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of the Phase Equilibrium of CO2–Hydrocarbon Binary Mixtures by PR-BM EOS and PR EOS 被引量:2
1
作者 Chuanyan Li Yahui Gao +2 位作者 Shuqian Xia Qiaoyan Shang Peisheng Ma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9年第5期540-548,共9页
The phase equilibrium data of CO2 hydrocarbon binary mixtur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O 2 ood- ing, coal liquefaction, and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processes. Numerous pieces of binary phase equ... The phase equilibrium data of CO2 hydrocarbon binary mixtur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O 2 ood- ing, coal liquefaction, and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processes. Numerous pieces of binary phase equilibrium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Thus, models for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binary and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must b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data. In this work, 3578 vapor liquid phase equilibrium data points for 10 CO 2 hydrocarbon binary mixtures, including CO2 butane, CO 2 pentane, CO 2 isopentane, C O 2 hexane, CO 2 benzene, CO 2 heptane, CO 2 octane, C O 2 non- ane, CO 2 decane, and C O 2 undecane, were collected. The PR and PR-BM equations of state (EOS)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mixing rul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hase equilibrium data of the CO 2 hydrocarbon binary mixtures. The 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 k ij in the PR EOS was temperature independent, whereas parameters in the PR-BM EOS were functions of temperature. Thus, the phase equilibrium data and other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binary and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at di 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can b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in this work. The PR-BM EOS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PR EOS, and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s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5.98 408.15 K calculated by the PR EOS and PR-BM EOS were less than 5.74% and 3.3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two EO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calculated by other models, such as PPR78, PR + LCVM + UNIFAC, KIE + PR EOS + HV, and PSRK. The phase equilibrium data of CO 2 butane decane, CO 2 hexane decane, and C O 2 octane decane ternary mixtur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two EOS. The average overall deviations for the CO 2 mole fractions calculated by the two EOS were less than 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state MIXING RULE hydrocarbon CO 2
下载PDF
Control Factors and Diversities of Phase State of Oil and Gas Pools in the Kuqa Petroleum System 被引量:16
2
作者 CHEN Ling ZHU Guangyou +2 位作者 ZHANG Bin WEN Zhigang WANG Yong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84-496,共13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ydrocarb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Kuqa petroleum system of the Tarim Basi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hase diversities and their differ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ydrocarb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Kuqa petroleum system of the Tarim Basi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hase diversiti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geochemical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in oil and gas phase, the petroleum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oil reservoir, wet gas reservoir, condensate gas-rich reservoir, condensate gas-poor reservoir and dry gas reservoir. The causes for the diversities in oil and gas phases include diversities of the sources of parent material, maturity of natural gas and 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hydrocarbon phases. On the whole, the Jurassic and Triassic terrestrial source rocks are the main sources for the hydrocarbon in the Kuqa Depression. The small differences in parent material may cause diversities in oil and gas amount, but the impact is small. The differences in oil and gas phase are mainly affected by maturity and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which closely relates with each other. Oil and gas at different thermal evolution stage can be captured in different accumul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qa petroleum system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diversities of phase state of oil and gas 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轻烃地球化学示踪--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为例
3
作者 吴小奇 倪春华 +3 位作者 马亮帮 王付斌 贾会冲 王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基于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组成分析和区域性对比,结合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和水溶及逸散等示踪作用,探讨运移作用对特定轻烃指标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①东胜气田二... 基于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组成分析和区域性对比,结合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和水溶及逸散等示踪作用,探讨运移作用对特定轻烃指标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①东胜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天然气C5−7异构烷烃含量高于正构烷烃,C6−7轻烃组成呈链烷烃优势分布且芳香烃含量明显偏低(小于4.0%),C7轻烃主体呈甲基环己烷优势分布,整体表现出煤成气特征且受到了水溶等作用影响;②东胜气田天然气经历了自南向北的游离相运移,并在充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溶作用,其中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什股壕地区天然气在聚集后具有明显的散失;③长距离的游离相运移导致天然气C7轻烃中甲基环己烷相对含量和甲苯/正庚烷值降低、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值和庚烷值增大,水溶作用导致轻烃异庚烷值增大,天然气散失导致什股壕地区天然气中C5−7正构烷烃相对异构烷烃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气田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 轻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运移相态 散失作用
下载PDF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来源和运移相态的约束——以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小奇 王萍 +3 位作者 陈迎宾 黎华继 胡烨 曾华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4,共13页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轻烃参数判识成熟度的适用性,并揭示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烃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C_(5)—C_(7)轻烃组成中异构烷烃相对正构烷烃呈优势分布,C_(7)轻烃组成中甲基环己烷呈明显的优势分布,甲基环己烷指数均大于60%,为典型的煤成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低于链烷烃和环烷烃。(2)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与部分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水溶相和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3)蓬莱镇组气藏天然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偏低,异庚烷值明显偏高,主要源自不同类型化合物在溶解度、极性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结论认为,天然气在运移聚集过程中受水溶、吸附等作用的影响,运用C_(6)—C_(7)轻烃组成、异庚烷值分别进行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判识时需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气田 侏罗系 轻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深层砂砾岩油气分布及相态成因分析
5
作者 茆书巍 王永诗 +4 位作者 张鹏飞 巩建强 郝雪峰 高志强 苑桂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1-263,共3页
近年来,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深层砂砾岩发现了大量的轻质油气藏,其分布和成因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油气PVT模拟、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埋藏史等综合研究,揭示了深层油气藏从深至浅为干气藏、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的分布序列,并进步指... 近年来,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深层砂砾岩发现了大量的轻质油气藏,其分布和成因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油气PVT模拟、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埋藏史等综合研究,揭示了深层油气藏从深至浅为干气藏、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的分布序列,并进步指出深层凝析气藏主要受热演化控制,为原油裂解、干酪根裂解及外部天然气气侵共同作用的结果,进步揭示了油气相态演化的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盐家地区 砂砾岩 油气相态
下载PDF
CO_(2)埋存中的状态方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猛 陈杰 +5 位作者 吉礼东 刘荣和 张骞 黄东杰 颜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3期305-312,共8页
在废弃油气藏中进行CO_(2)埋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直接排放量,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改进常规的气液相平衡理论,应用热力学状态方程研究CO_(2)-烃-地层水体系,对揭示CO_(2)地下埋存的溶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 在废弃油气藏中进行CO_(2)埋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直接排放量,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改进常规的气液相平衡理论,应用热力学状态方程研究CO_(2)-烃-地层水体系,对揭示CO_(2)地下埋存的溶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热力学状态方程对CO_(2)-烃-地层水体系相平衡计算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其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包括: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非理想体系的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准确预测该体系热力学性质变化规律;拓展研究体系的地层水离子差异,使之与真实CO_(2)埋存条件相符合;将CO_(2)中相态变化的物理过程与地层水中矿物溶解析出的化学过程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埋存 CO_(2)-烃-地层水体系 状态方程 热力学性质 相平衡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油气相态与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4 位作者 祁凯 杨桂林 陈占军 杨鹏 王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的影响,划分了温度与压力关系类型;并在对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热历史类型盆地热演化史对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深层油气相态差异大,主要受深层经历的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压力、烃源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及影响因素;②在快速增温、加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深层、超深层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油藏及凝析气藏;③超压对生烃及烃类的高温裂解具有抑制作用;④深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划分为中低温高压型、高温高压型、中温中低压型3种主要类型;⑤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可划分为后期快速沉降增温低地温梯度型、后期快速沉降增温高地温梯度型、中后期快速增温晚期抬升降温型、前期大幅度沉降快速增温中后期大幅度抬升剥蚀降温型4种类型,不同热演化史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及成藏期早晚与油气前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热演化史 烃类相态 油气成藏期 叠合盆地
下载PDF
超深层油气保存主控因素及评价思路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玉松 胡文瑄 +1 位作者 陈书平 王国建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6,共10页
随着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超深层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受地层温度、压力、生烃/充注/成藏时间、储层岩石矿物学特征以及构造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超深层油气保存条件的评价参数与中浅层的不同。温度控制超深层烃... 随着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超深层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受地层温度、压力、生烃/充注/成藏时间、储层岩石矿物学特征以及构造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超深层油气保存条件的评价参数与中浅层的不同。温度控制超深层烃类相态转化,压力控制超深层盖层超压破裂,烃类组分、成藏时间以及盖层物性控制超深层油气的扩散损失,储层岩石矿物学特征影响烃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反应对烃类的破坏,构造作用控制深大断裂的形成演化,进而控制烃类的垂向运移与散失。在对超深层油气保存的影响与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地下烃类的物理散失和化学损耗2个方面开展超深层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盖层 油气保存 高温高压 烃类相态 扩散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7 位作者 祁凯 杨鹏 刘新社 张才利 杨桂林 高彦芳 张莹 邢光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0-929,共20页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超深层现今地温场差异及对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古地温恢复方法、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热演化史对油气成藏评价的控制作用及深层、超深层研究中应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国内外不同地热状态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在中浅层温度差异相对较小,在深层、超深层随深度增加差异明显增大(同一深度不同热状态盆地现今地层温度相差可达110℃以上,温度差异大)。地层温度是控制油气相态分布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建立的不同热状态盆地从中浅层到超深层油气相态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从高地温梯度到低地温梯度盆地,石油液态窗、凝析油湿气、干气分布深度逐渐加深。在西部,低温型快速沉降盆地超深层油藏分布埋深可达8000~9000 m,凝析油湿气气藏埋深更大,可达12000 m;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缺乏有效的古地温恢复方法,在对不同古温标方法研究新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多种古温标方法与盆地地质条件相结合,相互约束,可有效提高古地温恢复结果的可靠性;深层、超深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及破坏,早期盆地古地温场及构造热事件信息难以记录。研究后提出的复杂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是实现深层、超深层复杂热演化史恢复的有效途径;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中新元古界热演化史恢复及油气生成期次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深层、超深层不同热演化史类型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热史类型盆地油气相态、油气成藏及油气富集方面的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应关注古温标开发、热体制、热事件、烃源岩是否变质等学科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构造热事件 烃类相态 镜质体反射率 低温热年代学 热体制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ANN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天顺 赵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来辨识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方法。重点介绍了BP网络及算法和相态特征图的人工神经网络辨识方法。这加深了对烃类相态特征的认识,提高了识别油气藏的准确性。文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实了本... 本文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来辨识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方法。重点介绍了BP网络及算法和相态特征图的人工神经网络辨识方法。这加深了对烃类相态特征的认识,提高了识别油气藏的准确性。文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体系 相态特征图 人工神经网络 识别 原油
下载PDF
关于烃-水体系相平衡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石德佩 孙雷 +3 位作者 李东平 于庆国 刘建仪 田文忠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i004-i005,共7页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增大,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等气藏的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含水的气藏、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外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含水烃类流体的相态研究,正成为气藏、凝析...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增大,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等气藏的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含水的气藏、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外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含水烃类流体的相态研究,正成为气藏、凝析气藏地层流体相态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部分研究成果对现有常规油气藏烃类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从实验设备、研究机理和理论发展方向对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因此所开展的有关考虑气态地层水影响的凝析气藏烃类相态分析的一些研究工作,以期供今后的研究借鉴,指导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开发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 烃-水体系 热力学性质 状态方程 相平衡 相图
下载PDF
缔合马丁-侯状态方程对羧酸+烃体系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力生 南延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5,共8页
用缔合马丁 侯状态方程对二元羧酸+烃体系的汽液平衡、过量焓和过量体积进行了同时计算.对于16个羧酸+烃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压强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61%,汽相摩尔分数的平均偏差为0.0100.对于21个羧酸+烃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温度的平均... 用缔合马丁 侯状态方程对二元羧酸+烃体系的汽液平衡、过量焓和过量体积进行了同时计算.对于16个羧酸+烃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压强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61%,汽相摩尔分数的平均偏差为0.0100.对于21个羧酸+烃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温度的平均偏差为0.73K,汽相摩尔分数的平均偏差为0.0101.对于25个羧酸+烃体系的过量焓,计算的平均相对偏差为4.16%.对于22个羧酸+烃体系的25套过量体积数据,计算的平均相对偏差为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二元体系 汽液平衡 过量焓 过量体积 缔合马丁-侯状态方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挥发性油藏轻烃回收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金诚 孙雷 李士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0-94,共5页
以长春油田为挥发性油藏实例,通过流作物性分析资料和实际生产特征的研究,认为挥发性油藏的特殊性取决于它的烃类体系的组分组成特征。该类油(气)藏开发过程中轻烃回收是必要的。以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为基础,选用PR状态方程建立了... 以长春油田为挥发性油藏实例,通过流作物性分析资料和实际生产特征的研究,认为挥发性油藏的特殊性取决于它的烃类体系的组分组成特征。该类油(气)藏开发过程中轻烃回收是必要的。以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为基础,选用PR状态方程建立了轻烃回收的相态模型,并且进行了可行性和精度检验。对长春油田进行了轻烃回收模拟计算,获得了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油藏 轻烃回收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雷 李士伦 +7 位作者 刘健仪 熊钰 郭平 何志雄 王仲林 杨凯 赵万优 王俊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章按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态模拟实验过程 ,测试了大港油田千米桥凝析气藏烃类体系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统计热力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中的可靠性。然后在前人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 文章按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态模拟实验过程 ,测试了大港油田千米桥凝析气藏烃类体系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统计热力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中的可靠性。然后在前人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凝析气藏开采过程动态相态变化预测方法的建立以及采出井流物烃组成的动态相态数值模拟预测 ,讨论了适合于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从井筒→井口→常温高压分离器→节流膨胀分离器→透平膨胀分离器多级分离回收工艺上下游一体化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凝析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能更好地为凝析气藏从气井井筒到地面多级分离工艺流程乃至到天然气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吐哈油田丘东和大港油田千米桥两个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及防治措施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相态 多相流体 组成 轻烃回收 天然气水合物 气井动态 预测
下载PDF
氮-烃体系高压相态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妹 郭天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45,共6页
对 1 7个含氮二元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数据 ,按 4个状态方程 (SRK、 PR、 PT和 YL)关联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值 ,并对 PT方程建立了关联式。基于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 ,对 1 9个三元至十元含氮体系的泡点压力和液相密度进行了预测计算 ,结果表明
关键词 状态方程 高压相态行为 氮-烃体系 汽液平衡
下载PDF
地下烃类相态早期识别的地球化学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顺玉 戴鸿鸣 +1 位作者 王海清 黄清德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3期51-52,共2页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的原始实验数据容易获得,判识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方法 早期识别 烃类相态 类型
下载PDF
硫化氢、相态烃和自然电位法综合测量勘查油气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生郁 徐丰孚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经近几年试验,我们提出用土壤吸附硫化氢气体作指标,勘查油气田新方法。并将它和相态烃法、自然电位法相配合,在已知油气田开展了试验,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油气藏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及含硫有机化合物。油气垂直微渗漏到近地... 经近几年试验,我们提出用土壤吸附硫化氢气体作指标,勘查油气田新方法。并将它和相态烃法、自然电位法相配合,在已知油气田开展了试验,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油气藏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及含硫有机化合物。油气垂直微渗漏到近地表时,硫化物气体也随伴而至。运移过程中,硫化氢气体及含硫化合物在细菌及氧气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如生成硫酸盐等,但经已知油气田试验结果表明,在油气藏上方近地表土壤中仍保留有明显的硫化氢气体异常,而且异常形态有一定的模式,有环状、半环状、片部和带状等不同形态。异常均和下伏油气藏或断裂构造相吻合,表明硫化氢气体测量法是勘查油气田的有效方法。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和相态烃、自然电位异常吻合的很好,异常均出现在油藏上方,表明综合使用这三种方法将会取得更好的找油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相态烃 自然电位 油气田 综合测量
下载PDF
缔合马丁-侯状态方程对醇+烃体系、羧酸+烃体系的超额Gibbs自由能的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南延青 郝力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5,共5页
利用缔合马丁 侯状态方程(AMHEOS)对二元醇+烃体系、羧酸+烃体系的汽液平衡、超额焓等热力学性质的同时计算所获得的相应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QEN,采用两种方法,用AMHEOS对15个二元醇+烃体系、7个二元羧酸+烃体系的超额Gibbs自由能进... 利用缔合马丁 侯状态方程(AMHEOS)对二元醇+烃体系、羧酸+烃体系的汽液平衡、超额焓等热力学性质的同时计算所获得的相应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QEN,采用两种方法,用AMHEOS对15个二元醇+烃体系、7个二元羧酸+烃体系的超额Gibbs自由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方法一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42%,方法二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马丁-侯状态方程 羧酸 超额Gibbs自由能 汽液平衡 超额焓 热力学
下载PDF
勘查油气田化探新方法——土壤相态烃测量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生郁 徐丰孚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49-455,共7页
烃气测量是油气化探最主要的方法。目前应用的烃气测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测量土壤中游离烃气如K—V指纹法、吸附丝法、物上气法及直接取土壤气测量法等。此类方法由于需特殊设备及壤气测量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目前还未得到普遍应用,另... 烃气测量是油气化探最主要的方法。目前应用的烃气测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测量土壤中游离烃气如K—V指纹法、吸附丝法、物上气法及直接取土壤气测量法等。此类方法由于需特殊设备及壤气测量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目前还未得到普遍应用,另一类为土壤吸附烃气法即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酸解烃气法、此法在多数油气田上取得好效果,但也有相当多的地区如黄土、荒漠及水网发育等特殊景观区效果不好或不显著。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烃气测量法──土壤相态烃测量法。这是用一种特殊的技术,只选择性提取由油气藏渗漏过程中保存在运移通道围岩及近地表土壤各种次生矿物结构中以“穴居”态存在的轻烃组分。“穴居”态烃为累积性的指标,不受外界温度、修水等的影响,保存较牢固,测定结果稳定。相态烃法避免了酸解烃法存在的生物成因烃、矿物同生烃及碳酸盐的干扰影响,提高了测量指标的信噪比,突出了应有的异常。本方法已在黄土厚覆盖区两个已知油气田和一个风成沙覆盖的断裂发育油田上试验获得成功,结果表明相态烃法优于酸解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地球化学勘探 土壤
下载PDF
柴北缘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正刚 袁剑英 陈启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49-652,共4页
从柴北缘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构造改造特征出发,分析了中、下侏罗统不同含油气系统的油气成藏模式,在总结已发现成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有利成藏组合和发育层位。在对柴北缘成藏模式认识的基础上,从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出发... 从柴北缘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构造改造特征出发,分析了中、下侏罗统不同含油气系统的油气成藏模式,在总结已发现成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有利成藏组合和发育层位。在对柴北缘成藏模式认识的基础上,从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出发,总结了其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了中、下侏罗统生烃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认为残余有效生烃凹陷规模和所处的构造位置控制了构造带的油气富集,油气相态的横向分布受埋藏深度的控制明显,纵向分布受油气生烃期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有效供烃凹陷 油气相态 二次成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