二代 人乳头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应用支链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华 陈亚宝 +2 位作者 叶丽华 叶军 袁冬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5期4362-4366,共5页
目的评价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2例宫颈疾病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HPV,同时进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 ... 目的评价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2例宫颈疾病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HPV,同时进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结果 (1)随着宫颈疾病级别升高,bDNA技术和HC2法检测HPV阳性率均呈现趋势性增加(χ2=65.397,P<0.001;χ2=65.018,P<0.001);(2)bDNA技术对总体人群检出阳性率为39.7%,HC2法检出阳性率为56.1%,HC2法显著高于bDNA技术(χ2=13.489,P<0.001),二者一致性一般(Kappa=0.501);(3)bDNA技术对CIN2+诊断的灵敏度为63.4%(95%CI:54.5%~72.3%),显著低于HC2法78.6%(95%CI:71.0%~86.2%)(χ2=5.549,P=0.018);而特异性为78.0%(95%CI:71.4%~84.6%),高于HC2的60.7%(95%CI:52.8%~68.5%)(χ2=9.798,P=0.002)。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HPV仍是目前宫颈疾病筛查较好的方法,bDNA技术检测HPVE6/E7mRNA有较好的特异性,可能更为适用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E6/E7信使RNA bdna技术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细胞 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瑰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妇产科行妇检的妇女900例,均行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杂交捕获HPV、液基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的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妇产科行妇检的妇女900例,均行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杂交捕获HPV、液基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的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80%、61.28%、67.53%,杂交捕获HPV检查分别为90.20%、86.32%、92.20%,液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60.56%、77.94%、62.32%。结论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需与杂交捕获HPV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率,尽早发现与治疗宫颈癌,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 杂交捕获hpv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秀丽 姚红霞 +2 位作者 缪飞 王玲 王宏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6期4751-4755,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PVDNA杂交捕获试验检测高危型HPV(HR-HPV);将44例病程1~2年的CIN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10%ALA温敏凝胶外敷,4h后行635n...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PVDNA杂交捕获试验检测高危型HPV(HR-HPV);将44例病程1~2年的CIN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10%ALA温敏凝胶外敷,4h后行635nm的红光照射,每2周重复治疗1次,共进行3次ALA-PDT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任何治疗;两组均在第3、6、12个月时随访。结果治疗组21例患者经过3次ALA-PDT治疗,第3、6个月随访时CINⅠ痊愈率为71.4%(15/21)和85.7%(18/21),第6、12个月随访时HR-HPV的转阴率达到81.0%(17/21)和90.5%(19/21);而对照组第3、6个月CIN痊愈率分别为21.7%(5/23)和30.4%(7/23),第6、12个月HR-HPV转阴率仅30.4%(7/23)和43.5%(10/23),两组临床疗效以及HR-HPV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ALA-PDT不但可以有效治疗CIN、清除宫颈上皮细胞中的HR-HPVDNA,且具有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等优势,为早期干预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科 杂交捕获试验 ALA光动力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