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小球藻添加量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雷鸣 刘炜 +4 位作者 茆健强 裴雪莹 代雅凡 谢冰 周国勤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开展了饲料中小球藻添加量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共设置5组,分别为1个对照组(G0)和4个处理组(G1—G4)。其小球藻的添加量分别为0.00%(G0),2.50%(G1),5.00%(G2),7.50%(G3)和10.00%(G4)。于养殖的第28和5... 开展了饲料中小球藻添加量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共设置5组,分别为1个对照组(G0)和4个处理组(G1—G4)。其小球藻的添加量分别为0.00%(G0),2.50%(G1),5.00%(G2),7.50%(G3)和10.00%(G4)。于养殖的第28和56天,测定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鱼体生长指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小球藻含量的增加,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体质量增加率呈上升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肝体指数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能力方面,饲料中添加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肝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降低鱼体内丙二醛含量。指出,饲料中添加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杂交黄颡鱼 生长指标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形态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雌雄差异判别 被引量:7
2
作者 武兆文 郑翔 +5 位作者 张佳佳 王涛 唐忠林 刘炜 周国勤 尹绍武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8-588,共11页
为研究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Pelteobagrus vachelli♂×P.fulvidraco♀)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对509尾杂交黄颡鱼11项计量性状(体长、全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体厚、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及11项标... 为研究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Pelteobagrus vachelli♂×P.fulvidraco♀)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对509尾杂交黄颡鱼11项计量性状(体长、全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体厚、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及11项标准化性状(肥满度、体长/头长、眼径/吻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尾柄长、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长/全长)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显示,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形态指标可以分为整体框架轮廓指标、肥瘦程度、眼间距特征、头部特征、尾部特征和身体前部T型结构特征6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6.36%。散点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体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将326尾2龄杂交黄颡鱼和183尾3龄杂交黄颡鱼的11项计量性状与11项标准化性状逐步剔除,筛选出关于2龄鱼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质量、体长/体高、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和体长/全长8个变量,3龄鱼群体的全长和体质量2个变量,分别建立起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将数据代回方程中检验可得出2龄鱼综合正确率87.0%、3龄鱼综合正确率84.2%。t-检验结果显示,雌雄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差异集中在肥满度及外部轮廓指标上,雄鱼较雌鱼体型更宽、更长。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方程式可为杂交黄颡鱼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形态差异 雌雄判别 主成分分析 判别方程
下载PDF
精子密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受精率、孵化率及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景颢 李杰 +7 位作者 付东勇 储明旭 张凯 王涛 尹绍武 唐忠林 茆健强 周国勤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为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不同精子密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hybrid yellow catfish“Huangyou-1”)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影响,设置8组不同精子密度组(1.0×10^(3)~1.0×10^(6)个·mL^(-1))开展人... 为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不同精子密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hybrid yellow catfish“Huangyou-1”)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影响,设置8组不同精子密度组(1.0×10^(3)~1.0×10^(6)个·mL^(-1))开展人工授精实验。结果表明:当精子密度从1.0×10^(3)个·mL^(-1)提高到2.5×10^(4)个·mL^(-1)时,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均显著上升(P<0.05);当精子密度为5.0×10^(4)个·mL^(-1)时,受精率达到最大值为(88.8±2.0)%;当精子密度为2.5×10^(4)个·mL^(-1)时,孵化率及出苗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3.4±2.8)%和(79.4±4.6)%。最后,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确定了精子密度与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筛选出了最适精子密度,研究结果可为杂交黄颡鱼规模化高效繁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精子密度 受精率 孵化率 出苗率
下载PDF
低氧胁迫和恢复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肠道组织的影响
4
作者 程景颢 李谣 +6 位作者 沈铭浩 杨智茹 张伟健 张凯 王涛 张国松 尹绍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8-1608,共11页
为探究低氧胁迫和恢复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黄优1号”肠道组织的影响,研究运用酶活测定、HE染色、qRT-PCR、TUNEL检测及16S rRNA测序技术等方法,分析低氧胁迫[(1.0±0.1)mg/L]和恢复下[(7.0±0.5)mg/L]该鱼... 为探究低氧胁迫和恢复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黄优1号”肠道组织的影响,研究运用酶活测定、HE染色、qRT-PCR、TUNEL检测及16S rRNA测序技术等方法,分析低氧胁迫[(1.0±0.1)mg/L]和恢复下[(7.0±0.5)mg/L]该鱼肠道氧化应激指标、组织结构形态、细胞凋亡及微生物组成变化。结果显示:(1)在低氧胁迫下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SOD、CAT、GSH-Px)、能量代谢酶活性(LDH)、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显著升高,恢复溶氧后氧化应激反应也比较剧烈。(2)低氧胁迫阶段,肠道组织受损现象逐渐加剧,杯状细胞肿胀、黏膜层被侵蚀,恢复溶氧24h后,缺氧引起的生理变化并未得到明显改善。(3)肠道组织细胞凋亡程度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9和p5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基因的表达量则减少。(4)低氧胁迫阶段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降低,低氧胁迫72h的处理组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47.8%)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0.6%)的丰度最为优势,恢复溶氧后肠道菌群数量有所增加;KEGG功能预测显示,多数肠道微生物与代谢通路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解析低氧和恢复下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肠道组织内环境稳态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肠道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微生物组成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下载PDF
EM菌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越冬期间养殖池水质、生长特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张雷鸣 刘炜 +5 位作者 周国勤 茆健强 代雅凡 裴雪莹 石晓兰 谢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239-247,共9页
为探究EM菌对越冬期间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养殖池水质、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泼洒、拌料两种方式,使用EM菌饲养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体质量(10.35±1.23)g,体长(8.5±0.4)cm],进行了42 d的饲养对比试... 为探究EM菌对越冬期间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养殖池水质、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泼洒、拌料两种方式,使用EM菌饲养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体质量(10.35±1.23)g,体长(8.5±0.4)cm],进行了42 d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养殖期间采用泼洒方式使用EM菌,该组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高于拌料使用EM菌组和对照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始终低于拌料使用EM菌组和对照组;拌料使用EM菌组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要高于另外两组,且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低于另外两组;两个使用EM菌试验组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拌料组尤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EM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越冬期间养殖池的水质,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增强其越冬后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越冬 免疫 生长 酶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