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ngiotensin Ⅱ and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levels in hypothalamus and infarct volume of rats with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1
作者 彭英 黄如训 刘焯霖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5年第4期277-280,290,共5页
Changes of hypothalamus angiotensin Ⅱ (A Ⅱ) and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 levels and infarct volume were measured in hypertension and normotension rat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The resu... Changes of hypothalamus angiotensin Ⅱ (A Ⅱ) and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 levels and infarct volume were measured in hypertension and normotension rat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pothalamus ANF l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on cerebral ischemia angiotensin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梗塞急性期血浆和脑脊液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及精氨酸加压素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英 黄如训 +3 位作者 李湘平 刘焯霖 卢锡林 骆心慧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5年第3期145-146,共2页
选择有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的脑梗塞患者56例,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其血浆和胞脊液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AⅡ和AVP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 选择有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的脑梗塞患者56例,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其血浆和胞脊液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AⅡ和AVP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1);而ANF在血浆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脑脊液中却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此3种调节多肽均参与了高血压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提示,测定脑脊液或血液中AⅡ和AVP的含量变化对判断脑梗塞患者缺血性脑损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可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精氨酸加压素 心钠素
下载PDF
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及其降压作用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心钠素变化的相关关系
3
作者 石湘芸 田惠生 +4 位作者 赵云涛 聂智群 王亦流 孙忠实 张秀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8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对1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顿服依那普利20mg后,动态观察血清依那普利拉浓度与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心钠素(ANF)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服药后血药浓度3h达峰值(177.2±3.68pgg/mL,4h开... 本文对1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顿服依那普利20mg后,动态观察血清依那普利拉浓度与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心钠素(ANF)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服药后血药浓度3h达峰值(177.2±3.68pgg/mL,4h开始下降(160.6±3.48pg/mL),7h降至最低(136.1±4.46pg/mL);血压效应在1h开始起效,3h最明显,4~7h维持在有效水平;2、4、6h血浆AT,Ⅱ、ET和ANF水平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血药浓度与血压效应的变化一致,血药浓度与血浆ATⅡ水平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药理学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心钠素
下载PDF
不同鼠龄SHR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ANF、AⅡ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英 彭湘湘 +1 位作者 王映红 李湘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ANF、AⅡ在高血压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局部脑缺血后对其两者的影响。方法:用尾筒法测SHR血压,RIA测定ANF、AⅡ水平并与同龄Wistar大鼠对比,并用TTC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局部脑缺血后梗塞... 目的:探讨ANF、AⅡ在高血压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局部脑缺血后对其两者的影响。方法:用尾筒法测SHR血压,RIA测定ANF、AⅡ水平并与同龄Wistar大鼠对比,并用TTC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局部脑缺血后梗塞灶大小.结果:3、5和7个月龄SHR下丘脑ANF水平均明显低于同龄Wistar大鼠,AⅡ水平明显升高。在血浆中,AⅡ水平无何差异,ANF明显高于同龄Wistar大鼠。局部脑缺血后,SHR梗塞灶较Wistar大鼠的略大,ANF、AⅡ水平显著增加。结论:中枢较低水平的ANF和较高水平的AⅡ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缺血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 下丘脑
下载PDF
丹参酮对于高血压大鼠血浆中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亚光 屠恩远 +1 位作者 梁黔生 杨光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Ⅱ)、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SH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丹参酮组,缬沙坦组。8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后,... 目的:研究丹参酮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Ⅱ)、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SH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丹参酮组,缬沙坦组。8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后,测量鼠尾血压和心肌重量,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中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心钠素的浓度。结果:丹参酮组和缬沙坦组治疗4周后,血压较SHR对照组略有下降(P<0.01);SHR对照组心室的重量、心室/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经丹参酮和缬沙坦治疗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心钠素均较SHR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能够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并能对逆转心室肥厚起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丹参酮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
下载PDF
锻炼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及内分泌激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人照 郑源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目的 :观察锻炼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降压、改善症状疗效及其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变化机制。方法 :选择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 12 5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结果 :实验组降压和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目的 :观察锻炼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降压、改善症状疗效及其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变化机制。方法 :选择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 12 5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结果 :实验组降压和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显著减少 (P <0 0 5 ) ,肾素(PRA)有减少趋势 ,心钠素 (ANF)、6 酮 前列环素F1α(6 k PGF1α)有增加趋势。结论 :锻炼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能够理想地控制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症状 ,部分病例可逐步替代降压药物 ,且在 1个月内即可较快地取得疗效。治疗 1个月前后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锻炼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 肾素 6-酮-前列环素F1Α 内皮素 血栓素B2
下载PDF
ANF、AII水平在不同鼠龄SHR下丘脑和血浆中的变化
7
作者 彭英 王映红 刘继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1-74,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5、7月龄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ANF、AI含量的变化;用TTC染色经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局部脑缺血后梗塞灶大小。结果发现3、5、7月龄SHR下丘脑ANF水...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5、7月龄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ANF、AI含量的变化;用TTC染色经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局部脑缺血后梗塞灶大小。结果发现3、5、7月龄SHR下丘脑ANF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鼠(P<0.05和0.01),AI水平在5、7月龄时明显升高(均P<0.05)。在血浆中,AI在3个不同时期与对照组无差异,ANF却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组(均P<0.01)。局部脑缺血后,SHR的梗塞灶较对照组略大,除对照组下丘脑AII无变化外,其余均显著增加。认为中枢较低水平的ANF和较高水平的AII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局部脑缺血后两者的变化,可能是机体的应激代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缺血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II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与活性循环因子异常
8
作者 刘杰 李霞 +3 位作者 王蕾 相守武 贺燕 路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活性循环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的生物学效应及对脑出血周围脑缺血损害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24只,对照组23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尾状核...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活性循环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的生物学效应及对脑出血周围脑缺血损害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24只,对照组23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尾状核出血模型,分别于脑出血后4h、8h、12h、24h、72h,及7d取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外周血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含量测定。结果大鼠脑出血后4h血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均开始升高,8h达到高峰,12h后下降,7d后恢复至正常范围,8h的血清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活性循环因子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多肽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缺血性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血性损害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 心房利钠多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