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巧转 李兆 +2 位作者 姚君 吴伟翔 赵科鹏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 目的探讨分析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PT、TT、APTT均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MDA、NSE、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I、PI均小于对照组,V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对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与氧化反应,并可改善其脑血流循环,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终点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氢氯吡格雷抵抗 脑梗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结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李玥 周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结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单药组(40例,氢氯吡格雷治疗)和联合...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结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单药组(40例,氢氯吡格雷治疗)和联合组(40例,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均显著低于单药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QT离散度、QRS波时限、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均显著低于单药组,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及相邻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结局,并快速消除患者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 氢氯吡格雷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张祥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展开对应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50例,采用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研究组(50例,采...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展开对应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50例,采用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研究组(50例,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T、APTT高于参照组,PLT、ST段下降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氢氯吡格雷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药物的联合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疗效 心功能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玲 郭利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研究氢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应用氢氯吡格... 目的:研究氢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替格瑞洛治疗。将两组的TIMI分级情况、血小板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tPA)、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反应单位(PRU)、血小板计数(MAR)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D、tPA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于氢氯吡格雷,更有利于改善心肌灌注、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可降低炎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氢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晨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3期40-41,共2页
目的将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研究,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联合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治... 目的将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研究,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联合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斑块面积、厚度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厚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小(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LDL血脂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观察组HDL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硬化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氢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唐宗纯 袁敏 李永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洼田饮水试验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丹红注射液 氢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口服用药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正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17.7±2.4)分与对照组(13.5±0.2)分相比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8 9,P=0.000)。观察组治疗后有效28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22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28/30)与对照组76.67%(22/3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884 5,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为:恶心1例、眩晕1例、皮肤痕斑1例、黑便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为:恶心1例、呕吐1例、黑便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33%(4/30)与对照组10.0%(3/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538 1,P=0.463)。观察组生存质量中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又能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有效性 安全性 治疗分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锦垣 胡国新 +1 位作者 陈银花 黎杨坚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CAS斑块引发ACI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CAS斑块引发ACI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脂水平、PI、斑块厚度及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 PI、斑块厚度及面积均改善,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 PI、斑块厚度及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ACI患者CAS斑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抑制CAS斑块的形成与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氢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小林 陈海萍 +1 位作者 黄小鹰 刘远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替格瑞...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与氢氯吡格雷均具有良好抗血小板聚集功效,但替格瑞洛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替格瑞洛 氢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聚集 安全性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翟园彬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9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化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减少斑块的面积和厚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氢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和血清CRP、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磊 张维立 +1 位作者 田津伟 谢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7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天津市解放军第九八三...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天津市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收治的106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清CRP、MMP-9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9%,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LVEF则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LT均显著升高,MPV、PDW则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对PLT、MPV及PDW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CRP、MMP-9浓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清CRP、MMP-9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与对照组(11.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对NSTE-ACS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安全有效地减少MACE的发生,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清中CRP、MMP-9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丹红注射液 氢氯吡格雷 血小板参数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用于急诊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海庆 黄安恒 曾国兴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用于急诊救治急性缺血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急诊救治的8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用于急诊救治急性缺血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急诊救治的8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两组救治效果及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较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比容(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用于急诊救治急性缺血脑卒中的效果满意,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阿司匹林 氢氯吡格雷 急诊救治 急性缺血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红 李中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略低于对照组的9.30%(4/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56±3.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3.9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72.43±15.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7±14.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确保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益气通络汤联合氢氯吡格雷对骨折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14
作者 薛凤梅 伍绍成 李镇江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汤联合氢氯吡格雷对骨折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阳春市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汤联合氢氯吡格雷对骨折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阳春市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络汤,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DVT阳性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1 d、7 d及14 d后2组患者PT、APTT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F-36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汤联合氢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减少DVT发病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术后 益气通络汤 氢氯吡格雷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芪龙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5
作者 季蓓佳 纪玉霞 吴珊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芪龙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芪龙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龙胶囊治疗。两组均用药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症反应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芪龙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恢复期 芪龙胶囊 氢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