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明 杨继红 +2 位作者 耿维凤 李娜 郑志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治疗,2组共治疗2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神经损伤、炎症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状况,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较高,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低(P〈0.0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及S100β含量较低(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含量较低(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抗氧化能力(oxidation resistance,AOA)含量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3.33%与研究组有效率91.11%数据对比(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2组间不良率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显著,与降低神经损伤指标,改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亚低温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梅 房青 +6 位作者 向青 徐波 李红艳 耿传营 郭宇鹏 潘琳 唐劲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6-568,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一些改变,此变化是可逆的;对细胞的形态、致瘤性及免疫系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此系统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无源搭载装置,适合于研究空间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细胞 低温 培养系统 太空
下载PDF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引起大鼠低温的性别差异与性腺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赖雁 杨永录 +1 位作者 杨镇 李雨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P)引起雄性和雌性大鼠低温反应与性腺的关系。方法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大鼠的结肠温度,每次间隔90min,观察切除性腺对CHP引起雄性和雌性大鼠低温的影响。性腺切除和模拟手术大鼠均在术后50d进行实验。结果①... 目的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P)引起雄性和雌性大鼠低温反应与性腺的关系。方法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大鼠的结肠温度,每次间隔90min,观察切除性腺对CHP引起雄性和雌性大鼠低温的影响。性腺切除和模拟手术大鼠均在术后50d进行实验。结果①给正常大鼠有机磷杀虫剂CHP可以使雄性和雌性大鼠的体温快速降低,最大低温效应在给药3h后,给药12h后结肠温度恢复到基线水平。②正常雌性大鼠对CHP的低温反应比雄性更敏感。③切除睾丸的雄性大鼠对CHP的低温反应较模拟手术大鼠明显增加,而且在给药12h后结肠温度也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对CHP的低温反应与模拟手术组相似。结论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对有机磷杀虫剂CHP敏感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睾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杀虫剂 低体温 性别差异 性腺 大鼠 毒死蜱
下载PDF
亚低温结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军民 陶熙民 徐国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亚低温及机械通气治疗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24h内分成常温组(34例)、亚低温组(42例)、亚低温结合机械通气组(64例)进行治疗。伤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GO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亚低温及机械通气治疗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24h内分成常温组(34例)、亚低温组(42例)、亚低温结合机械通气组(64例)进行治疗。伤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GO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常温组死亡16例(47.5%),亚低温组死亡14例(33.3%),亚低温+机械通气组死亡19例(29.7%),3组间较好疗效依次为:亚低温+机械通气组、亚低温组、常温组,P均<0.05;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疗效亦如此(P均<0.05)。结论采用亚低温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机械通气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下载PDF
缺氧中和缺氧后亚低温时炎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红 张万东 +1 位作者 Jamie Hutchison Danica Stanimirovic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了解缺氧中和缺氧后亚低温时炎症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CE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去掉细胞培养液,更换为无血清、低糖M199,置于缺氧箱房中,再分为2组:Ⅰ组为常温缺氧后... 目的了解缺氧中和缺氧后亚低温时炎症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CE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去掉细胞培养液,更换为无血清、低糖M199,置于缺氧箱房中,再分为2组:Ⅰ组为常温缺氧后低温恢复;Ⅱ组为低温缺氧后常温恢复。取细胞并分离总RNA后,用DNA微列阵技术观察缺氧以及缺氧中和缺氧后亚低温时HCEC炎症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1)白介素-1受体1型(IL-1R1)、类1型白介素-1受体(IL-1R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1(IL-11)、γ-干扰素调节因子2(IRF2)和集落刺激因子1(CSF1)分别在某些时间点上调;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白介素-6(IL-6)、γ-干扰素受体2(IFNGR2)、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淋巴细胞黏附因子1(SELL)、细胞间黏附因子3(ICAM3)、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PECAM1)和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ELE)则在不同的时间点下调;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在某一些时间点上调,但在低温缺氧后常温恢复时下调;肿瘤坏死因子家庭成员7(TNFRSF7)则仅在低温时下调。2)缺氧4 h、32℃低温使下调基因增多。结论缺氧可以使IL-1βI、L-1RL1I、L-1R1等部分损伤性炎症基因表达上调,IL-11的上调可能为保护性反应;TNF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起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列阵技术 缺氧 亚低温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犬体温过低性室颤的预防作用
6
作者 丁江舟 雷呈祥 +4 位作者 司高潮 张慧 朱伟 彭智勇 王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426,506,共3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犬体温过低性室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给药组(n=3)和对照组(n=4),冷水中全身性浸泡前后监测犬心功能指标和Ca2+-ATP酶活性。结果:对照组出现室颤,而给药组未发生室颤。结论:尼莫地平有预防犬体...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犬体温过低性室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给药组(n=3)和对照组(n=4),冷水中全身性浸泡前后监测犬心功能指标和Ca2+-ATP酶活性。结果:对照组出现室颤,而给药组未发生室颤。结论:尼莫地平有预防犬体温过低性室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浸泡 体温过低症 室颤 尼莫地平
下载PDF
东莨菪碱和甲基东莨菪碱对毒死蜱引起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与尾部散热变化的关系
7
作者 赖雁 杨永录 +1 位作者 曾俊 任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1-14,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东莨菪碱和甲基东莨菪碱对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P)引起的低温效应和延迟性发热反应的影响与尾部散热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记录25℃环境温度中大鼠的体核温度,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尾部皮肤温度,每次间隔1h。...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东莨菪碱和甲基东莨菪碱对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P)引起的低温效应和延迟性发热反应的影响与尾部散热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记录25℃环境温度中大鼠的体核温度,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尾部皮肤温度,每次间隔1h。在CHP(25mg/kg)引起大鼠低温期和延迟性发热期,分别给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碱(1mg/kg)和中枢周胆碱能阻断剂东莨菪碱(1mg/kg)。结果毒死蜱导致体温快速的降低时,伴有尾部散热反应明显增加。东莨菪碱可以阻断CHP的降温作用和血管舒张效应,但甲基东莨菪碱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甲基东莨菪碱可可阻断CHP引起的延迟发热反应,而东莨菪碱可轻度提高其发热反应。结论实验结果证明,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引起的低温和血管舒张反应主要是通过中枢胆碱能通路所致,而发热反应主要是通过外周胆碱能通路所引起。实验对人暴露在有机磷杀虫剂中出现的持续发热现象和使用阿托品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对其发热的治疗用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可能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杀虫剂 低温 延迟性发热 胆碱能阻断剂 尾部皮肤温度
下载PDF
亚低温对鼠脑缺血ICAM-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耀彩 张其梅 +3 位作者 张永萍 张岚 秦觅 龚勋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1期20-21,24,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穿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冰毯机上和常温操作台上,使其肛温分别保...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穿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冰毯机上和常温操作台上,使其肛温分别保持在(34±0.5)℃和(37±0.5)℃。12h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ICAM-1阳性血管数目。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亚低温可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ICAM-1表达,推测亚低温降低ICAM-1表达是亚低温减轻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细胞间粘附分子 脑缺血
下载PDF
冷暴露小鼠尾动脉舒缩功能变化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特征
9
作者 韩文志 宁萌 +4 位作者 黄景慧 刘卫 张雁芳 崔文玉 汪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血管舒缩功能变化及哌唑嗪、山莨菪碱扩张血管作用变化特征,评价Vit E在低温条件下的内皮保护作用,探讨上述药物在冻伤预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血管条技术,观察小鼠尾动脉血管在8℃、16℃、25℃、37℃...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血管舒缩功能变化及哌唑嗪、山莨菪碱扩张血管作用变化特征,评价Vit E在低温条件下的内皮保护作用,探讨上述药物在冻伤预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血管条技术,观察小鼠尾动脉血管在8℃、16℃、25℃、37℃四个温度条件下的收缩及舒张反应特点,比较哌唑嗪、山莨菪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扩血管作用差异。在冷暴露处理的同时预敷Vit E,观察其对低温条件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①不同温度条件下苯肾上腺素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温度越低,收缩幅度越小;②硝普钠浓度依赖的扩血管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明显增强;③与硝普钠作用特点类似,哌唑嗪、山莨菪碱在低温条件下的扩血管作用强于37℃组;④低温能够降低乙酰胆碱内皮依赖的扩血管作用,Vit E能够剂量依赖地对抗低温的影响。结论:随着温度的降低,苯肾上腺素作用下的血管收缩明显减弱,平滑肌靶点扩血管药物的作用显著增强。乙酰胆碱内皮依赖的扩血管作用随温度的下降有所降低,Vit E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低温对乙酰胆碱扩血管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尾动脉 血管舒缩 哌唑嗪 山莨菪碱 VIT E
下载PDF
全麻术后复温的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冰 田淑青 李安东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6B期1105-1106,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低温患者复温的护理干预。方法:将64例全麻术后低温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护理干预组在自然复温的基础上使用电热毯及输入加温晶体液主动升温,对照组常规自然复温,观察并比较患者体温回升速度、苏醒...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低温患者复温的护理干预。方法:将64例全麻术后低温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护理干预组在自然复温的基础上使用电热毯及输入加温晶体液主动升温,对照组常规自然复温,观察并比较患者体温回升速度、苏醒所需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复温速度、苏醒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差性异(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加快全麻术后患者复温、缩短苏醒所需时间及降低切口感染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复温
下载PDF
局灶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光伟 刘运生 +1 位作者 丰昀 李创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应用局灶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模型,6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颅脑外伤组及局灶亚低温组(使用25℃水降温),每组再...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应用局灶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模型,6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颅脑外伤组及局灶亚低温组(使用25℃水降温),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7只)。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10.0软件行SNK-q检验。结果局灶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组相应时间点(P〈0.01)。局灶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局灶亚低温可减少伤灶区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这可能是其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脑损伤 亚低温 炎症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谷氨酸、Bel—2和Bax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淑萍 张山 +2 位作者 熊渤辉 姚文瑜 徐雪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期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谷氨酸、Bcl-2和Bax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A组、B组、C组和D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20min的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C组和D组均采用鼻咽腔降... 目的评价不同时期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谷氨酸、Bcl-2和Bax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A组、B组、C组和D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20min的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C组和D组均采用鼻咽腔降温的方法维持海马温度32.5~33.5℃1h,B组降温结束时进行缺血;C组缺血的同时开始降温;D组再灌注的同时开始降温,3组降温结束后开始复温。缺血和再灌注100min期间每隔10min收集一次海马CAl区微透析液,测定谷氨酸浓度,反映海马CA1区谷氨酸释放水平。再灌注3h时,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1区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结果与A组比较,其他3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海马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升高,Bax表达上调,Bcl-2/Bax降低(P〈0.05)。结论降温实施越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再灌注损伤 谷氨酸 Bcl相关蛋白质 BAX蛋白
原文传递
全身轻度降温对窒息新生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文浩 邵肖梅 +2 位作者 程国强 吴琳 黄国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53-956,共4页
目的明确体温下降3~5℃的全身低温脑保护治疗是否对窒息新生猪的血流动力学存在负面影响。方法生后7 d龄上海种白猪25只,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同时机械通气,吸入低氧气体(FiO_2 6%)持续30 min,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 目的明确体温下降3~5℃的全身低温脑保护治疗是否对窒息新生猪的血流动力学存在负面影响。方法生后7 d龄上海种白猪25只,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同时机械通气,吸入低氧气体(FiO_2 6%)持续30 min,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常温39℃,n =9)、B组(亚低温36℃72 h,n=8)和C组(亚低温34℃72 h,n=8)。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缺氧缺血后4 h相比,降温72 h各组心率明显下降(P<0.05),各组左室射血前期时间(L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右室射血加速时间(RACT)/右室射血时间(RVET)以及每分输出量无明显差别;二尖瓣E/A、三尖瓣E/A值与缺氧缺血前、缺氧缺血后4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间平均动脉压、LPEP/LVET、RACY/RVET、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二尖瓣E/A、三尖瓣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温下降3~5℃维持72 h的全身轻度降温未加重窒息新生猪血流动力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缺氧 缺血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选择性亚低温对脑外伤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石新东 董小清 +3 位作者 黄前樟 陈绪刚 张小平 陈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对脑外伤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脑外伤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亚低温组、常温组。亚低温组打击后将大鼠头颈部温度控制在32℃~34℃,肛门温度在36℃左右。常温组打击后置于28℃室温环境下...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对脑外伤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脑外伤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亚低温组、常温组。亚低温组打击后将大鼠头颈部温度控制在32℃~34℃,肛门温度在36℃左右。常温组打击后置于28℃室温环境下。打击后24h、72h等2个时间点取静脉血,检测标本的红细胞免疫功能(CR1、RC3bRR、RICR)。结果 72h亚低温组CR1及RC3bRR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RICR低于常温组(P<0.05);亚低温组24h和72h差值与常温组24h和72h差值比较,CR1及RC3bRR升高程度和RICR下降程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组CR1及RC3bRR72h时检测值与24h时检测值相比明显升高(P<0.05)、RICR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后脑外伤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且治疗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免疫功能水平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红细胞免疫功能 亚低温 CR1 RC3bRR RICR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