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CTX)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国君 吕龙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C-terminal cross linked peptide,CTX)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1)利用双能X线测定89例样本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按照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C-terminal cross linked peptide,CTX)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1)利用双能X线测定89例样本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按照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2)利用ELISA法对不同分组静脉血清中CTX进行测定。(3)统计学分析CTX与不同分组BMD的关系。结果:(1)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的CTX与BMD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CTX明显高于骨质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17,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CTX与相应组的BMD呈负相关;(3)不同性别CTX、BMD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CTX是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指标,与BMD结合能全面反映骨骼的整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I蛋白c末端交联(cTX) 骨密度(BMD)
下载PDF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刘爱军 +1 位作者 张胜强 司宏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I-型胶原C末端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对AS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降低AS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i-c末端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早期螺内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甘丰 胡东南 +1 位作者 王蓉 彭良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5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螺内酯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PⅢ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经溶栓或者溶栓未成功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螺内酯治疗组(36例),持续观察12周。比较... 目的观察早期螺内酯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PⅢ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经溶栓或者溶栓未成功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螺内酯治疗组(36例),持续观察12周。比较24h内、1周后、4周后、12周后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PⅢ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①较常规治疗组而言,早期螺内酯治疗能降低4周及此后的PⅢNP水平(P<0.05);②较常规治疗组而言,早期螺内酯治疗能降低1周及此后的hs-CRP水平(P<0.05)。结论早期螺内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进程,还可能可以通过减轻急性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螺内酯 氨基末端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伟 刘爱军 +1 位作者 张胜强 司宏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4期28-28,31,共2页
目的分析人血清中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C末端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为(4132.2±52... 目的分析人血清中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C末端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为(4132.2±523.6)ng/L高于健康组的(1389.5±4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型胶原C末端肽与A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末端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海燕 崔瑛 +4 位作者 洪云玉 李玉兰 王兴军 仲文秀 李美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AHF...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AHF患者77例(心衰组)及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NT-proBNP,免疫层析法检测全血hs-CRP水平,常规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胸部X线检查,分析GDF-15、NT-proBNP和hs-CRP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的GDF-15、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程度Ⅰ~Ⅳ级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hs-CRP与NT-proBNP呈正相关,LVEF、GDF-15与NT-pro BNP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GDF-15、hs-CRP的曲线下面积对AHF的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能力NT-proBNP>GDF-15>hs-CRP。结论血清GDF-15、NT-proBNP、全血hs-CRP水平在AHF中明显升高,且随着临床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GDF-15可以作为AHF患者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又一新指标,其联合NT-proBNP和hs-CRP检测对AHF的诊治、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生长分化因子-15 N末端-B利钠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评价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病人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立华 刘倩 +3 位作者 高丽娜 徐彦成 苏豪 刘彦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6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评价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病人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FrEF病人120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所...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评价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病人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FrEF病人120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人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人进行6个月跟踪随访,将再住院、死亡病人作为事件组,非再住院且存活病人作为非事件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NT-proBNP,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NT-proBNP和hs-CRP。结果HFrEF病人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非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组出院时NT-proBNP、hs-CRP治疗前后差值低于非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BNP、hs-CRP对HFrEF病人诊断、病情评估具有灵敏性,动态观察NT-proBNP、hs-CRP变化对治疗效果判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NT-proBNP、hs-CRP可作为HFrEF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超敏c反应蛋白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下载PDF
I型胶原C末端肽的检测方法和临床运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晓丽 张忠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7-89,19,共4页
关键词 c末端 检测方法 临床运用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红 冯明 +2 位作者 李耘 钱玉英 刘川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1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清Cys-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CHF 54例作为冠心病CHF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无心力衰竭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冠心病CHF组54例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 Ⅲ~Ⅳ级组。比较冠心病CHF组与对照组、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NT-proBNP和血清Cys-C水平,并对NT-pro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NT-proBNP、血清Cys-C值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白蛋白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NYHAⅡ级组NT-proBNP及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NYHA 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年龄、血清Cys-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血清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NT-pro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 患者NT-proBNP 和血清Cys-C 明显相关,NT-proBNP 和血清Cys-C 可作为评价CHF 严重程度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元兵 韩桂刚 王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8例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确诊分为:AMI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共51例;UAP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8例...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8例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确诊分为:AMI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共51例;UAP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8例;NSTEMI组,诊断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共49例。以正常体检患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静脉血NT—proBNP、hs—CRP、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随访3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NT—proBNP[(162.3±27.6)mg/L]和hs—CRP[(17.2±3.5)mg/L]值最大,对照组最小,分别为NT—proBNP(44.1±6.8)mg/L,hs—CRP(3.9±0.8)mg/L(P〈0.05),UAP组的NT—proBNP和hs—CRP与NSTEMI组比较[NT—proBNP[(85.5±11.8)mg/L比(101.7±32.2)mg/L,hs—CRP(8.4±1.5)mg/L比(14.3±2.3)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hs—CRP浓度与3个月内的MACE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3和0.036。结论NT—proBNP与hs—CRP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冠脉病变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利钠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IV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龙 魏东 郑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V型胶原蛋白(Col IV)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初诊T2DM合并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16周。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V型胶原蛋白(Col IV)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初诊T2DM合并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16周。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性激素相关指标及hs-CRP和Col IV的变化,并探究司美格鲁肽治疗后hs-CR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6周后,受试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黄体生成素(LH)、LH/FSH、总睾酮(TT)、hs-CRP、Col IV均较治疗前降低,卵泡刺激素(FSH)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司美格鲁肽治疗后hs-CRP与BMI、WBC、HbA1c、FBG、2hBG、FINS、TG、Col IV正相关(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既能改善T2DM合并PCOS患者的血糖、血脂、体重、胰岛素抵抗、性激素,也能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及卵巢纤维化,其可能是T2DM合并PCOS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 2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IV蛋白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红细胞压积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云玉 黄海燕 +2 位作者 李玉兰 李美峰 王兴军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24-24,共1页
目的了解红细胞压积(H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T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红细胞压积、血清NT-ProBTP、hs-CRP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了解红细胞压积(H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T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红细胞压积、血清NT-ProBTP、hs-CRP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衰者Hct、LVEF值明显低于健康者,hs-CRP、NT-proBNP值高于健康者(P<0.05);心功能I-IV级间NT-ProBNP水平随着分级的递增而有所升高(P>0.05)。结论血清红细胞压积(Hct)、NT-ProBTP、hs-CRP联合检测可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预后评定提供参考,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压积 N末端-B利钠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Ⅰ型胶原C末端肽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著新 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9期49-51,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强直性脊柱炎(AS)男性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sOC)、尿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水平,以探讨与疾病活动性、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5名AS患者血清BALP、sOC、尿CTX-Ⅰ;用双能X线吸... 目的通过测定强直性脊柱炎(AS)男性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sOC)、尿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水平,以探讨与疾病活动性、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5名AS患者血清BALP、sOC、尿CTX-Ⅰ;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AP)L1-L4总体和股骨颈的BMD,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并与7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AS患者尿CTX-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显示,尿CTX-Ⅰ水平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r=-0.414,P<0.05),与BASDAI、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r=0.445,P<0.05;r=0.491,P<0.01)。AS患者血清BALP、sOC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且与BMD、BAS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TX-Ⅰ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骨吸收增强、骨密度降低、疾病呈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尿Ⅰc末端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下载PDF
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运用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全浪 唐彦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CTX)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骨折和筋伤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双能X线测定,了解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情况,并依照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CTX)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骨折和筋伤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双能X线测定,了解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情况,并依照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骨量正常值、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使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不同静脉血清中CTX水平和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实施测定。对其水平和骨密度(BMD)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BMD指标为(0.54±0.02)g/cm^(3)、骨量正常组患者的BMD指标为(0.98±0.03)g/cm^(3)、骨量减少组患者的BMD指标为(0.74±0.02)g/cm^(3),与骨质疏松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CTX水平为(1.08±0.02)pmol/L、骨量正常组患者的CTX水平为(0.24±0.01)pmol/L、骨量减少组患者的CTX水平为(0.26±0.05)pmol/L,与骨质疏松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CTX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重要诊断指标,用于临床的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清Ic末端
下载PDF
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基质金属蛋白-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祥全 万小松 +4 位作者 杨纪才 曹光强 梁荐 吕正祥 冯玉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2007年ACC/AHA及2006年欧洲心脏学会(ESC)诊断标准入选178例患者,冠心病(CHD)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2007年ACC/AHA及2006年欧洲心脏学会(ESC)诊断标准入选178例患者,冠心病(CHD)组136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8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另选4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程度、类型的ICTP和MMP-2水平。结果 ACS组、SAP组ICTP、MMP-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ACS组较SAP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轻度、中度、重度组,A型、B型、C型病变组与对照组ICT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度、重度组,B型、C型病变组与对照组MMP-2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轻度,A型病变组与对照组MMP-2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CTP与MMP-2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基质金属蛋白-2活性增高是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Ⅰ羧基末端 基质金属蛋白-2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Ⅰ型胶原C末端肽测定对颈动脉病变及骨转化的意义
15
作者 付杰(摘译) 蒋迎九(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772-772,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病变 c末端 骨转化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骨质疏松症 测定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邓意 陈立珩 +7 位作者 王先宝 宋旭东 凌苑娜 陈爱华 杨平珍 郭敬宾 阙冬冬 陈贵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MP-2、MMP-9相关性,及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0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MP-2、MMP-9相关性,及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0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9例,急性心梗(AMI)患者25例,选取38名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Control, C)。留取研究对象5 ml静脉血,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静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MP-9、ICTP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AP与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水平稍增高,P〈0.05。UA组与SAP组、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水平升高,P〈0.05。AMI组与SAP组及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升高,P〈0.05。AMI组与UA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均无显著差异,P〈0.05。ICTP与MMP-2、MMP-9都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斑块纤维组成比例呈负相关,与脂质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CTP水平升高可提示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与MMP-2水平相关,可作为无创性的AC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羧基末端 基质金属蛋白
下载PDF
探讨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CTX)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瑾 李炜煊 陈朝轩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II型),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诱发骨折的发病率在不断地增多。因此,普遍重视对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II型),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诱发骨折的发病率在不断地增多。因此,普遍重视对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更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反映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骨质疏松症 c末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 价值 应用
下载PDF
I型胶原C末端肽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18
作者 冯晓丽 张忠辉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0年第4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I 骨吸收 Ic末端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燕 刘晓辉 +2 位作者 宋艳玲 焦建雄 艾文婷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不稳定斑块组116例和无斑块组77例,另选择80例无颈...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不稳定斑块组116例和无斑块组77例,另选择80例无颈动脉狭窄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ⅠCT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水平。结果:梗死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升高,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血清ⅠCTP、MMP-2和MMP-9均显著升高,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仅血清ⅠCTP明显升高。双侧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单侧颈动脉斑块患者。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CT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羧基末端 基质金属蛋白
下载PDF
肝病患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与多项肝硬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建华 张健华 +3 位作者 吕斌彬 冯静霞 张然蓉 毛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P的水平。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ColⅢ、LN和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病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r=0.997,P<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ICP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肝癌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末端 层粘连蛋白 甲胎蛋白 肝炎 肝硬化 肝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