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三系杂交粳稻亲本中的分布 被引量:11
1
作者 储黄伟 程灿 +5 位作者 牛付安 周继华 涂荣剑 罗忠永 王新其 曹黎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了36份恢复系和42份不育系中Pi2、Pi5、Pi9、Pi54、Pia、Pib、Pit和Pita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结果发现:这8个抗性基因在检测的品系中有不同频率的分布。在这78个品系中,不育系申11A是携带抗性基因最多的品... 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了36份恢复系和42份不育系中Pi2、Pi5、Pi9、Pi54、Pia、Pib、Pit和Pita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结果发现:这8个抗性基因在检测的品系中有不同频率的分布。在这78个品系中,不育系申11A是携带抗性基因最多的品系,检测到了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而8527A、徐1A和016A等3个品系中未检测到抗性基因的存在。根据品系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78个品系分为5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几个杂交粳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灿 周继华 +1 位作者 曹黎明 袁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6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粳稻恢复系和6个BT型粳稻不育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杂种一代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繁18’>‘繁16’>‘繁15’>‘申恢C9’&... 以6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粳稻恢复系和6个BT型粳稻不育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杂种一代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繁18’>‘繁16’>‘繁15’>‘申恢C9’>‘申恢254’>‘206’,综合比较其他性状GCA效应,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繁15’、‘繁16’是GCA效应较好的父本。产量及相关性状大多数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在杂交粳稻新组合测配上,恢复系选择是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不育系的作用以及双亲的互作效应。籼粳交恢复系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籼粳交恢复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月明 王海候 +2 位作者 陆长婴 施林林 郁寅良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 kg/hm^2和栽植密度5.0×10~5/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影响较大,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 kg/hm^2和栽植密度5.0×10~5/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影响较大,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为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茎蘖数、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与产量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常优1号 施氮量 栽培密度 水稻产量 生长特性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滇I型粳不育系榆密15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大军 张树华 +2 位作者 师常俊 李铮友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535-537,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梗稻 榆密15A 选育 繁殖 制种
下载PDF
杂交粳稻‘花优14'直播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健 戴智春 +7 位作者 邹治 苏瑞芳 李丹 顾盈 方群英 唐建国 周建新 金秀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对奉贤区主推杂交粳稻组合‘花优14'进行播期、播量、总氮量及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花优14'作单季晚稻人工直播栽培,以播期6月8日、播量37.5 kg/hm^2、总氮量270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8:2~9:1为宜。
关键词 粳稻 杂交稻 '花优14’ 直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杂交粳稻品种在凉山州的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何天祥 陈从顺 蔡光泽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合系22为对照,对杂粳1、杂粳2、杂粳3、杂粳4、杂粳5进行一年品比试验,研究杂交粳稻相关品种凉山州的适应性以及较对照的增产效果。通过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变异系数及适应度的方差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达到因地制宜,筛选高... 以合系22为对照,对杂粳1、杂粳2、杂粳3、杂粳4、杂粳5进行一年品比试验,研究杂交粳稻相关品种凉山州的适应性以及较对照的增产效果。通过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变异系数及适应度的方差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达到因地制宜,筛选高产抗病品种,为品种审定和选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杂粳1、杂粳4、杂粳5在产量、性状和适应性方面均比对照合系22好,适宜本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品比试验 适应性 产量 变异系数
下载PDF
粳籼交超高产组合'浦优22'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天明 王冬翼 +5 位作者 戴国忠 王依明 顾春军 吴雪源 曹忠 尹纪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利用粳籼亚种间杂种优势和株型改良,选育了矮杆抗倒、大穗型粳籼交超高产杂粳组合‘浦优22',该组合具有株型优良、熟期早、产量高、适种范围广、食味品质较好等优点。简述了该组合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粳稻 籼稻 杂交稻 选育 '浦优22’ 高产栽培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金慧 雷娟 +5 位作者 张月 肖翠英 万秀杰 郭梦逸 谭亚玲 徐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8-92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的性状变化规律,为指导广适性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选育的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分别种植于温、湿度差异较明显的温室和试验田,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的性状变化规律,为指导广适性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选育的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分别种植于温、湿度差异较明显的温室和试验田,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等10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考察,并对性状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除穗长和一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其中最明显的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有效穗数极显著减少,材料间的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离散程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单株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相关性均最大,但有效穗数与其余8个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将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聚为4类,分别占总材料数的14.5%、38.1%、27.3%和20.1%,第Ⅰ和Ⅱ类群品种单株产量较高,但其性状易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株高显著变高,穗数显著减少,导致其单株产量显著减少;第Ⅲ和Ⅳ类群品种单株产量低,但不同环境条件下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第Ⅲ类群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状最稳定。【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株高增高,而植株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穗长和一次枝梗数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杂交粳稻育种应重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性状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保持系 高温、高湿环境 产量性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优势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冯瑞光 孟祥祯 +4 位作者 王玉珍 李荣改 孟令启 王振圻 宁文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5,共5页
对61个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粳稻具有很强的优势,10个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均大于双亲平均值和大值亲本平均值,而且每穗总粒数、谷草比、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生育期、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和千... 对61个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粳稻具有很强的优势,10个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均大于双亲平均值和大值亲本平均值,而且每穗总粒数、谷草比、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生育期、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优势微弱,通径分析表明,对杂种一代单株谷重有显著影响的6个性状中,以每穗实粒数的作用最大,其它依次为单株有效穗谷草比、结实率、穗长和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 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二系籼粳杂交稻5460S/广抗粳2号的结实特性研究初报
10
作者 李会兴 彭春瑞 +1 位作者 涂枕梅 吴美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A03期44-49,共6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籼粳杂交稻5460S/广抗粳2号的结实特性及其与对照组合协优2374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两个组合的结实率和充实度都是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其中一次枝梗又是中部>上部>下部,二次枝梗是上部>中部>下部,但5460S/广... 本文初步研究了籼粳杂交稻5460S/广抗粳2号的结实特性及其与对照组合协优2374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两个组合的结实率和充实度都是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其中一次枝梗又是中部>上部>下部,二次枝梗是上部>中部>下部,但5460S/广抗粳2号不同部位的差异较协优2374大.②5460S/广抗梗2号的结实率低,平均只有协优2374的2/3左右;强势粒的灌浆速度有一个高峰,弱势粒有两个高峰,但峰值低.③源不足、流不畅是5460S/广抗粳2号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④施用粒肥可提高抽穗后的光合效率,结实率和产量明显提高,增产7.99%~2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籼稻 粳稻 方抗粳2号
下载PDF
关于杂交粳稻二代(F_2)利用的探讨
11
作者 孟祥祯 冯瑞光 王玉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7,共7页
1986—1988年对四个杂交粳稻组合F_1和F_2的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组合的F_2和F_1在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上的表现基本一致,F_2、不产生育性分离,株高和抽穗期分离不大,基本上是整齐的,充分说明这几个组合的F_2是... 1986—1988年对四个杂交粳稻组合F_1和F_2的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组合的F_2和F_1在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上的表现基本一致,F_2、不产生育性分离,株高和抽穗期分离不大,基本上是整齐的,充分说明这几个组合的F_2是可以利用的.还阐明了利用F_2组合应具备的几种条件以及应采取的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杂种二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