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头虫草无性型——蜂头层束梗孢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汤强 李春如 +2 位作者 谢翎 丁婷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测定了蜂头虫草无性型——蜂头层束梗孢(Hymenostilbe sphecophila Kob)HS01胞外多糖含量、5种核替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75 g/L,胞内多糖含量最高可达2.423%;发酵液与菌丝体中均含有尿苷、鸟苷、肌苷、... 测定了蜂头虫草无性型——蜂头层束梗孢(Hymenostilbe sphecophila Kob)HS01胞外多糖含量、5种核替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75 g/L,胞内多糖含量最高可达2.423%;发酵液与菌丝体中均含有尿苷、鸟苷、肌苷、胸腺嘧啶核苷和腺苷5种核苷,其含量均高于对照品冬虫夏草生药;HS01发酵菌丝体与天然虫草生药在氨基酸种类上一致,但氨基酸总量和人体所必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生药,氨基酸总量为8.33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头层束梗孢 多糖 核苷 氨基酸
下载PDF
中国被毛孢发酵液的活性成分分析及清除自由基和抗白色假丝酵母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婷 胡丰林 +2 位作者 李婉珍 万水霞 樊美珍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测定处于不同生长期的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株RCEF0273胞外多糖含量、发酵液中5种核苷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中国被毛孢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到1.9480g/L... 测定处于不同生长期的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株RCEF0273胞外多糖含量、发酵液中5种核苷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中国被毛孢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到1.9480g/L,发酵液中尿苷、鸟苷、肌苷、胸腺嘧啶核苷和腺苷5种核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0.4132mg/g、12.1929mg/g、2.2698mg/g、1.1000mg/g和1.8181mg/g,其菌株发酵液冻干粉中氨基酸总量为3.2560mg/g,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中国被毛孢发酵液的正丁醇相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活性。在10mg/mL的测试浓度下,37℃孵育15min后其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3.25%,在2mg/mL的测试浓度下,其抗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1.4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胞外多糖 核苷 氨基酸
下载PDF
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丽娜 高新华 +5 位作者 刘艳芳 张红霞 周帅 张忠 李传华 唐庆九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蛹虫草菌株CM-H0810在麦粒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子实体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丝体为材料,对其中的多糖、核苷、游离糖醇和小分子糖类及氨基酸成分进行比较.单糖组成分析和HPSEC-MALLS-RI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子实体和液体发... 以蛹虫草菌株CM-H0810在麦粒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子实体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丝体为材料,对其中的多糖、核苷、游离糖醇和小分子糖类及氨基酸成分进行比较.单糖组成分析和HPSEC-MALLS-RI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和HPSEC图谱有显著差别,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702×106-4.092×107 g/mol,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105×105 g/mol.HPLC测定核苷类成分的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液体发酵菌丝体的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HPAEC测定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存在游离的海藻糖、甘露醇和葡萄糖且海藻糖含量高达20.07%、而液体发酵菌丝体存在游离的甘露醇、阿糖醇和葡萄糖且甘露醇含量高于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液体发酵培养菌丝体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固体培养子实体中高17.1%,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较为理想,分别为0.62和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实体 菌丝体 多糖 核苷 糖醇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天瑶 戴新新 +2 位作者 宿树兰 段金廒 欧阳臻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4-637,共14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蚕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TQ/MS法)分析蚕沙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及氨基酸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 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蚕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TQ/MS法)分析蚕沙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及氨基酸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条件:黄酮类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90%A→40%A;8~8.5 min,40%A→20%A),流速0.4 mL·min^(-1),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生物碱类、核苷及氨基酸类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含有5 mmol·L^(-1)甲酸铵、5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水溶液(A)-含有1 mmol·L^(-1)甲酸铵、1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10%A;3~9 min,10%A→18%A;9~15 min,18%A→20%A;15~16 min,20%A→46%A;16~18 min,46%A),流速0.4 mL·min^(-1),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蚕沙中可溶性多糖及叶绿素含量:采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作为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的对照品,检测波长分别是490 nm和512 nm;通过在645和663 nm检测波长下的吸收度,根据Am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结果:可溶性多糖类成分在蚕沙中含量最高,其中收集于云南大理的蚕沙中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达11.9%;黄酮类成分主要为异槲皮苷、芦丁、紫云英苷,不同产地含量差别显著,其中收集于云南大理的蚕沙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约为河南蚕沙的25倍;苏州产蚕沙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最高,为1.63 mg·g^(-1);共检出5个核苷类成分,14个氨基酸类成分,其中苏州产蚕沙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含量最高,达0.26%;叶绿素含量以镇江三龄蚕沙为最高,达2.62 mg·g^(-1)。结论:除产地外,蚕沙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龄期关系密切,其中黄酮类、可溶性多糖类、叶绿素类成分含量均随龄期的增加而降低,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随龄期的增加而升高。研究结果为蚕沙的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不同产地 不同龄期 资源性化学成分 黄酮类成分 生物碱类成分 核苷类成分 氨基酸类成分 多糖类成分 叶绿素类成分 资源化利用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花鹿茸和马鹿茸9类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松鑫 宫瑞泽 +4 位作者 王泽帅 张磊 刘畅 陆雨顺 孙印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0,共9页
目的为研究花鹿茸和马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种化学成分为指标综合评价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品质,并通过判别分析试图寻找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方法,测定并比较了花鹿茸、马鹿茸中... 目的为研究花鹿茸和马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种化学成分为指标综合评价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品质,并通过判别分析试图寻找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方法,测定并比较了花鹿茸、马鹿茸中多糖、粗蛋白、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用SPSS 24.0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判别分析。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核苷、硫酸软骨素和生物胺在花鹿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9.51、518.58、527.74、223.12、13.28、138.36、2.51、2.12mg/g和70.75mg/kg;在马鹿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1、669.39、594.84、258.91、9.20、82.62、1.22、1.96 mg/g和136.02 mg/kg。PCA结果显示花鹿茸的综合得分高于马鹿茸。结论分别以9类化学成分总量、17种氨基酸、37种脂肪酸、10种生物胺、13种核苷为变量,通过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可将花鹿茸和马鹿茸进行分类,说明以化学成分为变量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花鹿茸和马鹿茸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鹿茸 马鹿茸 化学成分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多糖 粗蛋白 胶原蛋白 硫酸软骨素 氨基酸 脂肪酸 矿质元素 生物胺 核苷
原文传递
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松鑫 宫瑞泽 +3 位作者 王泽帅 张磊 刘畅 孙印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杜马斯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测定并比较了梅花鹿毛桃茸、二杠茸...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杜马斯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测定并比较了梅花鹿毛桃茸、二杠茸、三岔茸中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质量。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在毛桃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40 mg/g、44.82%、42.24%、23.23%、6234.69 mg/kg、145.69 mg/g、55.12 mg/kg、2271.87 mg/kg、0.74 mg/g;在二杠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14 mg/g、52.12%、48.57%、21.50%、8684.27 mg/kg、126.40 mg/g、76.14 mg/kg、3438.37 mg/kg、1.94 mg/g;在三岔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4 mg/g、51.86%、45.49%、22.31%、9100.78 mg/kg、138.36 mg/g、70.75 mg/kg、2507.82 mg/kg、1.84 mg/g。结论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有差异,PCA结果显示,二杠茸质量最好,三岔茸次之,毛桃茸质量最差。该研究为不同形态鹿茸质量评价及分等、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形态 梅花鹿 鹿茸 主成分分析 毛桃茸 二杠茸 三岔茸 多糖 粗蛋白 氨基酸 胶原蛋白 脂肪酸 矿质元素 生物胺 核苷 硫酸软骨素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