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human hypertrophic scars with 3D preformed cellular aggregates bioprinting 被引量:3
1
作者 Yao Bin Zhu Dongzhen +10 位作者 Cui Xiaoli Enhe jirigala Song Wei Li Zhao Hu Tian Zhu Ping Li Jianjun Wang Yuzhen Zhang Yijie Fu Xiaobing Huang Sha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2年第4期247-254,共8页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of human hypertrophic scars(HHS)remain puzzle largely due to the lack of accepted models.Current HHS models are limited by their inability to mimic native scar architecture and associated...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of human hypertrophic scars(HHS)remain puzzle largely due to the lack of accepted models.Current HHS models are limited by their inability to mimic native scar architecture and associated pat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s.Here,we create a 3D functional HHS model by preformed cellular aggregates(PCA)bioprinting,firstly developing bioink from scar 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ECM)and alginate-gelatin(Alg-Gel)hydrogel with suitable physical properties to mimic the microenvironmental factors,then pre-culturing patient-derived fibroblasts in this bioink to preform the topographic cellular aggregates for sequent printing.We confirm the cell aggregates preformed in bioink displayed well defined aligned structure and formed functional scar tissue self-organization after bioprinting,hence showing the potential of creating HHS models.Notably,these HHS models exhibit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stage HH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which significantly activated signaling pathway related to inflamm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and recapitulate in vivo tissue dynamics of scar forming.We also use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 to define the clinically observed effects to treatment with concurrent anti-scarring drugs,and the data show that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drug testing.The ideal humanized scar models we present should prove useful for studying crit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HHS and to rapidly test new drug targets and develop patient-specific optim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rophic scar model Preformed cell aggregates 3D bioprinting Microenvironmental cues Drug screening
原文传递
The molecular basis of hypertrophic scars 被引量:12
2
作者 Zhensen Zhu Jie Ding Edward E.Tredget 《Burns & Trauma》 SCIE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Hypertrophic scars(HTS)are caused by dermal injuries such as trauma and burns to the deep dermis,which are red,raised,itchy and painful.They can cause cosmetic disfigurement or contractures if craniofacial areas or mo... Hypertrophic scars(HTS)are caused by dermal injuries such as trauma and burns to the deep dermis,which are red,raised,itchy and painful.They can cause cosmetic disfigurement or contractures if craniofacial areas or mobile region of the skin are affected.Abnormal wound healing with more extracellular matrix deposition than degradation will result in HTS formation.This review will introduce the physiology of wound healing,dermal HTS formation,treatment and difference with keloids in the skin,and it also review the current advance of molecular basis of HTS including the involvement of cytokines,growth factors,and macrophages via chemokine pathway,to bring insights for futu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rophic scars Animal model CYTOKINES Growth factors MACROPHAGES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CXCR4 signaling
原文传递
β-谷甾醇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左俊 马少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背景:目前针对增生性瘢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仍然有限。而大多数植物中草药不良反应小且来源丰富,为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植物来源β-谷甾醇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背景:目前针对增生性瘢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仍然有限。而大多数植物中草药不良反应小且来源丰富,为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植物来源β-谷甾醇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潜在分子机制,并通过细胞学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库及软件筛选β-谷甾醇的药物靶点,获取增生性瘢痕相关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β-谷甾醇作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潜在作用(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同时筛选出PPI中核心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文献分析进一步确立与交集靶点关系密切的信号通路及核心靶点基因,应用AutoDock软件对β-谷甾醇和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采用体外细胞实验验证β-谷甾醇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和核心靶点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β-谷甾醇和增生性瘢痕的交集靶点共56个,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核心靶点:酪氨酸激酶(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载脂蛋白E(APOE)、雌激素受体1(ESR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REBF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过氧化氢酶(CAT)。②结合文献报道和KEGG通路、GO功能分析结果,进一步认定MAPK信号通路与交集靶点关系密切,确定MAPK3(即为ERK1-MAPK)、CASP3、P53和肿瘤坏死因子为其核心靶点。③分子对接结果提示β-谷甾醇与核心靶点蛋白结合良好。④细胞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的β-谷甾醇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P<0.01),使G1期细胞占比增加,S期细胞占比减少(P<0.05),同时上调CASP3、P53和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P<0.05),并下调MAPK3 mRNA表达(P<0.001)。⑤上述数据证实,β-谷甾醇可能通过激活肿瘤坏死因子通路,上调CASP3和P53的表达,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同时抑制ERK-MAPK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从而降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Β-谷甾醇 细胞凋亡 MAPK3(ERK1-MAPK) 肿瘤坏死因子 CASP3 P53 网络药理学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差异表达基因及小分子药物预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左俊 马少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66-2172,共7页
背景:增生性瘢痕是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表皮增厚和角质层功能不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增生性瘢痕相关数据集的核心(Hub)基因及重要信号通路,再用细胞实验加以验证,预测对其... 背景:增生性瘢痕是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表皮增厚和角质层功能不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增生性瘢痕相关数据集的核心(Hub)基因及重要信号通路,再用细胞实验加以验证,预测对其可能有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搜索增生性瘢痕相关的数据集,通过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平台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分别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和MCODE插件筛选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和核心模块,进一步将上述关键基因和构成核心模块的基因求交集得到Hub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Hub基因mRNA在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人类蛋白图谱中组织学数据验证Hub基因编码蛋白在2种组织中表达量和分布的差异,最后用connectivity map数据库预测针对增生性瘢痕的潜在作用药物。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102个、下调基因702个,基因本体论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的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紧密连接、花生四烯酸代谢、细胞外基质受体交互、表皮发育和角质化等;②取交集得到8个Hub基因与调控胆固醇代谢的甲羟戊酸途径密切相关,分别是HMGCS1、DHCR7、MSMO1、FDPS、MVK、HMGCR、MVD和ACAT2;③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HMGCS1、DHCR7、MSMO1、FDPS、HMGCR、MVD和ACAT2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而MVK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④除MVK外,其余Hub基因编码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水平均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织(P<0.05);⑤评分排列前10的候选药物包括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Dabigatran-Etexilate)、FLT3抑制剂(舒尼替尼)等,其中白藜芦醇和β-谷甾醇均为植物来源;⑥提示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的Hub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影响表皮结构与功能,这可能是增生性瘢痕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此次研究筛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作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生物信息学 成纤维细胞 表皮干细胞 角质化 脂质代谢 甲羟戊酸代谢途径 药物预测
下载PDF
circ-0030042通过miR-145/PTEN轴调控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5
作者 张毓姣 郭智辉 +3 位作者 孟艳斌 高亚丽 段鹏 郝振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circ-0030042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其在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患者中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 目的:探讨circ-0030042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其在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患者中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ircRNA序列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Bs)和增生性瘢痕患者成纤维细胞(HSFBs)中circ-0030042的表达。用CCK8检测法检测转染48 h后的HSFBs细胞增殖情况。利用stubRFP-sensGFP-LC3基因转染、流式细胞仪及电子显微镜观察circ-0030042对miR-145/PTEN轴调控VEGF水平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NA免疫沉淀、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揭示circ-0030042介导HS患者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制。结果:circ-0030042在增生性瘢痕中显著上调,过表达时作为VEGF海绵抑制miR-145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维持体内稳定性。此外,circ-0030042通过海绵化VEGF水平并阻断其miR-145捕获转录因子(FOXO1)mRNA来影响自噬,而circ-0030042诱导FOXO1的抑制被VEGF水平过表达或circ-0030042结合减少所抵消。过表达circ-0030042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与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被过表达miR-145部分抵消。结论:干扰circ-0030042通过靶向下调miR-145/PTEN轴进而抑制HSFBs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一步诱导恶性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0030042 miR-145/PTEN轴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迁移/增殖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传递miR-145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阿丽米热·伊力哈木 卡米力江·买买提明 +1 位作者 美尔瓦提 李朝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传递miR-145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分离培养HSF细胞,从脂肪组织中... 目的:探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传递miR-145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分离培养HSF细胞,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记物表达情况;采用含miR-145过表达慢病毒及阴性对照miR-NC慢病毒感染ADSCs,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转染效果,并提取各转染组ADSCs上清液中Exo,获得含miR-145过表达的ADSCs来源Exo,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表面标志性蛋白CD63、CD81、CD9和TSG101的表达情况对提取的外泌体进行鉴定;添加外泌体培养HSF细胞,具体分组包括对照组、Exo组、miR-NCExo组、miR-145-Exo组,PKH26荧光标记的ADSC来源的Exos与HSF细胞培养,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泌体能否被细胞摄取,EdU检测各组HSF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Ⅴ-FITC/PI法检测各组HSF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Bcl-2)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到ADSCs,其表面标志物CD44、CD90及CD105均呈阳性表达;经miR-145过表达的慢病毒转染的miR-145-ADSCs组细胞中miR-145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到直径约100 nm、呈双层膜结构的杯状或球状以及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CD9和TSG101均为阳性表达的ADSCs来源Exo;将ADSCs来源Exo与HSF细胞共培养后,Exo可被HSF细胞摄取,miR-145过表达的ADSCs来源Exo能够明显抑制HSF细胞增殖(P<0.05),促进其凋亡(P<0.05),上调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及COL-Ⅰ、COL-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传递miR-145抑制增生性瘢痕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促进其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Bcl-2、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脂肪干细胞 外泌体 MIR-145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SCF/c-Kit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增殖调控影响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海燕 王永军 +2 位作者 段志娟 王娟 罗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配体干细胞因子/c-KIT原癌基因(SCF/c-kit)对肥大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病理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组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组织中肥大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 目的探讨配体干细胞因子/c-KIT原癌基因(SCF/c-kit)对肥大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病理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组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组织中肥大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SCF和其受体c-Kit的表达。建立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16 d后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模型+沉默阴性对照(si-NC)组和模型+si-SCF组,分别于裸鼠瘢痕内注射si-NC、si-SCF质粒和脂质体混合液0.25 mL,另设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7 d后收集标本,游标卡尺测量裸鼠瘢痕体积大小,V.G染色检测瘢痕组织Ⅰ型胶原含量,甲苯胺蓝染色评估瘢痕组织肥大细胞数目,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织中SCF和c-Kit的表达。结果病理性瘢痕患者的瘢痕组织出现大量肥大细胞,同时在病理性瘢痕患者血清中发现SCF高表达,而且在其瘢痕组织中SCF和c-Kit蛋白表达也增多;在病理性瘢痕模型裸鼠体内沉默SCF,抑制了c-Kit的表达,减小了模型裸鼠的瘢痕体积,降低了瘢痕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还抑制了肥大细胞增殖。结论SCF/c-Kit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增殖,来调控病理性瘢痕的形成。SCF/c-Kit的表达失控可能也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c 肥大细胞 细胞增殖 病理性瘢痕
下载PDF
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及JN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王晓妮 郭涛 +1 位作者 罗启云 关立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5-1451,共7页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Bs分为对照组、10μmol·L^(-1)松萝酸组、20μ...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Bs分为对照组、10μmol·L^(-1)松萝酸组、20μmol·L^(-1)松萝酸组和50μmol·L^(-1)松萝酸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细胞给予相应浓度松萝酸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JNK(p-JNK)、JNK、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松萝酸可抑制HSFBs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HSFBs凋亡,并激活JNK/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松萝酸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紫草素调控MicroRNA-382-5p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玉婷 贺茜 +7 位作者 万瑀 王建军 杨安宁 吴凯 焦运 白志刚 姜怡邓 沈江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642-5648,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紫草素具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力,且miRNA参与增生性瘢痕的病理机制调控,猜测紫草素有可能通过影响miRNA调控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影响MicroRNA-382-5p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作...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紫草素具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力,且miRNA参与增生性瘢痕的病理机制调控,猜测紫草素有可能通过影响miRNA调控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影响MicroRNA-382-5p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提供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瘢痕旁3 cm以内),并分别分离出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用于后续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鉴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免疫荧光鉴定成纤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组织水平检测MicroRNA-382-5p相对表达水平。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紫草素组(紫草素溶于二甲基亚砜配成浓度为13.46μmol/L的药物干预细胞24 h)、二甲基亚砜组、MicroRNA-382-5p阴性对照组、MicroRNA-382-5p抑制组、紫草素+MicroRNA-382-5p阴性对照组及紫草素+MicroRNA-382-5p过表达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更强(P<0.01);②与二甲基亚砜组相比,紫草素组可以下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mRNA:P<0.01,蛋白:P<0.01),并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迁移(P<0.05);③与正常皮肤相比,MicroRNA-382-5p在增生性瘢痕中呈高表达(P<0.01),且紫草素能下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382-5p的表达(P<0.01);④敲低MicroRNA-382-5p能下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mRNA:P<0.01,蛋白:P<0.01),并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迁移(P<0.05);⑤过表达MicroRNA-382-5p能上调在紫草素影响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mRNA:P<0.01,蛋白:P<0.01),并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迁移(P<0.01);⑥提示紫草素可通过下调MicroRNA-382-5p的表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MicroRNA-382-5p 增生性瘢痕 正常皮肤 成纤维细胞 胶原沉积 细胞迁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德伍 李国辉 +3 位作者 曹勇 苏子毅 王文 吴燮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57,共3页
观察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防己碱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据此结果,作者认为粉防己碱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 瘢痕
下载PDF
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培养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勇 林立新 +2 位作者 赵伟 陈才远 周爱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4期54-56,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瘢痕组织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其形态结构的异同。方法 切取正常皮肤、增殖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观察其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 三类成纤维细胞大体形态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增殖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 目的 观察不同瘢痕组织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其形态结构的异同。方法 切取正常皮肤、增殖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观察其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 三类成纤维细胞大体形态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增殖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胞质中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其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还含有大量肌微丝,具有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MF)特征。结论 各类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状况下,其形态学表现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黄勇 任林森 岑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32-335,共4页
为探讨不同瘢痕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切取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分别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和生长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三类细胞的形态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瘢痕疙... 为探讨不同瘢痕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切取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分别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和生长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三类细胞的形态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排列更加紊乱,极性消失,有交叉重叠现象。在接种相同的细胞密度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细胞生长率、分裂指数、克隆形成及DNA含量无明显差别。认为,三类细胞在体外培养状态下,其形态学和生长动力学无显著差异,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细胞培养 生物学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的构建及其在增殖性疤痕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军 杨光辉 +3 位作者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钱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增殖性疤痕治疗。方法 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断层削除增殖性疤痕,膜片移植于创面、适度加压,术后10、30、90 d行大体观...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增殖性疤痕治疗。方法 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断层削除增殖性疤痕,膜片移植于创面、适度加压,术后10、30、90 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广谱角蛋白、包壳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利用自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增殖性疤痕治疗6例,经过3月随访,创面愈合时间(16.2±15)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90 d随访无明显疤痕增生,疗效肯定。结论 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对增殖性疤痕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组织工程皮肤进入临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表皮细胞 壳聚糖 明胶膜 增殖性疤痕 皮肤损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漪沦 邓峰美 +5 位作者 刘卫华 罗永慧 赵宁宁 刘海荣 刘月明 王航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大黄素对HSFs的增殖活力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HSFs在终浓度为40,80μmol·L-1大黄素作用48 h后死亡率分别为28.6%,68.0%(P<0.01),以泛caspase抑制药Z-VAD-FMK预处理能够部分降低大黄素所致细胞死亡率(P<0.05);大黄素能够抑制ERK磷酸化、Mcl-1和RIP1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HSFs的增殖活力、诱导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1/2磷酸化及Mcl-1、RIP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瘢痕 增生性 成纤维细胞 细胞死亡
下载PDF
下调miR-21通过PTEN/PI3K/Akt信号转导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韵 展望 +3 位作者 游文健 林遐 高飞 章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91,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与PTEN相互作用关系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和PTE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 目的探讨miR-21与PTEN相互作用关系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和PTE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验证miR-21与PTEN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21对HSF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普遍高表达,PTEN普遍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证实了miR-21对PTEN的靶向调控作用;下调miR-21可通过上调PTEN表达来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进而抑制HSF细胞增殖。结论下调miR-21可通过PTEN/PI3K/Akt信号转导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显示出其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能,并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PTEN 增生性瘢痕 HSF细胞 PI3K/Akt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8
16
作者 谷元廷 赵永福 辛时林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172-174,共3页
揭示瘢痕增生与肥大细胞的关系是本研究的目的。取临床病人的增生性瘢痕和相邻或相近部位的正常皮肤作电镜切片和特殊染色的光镜切片。光镜发现:瘢痕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各层血管周围及胶原纤维束之间,其数量比正常皮肤中的多(P<... 揭示瘢痕增生与肥大细胞的关系是本研究的目的。取临床病人的增生性瘢痕和相邻或相近部位的正常皮肤作电镜切片和特殊染色的光镜切片。光镜发现:瘢痕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各层血管周围及胶原纤维束之间,其数量比正常皮肤中的多(P<001);瘢痕中爱先蓝阳性肥大细胞的比值也比正常皮肤中的高(P<001);增生性瘢痕中存在一定数量(1124%±045%)的粘膜肥大细胞。电镜发现:增生性瘢痕中存在一定量的较不成熟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的肥大细胞;部分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有胞膜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肥大细胞 种类 分布 电镜
下载PDF
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及细胞内游离Ca^(2+)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珊 李世荣 +3 位作者 刘剑毅 曹川 姚恒 冯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对大黄素的防治瘢痕的生物学作用进行初步探索,为瘢痕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集我科住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细胞,以MTT法测试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规律,并以激光... 目的对大黄素的防治瘢痕的生物学作用进行初步探索,为瘢痕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集我科住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细胞,以MTT法测试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规律,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组大黄素的处理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呈现出抑制的趋势(P<0.05);细胞内[Ca2+]i的荧光强度也明显上升,其幅度和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和细胞内[Ca2+]i水平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大黄素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游离钙
下载PDF
瘢痕表皮细胞的培养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建波 李荟元 +1 位作者 郭树忠 张琳西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1期954-955,共2页
目的:揭示瘢痕表皮细胞的生物特性及其对瘢痕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①用低倍透射电镜对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的表皮进行对比观察.②对增生性瘢痕的表皮进行培养.③用原位包埋及离心团块两种方法对培养的瘢痕表皮细胞进行透射电镜... 目的:揭示瘢痕表皮细胞的生物特性及其对瘢痕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①用低倍透射电镜对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的表皮进行对比观察.②对增生性瘢痕的表皮进行培养.③用原位包埋及离心团块两种方法对培养的瘢痕表皮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增生性瘢痕表皮的细胞层次及细胞器均较正常皮肤表皮的少.②培养的瘢痕表皮细胞与正常皮肤的表皮细胞在细胞结构及生长特性上无明显差异.③原位包埋法较离心法技术要求高,但更能准确反映细胞间的连接特征.结论:与正常表皮细胞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瘢痕 肥大性 细胞培养 透射电镜
下载PDF
红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剑宇 郝立君 +2 位作者 庞建华 王洁 宋淑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3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通过MTT比色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法检测红花对体外培养的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红花对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药物作用... 目的探讨红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通过MTT比色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法检测红花对体外培养的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红花对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HSFB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红花可明显抑制HSFB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时间一剂量依赖性,以8μg/ml浓度组第3天作用最为显著;HSFB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呈抑制改变。结论红花具有抑制HS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为应用该药治疗瘢痕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
下载PDF
大黄素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细胞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珊 李世荣 +3 位作者 刘剑毅 曹川 姚恒 陈艳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2187-2188,F0004,共3页
目的检测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探索大黄素防治瘢痕的机制。方法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细胞,以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情况,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 目的检测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探索大黄素防治瘢痕的机制。方法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细胞,以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情况,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在不同浓度组大黄素的处理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呈现出抑制的趋势;大黄素可以提高细胞G1期比例,而降低S期和G2期比例。结论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大黄素 胶原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