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兰兰 吴成云 +4 位作者 王淑君 黎关龙 姚海霞 王园园 王万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2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塞通治疗组,随机抽取11例无肺疾患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及吸入...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2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塞通治疗组,随机抽取11例无肺疾患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及吸入糖皮质激素,血塞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针,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2周后比较3组肺功能、肺动脉压及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浆磷酸化Erk1/2、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评价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与MAPKs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1)常规组和血塞通组治疗后肺动脉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血塞通组优于常规组(均P<0.05);(2)ELISA结果:血塞通组综合治疗后血浆p-ERK、p-P38表达降低(均P<0.01),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ERK1/2通路,有效地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低氧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COPD MAPK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过度通气及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宇川 张尤历 +1 位作者 陈世耀 范钰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过度通气及其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97例诊断明确的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肝硬化3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28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3组患...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过度通气及其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97例诊断明确的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肝硬化3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28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3组患者低二氧化碳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①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组低二氧化碳血症发生率依次增高(P<0.01);3组PaCO_2依次降低(P<0.01);②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肝性脑病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组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依次增高(P<0.05),呼吸性碱中毒也依次加重(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减退,容易发生过度通气,而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进一步加重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在治疗肝硬化时应注意监测和纠正酸硷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低二氧化破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晓聪 李仕晟 +6 位作者 杨新明 尹丹辉 李京鲲 王林 李平 黄超 汪斌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讨论气管切开术后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特征及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分析。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82例上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呼吸困... 目的讨论气管切开术后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特征及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分析。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82例上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梗阻原因、慢性肺部疾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诱导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 82例患者中有15例(18.29%)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气管切开前二氧化碳分压、慢性肺部疾病史、高血压病史5个因素与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发生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是影响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最重要的因素。结论对于长期上呼吸道梗阻慢性呼吸困难的患者,若进行气管切开术,应考虑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可能。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并进行血气分析,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 上呼吸道梗阻 低碳酸血症
下载PDF
急性缺氧性缺氧时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民 刘文山 +2 位作者 陈杰 祝景平 冯林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7-30,共4页
F_(IO_2)(吸入气氧浓度)为12.35、9.87及7.7l%,分别吸入10、8及5min时,心功能呈代偿性增强改变。F_(IO_2)为9.37%、吸入20min时心功能的变化趋势与9.87%8min时仍基本相同。继发性缺二氧化碳对缺氧引起的心功能代偿性增强,在一定程度... F_(IO_2)(吸入气氧浓度)为12.35、9.87及7.7l%,分别吸入10、8及5min时,心功能呈代偿性增强改变。F_(IO_2)为9.37%、吸入20min时心功能的变化趋势与9.87%8min时仍基本相同。继发性缺二氧化碳对缺氧引起的心功能代偿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起抵消作用。F_(IO_2)为9.87%时的缺氧程度约相当于18km高空加压供氧总压值为15.3kPa(115mmHg)时的缺氧。单纯从缺氧因素考虑,将总压值由常用的17.3kPa(130mmHg)降低为15.3kPa是可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缺氧 心功能 过渡通气
下载PDF
低氧低二氧化碳对大鼠脑血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正中 钟凯声 吕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低氧下脑血流(CBF)与急性高原病有关,许多研究已证明,低氧不适应者的CBF明显高于低氧适应者,而高原世居者则低于海平正常值。低氧下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对抗低氧扩血管及降低CBF的作用。因此研究低氧下... 低氧下脑血流(CBF)与急性高原病有关,许多研究已证明,低氧不适应者的CBF明显高于低氧适应者,而高原世居者则低于海平正常值。低氧下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对抗低氧扩血管及降低CBF的作用。因此研究低氧下低PaCO2对CBF的调节作用对于研究急性高原病的防治及其机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目的:(1)揭示低氧下低PaCO2与CBF之间的关系;(2)通过增加通气量使PaCO2下降至合适水平,以保证脑血流维持在低氧适应者水平;(3)观察低氧下低PaCO25h中CBF变化情况;(4)离体脑血管对低氧低PCO2的反应性及内皮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实验在雄性SD大鼠尿酯麻醉和三碘季铵酚肌松作用的人工呼吸条件下进行。吸入含有11.9%氧-89.1%氮混合气,通过改变通气量来控制PaCO2。实验过程中监测血气。用低浓度3%H2清除法测量CBF。实验结果表明:(1)低氧下低PaCO2与CBF呈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曲线比常氧下PaCO2与CBF相关曲线更陡;(2)低氧下当通气量控制在常氧对照值的125.5%,PaCO2下降至常氧对照时的2/3左右,其CBF与常氧对照时的水平相近;(3)当PaCO2控制在常氧对照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 低氧 低二氧化碳 高山病
下载PDF
高频与常频通气对早产儿并发低碳酸血症及其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好 陈夜 陈龙英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与常频通气对早产儿低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NICU住院收治的需要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RDS患儿111例,按照机械通气方式分为常频组(n=55)、HFOV组(n=56),对两组患儿的一般... 目的探讨高频与常频通气对早产儿低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NICU住院收治的需要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RDS患儿111例,按照机械通气方式分为常频组(n=55)、HFOV组(n=56),对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上机后PaCO_2的变化情况及神经系统预后进行分析。按照是否发生低碳酸血症分为低碳酸血症组(n=30)与非低碳酸血症组(n=81),分析两组颅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的情况。结果常频与高频组上机后PaCO_2随时间逐渐降低,与上机前比较HFOV组治疗8h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频组治疗24h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频组治疗24h的PaCO_2与治疗48h有统计学差异(P<0.05),HFOV组治疗24h的PaCO_2与治疗48h无统计学差异(P>0.05);HFOV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的例数、低碳酸血症出现时间≤24h例数高于常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低碳酸血症平均值低于常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频与高频两组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碳酸血症组与非低碳酸血症组比较,低碳酸血症组颅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例数高于非低碳酸血症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与常频比较早期导致低碳酸血症的可能性增加,低碳酸血症可导致早产儿颅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但HFOV与常频通气并未增加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低碳酸血症 早产儿 预后
下载PDF
Changes in cerebral perfusion detected by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ormal volunteers examined during normal breathing and hyperventilation
7
作者 Ronnie Wirestam Christian Engvall +3 位作者 Erik Ryding Stig Holtas Freddy Stahlberg Peter Reinstrup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4期210-215,共6页
Global cerebral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using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SC-MRI) in eight healthy volunteers examined during normal breathing and spontaneous hyperventilati... Global cerebral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using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SC-MRI) in eight healthy volunteers examined during normal breathing and spontaneous hyperventilation. DSC-MRI-based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de-creased during hyperventilation in all volun-teers (average decrease 29%), and the corre-sponding global CBF estimates were 73±19ml/ (min100g) during normal breathing and 52± 7.9ml/(min100g) during hyperventilation (mean ±SD, n=8). Furthermore, the hypocapnic condi-tions induced by hyperventilation resulted in a prolongation of the global mean transit time (MTT) by on average 14%. The observed CBF estimates appeared to be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d, in accordance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SC-MRI results, but reduced to more reasonable levels when a previously retrieved calibration factor was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RFUSION CEREBRAL Blood Flow Mean TRANSIT Time hypocapnia
下载PDF
新生儿三重酸碱失衡影响因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昊 卢典 +2 位作者 卢屹峰 吴伟玲 郑大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8-703,共6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纳入171例患儿,检测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间隙、潜在HCO-3及HCO-3间隙;依据TABD诊断标准分为单纯酸碱失衡(ABD)组、双重ABD组及TABD组进行研究。结果:171例患儿中TABD... 目的:了解新生儿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纳入171例患儿,检测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间隙、潜在HCO-3及HCO-3间隙;依据TABD诊断标准分为单纯酸碱失衡(ABD)组、双重ABD组及TABD组进行研究。结果:171例患儿中TABD组病死率16.67%,高于单纯ABD、双重ABD组(P<0.05)。低碳酸血症型发生率占总TABD的81.48%。窒息或颅内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出血症、感染等基础疾病,缺氧、热卡不足、凝血异常、少尿等合并症,以及治疗差异(机械通气、血液制品、排钾利尿剂、禁食及胃肠减压)均严重影响TABD发生,其作用远高于对单纯及双重ABD组的影响(P<0.01或P<0.05)。结论:在院新生儿TABD高发生率与基础疾病、合并症及治疗有关,且影响预后;低碳酸血症型TABD是新生儿TABD的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酸碱失衡 阴离子间隙 低碳酸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低碳酸血症与麻醉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萍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3202-3203,共2页
低碳酸血症曾经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探讨低碳酸血症与麻醉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低碳酸血症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低碳酸血症与局部麻醉,低碳酸血症与全身麻醉药物,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对于今后低碳酸血症麻醉研究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低碳酸血症 麻醉
下载PDF
低碳酸血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于晓旭 胡丹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4期5732-5735,5740,共5页
低碳酸血症在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被严重低估,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低碳酸血症会对危重症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低碳酸血症不仅造成严重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还可以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影响危重症患者... 低碳酸血症在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被严重低估,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低碳酸血症会对危重症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低碳酸血症不仅造成严重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还可以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影响危重症患者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加重原发疾病、影响患者预后,并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治疗性低碳酸血症仅应用于危及生命的脑疝及颅内高压,积极纠正低碳酸血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临床应重视对低碳酸血症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酸血症 危重症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联合应用PAV与SIMV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任素敏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9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联合应用比例辅助通气(PA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疗效。方法研究病例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4例RDS患儿,依据住院日期以及床位号的奇偶性划分为对照组(SIMV模式通气治疗)、研究组(PAV... 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联合应用比例辅助通气(PA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疗效。方法研究病例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4例RDS患儿,依据住院日期以及床位号的奇偶性划分为对照组(SIMV模式通气治疗)、研究组(PAV+SIMV模式通气治疗)各包含37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不同时间平均气道压(MAP)、人机对抗次数、低碳酸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aCO_(2)指标(43.15±5.44)mmHg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3,P<0.05);治疗1、6、12、24、48 h研究组患儿的MAP指标(12.05±0.76)、(11.92±0.55)、(11.75±0.62)、(11.56±0.56)、(10.24±0.76)cmH_(2)O与人机对抗次数(22.02±6.08)、(21.05±6.65)、(19.12±6.96)、(17.76±6.32)、(16.05±5.95)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2、7.903、6.186、3.802、3.863、5.578、5.061、5.613、4.945、3.663,P<0.05);研究组中低碳酸血症占比为2.70%,低于对照组的21.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5)。结论RDS患儿联合给予PAV+SIMV模式通气治疗,人机同步性能良好,氧合指数相等的情况下,可以改善PaCO_(2)水平以及MAP,降低低碳酸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PAV SIMV 血气指标 MAP 低碳酸血症
下载PDF
七氟醚对犬颅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树人 韩如泉 槐庆元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53-555,共3页
12只成年杂种犬,观察了0.5、1.5MAC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七氟醚吸入顺序A组:0.5→1.5 MAC,B组:1.5→0.5 MAC。结果表明:A组吸入0.5MAC七氟醚(呼末浓度)5、15、30分钟颅内压分别上... 12只成年杂种犬,观察了0.5、1.5MAC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七氟醚吸入顺序A组:0.5→1.5 MAC,B组:1.5→0.5 MAC。结果表明:A组吸入0.5MAC七氟醚(呼末浓度)5、15、30分钟颅内压分别上升28%、16%、15%(P<0.01),吸入1.5MAC时分别上升37%(P<0.01)、11%、11%;B组吸入1.5MAC时颅内压分别上升49%、31%、23%(P<0.01),吸入0.5 MAC时其接近基础值;与正常PaCO2相比,吸入 0.5MAC七氟醚,过度通气后颅内压下降 13%(P=0.054),吸入1.5MAC时颅内压无显著性变化。结果提示:七氟醚对颅内压影响轻微;低吸入浓度保留了脑血管对CO2的反应性.高吸入浓度可能抑制脑血管对CO2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颅内压 过度通气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20-羟廿碳四烯酸在低碳酸血症犬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丽巍 毛雅红 +2 位作者 袁振红 万玉文 李恩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观察20-羟廿碳四烯酸(20-HETE)在低碳酸血症犬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探讨低碳酸血症时脑动脉收缩的机制。方法11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麻醉下开颅,在PETCO2 40 mm Hg时、过度通气致PETCO2 20 mm Hg时、恢复正常通气PETCO2加mm Hg后加入2... 目的观察20-羟廿碳四烯酸(20-HETE)在低碳酸血症犬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探讨低碳酸血症时脑动脉收缩的机制。方法11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麻醉下开颅,在PETCO2 40 mm Hg时、过度通气致PETCO2 20 mm Hg时、恢复正常通气PETCO2加mm Hg后加入20-HETE阻断剂17-octadecynoic acid(17-ODYA)并过度通气致PETCO2 20 mm Hg时、加入外源性20-HETE并过度通气致PETCO2 20 mm Hg时,分别于各状态1、5、15、30、60min时测量大脑中动脉、小动脉的直径。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体温和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与PETCO2 40 mm Hg时相比,过度通气致PETCO2 20 mm Hg时小动脉直径缩小(P<0.05);17-ODYA局部给药并过度通气致PETCO 20 mm Hg时小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源性20-HETE局部给药并过度通气时小动脉直径缩小(P<0.05);在上述各种状态时大脑中动脉直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犬低碳酸血症时,20-HETE可能是诱发脑小动脉收缩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花生四烯酸类 低碳酸血症 小动脉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与低碳酸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本清 Young-You Ch oi Chang-Yee Cho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PVL)与机械通气下低碳酸血症的关系。 方法 对合并PVL和未合并PVL的胎龄 2 6~ 3 2周早产儿各 2 5例 ,进行对照研究。对生后前 3d机械通气参数和血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生后前 3d机械通气...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PVL)与机械通气下低碳酸血症的关系。 方法 对合并PVL和未合并PVL的胎龄 2 6~ 3 2周早产儿各 2 5例 ,进行对照研究。对生后前 3d机械通气参数和血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生后前 3d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呼吸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VL组和对照组低氧血症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3 .7± 1.1)和(4.1± 1.3 )h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PVL组和对照组生后 72h最低PaCO2 分别为 (2 3 0±1.2 )mmHg (1mmHg =0 .13 3kPa)和 (3 1 0± 7.6)mmHg ;低碳酸血症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2 6.3±7.8)和 (1.7± 0 .4)h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最低PaCO2 ≤ 2 5mmHg时 ,病例对照研究的比值比 (OR)为 16.6(95% ,可信限为 4.1~ 67.4,P <0 .0 1)。 结论 机械通气下的低碳酸血症与早产儿PVL密切相关。生后 72h内PaCO2 低于 2 5mmH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低碳酸血症 机械通气 合并症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好 陈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2例,依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2例,依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三组,常频通气组(n=66)采用气管插管常频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n=149)采用经鼻CPAP;高频通气组(n=87)采用气管插管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三组低碳酸血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结果302例患儿中,共发生低碳酸血症52例,发生率17.2%。高频通气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7.9%(33/87),常频通气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21.2%(14/66),CPAP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4%(5/149),三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13,P=0.000)。结论早产儿应慎重选择有创机械通气,尤其是高频通气,不同通气模式并发低碳酸血症均可通过及时调节相应的呼吸机参数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呼吸 人工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频通气 婴儿 早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低碳酸血症
原文传递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自发性过度通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宁 苏芮 +1 位作者 周建新 李宏亮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预防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诱导性过度通气(IHV)可通过减少脑血容量快速降低颅内压,但由于脑血管收缩带来的脑血流减少会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目前已不再推荐用于sTBI患... 预防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诱导性过度通气(IHV)可通过减少脑血容量快速降低颅内压,但由于脑血管收缩带来的脑血流减少会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目前已不再推荐用于sTBI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此同时,以不同程度的低碳酸血症为特征的自发性过度通气(SHV)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较为常见,且由于与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转归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效应、临床预后及干预措施等角度对SHV在sTBI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重症医师的认知水平,进而重视并推动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自发性过度通气 低碳酸血症 脑血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