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赤峰维拉斯托大型锡多金属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7
1
作者 祝新友 张志辉 +4 位作者 付旭 李柏阳 王艳丽 焦守涛 孙雅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8-208,共21页
2014年发现的维拉斯托锡锌矿是继20世纪末该矿区铜锌矿之后的重要找矿进展,已控制Sn金属资源量10万t。成矿作用与隐伏花岗岩体有关,该岩体侵入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矿化类型包括岩体顶部的花岗岩型锡锌矿、岩体外侧的石英脉型锡锌矿以... 2014年发现的维拉斯托锡锌矿是继20世纪末该矿区铜锌矿之后的重要找矿进展,已控制Sn金属资源量10万t。成矿作用与隐伏花岗岩体有关,该岩体侵入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矿化类型包括岩体顶部的花岗岩型锡锌矿、岩体外侧的石英脉型锡锌矿以及外围的铜锌矿。针对花岗岩、各类矿体开展了岩石学、矿床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初步查明岩浆演化机制、矿床成因及三类矿化的关系。细粒斑状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139.5±1.2)Ma(MSWD=3.3)。岩石中发育多级斑晶,结晶(沉淀)顺序为钠长石→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黄玉、锡石、闪锌矿。花岗岩富Si O2贫Al2O3、Ti O2、TFe2O3、Ca O等,高Rb、Cs、Nb、Ta及W、Mo、Bi、Cu、Zn、In等元素,低Sr、Ba等,钠长石An<0.3,与锡钨多金属矿成矿花岗岩性质相似。岩浆晚期经历了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浆液过渡态流体),自硅酸盐相中分离出富Si、富F和富S的流体相,分别形成花岗岩型矿石中的石英、黄玉、锡石-闪锌矿囊状体(珠滴),伴随熔融包裹体和熔流包裹体,晚期逐渐、连续地向热液阶段过渡。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在岩体顶部形成花岗岩型锡锌矿石,热液阶段在岩体外侧和外围形成石英脉型锡锌矿及铜锌矿、铅锌银矿。这些矿体连同成矿花岗岩共同构成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锡林郭勒—赤峰地区,很多脉状铅锌银矿的成矿作用与酸性侵入岩有关,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岩浆-热液型锡(钨)多金属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铅锌银矿 花岗岩型 石英脉型 浆液过渡态流体 成矿机制 成矿系统 内蒙古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南段中三叠世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宏云 李英雷 +6 位作者 刘汇川 柳永正 张海平 王东星 郭永烈 秦江东 肖剑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6-1061,共16页
大兴安岭东南缘扎赉特旗老山门地区新发现了中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和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安山岩喷出年龄为238.8±1.8 Ma,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42.2±2.1 Ma。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偏铝质,A/CNK值为0.92~0.97... 大兴安岭东南缘扎赉特旗老山门地区新发现了中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和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安山岩喷出年龄为238.8±1.8 Ma,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42.2±2.1 Ma。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偏铝质,A/CNK值为0.92~0.97,Mg#值为41~45,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右倾明显,基本无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Nb、P、Ti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为120.61×10^-6~130.19×10^-6,具典型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受俯冲板片作用影响改造后的特征。花岗岩为I-A过渡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总体为弱过铝质,A/CNK值为0.91~1.17,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右倾明显,可见明显Ba、Nb、Sr、P、Ti、Eu负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为81.24×10^-6~290.52×10^-6。老山门中基性火山岩来源于较深的原始地幔,源区岩浆在上涌过程中经过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而老山门侵入岩为上涌的中基性岩浆加热下地壳形成。老山门中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和花岗岩形成于古亚洲洋碰撞-后碰撞-拉张的转换期,时间为240~220 Ma,属于碰撞造山作用演化晚期的区域性挤压为主并逐渐转为弧后伸展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中三叠世 i-a过渡型花岗岩 古亚洲洋 碰撞-伸展转换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大喀拉苏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强 杨富全 杨成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6-413,共18页
大喀拉苏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新疆阿尔泰南缘,是研究阿尔泰二叠纪构造环境的理想对象。采用LA-Q-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61.4±2.1)Ma,属中二叠世。岩石具有高Si(SiO2质量分数为69.03%~70.94%)、富Al(Al... 大喀拉苏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新疆阿尔泰南缘,是研究阿尔泰二叠纪构造环境的理想对象。采用LA-Q-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61.4±2.1)Ma,属中二叠世。岩石具有高Si(SiO2质量分数为69.03%~70.94%)、富Al(Al2O3为14.18%~14.71%)、富K(Na2O/K2O值为0.70~0.87)的特征,A/CNK值为1.02~1.04,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显示I-A过渡型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Pb、Nd、Sm的相对正异常;Ti、P、Sr和Ba的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强富集、重稀土元素平缓及明显的负Eu异常(0.55~0.82)。岩石的εNd(t)值和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66~3.01和0.79~0.80G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喀拉苏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岩浆来源于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混合,并在岩浆源区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i-a过渡型 锆石U-PB年龄 二叠纪 后碰撞 阿尔泰 新疆
下载PDF
内蒙古大桦背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辉 戴朝成 +4 位作者 闫秋实 王新亮 时国 陈文文 胡志成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1期12-19 69,共9页
在大桦背花岗岩体区域地质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样品主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样品进行了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同时结合前人的锆石年龄和Pb同位素数据,认为大桦背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主要为古亚洲洋... 在大桦背花岗岩体区域地质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样品主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样品进行了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同时结合前人的锆石年龄和Pb同位素数据,认为大桦背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主要为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多期俯冲过程中,中下地壳、成熟岛弧和大洋岛弧大面积部分熔融的产物,伴有少量地幔与未知含量的海洋沉积物及早期造山作用产物等物质的不同程度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桦背花岗岩 元素地球化学 I型花岗岩 壳幔混源 俯冲过渡机制 内蒙古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地区大进早古生代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小辉 王晓地 杨文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90,共20页
未分异A型花岗岩的判别指标、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已经取得了较大共识,而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判别指标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广西大瑶山地区大进花岗岩形成于早古生代(约440 Ma),具有高Rb含量(>400×10^(-6))、Rb/Sr、Rb/Ba值及相对... 未分异A型花岗岩的判别指标、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已经取得了较大共识,而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判别指标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广西大瑶山地区大进花岗岩形成于早古生代(约440 Ma),具有高Rb含量(>400×10^(-6))、Rb/Sr、Rb/Ba值及相对低的Zr/Hf值等特征;依据岩石具有高的初始锆石饱和温度(819℃~863℃),高Ga/Al值、Zr+Nb+Ce+Y含量及特定地球化学指标的演化趋势等相关证据,综合判定其为高分异A型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大进花岗岩可能源自镁铁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经历了分异结晶和少量地壳物质混染(AFC)过程。大进高分异A型花岗岩可能是后造山岩石圈拆沉的岩石学响应,其年龄代表了桂东北地区广西运动由造山挤压向后造山伸展的构造转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早古生代 构造转换 广西运动 华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