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贝贝 姚小龙 +4 位作者 张芬 赵元阳 王春雨 李志芸 张庆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5期271-272,共2页
1临床资料例1。女,78岁,因右鼻塞3年,左鼻塞6个月,伴流臭脓涕,渐进性加重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现血压控制在145~155/95~105 mmHg,心功能分级:Ⅱ级(NYHA分级),空腹血糖控制在7.5~8.5 mmol/L。查体:鼻腔黏膜充血,... 1临床资料例1。女,78岁,因右鼻塞3年,左鼻塞6个月,伴流臭脓涕,渐进性加重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现血压控制在145~155/95~105 mmHg,心功能分级:Ⅱ级(NYHA分级),空腹血糖控制在7.5~8.5 mmol/L。查体:鼻腔黏膜充血,右侧鼻腔有淡红色肿物突出,鼻底处黏脓涕,味臭,左侧鼻腔脓性臭分泌物,吸净后可见黄褐色脓块。鼻窦CT显示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sinusitis) 真菌(fungi) 鼻中隔(nasal Septum)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成君 谭长强 刘丕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31例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FS)的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的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式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31例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FS)的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的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式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结果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显示31例患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或病变及窦腔内病灶;全部病例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孢子、菌丝和黏膜炎症,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FS,其中5例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AFS)。术后随访2~4年,治愈27例(87.1%),显效2例(6.5%),无效2例(6.5%)。结论鼻腔解剖异常及局部病变与F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解剖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sinusitis 鼻内镜检查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明婕 周兵 +2 位作者 李云川 崔顺九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将其分为为菲变应性因素组和变应性因素组,比较两组症状VAS评分、鼻息肉主观评分、鼻窦CT L...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将其分为为菲变应性因素组和变应性因素组,比较两组症状VAS评分、鼻息肉主观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鼻阻力等指标问的差异。结果81例患者中,非变应性因素组45例,变应性因素组36例。两组问症状VAS评分和鼻息肉主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87,P=0.40:t=0.58,P=0.64)。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变应性因素组的前组筛窦病变程度较非变应性因素组严重,存在显著性差异(f=2.11,P=0.03),而其余各鼻窦及OMC区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嗅觉功能以及双侧鼻腔总阻力亦无显著性差异(t=0.15,P=0.88:t=0.57,P=0.61)。结论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中不起主导作用,对临床症状、鼻息肉大小、嗅觉功能和鼻阻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与前组筛窦的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超敏反应 Lund—MacKay CT评分
下载PDF
鼻一氧化氮在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4 位作者 李琴 郑凯莉 郑铭 刘仲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6期315-320,共6页
目的评价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在鉴别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在鉴别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鼻窦CT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连续88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NIOX设备测量呼出的nNO水平。鼻内镜检查和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受试者的鼻腔及鼻窦炎症状态,皮肤点刺试验用于确认特应性状态。结果CRSsNP患者的nNO水平高于CRSwNP患者[(591±153)ppbvs(360±181)ppb,P<0.001],而CRS患者的nNO水平低于对照组[(449±204)ppbvs(881±161)ppb,P<0.001].在特应性和非特应性CRS患者中,nNO水平与Lund-Mackay评分呈负相关(r=-0.45,P=0.016;r=-0.600,P<0.001).与特应性患者相比,伴或不伴鼻息肉的非特应性患者表现出较低的nNO水平[非特应性CRSsNPvs特应性CRSsNP,(503±92)ppbvs(734±120)ppb,P<0.001;非特应性CRSwNPvs特异性CRSwNP,(299±150)ppbvs(518±161)ppb,P<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SwNP、CRSsNP和健康对照以及特应性和非特应性亚组中的患者,具有可接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70%-90%).结论nNO水平可用于区分CRSwNP和CRSsNP,且和鼻窦CT评分呈负相关。然而,作为CRS的诊断或监测生物标志物,nNO受患者特应性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呼气 鼻窦炎 鼻息肉 超敏反应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邓世明 刘铁陵 +2 位作者 刘军 何顺芬 唐洪 《西部医学》 2015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组)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并与2008年前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治疗的2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组)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并与2008年前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治疗的2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疗组27例中治愈2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6例中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保留鼻窦黏膜且彻底清除鼻窦内全部病变,定期复查冲洗能保证术后长期充分引流及通气的优点,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鼻内窥镜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熊奇斌 柴先奇 +2 位作者 罗许勇 李守珍 黄若葵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FS)的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鼻窦CT病变特征,以及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的治疗效果。结果鼻窦CT扫描显示36例患者窦腔内均有病灶,且术后全部...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FS)的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鼻窦CT病变特征,以及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的治疗效果。结果鼻窦CT扫描显示36例患者窦腔内均有病灶,且术后全部病例的病变组织中均能找到霉菌菌丝或孢子,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FS。术后随访0.5~2a,治愈34例(94.4%),显效2例(5.6%)。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球上颌窦炎25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灵 潘明金 +1 位作者 王宏伟 刘丽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280-2280,228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球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经治的25例真菌球上颌窦炎的临床治疗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真菌球上颌窦炎患者,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6~45岁。临床表现为鼻...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球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经治的25例真菌球上颌窦炎的临床治疗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真菌球上颌窦炎患者,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6~45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有时伴有少量脓血涕、失嗅或头痛。CT检查25例均表现为单侧上颌窦高密度影,其中16例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有9例表现为絮状影,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9例。25例均采用鼻内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打开上颌窦前壁,在内镜下清理窦腔内棕色泥沙样及团块状物,保留窦腔的黏膜。在内镜下切除钩突,清理中鼻道病变组织,打开并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术后随访3~12个月,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好,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是治疗真菌球上颌窦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 真菌球 鼻窦炎
下载PDF
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洪娟 黄建民 林国经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5-138,194,共5页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0例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黏膜15例,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otaxin-1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与Eotax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现象明显,间质为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内未见真菌菌丝和孢子;②Eotaxin-1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表达Eotaxin-1明显增多(P<0.05),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间质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Eotaxin-1;③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和Eotaxin-1的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菌可能通过介导Eotaxin-1的过量表达,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增多,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抗Eotaxin-1发挥功能可能对其临床防治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真菌
下载PDF
真菌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青俊 张凡 +1 位作者 武宇宏 尚小领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1-2005.8月在我科住院4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真菌过敏原皮试阳性9例;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细胞阳性31例,真菌阳性13例,鼻窦CT窦腔... 目的:探讨真菌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1-2005.8月在我科住院4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真菌过敏原皮试阳性9例;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细胞阳性31例,真菌阳性13例,鼻窦CT窦腔实变,呈云雾状或有散在钙化点6例,其中1例上颌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吸收;病理检查均证实鼻息肉诊断,真菌阳性6例,变应性真菌性粘蛋白阳性4例,组织内均无真菌侵袭。所有4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有效率为93.8%。结论:真菌是鼻窦炎鼻息肉的致病因素之一,术前确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真菌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下载PDF
鼻窦真菌病的综合治疗
10
作者 袁晓阳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3年8月收治的56例鼻窦真菌病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56例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鼻窦真菌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48例,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手术8例,定期术腔换...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3年8月收治的56例鼻窦真菌病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56例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鼻窦真菌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48例,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手术8例,定期术腔换药55例,抗真菌药或灭滴灵冲洗32例;5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鼻窦真菌病应综合治疗:鼻窦内镜手术或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手术彻底清除窦内真菌团块和干酪样物;术后定期局部换药,抗真菌药或灭滴灵冲洗术腔,保证术后窦口长期通气、引流,消灭真菌生存的环境以防止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真菌病 综合治疗 鼻内镜 抗真菌药 灭滴灵冲洗术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费捷 李继红 +1 位作者 袁媛 周卫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48-350,328,共4页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一鼻窦炎(EM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EMR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EMRS,~,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9~54岁;单N7例、双...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一鼻窦炎(EM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EMR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EMRS,~,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9~54岁;单N7例、双侧5例;均具有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的表现。8N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N血清总IgE升高,8N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鼻窦CT多表现为受累鼻窦腔内中间呈斑片状或云雾状高密度影。鼻窦分泌物病理切片可见大量嗜酸细胞,真菌染色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口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年后有3例复发。结论EM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需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鼻内镜手术及激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黏蛋白 真菌
下载PDF
真菌球型鼻窦炎CT特征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冉允宏 卢廷明 徐刚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真菌球型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5例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鼻窦CT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 [目的]回顾性总结真菌球型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5例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鼻窦CT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42例,双侧病变为23例;影像表现为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影;41例上颌窦内侧壁或/和筛窦壁骨质破坏,7例中鼻甲部分破坏。术中见窦腔积脓、窦内灰褐色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及窦壁骨质吸收。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中见大量真菌菌丝。[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影,可伴骨质吸收,为真菌球型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的探讨(附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华哲 罗强 +1 位作者 邓子云 黎钰凤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06-1907,共2页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中检出毛霉菌10例,毛霉菌+曲菌3例。结论真菌感染属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全身消耗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致病。本组13例均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及间歇性头晕、头痛等症状,以鼻窦炎求诊。尽管病程长达1个月至2年间,并无全身性感染或其它不适症状。考虑本组病例先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感染,致鼻腔抵抗力下降,使真菌长驱直入,寄植在狭窄的鼻腔内,与周围组织无感染关系,病理形态学应与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炎 真菌 寄植
下载PDF
真菌球型鼻窦炎发病因素及与鼻腔解剖异常的相关性
14
作者 孙含青 陈柳 +3 位作者 周汝环 张雁冰 李坤军 曹峰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真菌球型鼻窦炎(fungal ball sinusitis,FBS)患者数据的回顾分析,探寻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有效的预防及诊疗提供新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 目的:通过对真菌球型鼻窦炎(fungal ball sinusitis,FBS)患者数据的回顾分析,探寻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有效的预防及诊疗提供新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45例FBS患者作为FBS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45例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作为CRS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史、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FBS患者患病侧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结果:FBS共45例,平均年龄52.44岁,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2例;CRS组共45例,平均年龄46.98岁,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6例,组间比较年龄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S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CRS组,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白细胞计数低于CRS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FBS组内比较,鼻中隔偏曲侧与鼻窦患病侧具有相关性,而烟酒史未见与FBS发病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年龄、糖尿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占比可能是FBS发病的影响因素,鼻中隔偏曲可能影响FBS局部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研究 真菌 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
原文传递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特征 被引量:50
15
作者 周兵 刘铭 +6 位作者 韩德民 王振常 张罗 鲜军舫 刘华超 黄谦 张永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术前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总IgE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涂片检查。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涂片+培养。结果鼻内镜检查见所有病例鼻腔单发或多发半透明粉白色息肉,周围稀薄黄色或黏白色分泌物。9例11侧鼻腔可见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10例(10侧),双侧病变为11例(22侧);单侧或双侧病变全组鼻窦均受累;鼻窦腔散在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周边为软组织影,3例4侧颅底骨质吸收,1例颅内侵犯。20例行鼻内镜手术,1例行双冠经路+鼻内镜手术。术中见17例窦腔有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黏蛋白),4例窦腔为褐绿色泥样分泌物。随访6个月至7年,治愈14例,好转7例,其中3例术后2年再手术。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腔内片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可伴骨质吸收或侵袭性生长,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检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真菌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福权 许敏 +5 位作者 刘晓 凤亚妮 石照辉 薛涛 乔莉 邱建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41-943,947,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疗效,探讨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0例确诊为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术前进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并填... 目的:回顾性总结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疗效,探讨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0例确诊为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术前进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并填写疾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鼻窦黏膜及鼻窦内黏性物行苏木精-伊红及六胺银染色。结果:鼻内镜检查10例中5例患侧鼻腔黏膜苍白。10例患者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均阳性,鼻窦CT扫描病变均在单侧,术中均可见鼻窦内棕色或黄褐色黏性物质,显微镜下为嗜酸性无结构渗出组织,其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区、Charcot-Leyden结晶及真菌菌丝。鼻窦黏膜固有层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为(72±11)个/高倍视野。术后随访16~26个月,平均22个月。10例中治愈9例,好转1例。疾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的术前得分8.5±1.2,术后得分1.1±1.0(P<0.01)。结论:单侧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可能存在全身及局部变态反应,以局部变态反应为主。鼻内镜鼻窦手术及鼻内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真菌 鼻窦炎 鼻内镜
原文传递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耿聪俐 邢志敏 +5 位作者 余力生 王旻 袁晓培 刘燕 张改 王梓敬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 研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在不同分型鼻息肉中的分布特点,探讨ILC2s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 目的 研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在不同分型鼻息肉中的分布特点,探讨ILC2s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分析健康下鼻甲黏膜组织(n=6)和鼻息肉组织(n=19)单细胞悬液中ILC2s、Th2细胞占CD45+细胞的比例.HE染色鼻息肉组织,按照嗜酸粒细胞计数不同分为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采用Mann-WhitneyU检验ECRSwNP组(n=9)、non-ECRSwNP组(n=10)和对照组(n=6)中ILC2s、Th2细胞比例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C2s、Th2细胞比例与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对比变应原阳性及阴性患者ILC2s比例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和non-ECRSwNP组相比,ECRSwNP组的ILC2s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1 ±0.025)比(0.004±0.004),(0.051 ±0.025)比(0.011 ±0.017),Z值分别为-3.185、-3.186,P值均<0.05];对照组和non-ECRSwNP组间ILC2s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4±0.004)比(0.011 ±0.017),Z=-0.712,P=0.492].ECRSwNP组和non-ECRSwNP组的Th2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00 ±0.437)比(0.106 ±0.102),(0.275 ±0.170)比(0.106 ±0.102),Z值分别为-2.946、-2.278,P值均<0.05];但non-ECRSwNP组和ECRSwNP组间Th2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75 ±0.170)比(0.500±0.437),Z=-1.306,P=0.211].ILC2s比例与Th2细胞比例成正相关(r =0.571,P=0.011);ILC2s比例与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r=0.579,P=0.009);Th2细胞比例与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r=0.844,P=0.001).变应原阳性患者的ILC2s比例高于变应原阴性患者,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32 ±0.290)比(0.028 ±0.300),Z=-0.286,P =0.725].结论 ILC2s细胞比例在ECRSwNP中升高,并与Th2细胞、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但在变应原阳性和阴性患者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这种固有免疫细胞在非变态反应诱发的ECRSwNP发病机制中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增多 超敏反应
原文传递
儿童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颖霞 林枫 +3 位作者 谷庆隆 吴朔春 赵晶 梁洁琼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的临床特点及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例AFRS患儿术前常规进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和MRI扫描及过敏原检测,术中取窦内分泌物及受累鼻窦黏膜行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患儿均行鼻... 目的:分析儿童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的临床特点及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例AFRS患儿术前常规进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和MRI扫描及过敏原检测,术中取窦内分泌物及受累鼻窦黏膜行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患儿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前及术后配合口服及鼻腔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给予鼻腔冲洗治疗,并个体化使用抗过敏治疗及免疫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3例患儿均有鼻息肉和头痛,其中2例有眼球突出和面部不对称;均有典型的CT及MRI表现;血清总IgE均升高;2例真菌SIgE呈阳性。3例患儿均行全组鼻窦开放,其中1例可见真菌菌丝和孢子,2例其他真菌检测阳性。术后患儿面部不对称均自行缓解,其中2例有不同程度的黏膜肿胀、息肉样变。结论:AF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鼻窦炎,在儿童人群中并非罕见。早期诊断、果断手术、规范治疗、长期随访,在儿童AFRS的诊治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超敏反应 真菌 儿童
原文传递
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秦贺 万宝刚 +1 位作者 王洪丽 赵本绮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术前CT检查判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术前CT检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鼻窦CT平扫并重建,均行内...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术前CT检查判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术前CT检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鼻窦CT平扫并重建,均行内镜鼻窦手术,术中观察鼻窦内黏膜肿胀、分泌物等情况,并与术前鼻窦CT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30例患者术中检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准确率为93.7%。鼻窦CT检查可见鼻窦内钙化影27例;鼻窦内完全浑浊高密度影21例;部分浑浊且表面不规则的"土坷垃征"13例;鼻窦局部骨质增厚16例。另外2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上颌窦嗜酸细胞乳头状瘤1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CT主要特征是鼻窦内软组织不均匀密度影,其内可见高密度钙化点;其次鼻窦内部分浑浊影,表面高低不平;骨质局部增生肥厚也是其体征性表现。单纯依靠CT检查结果诊断真菌球型鼻窦炎有误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球菌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鼻窦手术
原文传递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5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雅男 张家雄 +1 位作者 周文茹 邹文焘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的病变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35例患者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的病变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35例患者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显示,鼻腔均有不同程度解剖异常、窦腔内有不均匀不透光的钙化斑,全部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丝。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31例(89.66%),显效3例(8.57%),无效1例(2.86%)。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经鼻内镜充分开放病变鼻窦窦口,彻底清除病灶,保持窦口引流通畅,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 鼻内镜 手术 解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