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文渊 耿栋芸 +3 位作者 庄卉如 陆蒋惠文 邱丹丹 赵天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与治疗组(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各15例。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进行主观疗效评价及客观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皱纹、纹理、红区、毛孔、弹性、皮肤经皮失水及皮肤含水量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油脂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的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对皮肤修复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为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治疗因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炎性衰老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重组Ⅲ人源化蛋白 炎性衰老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核转运蛋白基因2与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关系
2
作者 郇金亮 高庆佳 +3 位作者 唐小龙 易宜 吴凯铠 黄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与复发时间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比较不同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复发组T分期、N分期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组织BIN1mRNA表达为0.24±0.07,低于未复发组的0.35±0.10(P<0.05),复发组组织COL1A1mRNA、KPNA2mRNA表达分别为2.07±0.62、2.91±0.84,高于未复发组的1.48±0.43、1.85±0.60(P<0.05);T分期、N分期、COL1A1 mRNA、KPNA2 mRNA均是复发相关独立危险因素,BIN1 mRNA是复发相关独立保护因素(P<0.05);BIN1 mRNA、COL1A1 mRNA、KPNA2 mRNA的AUC分别为0.76、0.80、0.78,三者联合的AUC为0.94;BIN1mRNA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01),COL1A1mRNA、KPNA2mRNA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77、0.78,均P<0.001);BIN1mRNA高水平病人RFS长于低水平病人,COL1A1mRNA、KPNA2mRNA高水平病人RFS短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BIN1mRNA、COL1A1mRNA、KPNA2mRNA与TNBC术后复发风险、复发时间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术后复发的一个可靠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 蛋白基因 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对玫瑰痤疮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马涛 陆延娜 +1 位作者 白雪 刘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533-2538,共6页
目的评估强脉冲光结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2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强脉冲光组和治疗组,... 目的评估强脉冲光结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2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强脉冲光组和治疗组,各61例。强脉冲光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31.63±5.57)岁,病程(3.49±1.31)年,接受强脉冲光治疗;治疗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30.18±5.14)岁,病程(3.36±1.27)年,在强脉冲光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玫瑰痤疮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VISIA红区情况、皮肤生理D0I:10.3765.2024.15.014指标、医生整体评价法(PGA)、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Acne-QOL)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高于强脉冲光组的73.77%(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0,P=0.008)。治疗前,两组患者IGA评分、面部VISIA红区检测情况、经皮水分散失值(TEWL)、皮肤油脂、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IGA评分、TEWL、皮肤油脂均低于强脉冲光组[(2.27±0.83)分比(3.83±0.86)分、(12.29±2.91)%比(16.45±2.17)%、(70.31±11.92)μg/cm2比(83.64±13.83)μg/cm2],面部VISIA红区检测情况、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损伤程度、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痤疮症状、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强脉冲光组[(56.82±12.56)分比(42.31±10.97)分、(67.91±11.24)%比(56.26±10.39)%、(2.82±0.87)分比(2.25±0.81)分、(22.52±2.71)分比(18.73±2.52)分、(16.83±2.74)分比(14.32±2.18)分、(20.52±2.46)分比(17.93±2.38)分、(19.74±2.85)分比(15.83±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94、8.951、5.702、6.796、5.944、3.745、7.999、5.599、5.910、8.568,均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6%(4/61),与强脉冲光组[11.48%(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9,P=0.343)。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治疗玫瑰痤疮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皮肤整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玫瑰痤疮 重组人源Ⅲ蛋白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和Ⅳ型胶原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分析
4
作者 王晓晨 罗玲 +8 位作者 罗晓红 王英 许柏睿 吴秋菊 张静 禤雪靖 韦婕 段朝晖 林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43-4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及127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肝... 目的 分析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及127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HA、LN、PⅢNP、CⅣ水平;分析血清HA、LN、PⅢNP、C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HA、LN、PⅢNP和CⅣ的诊断界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HA 80.32(42.18, 165.50)ng/ml、LN 42.91(31.47, 74.91)ng/ml、PⅢNP 16.15(10.93, 31.33)ng/ml和CⅣ126.00(73.16, 236.60)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83(17.25, 40.02)、30.46(25.02, 40.95)、6.38(4.93, 7.86)、48.49(40.24, 57.57)ng/ml(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HA、LN、PⅢNP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CⅣ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血清HA、LN、PⅢNP和C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及AUC分析血清HA、LN、PⅢNP和CⅣ的诊断效能显示:血清HA、LN、PⅢNP和C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8453、0.7195、0.9310和0.8842;血清HA、LN和PⅢNP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7749、0.6208和0.6384。根据ROC曲线计算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诊断界值,血清HA+LN+PⅢNP+C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2.7%。结论 血清HA、LN、PⅢNP和CⅣ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N端肽 发性肝癌
下载PDF
ⅩⅦ型胶原蛋白在脱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屿萍 黄清瑞 +2 位作者 张彦峰(综述) 张慧敏 何翔(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困扰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以进行性毛囊微型化、毛发生长期缩短为特点,导致毛发附着松散容易脱落。ⅩⅦ型胶原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位于表皮基底膜区的半桥粒,维持表... 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困扰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以进行性毛囊微型化、毛发生长期缩短为特点,导致毛发附着松散容易脱落。ⅩⅦ型胶原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位于表皮基底膜区的半桥粒,维持表皮真皮之间的紧密连接。近期研究发现,ⅩⅦ型胶原蛋白参与毛发生长,调节毛发相关细胞的静息与活化。若缺失ⅩⅦ型胶原蛋白可通过DNA损伤效应累积、表皮细胞极性失衡以及抑制干细胞竞争导致脱发。本文将对ⅩⅦ型胶原蛋白在脱发中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为毛发再生领域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ⅩⅦ蛋白 毛囊 干细胞 衰老 脱发 再生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端前肽 β-Ⅰ交联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Ⅳ型胶原蛋白A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杨泽中 岳阳阳 +3 位作者 姜云中 范晋海 王吉昌 张孟钊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2-343,共12页
目的探究Ⅳ型胶原蛋白A4(collagen typeⅣalpha 4 chain,COL4A4)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高通量基因... 目的探究Ⅳ型胶原蛋白A4(collagen typeⅣalpha 4 chain,COL4A4)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COL4A4在ccR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实验探究COL4A4在人ccRCC细胞株(786-O、OS-RC-2、Caki-1、SW839和RCC4)和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的表达差异。Kaplan-Meier曲线用于分析COL4A4表达与ccRCC患者的临床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COL4A4对预测ccRCC发生的诊断价值。利用cBioPortal和COSMIC数据库分析COL4A4在ccRCC中的突变情况。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COL4A4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LinkedOmics数据库构建COL4A4的共表达基因网络。采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基于TCGA数据的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分析ccRCC中COL4A4表达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TCGA和GEO数据库均显示,COL4A4在ccRCC组织中低表达(均P<0.05)。Western blot实验证实,COL4A4在ccRCC细胞株(786-O、OS-RC-2、Caki-1、SW839和RCC4)中均低表达(均P<0.05)。高表达COL4A4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P<0.01)。COL4A4是ccR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HR=0.562,95%CI:0.352~0.898,P<0.05)。COSMIC数据库发现,COL4A4突变频率较低,在ccRCC中稳定表达。PPI网络显示,COL4A4与整合素家族密切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发现,COL4A4参与GTP酶活性调节、细胞核分裂、细胞周期转换、自噬和T细胞激活等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提示,COL4A4主要参与沙门氏菌感染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免疫浸润分析发现,COL4A4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r=-0.428,P<0.05)。结论COL4A4是ccRCC的潜在生物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蛋白A4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皮肤石蜡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抗原修复方法的评估
8
作者 张彬 李治 +1 位作者 金晶 吴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寻找皮肤石蜡包埋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IF-PE)最佳抗原修复方法。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连锁Alport综合征患儿和父(母)亲共14例皮肤组织,冰冻组织免疫荧光(IF-FT)为自身对照,比较... 目的 寻找皮肤石蜡包埋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IF-PE)最佳抗原修复方法。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连锁Alport综合征患儿和父(母)亲共14例皮肤组织,冰冻组织免疫荧光(IF-FT)为自身对照,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法IF-PE染色部位和强度。结果 与Ⅳ型胶原IF-FT自身对照比较,采用蛋白酶K修复,仅部分患儿基膜正常分布(6/14),而角质层均异常表达;微波、高温水浴和高压蒸汽3种修复方法,基膜均无正常分布,角质层异常分布(分别为2/14,11/14,12/14);微波联合酶修复法仅2例基膜正常分布,未见角质层异常表达;高压蒸汽联合酶和高温水浴联合酶2种修复法基膜全部正常分布,角质层异常表达(分别为14/14和2/14),表达强度两者接近。结论高温水浴联合蛋白酶K可作为皮肤石蜡包埋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理想的抗原修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 石蜡包埋免疫荧光 修复
下载PDF
Ⅰ型胶原编码基因突变致成骨不全症动物模型
9
作者 姜运怡 张浩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类以低骨量、骨脆性及骨骼畸形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的关键是动物模型的应用。绝大部分OI由编码Ⅰ型胶原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本文总结了COL1A1和COL1A...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类以低骨量、骨脆性及骨骼畸形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的关键是动物模型的应用。绝大部分OI由编码Ⅰ型胶原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本文总结了COL1A1和COL1A2突变的主要动物模型,这些模型是研究致病机制、开发和测试新的治疗策略的宝贵工具。未来的研究将运用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多种生物类别,优化和拓展OI动物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有助于对OI及其治疗方法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动物模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血清微小RNA-92a、X型胶原α1链、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辛 李剑钢 郭宝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究胃癌根治术后血清微小RNA-92a(miR-92a)、X型胶原α1链(COL10A1)、胃泌素(gastrin,GAS)与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 目的 探究胃癌根治术后血清微小RNA-92a(miR-92a)、X型胶原α1链(COL10A1)、胃泌素(gastrin,GAS)与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及术后3d血清miR-92a、COL10A1、GAS及MOT水平,随访患者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miR-92a、COL10A1、GAS及MO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miR-92a、COL10A1、GAS及MO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5cm、TNM分期为Ⅲ期、miR-92a及COL10A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GAS、MO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miR-92a、COL10A1、GAS、MOT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特征曲线显示,血清miR-92a、COL10A1、GAS、MOT对预后不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结论 血清miR-92a、COL10A1水平上调,GAS、MOT水平下调会增加胃癌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四项指标对胃癌根治术后预后水平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血清微小RNA-92a Xα1链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激活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黎凤炎 刘泽峰 +4 位作者 夏雨艳 王文娟 李琪 唐利瑕 张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肝穿刺病理提示S1~S4肝纤维化患者和9例肝血管瘤、肝腺瘤患者术后周围正常肝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行...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肝穿刺病理提示S1~S4肝纤维化患者和9例肝血管瘤、肝腺瘤患者术后周围正常肝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PERK、eIF2α、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0、125、250、500、1000 nmol/L)作用于人HSC-LX2,使用qRT-PCR检测PERK mRNA及Western Blot检测PERK、肌醇需要酶1(IRE1)、激活转录因子6(ATF6)、CHOP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转染构建PERK稳定过表达LX-2组及对照组,并通过qRT-PCR检测PERK、eIF2α、α-SMA mRNA,Western Blot检测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胶Ⅰ型原蛋白(COL1A1)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PERK、eIF2α及CHOP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t=−5.75、Z=−3.52,P值均<0.001)。不同浓度毒胡萝卜素作用后,与溶媒组相比,内质网相关蛋白PERK、CHOP、IRE1、ATF6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空载慢病毒组相比,PERK稳定过表达组PERK mRNA、eIF2αmRNA、α-SMA mRNA表达及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PERK过表达组COL1A1表达升高(P<0.05)。结论PERK过表达可诱导LX-2细胞α-SMA、胶原蛋白COL1A1表达,提示PERK信号通路可能是HSC活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IgA肾病伴系膜区Ⅲ型胶原沉积2例
12
作者 黄洁波 蔡小凡 +4 位作者 赵仲华 张志刚 沈强 王浩 吴慧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治疗后,肾功能稳定且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ColⅢ) 系膜区
下载PDF
胶原蛋白Ⅴ型2链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建玲 吴胜文 +1 位作者 俞进友 朱正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0-285,F0003,共7页
目的 探究胶原蛋白Ⅴ型2链(COL5A2)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 于2022年1―3月开展研究,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OL5A2在胃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COL5A2对胃癌分期的作用及对病人预后的价值。荧光定量... 目的 探究胶原蛋白Ⅴ型2链(COL5A2)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 于2022年1―3月开展研究,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OL5A2在胃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COL5A2对胃癌分期的作用及对病人预后的价值。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MGC-803、MKN-45、SGC7901中COL5A2的表达。慢病毒介导稳定转染shRNA-COL5A2、shRNA、NC的MKN-4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肿瘤的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肿瘤组织PCNA蛋白。结果 胃癌组织COL5A2相对表达量为4.74±0.4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2.53±0.26(P<0.05),与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OL5A2升高,与病人临床分期、预后差有关。GES-1组COL5A2相对表达量为0.25±0.04,显著低于胃癌细胞中MGC-803组0.47±0.05、MKN-45组0.72±0.08、SGC7901组0.54±0.04(P<0.05),其中MKN-45升高幅度最大。与shRNA组细胞相比,shRNACOL5A2组细胞COL5A2表达降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在48、72 h的活性、EdU阳性率、迁移和侵袭数量、划痕愈合率均降低,细胞周期阻滞G1/S期,CyclinD1和CDK4表达降低(P<0.05)。异种移植裸鼠成瘤的体积、质量均降低,肿瘤PCNA表达也降低。结论 COL5A2在胃癌中高表达,下调COL5A2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Ⅴ2链 裸鼠成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14
作者 孙文婷 万盈盈 +4 位作者 杨家煕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寇秋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指数、足肿胀度、血清炎症因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脾指数、膝关节及踝关节病理、右后足爪骨破坏情况、肺间质病变情况。结果雌性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在初次免疫后第21天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足肿胀度在观察的任一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脾指数均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评分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及右后足爪骨破坏程度均较雄性显著升高(P<0.05);雌性和雄性CIA大鼠均出现了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化,但雌性比雄性的肺间质病变更重。结论使用SD大鼠构建的雌性及雄性CIA模型均能兼具关节炎及肺间质病变,但雌性CIA大鼠的病变程度更重,在使用CIA模型进行RA相关研究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性别差异 牛Ⅱ诱导的关节炎模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III型胶原蛋白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潇蔚 明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295-2304,共10页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于2020年在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成为了最常见癌症,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胶原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II, COLIII)在乳腺癌的发...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于2020年在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成为了最常见癌症,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胶原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II, COLIII)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其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在建立和重塑ECM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调控肿瘤细胞通过TME入侵的进程。但由于该体系庞大,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复杂,各成分及其亚型在癌症进展中的角色尚存争议。本文基于TME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以及作为ECM中重要成分的COLIII的性质结构、形态分布,分析COLIII通过改变ECM的机械力与刚度影响乳腺癌行为的机制,同时充分讨论特殊结构、来源的COLIII在微环境中的不同功能及作用方式,评估其应用于癌症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i型蛋白 乳腺癌 细胞外基质 肿瘤微环境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重组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福活因子”的生物合成及其结构表征研究
16
作者 全冰华 王勇 +4 位作者 邓宏鸿 庞晓明 滕永慧 李璐 方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筛选获得含胶原蛋白保守序列hCol.1基因的重组人源化Ⅰ型胶原蛋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菌和高产创新融合蛋白,并通过检测其理化特征验证表达产物。方法:将His6-SUMO-hCol.1重组基因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后经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 目的:筛选获得含胶原蛋白保守序列hCol.1基因的重组人源化Ⅰ型胶原蛋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菌和高产创新融合蛋白,并通过检测其理化特征验证表达产物。方法:将His6-SUMO-hCol.1重组基因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后经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步纯化浓缩获得重组蛋白,检测理化测试特征。结果:测序证明克隆基因与hCol.1序列高度一致,Blast比对蛋白序列与人Ⅰ型胶原蛋白高度同源,折叠结构与人Ⅲ型胶原蛋白高度类似。表观分子量55~60kD,产量36.4mg/L,纯度>95%。等电点检测、氨基酸组成和圆二色谱等实验结合高级结构预测分析,证明其理化性状与蛋白结构符合胶原蛋白特征。结论:成功将人Ⅰ型胶原蛋白保守功能结构域hCol.1与SUMO等肽段重组融合表达并命名为福活因子(FHTFF),筛选出基因工程菌pET21a(+)-FHTFF/BL21,纯化产物“福活因子”的理化特性、序列和结构与人Ⅰ、Ⅲ型胶原蛋白肽段高度相似,属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Ⅰ人源化蛋白 福活因子 基因工程菌
下载PDF
小鼠皮肤Ⅰ/Ⅲ型胶原与胶原纤维直径比值的增龄性改变
17
作者 杨佳曼(摘译) 杨蓉娅(审校)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4-64,共1页
在衰老与疾病进程中,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的含量及其比例不仅在维持皮肤的弹性和机械强度起重要作用,还与皮肤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然而,关于Col-Ⅰ/Col-Ⅲ比值和胶原纤维直径随年龄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
关键词 疾病进程 小鼠皮肤 纤维 机械强度 增龄性改变 健康状况
下载PDF
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对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效果探究
18
作者 刁立琴 李华 +4 位作者 施麟 于月欣 谢媛 王亚如 徐兰举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及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发现,在体外细胞实验中rhColⅢ对L929细胞无潜在的细胞毒性;体内动物实验中rhColⅢ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可以减少豚鼠皮肤损伤后的皮肤皱纹,改善损伤皮肤组织的表皮增生和真皮层炎症反应,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和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45(human melanoma black 45,HMB45)在损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rhColⅢ的安全性良好,在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紫外辐射豚鼠皮肤的表皮层增厚和角质化程度,降低真皮层处的炎症反应,有效调节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程度与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结果表明,rhColⅢ对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光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Ⅲ蛋白 紫外辐射 光毒损伤 皮肤修复效果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联降解产物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关系及检测意义
19
作者 秦华 覃海 +1 位作者 宋晓钰 杨永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36例为OVCF组,选取同期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但未骨折患者7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VD、PTH、t-PINP、β-CTX、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t-PINP/β-CTX水平及骨密度。分析血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对老年OVCF的诊断价值。结果:OVCF组患者血清25-OH-VD、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TH、t-PINP、TRAP5b、t-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OVCF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和全髋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和全髋骨密度与血清25-OH-VD、β-CTX呈正相关,与PTH、t-PINP、TRAP5b、t-PINP/β-CTX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低水平的25-OH-VD、β-CTX和高水平的PTH、t-PINP、t-PINP/β-CTX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25-OH-VD、PTH、t-PINP、β-CTX、t-PINP/β-CTX对诊断老年OVCF有一定价值(均P<0.05)。结论:血清25-OH-VD降低、PTH水平和t-PINP/β-CTX水平升高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OVCF具有相关性,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OVCF的发生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总Ⅰ氨基端延长肽 β-联降解产物 老年人
下载PDF
肾组织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Alport综合征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能擘 赵杰 +4 位作者 王美芳 王慧萍 周芹 毕艳 陈江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60-1664,共5页
目的对Alport综合征(AS)患者肾脏穿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确诊的10例AS患者(AS病例组)、10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D... 目的对Alport综合征(AS)患者肾脏穿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确诊的10例AS患者(AS病例组)、10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DCD)供肾及10例确诊为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对照组)的肾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1、α3、α5链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其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将对照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抗原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肾组织2种染色方法Ⅳ型胶原α1、α3、α5链染色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中均为连续线状阳性表达。AS病例组肾组织2种染色方法Ⅳ型胶原α1链染色在GBM均呈连续线状阳性表达,α3、α5链染色在GBM为阴性或节段弱阳性表达。2种染色方法染色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15,P=0.035)。结论石蜡切片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Ⅳ型胶原α1、α3和α5能较好地用于AS的诊断,为AS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诊断 α链 免疫组织化学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