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珠单抗联合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美东 胡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以参考组34例34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首次注射后按照每个月1次进行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再次予以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组34例34眼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做法同参考组)前两周采用SML治疗。统计两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logMAR BCVA及C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SML能够减少CSC继发CNV患者的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次数,有助于减小CMT,且不会影响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并可避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阈下微脉冲激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矫正视力
下载PDF
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2
作者 肇莉莉 王萍 +3 位作者 孙连义 马为梅 张乐 喻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sh组和HTRA3-sh组,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到NC-sh组和HTRA3-sh组RF/6A细胞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A3的转染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N组、H组、H+NC-sh组和H+HTRA3-sh组,细胞转染后,N组RF/6A细胞在完全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常氧培养,其他组细胞在添加200 mmol·L^(-1)氯化钴(CoCl_(2))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低氧培养,使用Matrigel测定小管形成。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V组、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为未建模的小鼠,其他组为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小鼠。向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滴度为1×10^(11)TU·mL^(-1)的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和CNV组小鼠注射PBS。注射后7 d,对小鼠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和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qRT-PCR检测RF/6A细胞或各组小鼠脉络膜组织中HTRA3、类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F/6A细胞或脉络膜组织中HTRA3、VEGF和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wAMD组患者的血清HTRA3 mRNA水平升高(t=11.804,P<0.001)。与对照组和NC-sh组比较,HTRA3-sh组RF/6A细胞的HT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组比较,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H+NC-sh组比较,H+HTRA3-s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NV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NV相对荧光强度升高,Ym-1和Arg-1 mRNA水平升高,iNOS和COX-2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与CNV+NC-sh组比较,CNV+HTRA3-sh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CNV相对荧光强度降低,Ym-1和Arg-1 mRNA水平降低,iNOS和COX-2 mRNA水平升高,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下调HTRA3可抑制CNV形成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HTRA3可能是防治wAMD的重要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HtrA丝氨酸肽酶3 M2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3
作者 王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18-2222,共5页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3.51±0.88)次。两组患者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扁平不规则PED最大高度、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以扁平不规则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CSC疗效良好,但对扁平不规则PED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
下载PDF
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承阳(综述) 李彤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脉络膜局部缺血缺氧及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多种病理机制。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诊断CSC继发的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高反射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需要高度警惕继发CNV的可能。虽然尚未有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提示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视力预后。本文综述了CSC继发CNV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多模态影像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肥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宇 刘渊 +2 位作者 侯静文 詹添 王爱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2/2022-10于我院确诊为PNV的患者33例35眼,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14例14眼,阿柏西普...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2/2022-10于我院确诊为PNV的患者33例35眼,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14例14眼,阿柏西普组19例21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注药次数及临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1、3、6mo,两组患者的BCVA、CMT、SFCT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在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分别为2(2,3)、2(1.5,2)次,未见明显差异(P=0.423);在应用康柏西普及阿柏西普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阿柏西普均能治疗PNV,在提高视力的同时改善解剖结构,两种药物疗效相似,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阿柏西普 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炳乾 卢百阳 +1 位作者 王雪 姜海涛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0例(216只眼)PC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抗VEG...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0例(216只眼)PC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压检查、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及黄斑前膜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眼压、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BCVA及mfERG值。结果患者治疗后7 d、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7 d,治疗后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7 d、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7 d,且治疗后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周~6个月患者治疗前CRT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治疗后CRT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的Ring1、Ring2、Ring4、Ring5值及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后7 d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注射治疗能有效恢复PCV患者视力,且对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疗效
下载PDF
PDT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与单一雷珠单抗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转化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青山 李志 +2 位作者 梁思颖 胡晨丽 冬雪川 《眼科学》 2021年第4期198-207,共10页
目的:比较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Ranibizumab, IVR)与单一IVR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al retinopathy, CSC)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 目的:比较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Ranibizumab, IVR)与单一IVR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al retinopathy, CSC)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确诊的慢行CSC79例91只眼,对伴有不规则色素皮脱离的23例26只眼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血管成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部分患者行多光谱眼底照相(multispectral imaging, MSI)检查。确诊转换伴有I型CNV的慢性CSC23例26只眼。其中15例17眼行PDT联合IVR,8例9眼行单一IVR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结果:联合治疗组基线BCVA 56.25 &#177;16.02个字母;单一治疗组66.84 &#177;14.01 (P = 0.108)。联合组治疗后8周BCVA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39),治疗后4周,12周,24周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 = 0.250;0.068;0.067)。联合治疗组基线CRT为381.18 &#177;91.06,单一治疗组263.00 &#177;64.79 μm (P = 0.002)。治疗后4,8,12周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CR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23;0.029;0.024)。治疗后24周两组CRT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80)。结论:慢性CSC可转换为伴有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PDT联合IVR与单一IVR治疗均可提高视力,降低CRT,联合治疗组降低CRT疗效优于单一IVR。6个月后联合与单一IVR治疗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 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光动力疗法 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OCTA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娟 黎铧 +1 位作者 张利伟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34眼)纳入研究,总结分析其OCTA与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OCT等传统影像学对比运用的临床体会。结果12眼FFA存在荧光素渗漏,但形态模糊,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行OCTA则可以清晰显示新生血管影像。8眼FFA未检出CNV,但OCTA清晰显示出新生血管形态。3眼眼底彩色照相及OCT检查高度怀疑CNV的存在,但因荧光素钠皮试阳性,均无法实施FFA,而OCTA则显示出病变区域血流信号,明确了CNV的存在。6眼FFA无明显荧光素渗漏,OCT示无神经上皮层脱离、无色素上皮层脱离,但OCTA提示CNV的存在。5眼通过随访过程中的病情跟踪观察,发现给予患者单一抗VEGF或PDT治疗之后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吸收,而联合治疗后积液明显吸收。结论OCTA在CNV的检查敏感性方面优于传统的检测手段。OCTA可以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慢性CSC患者的CNV进行观察,从而指导该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房水中不同亚型VEGF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敏 白玉婧 +4 位作者 王斌 梁建宏 赵明威 黎晓新 石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4-1087,共4页
背景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个亚型还是独立于nAMD一种病变目前仍有不同的观点,而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AM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VEGF可变剪切而... 背景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个亚型还是独立于nAMD一种病变目前仍有不同的观点,而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AM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VEGF可变剪切而产生的促新生血管生成VEGF(VEGFxxx)家族和抑新生血管VEGF(VEGFxxxb)家族,两者功能相反,其在nAMD和PCV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检测和比较VEGFxxx家族和VEGFxxxb家族在nAMD患者和PCV患者房水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3-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nAMD患者34例及PCV患者26例,同期纳入1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收集被检者前房水0.1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前房水中VEGF及VEGF165b质量浓度,比较3组患者房水中VEGF及VEGF165b质量浓度的差异. 结果 nAMD组、PCV组、对照组患者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分别为(4 210.00±998.40)、(387.00±51.31)和(377.40±69.97) pg/ml,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51,P=0.000).nAMD组、PCV组、对照组VEGF165b质量浓度分别为(205.50±12.59)、(159.40± 16.25)、(347.90±29.18)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52,P=0.000).与对照组比较,nAMD组患眼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升高,VEGF165b质量浓度下降,PCV组患眼房水中VEGF165b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但PCV组与对照组患眼房水中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nAMD组较PCV组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VEGF165b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 结论 nAMD患者前房水中的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CV患者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nAMD患者与PCV患者房水中VEGF165b质量浓度接近,但均低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说明VEGF165b质量浓度的相对下降与nAMD和PCV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xxx家族 VEGFxxxb家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眼底血管造影和OCT结合对CEC脉络膜新生血管分型的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种影像检查评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分型和性质。方法采用FFA、ICGA和Strastus-TM型OCT仪3种检查观察并相互印... 目的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种影像检查评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分型和性质。方法采用FFA、ICGA和Strastus-TM型OCT仪3种检查观察并相互印证53例(56眼)CEC患者的CNV的形态及类型。结果FFA图像显示,典型性CNV25眼(44.64%),部分典型性CNV11眼(19.64%);隐匿性CNV2眼(3.57%),其中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型(F-PED)1眼,晚期无源性渗漏1眼,CNV瘢痕化13眼(23.21%)。ICGA图像显示,19眼(33.93%)在ICGA与FFA早期同时显示CNV,7眼(12.5%)FFA为非典型性CNV,ICGA表现为焦点状或边界清晰的斑状,1眼ICGA早期显示病灶周围及后极部伴有限局性脉络膜血管扩张,10眼(17.85%)在ICGA晚期显示弱荧光环;CNV瘢痕化9眼(16.07%)。OCT显示,21眼(37.5%)CNV呈类圆形团块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间隙;22眼(39.29%)的CNV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位于色素上皮层平面;1眼(4.76%)为不规则、松散、边界不清的中等或高光反射组织;9眼(19.64%)色素上皮完整、连续,其下中等强度反射,局部视网膜隆起或不隆起。33眼伴有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眼伴有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结论采用眼底血管造影和OCT相结合评判CNV的状况可以明确病情,提供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变化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清 董洋 +1 位作者 刘晶晶 赵培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92-895,91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连续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Lucentis后,房水中VEGF含量变化与眼底病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9例患眼经矫正视力、眼内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连续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Lucentis后,房水中VEGF含量变化与眼底病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9例患眼经矫正视力、眼内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ICGA)检查确诊为CEC后,进行首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4周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每次注射时均抽取约0.1 ml房水,置-8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的房水进行VEGF含量的测定,并与视力和眼底病灶恢复的情况相比较,找出其相关性。结果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的VEGF在首次和第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时,其含量分别为(35.89.±3.75)pg/ml和(8.89±2.95)pg/ml,视力从基线0.33±0.08提高到眼内注射药物后1月及2月时的0.60±0.15和0.71±0.21,OCT中观察到眼内注射药后1月和2月CNV的面积明显缩小,眼内注射药后2个月FFA显示CNV处的渗漏基本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后,可使CEC合并CNV患者短期内房水中VEGF含量降低,视力提高,眼底病灶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下载PDF
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华 马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患者28例(40眼),通过局部与全身辨证,予口服自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FFA变化。结果显效:17例22眼,占55%;有效:8例1... 目的观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患者28例(40眼),通过局部与全身辨证,予口服自拟加减凉血活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FFA变化。结果显效:17例22眼,占55%;有效:8例14眼,占35%;无效:3例4眼,占10%。结论加减凉血活血汤对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需通过增加病例数及延长随访时间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加减凉血活血汤 黄斑病变
下载PDF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秋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71-2872,共2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无有效药物治疗,目前激光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比较安全,并发症较少,我院自2003年激光治疗CSC以来,仅出现1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眼底病 并发症 CSC
下载PDF
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敏 闵洁 +1 位作者 杨文芝 盛智超 《眼科学报》 2020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CSC合并(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例时有报道,我们应用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和随访CSC合并CNV病例1例,讨论多模式影像技术在该...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CSC合并(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例时有报道,我们应用多模式影像技术诊断和随访CSC合并CNV病例1例,讨论多模式影像技术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技术
下载PDF
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及玻璃膜疣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灵军 李勤 郝继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5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玻璃膜疣 脉络膜新生血管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肾脏异常
下载PDF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昊 刘帅 +1 位作者 覃勉 梁亮 《巴楚医学》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t-AMD)1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wt-AMD 1型CNV的40眼,根据接受治疗的药物分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两组,每组各20眼,并按照3+PR...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t-AMD)1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wt-AMD 1型CNV的40眼,根据接受治疗的药物分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两组,每组各20眼,并按照3+PRN原则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6月的视力、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RT)及视网膜下积液(SRF)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视力和CRT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治疗6月后视力和CRT均较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治疗3月和治疗6月后,在视力和CRT的变化方面,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患者治疗6月后的视力及变化量均与基线视力有关(均P<0.001)。治疗3月与治疗6月后,两组SRF均无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均能有效改善wt-AMD 1型CNV患者的视力,减少CRT,且视力改善与基线视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例
17
作者 陈桂芬 种香芝 蔡素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4期1532-1532,1560,共2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并发症 误诊 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学治疗(TAP)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出现最轻度典型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自然病程:与治疗潜在相关的结果-TAP报告6
18
作者 SusanB.Bressler DanteJ.Pieramici JohnM.Koester NeilM.Bressler 李扬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4期252-252,共1页
目的:对于那些均有轻度的典型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在初诊未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探讨是否存在一种监测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的基本原理。方法:参与者指定为安慰剂,他们有轻度的在基线上的典型病变的组合,是从TAP研究中识... 目的:对于那些均有轻度的典型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在初诊未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探讨是否存在一种监测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的基本原理。方法:参与者指定为安慰剂,他们有轻度的在基线上的典型病变的组合,是从TAP研究中识别出来的。这些参与者的基线水平的荧光造影和随访检查结果通过图象分析中心分级,以决定是否存在某些随访造影已经从最轻度典型病变成分转变为显著典型病变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 中心凹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TAP 自然病程 光动力学治疗 随访 安慰剂 检查结果
下载PDF
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30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吉洁 丁淑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以健脾益气法组方,并结合眼底病变局部辨证,兼以凉血止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视力提高10例12眼;视力稳定14例18眼;视力下降6例7眼。结论:健脾益气法...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以健脾益气法组方,并结合眼底病变局部辨证,兼以凉血止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视力提高10例12眼;视力稳定14例18眼;视力下降6例7眼。结论:健脾益气法结合眼底局部辨证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健脾益气
下载PDF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造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利明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31-532,I000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AMD患眼中,眼底彩照和FFA显示21只眼为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占17.6%;29眼为微小经典型CNV,占24.4%;69眼诊断为隐匿型CNV,占58%;6只眼CNV与PCV共存,占5%。68只PCV眼中,54只眼荧光素眼底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膨隆灶,占79.4%;14只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但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占20.6%。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在疑似PCV的患者中,有90例行ICGA,确诊PCV 61例,占67.8%;PCV约占渗出性AMD的36.36%。结论渗出型AMD与PCV不同的ICGA表现,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老年黄斑变性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