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EMA-MMA)表面固定I-型胶原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改善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拓 覃百花 敖宁建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6,共7页
材料表面固定生物分子一直都被认为是其提高其细胞相容性有效的途径。本文采用羧基二咪唑(CDI)作为缩合剂,使p(HEMA-MMA)表面羟基与胶原中氨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将I-型胶原接枝在材料表面。然后利用"接枝-吸附"的方法,将I-型... 材料表面固定生物分子一直都被认为是其提高其细胞相容性有效的途径。本文采用羧基二咪唑(CDI)作为缩合剂,使p(HEMA-MMA)表面羟基与胶原中氨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将I-型胶原接枝在材料表面。然后利用"接枝-吸附"的方法,将I-型胶原和bFGF混合层吸附固定于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胶原与bFGF涂层。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证实了该种固定方法的成功。静态接触角显示材料表面亲水性较改性前略微降低。涂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人体环境(pH=7.4)下涂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细胞粘附性实验以及MTT实验一致显示改性后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因此,Col/bFGF-p(HEMA-MMA)有望成为能够被宿主机体所接受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MA-co-MMA) i-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 接枝-吸附
下载PDF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刘爱军 +1 位作者 张胜强 司宏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I-型胶原C末端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对AS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降低AS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i-C末端肽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王伟 刘爱军 +1 位作者 张胜强 司宏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4期28-28,31,共2页
目的分析人血清中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C末端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为(4132.2±52... 目的分析人血清中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C末端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为(4132.2±523.6)ng/L高于健康组的(1389.5±4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型胶原C末端肽与A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末端肽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金属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ALP活性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晓军 舒敏锐 +3 位作者 傅宇 徐文华 李俊宁 曹盛生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观察钴、铬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组(成骨细胞培养液无金属离子)和实验组(钴、铬离子与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检... 目的观察钴、铬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组(成骨细胞培养液无金属离子)和实验组(钴、铬离子与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ALP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含量、收集细胞检测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能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离子组干预24h后,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及m RNA分别下降45.3%、26.8%(P<0.05),48h后分别下降49.2%、32.6%(P<0.05)。结论钴、铬离子明显抑制成骨细胞ALP活性及降低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及其m 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离子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i-
下载PDF
ICAM-1在大鼠STZ糖尿病性白内障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晓辉 潘永明 徐国兴 《海峡科学》 2007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Ⅰ-胶原(COL-Ⅰ)的表达,用以研究ICAM-1在糖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组中,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Ⅰ-胶原(COL-Ⅰ)的表达,用以研究ICAM-1在糖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组中,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于2、4、8周末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TGF-β1和COL-Ⅰ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在糖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TGF-β1和COL-Ⅰ的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GF-β1与ICAM-1和COL-Ⅰ之间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糖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TGF-β1可以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和COL-Ⅰ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促进HLEC的粘附、增生和移行,从而在糖性白内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糖尿病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i-胶原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NF-a、BGP和CTX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敬人 房敏 +3 位作者 韩捷 林研 许淑敏 孙勤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6例男性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骨钙素(BGP)I、-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及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AS早期腰椎和股骨颈BM...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6例男性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骨钙素(BGP)I、-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及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AS早期腰椎和股骨颈BMD均低于对照组,晚期股骨颈BMD更低于对照组。AS血清TNF-a、CTX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而血清BGP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差异(P>0.05)。AS患者中OP组TNF-a、CTX水平较NOP组显著增高(P<0.01;P<0.05),OP组中血清TNF-a与CTX呈正相关,与股骨颈密度呈负相关;与BG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主要是由于骨吸收增加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血清TNF-α水平的增高可促进骨吸收加强,是AS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血清TNF-a水平,对AS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可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肿瘤坏死因了-a 骨钙素 i-C末端肽
下载PDF
补肾通阳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RP、BGP及CTX-I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蔡余力 张兴彩 +1 位作者 胡亚黎 张厚君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采用中医补肾通阳法代表方尪痹汤治疗肾虚风寒湿痹型强直型脊柱炎患者,探讨该方法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资料,将所有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口服柳氮磺吡啶片... 目的采用中医补肾通阳法代表方尪痹汤治疗肾虚风寒湿痹型强直型脊柱炎患者,探讨该方法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资料,将所有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观察组选择服用尪痹汤。2组患者皆同时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分别于试验前、试验进行8周后,测取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C反应蛋白、血清骨钙素、I-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水平等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TX-I、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TX-I、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尪痹汤运用中医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反应蛋白与I-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水平,对血清骨钙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阳法 强直性脊柱炎 C反应蛋白 骨钙素 i-蛋白C末端肽
下载PDF
松花粉提取物皮肤修护功效研究
8
作者 杜可欣 丁波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24-28,共5页
日晒、气候变化、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皮肤变得敏感脆弱的同时伴随干燥泛红等症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皮肤可以通过修护的方式恢复原本健康的状态。为了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体外功效研究对松花粉提取物进行I... 日晒、气候变化、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皮肤变得敏感脆弱的同时伴随干燥泛红等症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皮肤可以通过修护的方式恢复原本健康的状态。为了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体外功效研究对松花粉提取物进行I-胶原蛋白(COL-I)表达、纤连蛋白(FN)表达以及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松花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皮肤修护作用,可应用于具有修护功效的护肤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粉提取物 i-胶原蛋白 纤连蛋白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