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对急性脑创伤后皮层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建光 方以群 +3 位作者 刘长云 周颖奇 季玉峰 刘景昌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拟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皮层NO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治疗急性脑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法打击模型制备SD大鼠急性脑创伤,伤后1 h、12 h采用0.25 MPaHBO治疗,伤后6 h、24 h取样皮层,应用半定量逆转... 目的:拟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皮层NO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治疗急性脑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法打击模型制备SD大鼠急性脑创伤,伤后1 h、12 h采用0.25 MPaHBO治疗,伤后6 h、24 h取样皮层,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0.25MPaHBO治疗各时间组nNOS、eNOS和iNOSmRNA较急性颅脑损伤各时间组显著下降(P<0.01),且HBO治疗24 h组较6 h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0.25 MPa常氧高氮各时间组与急性颅脑损伤各时间组NOS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O治疗可以下调nNOSmRNA、iNOSmRNA和eNOSmRNA的表达量,可能为HBO治疗脑创伤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创伤 皮层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改变对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国文 尤晨 +4 位作者 占世坤 胡秉诚 沈建康 濮春华 胡锦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对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测定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血浆内皮素及脑组织含水量于外伤后3小时、6小时、48小时、96小...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对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测定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血浆内皮素及脑组织含水量于外伤后3小时、6小时、48小时、96小时和168小时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脑组织含水量最高达81.25%±0.16%,血浆内皮素含量最高达(268.91±36.65)ng/L;血浆一氧化氮含量(NO-2/NO-3)于外伤后3小时、6小时和48小时显著升高(P均<0.05),最高达(10.27±1.19)μmol/L。脑组织含水量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136,P<0.0001;r=0.3414,P<0.05)。病理检查发现内皮素水平升高与脑组织损伤轻重有关。结论:内皮素参与了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脑水肿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玉松 罗新名 +2 位作者 张亚东 张松坡 胡承啸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675-676,68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第2、5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NO、LPO水平。结果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80例,发生率为12.2%。入院第2、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发生首次出血时间越短(P<0.05)、出血持续时间越长(P<0.05)、出血量越大(P<0.05)。不同脑水肿指数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O、LPO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血清NO、LPO水平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血清NO和LPO水平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指数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物
下载PDF
不同氧压暴露下正常和脑损伤动物微血管形态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蔺世龙 刘景昌 +1 位作者 辛佩珠 刘磊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5-27,30,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氧压暴露下正常和脑损伤动物微血管变化及其机理。方法 :大鼠 5 0只 ,沙鼠 40只 ,随机分成 5组 ,观察动物在不同氧分压暴露后皮下及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变化 ,检测微血管NO含量与血浆中ET 1的变化。结果 :动物经 0 .1~ 0 .3... 目的 :探讨不同氧压暴露下正常和脑损伤动物微血管变化及其机理。方法 :大鼠 5 0只 ,沙鼠 40只 ,随机分成 5组 ,观察动物在不同氧分压暴露后皮下及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变化 ,检测微血管NO含量与血浆中ET 1的变化。结果 :动物经 0 .1~ 0 .3MPa氧压暴露后 ,微血管收缩 ,ET 1浓度增加 ,而在 0 .4MPa氧压暴露后微血管收缩不明显 ,ET 1水平下降。软脑膜微血管NO在 0 .2MPa氧压下暴露呈间断释放 ,暴露 15min后 ,释放开始减缓。高压氧暴露时 ,ET 1与NO活性都增强 ,而NO释放有先快后慢、再减缓趋势。动物在 0 .2MPa氧压下暴露 3 0min后 ,NO释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而ET 1仍快速分泌 ,微血管表现为收缩。结论 :①微血管收缩反应在一定压力剂量高压氧暴露范围内随压力、剂量加大呈增加趋势 ,超过一定界限 ,收缩作用下降 ;②高压氧暴露引起微血管收缩可能与NO与ET 1分泌的时相和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氧压 脑损伤 动物微血管 形态变化 收缩作用
下载PDF
高压氧对脑外伤后一氧化氮及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尤晨 胡秉诚 +4 位作者 周思伯 胡国辉 黄建鑫 沈建康 李国文 《中华理疗杂志》 1997年第2期67-71,共5页
观察高压氧对脑外伤后脑水肿及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采用生化、放免等方法观察脑外伤后不同时期高压氧(HBO)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血浆一氧化氮(NO)、脑组织NO、环磷酸鸟苷酸(cGMP)及脑组织含水... 观察高压氧对脑外伤后脑水肿及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采用生化、放免等方法观察脑外伤后不同时期高压氧(HBO)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血浆一氧化氮(NO)、脑组织NO、环磷酸鸟苷酸(cGMP)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BO治疗组血浆NO、脑组织含水量、腋组织NO及cGMP较未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与血浆NO及脑组织NO、cGM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3414、0.3819、0.4804、P<0.05),病理检查可见HBO治疗组脑组织损伤较轻。结论:HBO能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并抑制脑外伤后NO的过量生成。HBO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的机制与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外伤 一氧化氮 脑水肿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6特异性抑制剂tubastatin A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雨薇 郑海平 陈春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和脑血管痉挛是导致SA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6特异性抑制剂tubastatin A(...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和脑血管痉挛是导致SA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6特异性抑制剂tubastatin A(TubA)在多种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中被证实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对SAH的神经保护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HDAC6在SAH早期大脑皮质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并评估TubA对SAH后EBI和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第1部分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3 h组、SAH-6 h组、SAH-12 h组、SAH-24 h组、SAH-48 h组。分别在SAH建模后3、6、12、24 h,取各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质样本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DAC6的表达。另取SAH-24 h组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测定HDAC6在损伤侧大脑皮质的分布。第2部分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AH组、SAH+TubA_(L)组(给予TubA 25 mg/kg)、SAH+TubA_(H)组(给予TubA 40 mg/kg)。建模后24 h,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第3部分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SAH组、SAH+TubA组(给予TubA 40 mg/kg)。建模后24 h,取损伤侧大脑皮质组织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DAC6、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凋亡,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大脑中动脉直径。结果:损伤侧大脑皮质中HDAC6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在SAH后6 h开始升高(P<0.05),24 h时达到峰值(P<0.001),48 h时出现下降,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P<0.05)。HDAC6主要在神经元的细胞质中表达。与sham组大鼠比较,SAH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均P<0.01)。与SAH组大鼠比较,SAH+TubA_(H)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AH+TubA_(L)组神经功能改善和脑组织含水量下降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组大鼠比较,SAH组e NOS表达显著降低(P<0.01),i NOS和HDAC6表达均明显上调(分别为P<0.05和P<0.01);与SAH组相比,SAH+TubA组eNOS表达明显升高,iNOS和HDAC6均明显下调(均P<0.05)。与SAH组大鼠比较,SAH+TubA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大脑中动脉直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DAC6主要表达于神经元,且在SAH早期大脑皮质中的表达上调。HDAC6特异性抑制剂TubA通过减轻SAH早期脑水肿和减少细胞凋亡,对SAH大鼠EBI和脑血管痉挛发挥保护作用。其减轻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可能与调节eNOS和i 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酶6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tubastatin A 脑水肿 凋亡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焦逸飞 李娜 龙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脑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2017-01—2020-12收治的120例首次发病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脑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2017-01—2020-12收治的120例首次发病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各40例。参照脑梗死治疗指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发病48 h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B组在发病48 h~7 d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脑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能量代谢指标[血糖(Glu)、血氧饱和度(SaO2)、乳酸(Lac)]、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FS)、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A组NIHSS评分[(4.38±2.66)分]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100-β水平[(0.32±0.10)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NSE[(7.64±1.53)ng/m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FAP水平[(0.32±0.10)pg/m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lu水平[(3.74±2.83)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a O2水平[(99.06±14.63)%]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Lac水平[(3.68±2.41)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SH-Px[(149.26±13.08)mg/m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MDA水平[(5.89±2.17)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OD水平[(66.53±5.27)U/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CAT水平[(8.04±0.67)U/m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M-CSF水平[(625.27±188.42)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ox-LDL水平[(242.87±70.48)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ICAM-1水平[(536.58±141.54)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ACI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能量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神经损伤 脑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损伤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邓惠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0期3003-3005,301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损伤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入院第2天开始行高...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损伤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入院第2天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行常压下鼻导管吸氧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脑损伤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脂质过氧化氢(LHP)、活性氧(ROS)水平低于治疗前,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LHP、ROS水平低于对照组,CA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脑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脑创伤后海马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季玉峰 周建光 +2 位作者 方以群 刘长云 周颖奇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海马一氧化氮合酶mRNA(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备急性脑创伤模型,伤后1 h、12 h采用0.25 MPa高压氧治疗...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海马一氧化氮合酶mRNA(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备急性脑创伤模型,伤后1 h、12 h采用0.25 MPa高压氧治疗,伤后6 h、24 h取样海马CA1,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诱导性(i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0.25 MPa高压氧治疗各时间组iNOS mRNA和nNOS mRNA较急性颅脑损伤各时间组显著下降(P〈0.01),且高压氧治疗24 h组(0.37±0.12)较急性颅脑损伤24 h组(0.71±0.18)下降更明显(P〈0.01),但仍高于高压氧治疗6 h组(0.25±0.10),0.25 MPa常氧高氮各时间组与急性颅脑损伤各时间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急性脑创伤后早期nNOS介导毒性作用,iNOS则在晚期介导毒性作用,高压氧治疗可以减少NO的产生,从而在脑创伤后保护海马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创伤 海马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改善及血清SOD、NO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自成 齐胤良 +2 位作者 许季祥 李伟 周小妹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2期207-209,297,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单用醒脑静注射液与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2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意识改善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法,整理2021年5月1日-2022年1月31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单用醒脑静注射液与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2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意识改善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法,整理2021年5月1日-2022年1月31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及神经外科治疗的56例重度TBI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患者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32例和未接受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24例。利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并记录,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治疗第20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患者苏醒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0.05),观察组GCS评分为(9.22±2.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1±2.77)分,P<0.05];且观察组苏醒率[59.4%(19/32)]明显高于对照组[29.2%(7/24),P<0.05]。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的SOD值均依次上升。2组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的NO值均依次下降。结论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更明显地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升苏醒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血清SOD水平升高及血清NO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创伤性脑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醒脑静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