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Ti-Mo Getters 被引量:8
1
作者 ZHOU Hong-guo WEI Xiu-ying MAO Chang-hui XIONG Yu-hua QIN Guang-ro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The effects of Mo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porosity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Ti-Mo getter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Mo prolongs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 The effects of Mo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porosity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Ti-Mo getter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Mo prolongs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of Ti-Mo getters and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intered pores. With the Mo content increasing, the porosity of getters firstly increases reaching the maximum value as it attains about 7.5wt.%, and then drops.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y of getters increases progressively with the Mo content increasing, but the tendency is not very clear before its content lies below 2.5wt.%. When the Mo content achieves about 7.5wt.%, the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y proves to be the best. The discussion is made about the above mentioned phenomena inclusive of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getters under different activation conditions (from 500-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 getter powder metallurgy MICROSTRUCTURE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y
下载PDF
差压法测定NEG吸氢性能
2
作者 王婧华 王蓝陵 +3 位作者 林文豫 吴俊 曹青 王旭迪 《真空》 CAS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通过对定压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差压法,用于测试非蒸散型吸气剂(NEG)的吸氢性能。该方法在进气室和吸气室之间安装固定流导元件,利用调节微调阀提供可控的进气流量,通过测量吸气室、进气室和参考室的压力计算NEG的吸气性能参数。利用两种NE... 通过对定压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差压法,用于测试非蒸散型吸气剂(NEG)的吸氢性能。该方法在进气室和吸气室之间安装固定流导元件,利用调节微调阀提供可控的进气流量,通过测量吸气室、进气室和参考室的压力计算NEG的吸气性能参数。利用两种NEG比较了差压法和改进的定压法所测吸气性能。结果表明:差压法测得的吸气容量比改进的定压法测得的吸气容量低0.07268 Pa·L;腔室壁面吸附能力使改进定压法的试验结果高于理论结果,而差压法的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对改进的定压法进行优化后,其计算结果与差压法的接近。差压法可以获得更准确、更有效的吸气剂性能参数,在差压法中,参考部分和试验部分同时进行测试,可缩短测试时间,减少控制进气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压法 吸氢性能 非蒸散型吸气剂(NEG) 改进的定压法
下载PDF
几种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树军 汪荣顺 +1 位作者 魏蔚 曾宇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39,共5页
测定了几种组合吸附剂在低压室温下的吸氢等温线,该组合吸附剂是由5A分子筛和含有不同比例PdO和Ag2O的吸气剂组成的。本文对这些吸氢等温线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吸氢等温方程式。根据BDDT理论,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与... 测定了几种组合吸附剂在低压室温下的吸氢等温线,该组合吸附剂是由5A分子筛和含有不同比例PdO和Ag2O的吸气剂组成的。本文对这些吸氢等温线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吸氢等温方程式。根据BDDT理论,组合吸附剂的吸氢等温线与第Ⅳ种等温线的类型很接近。比较了同一吸气剂不同放置方式对吸附量的影响。吸气剂平铺放置时,组合吸附剂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吸气剂包裹放置时的吸附量,在储罐中应该尽可能地平铺放置。放置方式相同,含有不同百分比PdO的组合吸附剂的吸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为了充分发挥多层绝热的效果,在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内优先选用含有85%PdO和15%Ag2O的组合吸附剂。实验结果及相应分析,为我国低温吸附的设计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量 组合吸附剂 吸气剂 吸氢等温线
下载PDF
大吸气量新型吸氢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景怀宇 秦光荣 +1 位作者 康志君 尉秀英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的非蒸散型大吸气量吸气材料。该材料由金属锆及其金属间化合物Zr Al16和Zr V Fe经真空烧结制成。通过吸气性能测试装置、X射线、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吸氢性能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比同类代...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的非蒸散型大吸气量吸气材料。该材料由金属锆及其金属间化合物Zr Al16和Zr V Fe经真空烧结制成。通过吸气性能测试装置、X射线、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吸氢性能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比同类代表产品更优异的吸氢性能 ,并且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都具有好的吸氢能力。在 5 0 0℃低温激活第 10min吸气速率S10 达到 5 136 .5ml·s-1·g-1,特征吸气量Q10 达到 1835 14ml·Pa·g-1;80 0℃高温激活 10minS10 达到ml·s- 1·g-1,Q10 达到 2 2 4 936ml·Pa·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剂 吸氢 电真空
下载PDF
吸气剂材料的吸氢动力学理论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超卓 施立群 +3 位作者 徐世林 罗顺忠 龙兴贵 周筑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9-404,共6页
以非蒸散型吸气剂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吸氢动力学的基本模型。氢的吸入过程将由表面吸附、表层渗透和体内扩散3步组成。通常情况下,必须对它们的动力学方程同时求解。在氢通过化学解离吸附进入体内(亚表面层)的吸入过程中,表面势... 以非蒸散型吸气剂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吸氢动力学的基本模型。氢的吸入过程将由表面吸附、表层渗透和体内扩散3步组成。通常情况下,必须对它们的动力学方程同时求解。在氢通过化学解离吸附进入体内(亚表面层)的吸入过程中,表面势垒对氢从表面渗透至体内的障碍作用不可忽略。在低的体氢浓度条件下,采用晶格 气体模型描述体扩散过程,并讨论了影响吸气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理论 度条件 解离吸附 扩散过程 吸气速率 吸气剂 求解 体内 吸入 体模
下载PDF
HL-1装置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永真 汪占河 +3 位作者 徐德明 邓中朝 曹真 周培德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1-97,共7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HL-1装置等离子体密度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用控制粒子源、提供负源和改变通最的三种途径相结合来控制粒子数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密度控制方法。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密度 HL-1装置 控制
下载PDF
Ag400直接替代PdO应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中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健 战颖 +2 位作者 魏蔚 汪荣顺 陈树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对比研究了新型廉价吸氢剂银分子筛(Ag400)和常规高价吸氢剂氧化钯(PdO)的吸氢特性。分别测定了PdO和A...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对比研究了新型廉价吸氢剂银分子筛(Ag400)和常规高价吸氢剂氧化钯(PdO)的吸氢特性。分别测定了PdO和Ag400的吸附等温线,根据BDDT理论,均为第一类吸附等温线,属于化学吸附,并用Langmuir等温式进行了分析,PdO的吸附系数为8.11,饱和吸附量为228.53 ml/g;Ag400的吸附系数为8.28,饱和吸附量为29.45 ml/g。Ag400的饱和吸附量,平均最大吸附速率和实验周期内平均吸附速率分别是PdO的13.01%,40.89%和15.92%。综合考虑吸附量和吸附速率,认为Ag400进行PdO的直接替代时,质量比例应不低于10∶1。本文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应用新型吸氢剂Ag400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高真空多层储罐
下载PDF
国产银分子筛和复合氧化物吸氢剂应用于高真空多层储罐的吸氢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健 林志民 +2 位作者 冯慧华 邵雪峰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9-454,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本文设计了实验平台,研究了国产银分子筛(NewGetter)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氢剂(PdO&AgO)的吸附等温线。根...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储罐,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本文设计了实验平台,研究了国产银分子筛(NewGetter)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氢剂(PdO&AgO)的吸附等温线。根据BDDT理论,两种等温线均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NewGetter饱和吸附量是21.63m L/g,占PdO&AgO的12.12%。平衡压力处于相同范围内时,两种吸氢剂的平均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速率均随平衡压力的升高而减小;PdO&AgO的平均吸附速率比NewGetter大两个数量级,最大吸附速率比NewGetter大一个数量级。本文可以为两种吸氢剂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高真空多层储罐
下载PDF
不同质量比例的氧化铜和5A分子筛在低温绝热气瓶中的吸氢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健 魏蔚 +1 位作者 刘根仓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9-974,共6页
在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夹层的氢气是造成其绝热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吸氢剂PdO价格昂贵单位吸氢量较小。为此本文搭建实验平台,研究新型廉价复合吸氢剂(不同比例的CuO和5A分子筛)的吸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O因偏低的吸附速率0.0... 在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夹层的氢气是造成其绝热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吸氢剂PdO价格昂贵单位吸氢量较小。为此本文搭建实验平台,研究新型廉价复合吸氢剂(不同比例的CuO和5A分子筛)的吸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O因偏低的吸附速率0.0489 ml(STP)/h和偏高的吸附温度260℃,不适合单独作为吸氢剂;在5 gCuO中加入25 g和100g5A分子筛后,吸氢温度下降23.07%,吸附速率平均提升22.32倍,然而5 A分子筛由25 g增加到100 g,并未促进吸附,相反吸氢速率下降了20.44%;保持100 g5A分子筛不变,CuO由5 g增加至10 g,相较于其他两种比例的吸氢剂,吸附温度下降20.00%,吸附速率提高3.81%,吸附平衡时间缩短39.13%和54.54%,平衡真空度提高34.78%和58.33%;CuO和5A复合吸氢剂拥有较低的吸附温度,较高的吸附速率和平衡真空度,是一种比较适宜的真空吸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复合吸附剂 吸氢特性 绝热气瓶
下载PDF
铸造多晶硅中铁的磷吸杂和氢钝化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金学 席珍强 +1 位作者 吴冬冬 杨德仁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9-1552,共4页
应用微波光电导衰减仪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引入铁沾污后再分别进行磷吸杂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钝化处理对铸造多晶硅片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中、低温(低于900℃以下)情况下被铁沾污后的多晶硅材料经磷吸杂处理后... 应用微波光电导衰减仪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引入铁沾污后再分别进行磷吸杂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钝化处理对铸造多晶硅片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中、低温(低于900℃以下)情况下被铁沾污后的多晶硅材料经磷吸杂处理后再结合氢钝化可以显著地改善材料的电学性能;而对于高温(1100℃)情况下被铁沾污后的多晶硅材料经磷吸杂处理后其少子寿命降低,使接着进行的氢钝化也没有明显效果.这表明磷吸杂和氢钝化可以有效地改善被铁沾污后的多晶硅的电学性能,但是改善的效果与铁在硅体内的不同存在形态有关.磷吸杂和氢钝化中只对以间隙态或以其他复合体形态存在的铁有明显的吸杂作用,而对于以沉淀形态存在的铁却没有作用;氢钝化在金属杂质被吸杂移走之后才是最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多晶硅 磷吸杂 氢钝化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中微热型复合吸附剂吸附氢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健 魏蔚 +1 位作者 陆佳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0-555,共6页
为解决氢气导致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夹层真空度下降和吸氢剂价格昂贵的问题,本文搭建了吸氢试验台,研究了廉价微热型吸氢剂CuO和CuO+C的吸氢性能;结果表明:C的加入使CuO吸氢活化温度下降了100℃,吸氢速率提高了26.2倍;测定了CuO+C的吸氢... 为解决氢气导致高真空多层绝热储罐夹层真空度下降和吸氢剂价格昂贵的问题,本文搭建了吸氢试验台,研究了廉价微热型吸氢剂CuO和CuO+C的吸氢性能;结果表明:C的加入使CuO吸氢活化温度下降了100℃,吸氢速率提高了26.2倍;测定了CuO+C的吸氢等温线,分析了多次吸氢过程,得知在低压时,吸氢产物对吸氢有促进作用,而在高压时,作用不明显;根据BDDT理论,该等温线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吸气剂 吸氢等温线 真空储罐
下载PDF
应用于低温绝热气瓶的复合吸氢剂的质量优化和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健 战颖 +2 位作者 魏蔚 汪荣顺 陈树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5-980,共6页
低温绝热气瓶普遍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其夹层真空随着时间会缓慢变坏,氢气是造成真空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吸氢剂氧化钯(PdO)价格昂贵单位吸氢量较小。因此本文搭建实验平台,研究由氧化铜(CuO)和5 A分子筛(5 A)组成的新型廉价复合吸... 低温绝热气瓶普遍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其夹层真空随着时间会缓慢变坏,氢气是造成真空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吸氢剂氧化钯(PdO)价格昂贵单位吸氢量较小。因此本文搭建实验平台,研究由氧化铜(CuO)和5 A分子筛(5 A)组成的新型廉价复合吸氢剂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氢剂的最优质量比例为1∶6.2,测定了在此比例下的复合吸氢剂的吸附等温线,根据BDDT理论,该等温线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并用Langmuir等温式进行了分析,得出饱和吸附量为560.97 mL(stp)/g(CuO),吸附系数为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低温绝热气瓶
下载PDF
高分子吸氢剂直接替代PdO应用于高真空多层储罐的吸氢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健 林志民 +2 位作者 冯慧华 邵雪峰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8,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容器,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本文设计实验平台,研究了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特性。根据BDDT理论,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等温线为第一... 高真空多层绝热因其超好的绝热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低温容器,但其夹层真空度会随着材料的放气而逐渐降低,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为此,本文设计实验平台,研究了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特性。根据BDDT理论,Polymer吸氢剂的吸附等温线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吸附等温线的组合,低平衡压力时,满足Langmuir吸附模型,高平衡压力时,满足Harkins-Jura吸附模型;吸氢剂的吸附量为同平台实验得出的贵金属吸氢剂PdO吸附量的26.69%,进行PdO的直接替代质量比例应不低于5∶1;吸氢剂的平衡压力随H_2充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平衡时间随充注H_2压力增加呈现阶梯型升高;吸氢剂达到最大吸附速率的时间均出现在吸附开始的第一小时,最大吸附速率和24 h内平均吸附速率均与初始H_2压力接近正比例关系,而与充注H_2次数无关。本文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应用新型吸氢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氢气 吸附性能 高真空多层储罐
下载PDF
主动型氢脉泽物理系统的小型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为群 何克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8-641,共4页
为实现主动型氢原子钟脉泽的小型化,对其物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中,腔一泡结构、真空系统、C场线圈、束光学系统、磁屏蔽系统均被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实验。双真空结构设计有效地减小了氢脉泽的尺寸。在此基... 为实现主动型氢原子钟脉泽的小型化,对其物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中,腔一泡结构、真空系统、C场线圈、束光学系统、磁屏蔽系统均被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实验。双真空结构设计有效地减小了氢脉泽的尺寸。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应用主动型氢原子钟的地面样机进行了研制,复合泵技术进一步减小了主动型氢原子钟的尺寸和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氢脉泽 双真空结构 吸附泵 空间钟
下载PDF
环境气氛对DEB吸氢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广丰 唐洪全 +2 位作者 罗晓娜 秦城 郭淑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107-110,共4页
考察了CO、O2等杂质气体对DEB-Pd/C消氢剂吸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对DEB-Pd/C初期的吸氢性能影响较大,而O2对DEB-Pd/C初期的吸氢性能影响较小。同时考察了贮存气氛及贮存时间对DEB-Pd/C吸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 考察了CO、O2等杂质气体对DEB-Pd/C消氢剂吸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对DEB-Pd/C初期的吸氢性能影响较大,而O2对DEB-Pd/C初期的吸氢性能影响较小。同时考察了贮存气氛及贮存时间对DEB-Pd/C吸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空气环境下贮存1.5a的消氢剂仍具有良好的消氢性能;当密闭体系中的氢含量为吸氢剂理论吸氢容量的50%时,仍能将氩、氢混合气中的残余氢量控制在10ppm以下。室温、潮湿环境气氛下贫铀样品贮存气氛中的消氢实验结果也表明,DEB-Pd/C消氢剂能很好地控制密闭体系中的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 消氢剂 贮存气氛 贮存时间
下载PDF
DEB消氢剂的吸氢性能
16
作者 张广丰 杨维才 +1 位作者 罗文华 吕俊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以DEB和Pd/C催化剂为原料,按照一定配比,采用研磨法制备出DEB-Pd/C消氢剂。利用PVT法对DEB-Pd/C消氢剂的吸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拉曼光谱考察了其消氢前后的性质变化。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新制备的消氢剂实际吸氢容量可达理论吸氢容... 以DEB和Pd/C催化剂为原料,按照一定配比,采用研磨法制备出DEB-Pd/C消氢剂。利用PVT法对DEB-Pd/C消氢剂的吸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拉曼光谱考察了其消氢前后的性质变化。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新制备的消氢剂实际吸氢容量可达理论吸氢容量的87.5%,在达50%理论吸氢容量时仍能将氩气中的氢体积分数控制在10×10-6以下;拉曼光谱测量表明,DEB-Pd/C消氢剂的炔键振动强度随着消氢剂吸氢量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 PD/C催化剂 消氢剂 吸氢性能 拉曼光谱
下载PDF
主动型氢原子钟吸气剂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浩 张燕军 +2 位作者 刘俊 王文明 张为群 《真空》 CAS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为提高上海天文台的主动型氢原子钟真空维持系统——240 L/s钛溅射离子泵3~4年就可能出现的可靠性问题,研制了非蒸散型吸气剂泵和2 L/s小离子泵组成的复合泵。描述了复合泵的实验过程,吸气剂在450℃激活,在室温下吸收6.3 MPa.L的氢气... 为提高上海天文台的主动型氢原子钟真空维持系统——240 L/s钛溅射离子泵3~4年就可能出现的可靠性问题,研制了非蒸散型吸气剂泵和2 L/s小离子泵组成的复合泵。描述了复合泵的实验过程,吸气剂在450℃激活,在室温下吸收6.3 MPa.L的氢气后仍可达到5.9×10-5 Pa的真空度,2 L/s的离子泵电流工作在0.7μA,证明了复合泵可以维持主动型氢钟10年以上的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钟 溅射离子泵 非蒸散型吸气剂 激活 真空
下载PDF
氢原子钟用吸附泵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浩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6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阐述了吸附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吸附泵在氢原子钟上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吸附泵在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上的使用建议。
关键词 吸附泵 吸气剂 氢钟 激活
下载PDF
炔基化改性聚乙烯醇吸氢材料的制备及吸氢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凤雯 杨晓娇 +4 位作者 黄德顺 赵鹏翔 帅茂兵 周元林 李佩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136,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高分子材料为基体,通过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在PVA高分子链上引入炔基形成炔基功能化的高分子,利用核磁共振法对炔基化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及接枝度进行表征。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出炔基化高分子负载纳米钯的复合材料,采用激光... 以聚乙烯醇(PVA)高分子材料为基体,通过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在PVA高分子链上引入炔基形成炔基功能化的高分子,利用核磁共振法对炔基化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及接枝度进行表征。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出炔基化高分子负载纳米钯的复合材料,采用激光粒度仪确定纳米钯粒径分布。同时将不同接枝度炔基功能化的PVA和Pd/C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采用研磨法制备出吸氢材料。利用PVT法对上述所有的吸氢材料的吸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化改性PVA接枝度高的炔基化高分子与Pd/C混合研磨后的吸氢材料的吸氢效果最好,吸氢容量为0.8893 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钯 PD/C催化剂 吸氢材料 吸氢性能
下载PDF
除氢材料在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维持高真空行为研究
20
作者 于洋 朱鸣 +3 位作者 陈叔平 古纯霖 张波 黄宇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035-14039,共5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设备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及金属材料会向真空夹层内释放出氢气,导致绝热真空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绝热性能。本工作搭建了吸氢材料吸气性能测试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已知夹层体积内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分析了Ag-Z型银吸...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设备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及金属材料会向真空夹层内释放出氢气,导致绝热真空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绝热性能。本工作搭建了吸氢材料吸气性能测试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已知夹层体积内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分析了Ag-Z型银吸气剂和高效催化除氢剂(ECG)的吸气性能,并获得了两种吸氢材料的吸附等温曲线。研究表明,两种吸氢材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BDDT理论中的第一种类型,即Langmuir吸附。本实验采用定容法测得Ag-Z型银吸气剂累计吸气量为63.084 mL/g,平均吸气速率为0.132 mL/(g·h)。ECG累计吸气量为366.276 mL/g,平均吸气速率为1.353 mL/(g·h),分别是Ag-Z型银吸气剂的5.81倍和10.25倍。两组实验中平均吸气速率均随着加注氢气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两种除氢材料最大吸附速率均发生在第一次加氢初始阶段,平衡压力均随加注氢气的初始压力增大而升高。实验结果为两类吸氢材料在低温设备储运行业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真空多层绝热 吸氢材料 吸气性能 绝热性能 高效催化除氢剂(ECG) Ag-Z型银吸气剂 吸附等温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