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型登革病毒感染后不同病程病毒核酸及其IgM抗体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培 李春缘 +6 位作者 陈迪嘉 李曦 于德宪 谢晓波 陈月 严华成 任瑞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I型登革病毒感染后病毒核酸及其IgM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登革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11月收集的I型登革病毒感染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 目的探讨I型登革病毒感染后病毒核酸及其IgM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登革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11月收集的I型登革病毒感染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病毒核酸和IgM抗体,分析不同病程两者的变化规律。结果共检出222例阳性患者,其中病毒核酸阳性137例,IgM抗体阳性146例,两者同时阳性61例。病程急性期(发病1~5 d)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5%~100%,IgM抗体阳性率在发病第1~2天较低,但第3~5天快速升高至50%~70%;进入恢复期(发病6~10 d)病毒核酸阳性率即快速降低,8 d后仅20%左右,但IgM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达95%~100%。急性期和恢复期病毒核酸与IgM抗体检测结果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1,P<0.05)。结论 I型登革病毒感染者急性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75%以上。恢复期IgM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根据病程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可提高登革热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登革病毒 IgM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