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密度制约效应(英文)
1
作者 徐森富 王会福 +1 位作者 汪恩国 陈伟强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ensity restriction effects of reproductive rate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BPH) population in super indiea and japonica hybrid rice Yongyou 6. [Method] Different amounts of ...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ensity restriction effects of reproductive rate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BPH) population in super indiea and japonica hybrid rice Yongyou 6. [Method] Different amounts of rice brown planthoppor were released to super indiea and japonica hybrid flee Yongyou 6 during fillering, booting and gain filling stage, respectively. The reproductive rate and variation dynamics of rice brown planthoppor in super rice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 Tillering stage: the population quantity of rice brown planthoppor during booting and gain filling stag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basal amount of its population during tillering stage; whe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during grain filling stage reached a certain limit ( 〉 250 head/cluster), the population density during milking stage showed decrease tre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uch density;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brown planthoppor population in super rice Yongyou 6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in middle and slow in two ends. Booting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pop- ulation from booting to gain filling stag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basal amount of density, and their correlation during milking stage was not significant; flee brown planthopper population still had high reproduction capaci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super rice, which had latent risk on rice yield. Gain filling stage : when population density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 70 head/cluster, the development of it popul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asal amount of density, which had great threat to yield. [ 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cost-ef- fective control of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ustained control ability against rice brown planthop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indica and japonica hybrid flee Yongyou 6 Rice brown planthopper Reproductive Rate Variation dynamic
下载PDF
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生态群体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周鸿凯 郭建夫 +2 位作者 黎华寿 吴钿 张建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3-667,共5页
以5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F1生态群体为材料,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均有显著典型相关关系,尤其是营养生长期的光温... 以5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F1生态群体为材料,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均有显著典型相关关系,尤其是营养生长期的光温因子与产量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λ1=0.9975**,其相关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96%,引起的产量变异为99.50%;光温因子主要通过对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作用而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不同生育期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并不相同,营养生长期为积温和有效积温,生殖生长期为极端温差和日照时数;光温因子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明显;不同生育期影响品质性状的主导光温因子不同,灌浆期前是积温,之后是极端温差和日照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因子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势与氮素营养对杂交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程建平 曹凑贵 +2 位作者 蔡明历 原保忠 翟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以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势和氮素营养对其生理特性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土壤水势下,植株地上部分干重与总干重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根冠比则降低。2)在同一氮肥水平... 以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势和氮素营养对其生理特性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土壤水势下,植株地上部分干重与总干重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根冠比则降低。2)在同一氮肥水平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及叶片水势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而叶绿素a/b、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之而增加;同一土壤水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叶片水势、叶绿素a/b和丙二醛的含量随之降低。3)在同一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土壤轻度干旱时,水稻产量高低顺序为高氮>中氮>低氮;而当土壤水分充足或土壤重度干旱时,则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中、高氮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225 kg/hm2施氮水平在0 kPa土壤水势下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过度增施氮肥并不利于水稻增产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土壤水势 氮素营养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氮肥后移对杂交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周兴兵 朱永川 刘茂 郭晓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6,共8页
2011、2012年,以杂交中稻高产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在西南稻区的5~6个生态点,采用相同的氮肥管理方式,研究了氮肥施用量与氮后移比例对稻谷产量及其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氮后移比例对稻谷产量的影响试验点间表... 2011、2012年,以杂交中稻高产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在西南稻区的5~6个生态点,采用相同的氮肥管理方式,研究了氮肥施用量与氮后移比例对稻谷产量及其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氮后移比例对稻谷产量的影响试验点间表现各异,取决于试验地点的土壤肥力。氮后移的增产效果及高效施氮量分别与地力、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当空白试验产量超过7000kg/hm^2时,氮后移没有增产作用。氮后移增产的处理表现为施氮量不高、氮后移比例小,并在保持一定有效穗数基础上,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增产。提出了西南区杂交中稻氮肥的高效管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杂交中稻 氮肥后移 土壤地力
下载PDF
SSR分子检测与田间种植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年伟 张体刚 +3 位作者 徐昌能 余敖 林琦 肖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3-555,共3页
以本地正季鉴定为对照,比较了5个杂交稻种子SSR分子标记和海南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无显著差异。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快速,可应用于杂交稻种子纯度检测。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 田间鉴定
下载PDF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0
6
作者 郑克武 邹江石 吕川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5-893,共9页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两系杂交稻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马国辉 龙继锐 +1 位作者 戴清明 周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7,共5页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缓释氮肥用量、移栽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新组合Y两优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与施氮量和密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施氮量、移栽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氮肥用量和密度分别为1...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缓释氮肥用量、移栽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新组合Y两优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与施氮量和密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施氮量、移栽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氮肥用量和密度分别为189.5 kg/hm2(折纯N)和20.8万穴/hm2时产量最高(10.608 t/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和最佳密度分别为189.0 kg/hm2和20.7万穴/hm2,此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0.069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Y两优1号 缓释氮肥 移栽密度 产量
下载PDF
高配合力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旺兴 许旭明 +5 位作者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杨腾帮 邹文广 范祖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5已通过广西区、福建和陕西省品种审定,T78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广西区和福建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籼恢复系 明恢2155 选育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芽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林 郭晓艺 +4 位作者 刘茂 熊洪 朱永川 周兴兵 徐富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9-314,共6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杂交中稻地上部植株性状和施氮对再生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期单茎干物质积累量越大、成熟期满足头季籽粒灌浆后茎鞘中剩余光合物质量越多,其再生芽活芽率与出苗率越高。高再生芽活芽率和...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杂交中稻地上部植株性状和施氮对再生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期单茎干物质积累量越大、成熟期满足头季籽粒灌浆后茎鞘中剩余光合物质量越多,其再生芽活芽率与出苗率越高。高再生芽活芽率和出苗率的头季稻植株重要性状表现为株高偏矮、成穗率较高。在保持较高活芽率的基础上,提高后期根系活力是进一步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活芽率 出苗率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何强 邓华凤 +4 位作者 舒服 杨益善 刘国华 刘建丰 陈立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77,共3页
采用沙培方法,对10个杂交稻组合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SOD活性、TTC还原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发根数、发根鲜重和发根力与孕穗期根系TTC还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发根数还与乳熟... 采用沙培方法,对10个杂交稻组合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SOD活性、TTC还原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发根数、发根鲜重和发根力与孕穗期根系TTC还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发根数还与乳熟期S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齐穗期TTC还原力显著负相关;发根鲜重和发根干重分别与大部分穗部性状密切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用“发根数×平均发根长”表示发根力能全面地评价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苗期发根力 后期根系活力 穗部性状
下载PDF
播期对扬两优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洪熙 戴正元 +5 位作者 王宝和 肖宁 周长海 李爱宏 刘广青 赵步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4-388,398,共6页
以扬两优6号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平均产量比汕优63增产19.5%;其齐穗期干重、成熟期干重和籽粒干重高20.2%、29.0%和17.5%;扬两优6号具有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适宜的物质... 以扬两优6号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平均产量比汕优63增产19.5%;其齐穗期干重、成熟期干重和籽粒干重高20.2%、29.0%和17.5%;扬两优6号具有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适宜的物质运转率,同时在适当推迟播期条件下,能安全抽穗,这是其高产稳产的基础。并讨论了扬两优6号高产稳产的适宜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两系杂交水稻 产量 生育期 积温
下载PDF
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健康 刘超 +5 位作者 郭荣良 丁成伟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5,共3页
徐恢20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R37682作母本,与C9083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粳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02)优质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其中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徐2优1号(徐... 徐恢20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R37682作母本,与C9083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粳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02)优质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其中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徐2优1号(徐20111A/徐恢201)已先后于2005年和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恢复系 徐恢201 选育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镉胁迫对两种水稻的生长、镉吸收及糙米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凯荣 龚惠群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7-1203,共7页
采用分阶段加镉水培试验,对杂交水稻“威优1126”和常规水稻“浙辐802”不同生育期对Cd胁迫的生长反应及其对Cd吸收、积累与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对Cd胁迫的反应因生育期不同而异,幼穗分化之前(前期),镉毒害主... 采用分阶段加镉水培试验,对杂交水稻“威优1126”和常规水稻“浙辐802”不同生育期对Cd胁迫的生长反应及其对Cd吸收、积累与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对Cd胁迫的反应因生育期不同而异,幼穗分化之前(前期),镉毒害主要表现为降低光合生产力;幼穗分化至抽穗期(中期)主要抑制幼穗的分化与发育过程;抽穗之后(后期)主要阻碍碳水化合物和NP养分向穗部迁移和转化。从对产量形成影响来看,幼穗分化-抽穗期是水稻对Cd胁迫反应最敏感时期。水稻吸Cd速率为中期〉后期〉前期。糙米中Cd的含量受水稻植株吸收Cd的总量和茎叶Cd向籽粒转移效率的双重影响。杂交稻对Cd的吸收能力与常规水稻相近,但Cd在地上部分累积的比例比常规水稻高4.9%-21.8%,籽粒部分的镉与茎叶部分镉的比例比常规稻高49%-95%,糙米Cd含量比常规稻高33%~72%。从减产效应和对稻米卫生品质损害来看,杂交水稻对环境Cd污染比常规水稻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毒性 杂交水稻 常规水稻 稻米镉含量
下载PDF
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士梅 张德文 +2 位作者 杨前进 汪婉琳 朱启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7-1318,1330,共3页
针对安徽省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生产上使用品种数量过多,主导品种不够明确的瓶颈问题,将安徽省近年审定的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同步进行丰产性和耐高温特性研究。丰产性试验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两优6326... 针对安徽省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生产上使用品种数量过多,主导品种不够明确的瓶颈问题,将安徽省近年审定的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同步进行丰产性和耐高温特性研究。丰产性试验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两优6326等中籼和天协1号等中粳组合都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蘖期和抽穗期扬花期遇到连续35℃以上的高温时,绿优1号、两优6326、皖稻153和Ⅱ优838等表现较好耐高温特性,在高温发生年份具有较强的抗性,而天协1号则对高温特别敏感,生产上应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主导品种 丰产性 耐高温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蜡质基因转入杂交稻亲本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清 萧浪涛 +4 位作者 吴顺 朱允华 刘素纯 史齐 康朵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0-505,共6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特青(OryzasativaL.subsp.indica)和广粳1号(OryzasativaL.subsp.japonica)这两个杂交稻亲本的愈伤组织中,获得了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的再生植株,其中含潮霉素抗性基因的植株...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特青(OryzasativaL.subsp.indica)和广粳1号(OryzasativaL.subsp.japonica)这两个杂交稻亲本的愈伤组织中,获得了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的再生植株,其中含潮霉素抗性基因的植株有6株,但仅有2株能够扩增出反义蜡质基因的特异条带,其原因可能是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基因丢失或沉默现象。试验表明,粳型稻广粳1号的不同外植体(成熟胚、幼胚、幼穗、花药)的愈伤诱导率比特青的高,且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不同基因型水稻诱导的愈伤之间的转化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转染的水稻愈伤在一定的筛选压力下会出现“逃逸”现象,抗性筛选后成活愈伤PCR检测发现广粳1号和特青的愈伤转化率只有44.4%和29.4%;不同凝固剂对愈伤诱导的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植物凝胶作凝固剂比琼脂作凝固剂时的愈伤褐化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蜡质基因 杂交稻 外源基因
下载PDF
优质抗病籼稻恢复系泸恢61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绍山 况浩池 +1 位作者 刘国民 李耘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用明恢63/繁32∥多恢1,4,5号混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泸恢615,表现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强,与冈型、K型、野败型等不育系配组,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615,K优8615和泸香615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 用明恢63/繁32∥多恢1,4,5号混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泸恢615,表现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强,与冈型、K型、野败型等不育系配组,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615,K优8615和泸香615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泸恢615 抗稻瘟病 选育
下载PDF
新质源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湛A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建夫 张建中 +3 位作者 蒋世河 黄永相 方良俊 袁红旭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东莞野生稻为细胞质供体,梅青B×II-32B的后代为细胞核供体,经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转育成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选育结果:湛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5%,典败花粉率95.64%,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以东莞野生稻为细胞质供体,梅青B×II-32B的后代为细胞核供体,经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转育成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选育结果:湛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5%,典败花粉率95.64%,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恢复谱较广,配合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质源不育系 湛A 选育
下载PDF
大穗早籼稻不育系浙94A的选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利华 王林友 +1 位作者 张礼霞 王建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66,共3页
浙94A是以野败型籼稻不育系V20A为母本,浙农8010B/浙农94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大穗中熟早籼不育系。其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99.94%,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还具有配合力强,稻米品质较优,开花习性好,异交... 浙94A是以野败型籼稻不育系V20A为母本,浙农8010B/浙农94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大穗中熟早籼不育系。其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99.94%,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还具有配合力强,稻米品质较优,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较高,中抗稻瘟病等特点。2003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籼不育系 浙94A 大穗 选育
下载PDF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伟平 武小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与实践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策略,认为以分子育种技术为核心,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改良是今后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关键。
关键词 两系超级杂交稻 育种 种质资源创新 分子育种技术
下载PDF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洪文 殷延勃 +2 位作者 武绍湖 王昕 王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0,共4页
利用粳型不育系及恢复系配制的不完全双列杂交F1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两年试验,应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型分析杂交粳稻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的加性与环... 利用粳型不育系及恢复系配制的不完全双列杂交F1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两年试验,应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型分析杂交粳稻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各参试性状的显性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互作狭义遗传率也达极显著水平,各参试性状的互作广义遗传率也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根据各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供试亲本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杂交粳稻 农艺性状 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