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减轻水环境磷素非点源污染服务及价值——以雅砻江二滩水库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楠 苏德毕力格 +5 位作者 高吉喜 Driss Ennaanay Guillermo F.Mendoza 罗遵兰 李岱青 田美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4-1743,共10页
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了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包括模拟集水区范围,根据各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污染物质输出及过滤污染能力系数,沿汇流路径,模拟集水区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移除而... 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了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包括模拟集水区范围,根据各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污染物质输出及过滤污染能力系数,沿汇流路径,模拟集水区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质量空间分布特征。价值量模型结合期望水质标准和净化污染物的边际成本进行计算。以磷素作为指示污染物,在二滩水库的集水区进行了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二滩水库集水区南部的河道附近是水文敏感区。其中盐源县腹地的农作区、西昌市与冕宁县,以及集水区最北端的称多县、中部的甘孜县等部分地区是是磷素关键污染源区。2000年被集水区生态系统过滤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磷素污染物质总量达到978.90t.a-1,占关键污染源区指数总量的81.88%。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高。2000年集水区生态系统对于减轻其出口受纳水体磷素非点源污染服务的总价值为1370.1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 集水区 水文敏感区 关键污染源区 植被移除磷素量 经济价值
下载PDF
基于土壤地形指数的流域水文敏感区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忠录 艾蕾 +2 位作者 黄旭东 邱泽元 蔡崇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3,236,共5页
以丹江口水库上游堵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SAGA GIS和R平台,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在获取流域土壤地形指数及其阈值设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获取3种情景下(STI≥9、STI≥10和STI≥11)水文敏感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和空间分布。... 以丹江口水库上游堵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SAGA GIS和R平台,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在获取流域土壤地形指数及其阈值设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获取3种情景下(STI≥9、STI≥10和STI≥11)水文敏感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地形指数识别,提供了更为详细表征的水文敏感区,可合理预测径流产生的空间分异性;3种情景下,林地均是水文敏感区内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50%水体均位于水文敏感区;不同情景下,识别的水文敏感区内农业景观和开发景观应禁止开展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并优先布置植被缓冲带等保护措施以保护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形指数 水文敏感区 可变源区水文 空间分布 堵河上游流域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植被移除磷素污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靖 银森录 +2 位作者 吴楠 李俊生 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3S技术的应用,为快速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以总磷(TP)作为指示污染物,模拟2008年流域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 3S技术的应用,为快速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以总磷(TP)作为指示污染物,模拟2008年流域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期望水质标准和净化污染物的边际成本计算出服务的价值。结果表明:西江流域的水文敏感区主要集中在地势平缓的区域;磷素关键污染源区分布与水文敏感区相近,主要位于桂林、柳州、南宁、来宾及贵港。当年被西江流域生态系统过滤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磷素污染物质总量达2673.36t·a-1,占关键污染源区指数总量的73.2%,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高。流域生态系统对于减轻其出口受纳水体磷素非点源污染服务的总价值为3462.4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西江流域 水文敏感区 关键污染源区 植被移除磷素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ydrologic sensitive areas in the landscape using soil topographic index approach
4
作者 Yiwen Wu Subhasis Giri Zeyuan Qiu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278-283,共6页
Maintaining healthy watershed is pivotal to ensure sustainability in water resourc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arth.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hydrologically sensiti... Maintaining healthy watershed is pivotal to ensure sustainability in water resourc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arth.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hydr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HSAs)in a watershe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prioritizing the landscape to maintain water sustainability with limited resources.A spatial technique known as Soil Topographic Index(STI)was used to identify HSAs in the landscap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linton and Tewksbury Townships in New Jersey,United States.Three different scenarios(STI>=9,STI>=10,and STI>=11)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SAs in the watershed.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erived from this study.Firstly,a more detail representation of HSAs in the watershed was observed when applying the STI technique with a fine scal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digitial elevation model.Secondly,all three scenarios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perennial stream corridors as HSAs;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perennial stream corridors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land use controls.Thirdly,this study analyzes the land use pattern of HSAs under the three scenarios and identifies the HSAs for high intensity land uses such as agriculture and urban to be the high priority locations for implement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The procedur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watershed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ith similar phys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topographic index Hydrologic sensitive areas Healthy watersheds initiative Variable source area Wetness index
原文传递
香溪河库湾水质对水文条件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王旭 范向军 +2 位作者 杨霞 林雨霁 黄宇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93-2402,共10页
三峡水库蓄水发电以来,支流库湾水文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库湾水质与水文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以香溪河库湾为研究区域,探究库区水文条件对库湾水质变化的影响。应用MIKE21搭建香溪河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设置多种工况对干流水位变幅、... 三峡水库蓄水发电以来,支流库湾水文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库湾水质与水文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以香溪河库湾为研究区域,探究库区水文条件对库湾水质变化的影响。应用MIKE21搭建香溪河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设置多种工况对干流水位变幅、香溪河上游流量引起的库湾水质变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干流水位变幅增大、香溪河上游流量增加会显著改善库湾水动力条件,水位变幅增大1 m,平均流速提高0.22 cm/s,上游流量增加100 m3/s,平均流速提高0.5 cm/s;干流水位变幅增加会使营养盐向上游迁移,支流上游流量增加会加快营养盐向河口处迁移,且两种水文条件增强均会降低河道中段叶绿素a浓度;最后依据综合水文条件下叶绿素a浓度分布,将距河口0~17.1 km水域划分为Ⅰ级水华敏感区,在水华频发时期应加强对该河段的监测。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库湾水动力提升、水质改善、水华防控及生态调度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条件 香溪河 MIKE21 水质 敏感区
原文传递
典型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以滁州市城西水库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楠 周晓铁 +4 位作者 王晓辉 葛菁 高吉喜 冯朝阳 Driss Ennaanay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6-685,共10页
城西水库(现改名西涧湖)是滁州市唯一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其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基于土地覆被格局,依据非点源污染物质的产生、截留、汇流过程,构建了模拟每个栅格上污染物质向受纳水体的输出贡献量和被各种土地覆被截留量的物... 城西水库(现改名西涧湖)是滁州市唯一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其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基于土地覆被格局,依据非点源污染物质的产生、截留、汇流过程,构建了模拟每个栅格上污染物质向受纳水体的输出贡献量和被各种土地覆被截留量的物理过程模型。以磷素为例,对城西水库流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和2010年,流域向城西水库输出总磷量分别达到2 580.38和2 461.20kg。库体西北部的市农科所、城郊居委会、水产研究所等地对水质危害最大。多数磷素在向库体的运移过程中被各类土地覆被有效的截留,总量在2000和2010年分别达到5 774.49和5 422.36kg,占流域磷素总负荷的69.1%和68.8%。由于目前土地覆被布局的不尽合理,林地和草地对磷素的截留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建议在流域水文敏感区布设林草缓冲带,将有效减少水库磷素的接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非点源污染 分布式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水文敏感区 关键污染源区 城西水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