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放疗技术在全脑放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层层 杨磊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9期43-47,61,共6页
目的比较混合放射治疗技术与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在全脑... 目的比较混合放射治疗技术与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在全脑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研究混合放疗技术在全脑放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5例需要全脑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3DCRT计划、基于3DCRT、IMRT技术的混合计划(Hybrid-IMRT)、基于3DCRT、VMAT技术的混合计划(Hybrid-VMAT)、IMRT计划、VMAT计划。Hybrid-IMRT计划与IMRT计划、Hybrid-VMAT计划与VMAT计划均采用相同的优化参数,2个混合计划3DCRT提供60%的处方剂量(2400 cGy/20 F),IMRT或VMAT部分提供剩余40%的处方剂量(1600 cGy/20 F)。比较5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靶区最大剂量、机器跳数、危及器官(晶体、眼球、视神经、视交叉、脑干)的最大剂量。结果5种计划各项指标均满足临床需求。Hybrid-IMRT、Hybrid-VMAT计划靶区均匀度、靶区剂量最大点和晶体、视交叉、脑干的受量优于IMRT、VMAT计划,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IMRT、Hybrid-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和眼球受量相对IMRT、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IMRT、Hybrid-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分别比IMRT、VMAT计划减少60%和10%(P<0.05)。结论Hybrid-IMRT、Hybrid-VMAT计划的各项参数均满足临床治疗要求,其靶区均匀度更好,治疗时间更短,对距离靶区较远和靶区内部的危及器官保护更好,因此混合放射治疗技术可以应用于全脑放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疗 混合放疗技术 剂量学 调强放疗技术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
下载PDF
基于L-BFGS与NSGA-Ⅱ混合算法的IMRT逆向计划优化研究
2
作者 杨婕 桂志国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6-712,共7页
基于L-BFGS和NSGA-Ⅱ算法提出一种对逆向计划混合目标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物理-生物混合目标函数引入到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中,利用L-BFGS算法对NSGA-Ⅱ算法的初始解进行优化,并改进带约束的快速非支配排序策略,以达到更好优化逆向... 基于L-BFGS和NSGA-Ⅱ算法提出一种对逆向计划混合目标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物理-生物混合目标函数引入到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中,利用L-BFGS算法对NSGA-Ⅱ算法的初始解进行优化,并改进带约束的快速非支配排序策略,以达到更好优化逆向计划使之满足DVH约束的目的.新算法所得优化结果表明,靶区的高剂量分布更加均匀,且危及器官的NTCP有了明显降低,能得到理想的DVH曲线,放射治疗计划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逆向计划优化 L-BFGS NSGA-Ⅱ 混合算法
下载PDF
混合野调强增加调强野比例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超 胡艳 +2 位作者 李晶晶 宋文立 罗海锋 《当代医学》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引进新的混合野调强计划h-IMRT(4∶1),并与3D-CRT、h-IMRT(1∶4)、6f-IMRT放疗技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1... 目的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引进新的混合野调强计划h-IMRT(4∶1),并与3D-CRT、h-IMRT(1∶4)、6f-IMRT放疗技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上述4种放疗技术进行计划设计并比较其靶区、危机器官参数及机器跳数和执行时间。结果h-IMRT(1∶4)和6f-IMRT与hIMRT(4∶1)和3D-CRT比较,提高了靶区适型度(P<0.5),h-IMRT(1∶4)和6f-IMRT增加了PTV高剂量区体积(V107%),6f-IMRT增加了病灶位于肺部左侧时心脏V5,病灶位于肺部右侧时心脏V5和心脏平均剂量,还增加了肺部V5及病灶位于右侧时的肺部平均剂量及对侧乳腺V5及乳腺平均剂量。混合野调强h-IMRT(1∶4)和h-IMRT(4∶1)显著降低执行时间,6f-IMRT显著增加治疗跳数。结论在混合野调强中提高调强比例并不能提高计划质量,与本研究的其他3种放疗方式比较,在本放疗中心现有设备条件下,h-IMRT(1∶4)仍是左右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放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后 混合野调强 计划质量比较
下载PDF
正向射野在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博宇 杨筑春 +3 位作者 卜明伟 路双臣 黄巍 杨金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大部分的胸部肿瘤进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时,在计划中加入适当的正向射野都可以有效降低肺脏的低剂量照射体积。本研究旨在探索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调强计划中加入正向射野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目的大部分的胸部肿瘤进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时,在计划中加入适当的正向射野都可以有效降低肺脏的低剂量照射体积。本研究旨在探索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调强计划中加入正向射野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2-01-2016-02-29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10例,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一个添加了正向射野的调强计划,即混合调强(H-IMRT)。该计划设计方法如下:利用前后对穿的正向适形野照射胸段靶区,并控制脊髓剂量<40Gy,之后添加7个射野方向均分的调强野,选取调强野中对肺脏保护不利的射野方向,使其仅照射锁骨上段靶区,最后优化调强野直至剂量分布达到临床应用要求。对H-IMRT和传统IMRT做比较研究。分析H-IMRT的剂量学优势及治疗特性。结果 H-IMRT靶区的适形度指数(Z=-2.096,P=0.042)和均匀性指数(Z=-2.075,P=0.046)都明显优于IMRT计划。H-IMRT肺脏的V5、V10、V15分别比IMRT计划低约15.5%(Z=-2.865,P=0.012)、22.3%(Z=-2.873,P=0.005)、30.3%(Z=-2.932,P=0.003);V20、V25、V30分别比IMRT计划低约31.7%(Z=-2.916,P=0.002)、24.8%(Z=-2.743,P=0.008)和15.5%(Z=-1.776,P=0.026);且H-IMRT肺的平均剂量也要比IMRT计划低约16.4%(Z=-2.653,P=0.005)。但H-IMRT的MUs数比IMRT计划多约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7,P=0.005。结论利用IMRT技术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时,在计划中加入合适的正向射野,可以让计划表现出更加优秀的剂量调制能力,在靶区覆盖和肺脏保护两方面都展现出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 正向射野 混合调强
原文传递
适形弧在大体积左乳乳腺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金磊 杨筑春 +1 位作者 卜明伟 刘博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分析适形弧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混合治疗大体积左乳乳腺癌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06-01-2019-11-30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行左乳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患者10例。均为常规混合调强无法达到临床治疗要求的... 目的分析适形弧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混合治疗大体积左乳乳腺癌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06-01-2019-11-30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行左乳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患者10例。均为常规混合调强无法达到临床治疗要求的大体积左乳乳腺癌病例。每个病例分别设计2种计划,分别为双弧VMAT和切线适形弧与VMAT混合计划(arcVMAT)。处方剂量:计划靶体积(PTV)为50 Gy, 2.0 Gy/次,共25次;肿瘤区计划靶体积(PGTV)为60 Gy, 2.4 Gy/次,共25次。对2种计划质量进行比较评估,其中包括靶区最大及最小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各危及器官受到特定剂量照射体积值等。2种计划参数的配对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配对符号秩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结果 PGTV适形度arcVMAT(0.826±0.013)比VMAT(0.883±0.016)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1,P=0.028;患侧肺的V30 arcVMAT(20.58±1.18)与VMAT(21.13±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P=0.032;患侧肺的V10 arcVMAT(42.04±3.34)与VMAT(40.17±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P=0.017;健侧肺V5arcVMAT(30.17±6.78)与VMAT(24.58±5.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7,P<0.001;健侧肺平均剂量arcVMAT[(4.46±1.06) Gy]与VMAT[(4.14±0.93) 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9;健侧乳腺平均剂量arcVMAT[(4.79±1.64) Gy]与VMAT[(4.28±1.39) 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7,P=0.035。总体上2种计划的剂量学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对于常规混合调强不再适用的大体积左乳乳腺癌患者,使用适形弧与VMAT设计的混合计划可以获得与VMAT相近的剂量学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剂量照射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乳腺癌 混合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适形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