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ling dialysate during in-center hemodialysis:Beneficial and deleterious effects 被引量:14
1
作者 Stephanie M Toth-Manikowski Stephen M Sozio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The use of cooled dialysate temperatures first came about in the early 1980s as a way to curb the incidence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 IDH was then, and it remains today,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affect... The use of cooled dialysate temperatures first came about in the early 1980s as a way to curb the incidence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 IDH was then, and it remains today,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affecting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It decreases quality of life on dialysis and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Cooling dialysate was first employed as a technique to incite peripheral vasoconstriction on dialysis and in tur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Although it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amongst in-center hemodialysis units, cooled dialysate results in up to 70% of patients feeling cold while on dialysis and some even experience shivering. Over the years, various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cacy of cooled dialysate in comparison to a standard, more thermoneutral dialysate temperature of 37℃. Although these studies are limited by small sample size, they are promising in many aspects. They demonstrated that cooled dialysis is safe and equally efficacious as thermoneutral dialysis. Although patients report feeling cold on dialysis, they also report increased energy and an improvement in their overall health following cooled dialysis. They established that cooling dialysate temperatures improves hemodynamic tolerability during and after hemodialysis, even in patients prone to IDH, and does so without adversely affecting dialysis adequacy. Cooled dialysis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DH and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ver major organs including the heart and brain. Finally, it is an inexpensive measure that decreases economic burden by reducing necess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ssues that arise on hemodialysis such as IDH. Before cooled dialysate becomes standard of care for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larger studies with longer follow-up periods will need to take place to confrm the encouraging outcomes mentioned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dialysis Dialysate temperature Cool dialysate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hypotensive episodes Hemodynamic stability Cool temperature dialysis
下载PDF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智全 姚涛 张靖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 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 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低温 养元益肾散
下载PDF
低温可调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丽华 孙宇 +2 位作者 赵海鹰 张艳淑 孙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反复发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反复发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低温(35.5℃),钠曲线透析,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持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分别为(92.6±8.4)、(89.5±9.0)mm Hg,治疗后分别为(99.9±8.0)、(94.9±9.3)mm H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7、2.044,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0,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5.80±3.62)%、(46.01±3.59)%,治疗后分别为(59.05±3.15)%、(53.85±1.60)%,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06、9.847,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8,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以明显降低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反复发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联合黄芪注射液的治疗组更明显地增加了左室射血分数,从而改善了透析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可调钠 黄芪注射液 血液透析 心功能不全 低血压
下载PDF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锐钊 梁馨苓 +4 位作者 陈源汉 章斌 胡鹏华 许德珍 史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05-400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溶质的清除情况。结果: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清除K、BUN、PO4及β_2-M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较好地清除BUN、PO4及β_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P=0.010),但两种治疗对白蛋白的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较好的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 普通血液透析 低血压 溶质清除
下载PDF
不同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万美 解林花 包娅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1616-1617,共2页
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衰竭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逐年递增,但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中,发生低血压的频率明显增加,有时患者不得不提前结束透析,使透析得不到充分,直... 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衰竭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逐年递增,但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中,发生低血压的频率明显增加,有时患者不得不提前结束透析,使透析得不到充分,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我院血透中心2011年4月-2012年6月对30例高危患者采用低温透析及可调钠透析的方法,旨在观察其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耐受性方面的作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低温透析 低温可调钠透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彩萍 韦先进 +4 位作者 周富明 费德升 张忠贤 张雪锋 丁伟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8期563-565,共3页
目的 研究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每一患者均行3种透析模式的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体质量、血压、肾功能、电解... 目的 研究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26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每一患者均行3种透析模式的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体质量、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的变化,以及自觉症状等.结果 在联合透析模式患者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模式(χ2分别为8.980,11.160,7.100,P<0.05).方差结果分析,除联合模式对舒张压无影响外(F =2.08,>0.05),其它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F值10.240~26.640,P<0.01).相比其它2种模式,低温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相对较大.透析后血钠在钠曲线和联合透析模式时略有增高,低温模式透析后血钠明显低于联合模式(t=2.360,P<0.05). 结论 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对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影响小,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且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 预防 血液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透析液温度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及能量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梅 刘敏 +1 位作者 范文延 田爱辉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透析液温度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 8例稳定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病人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应用两种不同温度的透析液 (36℃、37℃ ) ,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容量变化、体温、血压、心率及能量平衡情况。结果 ... 目的 研究透析液温度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 8例稳定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病人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应用两种不同温度的透析液 (36℃、37℃ ) ,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容量变化、体温、血压、心率及能量平衡情况。结果 低温透析液 (36℃ )与标准透析液 (37℃ )相比 ,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稳定 ,能量传递及能量传递率增加 ,出现低血压症状的病人减少 ,而血容量变化相同。结论 低温透析有利于血液动力学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血液透析 低温透析液 能量平衡 温度 低血压
下载PDF
控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模式对预防透析相关性血压和超滤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洪珍珍 张美芬 黄筱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可调钠 超滤 低血压 控温
下载PDF
三种不同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及比较 被引量:38
9
作者 宋莹 刘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20例,均为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伴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用...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20例,均为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伴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常规透析、低温加可调钠透析三种透析模式,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比较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出现的例次数。结果常温常规组(A组),低温常规组(B组)和低温可调钠组(C组)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5.5%及7%,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高危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低温透析 低温可调钠透析
下载PDF
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法用于高危患者透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美秀 麦群英 +2 位作者 梁艳影 余志林 陈清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在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分别进行10次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观察比较3种方法血液...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在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分别进行10次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观察比较3种方法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值、超滤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透析中、透析后,3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优于常温常规法;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常规法(P<0.001);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患者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温可调钠法和常温常规法(P<0.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但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更安全,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且温度可安全控制至35~34℃,明显减少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法 渐进式 可调钠透析法 高危患者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费沛 肖厚勤 +1 位作者 胡兆雄 张庆红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8月期间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1),两组均给予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仅观察组在透析治疗结束后给予左卡尼汀治疗...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8月期间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1),两组均给予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仅观察组在透析治疗结束后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Hb、Cr、BUN、ALB、LEP、β2-MG、iPTH、CRP)、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透析前血压和透析过程中的最低血压并记录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透析过程中的最低血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降低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可在维持性透析治疗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维持性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惠 邢昌赢 陈连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研究,先后给予常规血透(A组)、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B组)各6个月,共12个月。观察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研究,先后给予常规血透(A组)、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B组)各6个月,共12个月。观察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血清钠浓度、尿素清除率、C反应蛋白以及内瘘闭塞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平均动脉压降低。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及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患者透析前后血清钠水平及尿素氮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改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少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能改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可调钠透析 左卡尼汀 透析低血压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飞 孟建中 +2 位作者 宋平 于颖 王艳玲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20)行普通血液透析4h;SLED组(B组,n=20)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6h。所有患者... 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20)行普通血液透析4h;SLED组(B组,n=20)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6h。所有患者分别于血透前(T0)、开始血透后30、60、90、120、180、240、300、360min(T1-T8)使用Bioz.ICG监测仪(CardioDynamics,San Diego,CA)实时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组血液动力学各指标的基础值(T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于开始治疗后(T1),HR明显加快,MAP明显下降,cI降低,SVRI明显下降(P〈0.01)。SLED组于SLED治疗120min后,各时点(T4~T8)MAP、SVRI较对照组和治疗前(T0)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HR于SLED治疗120min后,各时点(T4~T8)较治疗开始后30min(T1)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CI、CO开始透析30min,各时点(T0~T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0.01),但SLED治疗结束时(T8)较治疗前(T0)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0.01)。说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纠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时的低血压状态,提高血透充分性,改善低血压血透患者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老年 血液动力学 低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江 王蕾 徐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5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35℃)组、B(36℃)组和C(37℃)组,分别用35℃、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后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5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35℃)组、B(36℃)组和C(37℃)组,分别用35℃、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后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透析超滤量分别为(3.30±0.2)kg、(2.98±0.21)kg、(3.11±0.14)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后相对血容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透析(35℃、36℃)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与常温透析(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组和3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透析能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低温透析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低血压 超滤量
下载PDF
低温钠曲线模式对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学军 陈兴娅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钠曲线模式血液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易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25例,采用35℃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记录每次透析中0、1、2、3、4h的血压,比较低温钠曲线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低温钠曲线模式血液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易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25例,采用35℃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记录每次透析中0、1、2、3、4h的血压,比较低温钠曲线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采用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透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温钠曲线 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低温可调钠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银燕 邝沛玲 符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74-1675,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预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透析对照组与低温可调钠透析(观察组)的病例分别551及421例次,监测透析中及透析后的血压及病人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需要护理干预的发生例次。结果观察组在透析过程中...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预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透析对照组与低温可调钠透析(观察组)的病例分别551及421例次,监测透析中及透析后的血压及病人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需要护理干预的发生例次。结果观察组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比率16.86%,与对照组(40.11%)相比明显降低(P<0.001);观察组无论在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温可调钠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楠 张桂菊 +2 位作者 焦莉平 马军梅 沈颖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2期662-664,共3页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慢性透析患儿,分别进行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共95人次。比较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透析第3h低温透析组舒张压水...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慢性透析患儿,分别进行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共95人次。比较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透析第3h低温透析组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常温透析组(P=0.023);与透析前基础血压相比,常温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较低温组更显著,透析进行到第3h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4和P=0.014)。在透析结束时,低温组具有稳定心率的优势,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低血压发生率和透析效率方面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在儿童中同样适用,可以有效维持透析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温 儿童
下载PDF
超滤程序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大量腹水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洪梅 邱碧秀 +1 位作者 罗双莉 王俊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采用超滤程序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大量腹水,通过临床实践,为治疗尿毒症腹水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6例尿毒症腹水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差异有显... 目的采用超滤程序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大量腹水,通过临床实践,为治疗尿毒症腹水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6例尿毒症腹水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有效率达93.7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滤程序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大量腹水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滤程序联合低温可调钠 尿毒症 腹水
下载PDF
低温透析避免低血压发生的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袁移安 李向东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1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纠正低血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者16例,分别采用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交叉透析,各4次。自身前后对照,每次透析观察血压、心率、相对血容量(RBV)以及...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纠正低血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者16例,分别采用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交叉透析,各4次。自身前后对照,每次透析观察血压、心率、相对血容量(RBV)以及体温的变化,并且在透析末平卧采静脉血检查血管紧张素II、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与常温透析比较,低血压发生率低(低温组22.3%,常温组为34.2%),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晚(常温组3.95±0.44h,低温组4.43±0.56h,=0.037),血压、心率高,相对血容量低(低温组为0.73±0.11,常温组为0.82±0.09,=0.022),透析后血管紧张素II、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升高(<0.05)。结论低温透析能够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机率。通过诱发机体应激反应,使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来达到纠正低血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低血压 应激状态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对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建中 刘文渊 +3 位作者 王素霞 景颖 贾凤玉 高飞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常规间断性透析(IHD)对顽固性低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血压透析患者10例;B组:低血压常规透析组(IHD)10例;C组:低血压SLED治疗患者10例。采用Bioz ICG... 目的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常规间断性透析(IHD)对顽固性低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血压透析患者10例;B组:低血压常规透析组(IHD)10例;C组:低血压SLED治疗患者10例。采用Bioz ICG无创血液动力学(cardio dynamics san diego,CA)分别监测3组患者血透前、血透后30、120、180、240及360 min(T0~T5)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液体水平(TFC)变化参数。结果①透析前三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各指标的基础值(T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透析开始,体外循环形成30 min(T1),A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均无明显变化,而B、C组则出现HR明显加快,MAP、CO,SVRI均明显下降(P<0.05);③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B组患者的CO、SVRI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C组平均动脉压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逐渐上升,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亦有增加;④3组TFC在透析120 min后各时点(T2~T5)均明显降低(P<0.05);但B组伴随着TFC水平降低,CO和SVRI水平也降低(P>0.05),患者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反应,而A组和C组可见TFC下降,但CO和SVRI水平增加,患者未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反应。结论 SLED通过降低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和透析液温度,缓慢持续的增加心肌储备功能、提高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利于防治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血液动力学 低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