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ster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Continuous Student Feedback in Pursuit of Praxis and Establishment of I-Thou Dialogue in an EFL Classroom
1
作者 Ksenia TROSHINA Janice TSANG 《外语教育》 2016年第1期267-280,共14页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 is a challenging task, especially when students are not presented with regular opportunities to reveal their voice and take part in shaping,at least to a certain degree,classroom discou...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 is a challenging task, especially when students are not presented with regular opportunities to reveal their voice and take part in shaping,at least to a certain degree,classroom discourses. Engaging students in egalitarian teacher-students I-Thou dialogue(Buber, 1970)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empowering students voice,however there is need to investigate ways of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actice. Student feedback questionnaires(SFQs)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 as a tool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and evaluating course content and pedagogical methods applied.One of the major criticisms of this practice though is its summative nature and lack of closure of the feedback loop with students.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implementing formative continuous student feedback(CSF)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whole course where teachers collect responses from students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and close the loop in consecutive sessions by analyzing the feedback provided and acting upon it. Integrating the principles of Freire’s praxis and Buber’s I-Thou dialogue,this practice appears to be facilitative of building effectiv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ll parties involved,as well as developing greater sense of autonomy among students over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a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 classroom.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as part of a larger CSF project implemented at a tertiary institution in Hong K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Y Praxis STUDENT feedback i-thou DIALOGUE
原文传递
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的批判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晓东 刘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2,共5页
马丁·布伯是 2 0世纪声名斐然的犹太教哲学家。他提出了哲学的“关系本体论” ,或者说“我—你”哲学。从我—你关系出发 ,对传统哲学的“我—它”关系进行了批判。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或关系本体论 ,是对人类生存的神学人... 马丁·布伯是 2 0世纪声名斐然的犹太教哲学家。他提出了哲学的“关系本体论” ,或者说“我—你”哲学。从我—你关系出发 ,对传统哲学的“我—它”关系进行了批判。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或关系本体论 ,是对人类生存的神学人本主义意义上的反思 ,同时也是对西方文化和社会危机的浪漫主义的批判。他的神学可以称之为浪漫神学。布伯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关系 我-它关系 浪漫神学
下载PDF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天宝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对话 “我一你”关系 “共享”关系
下载PDF
论“人作为目的”的教育理想 被引量:11
4
作者 鞠玉翠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遮蔽"我—你"关系的现状,教育应当做到"把人当人看",珍视每个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个儿童;应当"使人成为人",引领人超越自身,"相遇"在"我—你"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作为目的” 教育理想 尊严 超越 “我与你”
下载PDF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兮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29,共9页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马丁.布伯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是其哲学观点的形象化展现。首先,在人物关系上,小说中的肯尼斯与舅舅本诺之间存在着"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马丁.布伯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是其哲学观点的形象化展现。首先,在人物关系上,小说中的肯尼斯与舅舅本诺之间存在着"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本诺与妻子玛蒂尔德及舅舅哈罗德、肯尼斯与情人翠姬及父亲鲁迪之间只是一种冷漠的"我-它"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物之间,作为植物学家的本诺与假杜鹃花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我-你"到"我-它"的转换,从中展现了犹太知识分子在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及传统犹太伦理道德观念在美国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其次,在叙事上,第二人称"你"的使用也体现出了对话性,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马丁·布伯 “对话”哲学 “我-你”关系 “我-它”关系 第二人称叙述
下载PDF
现代性的对话维度与独白维度——对布伯现代性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红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7,37,共5页
布伯引进一种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支撑的现代性理论,区分现代性的“我—它”关系维度与“我—你”关系维度、现代性的行动层级与观念层级、现代性的对话维度与独白维度。以此反观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在于:第一,“我—它”关系维度的过度发展,... 布伯引进一种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支撑的现代性理论,区分现代性的“我—它”关系维度与“我—你”关系维度、现代性的行动层级与观念层级、现代性的对话维度与独白维度。以此反观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在于:第一,“我—它”关系维度的过度发展,遮蔽了“我—你”对话关系的维度;第二,现代性的独白维度占据上风,遮蔽了现代性的对话维度的可能性发展;第三,人们只在观念层级上讨论现代性,忽视了现代性的行动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我-它关系 我-你关系 对话与独自 行动与观念
下载PDF
马丁·布伯的“之间”概念与文学翻译对话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仝亚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共5页
马丁·布伯是著名犹太哲学家、思想家,他在《我与你》中提出的"我—你"关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之间"概念是其对话哲学的基础,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探讨翻译活动各参与者之... 马丁·布伯是著名犹太哲学家、思想家,他在《我与你》中提出的"我—你"关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之间"概念是其对话哲学的基础,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探讨翻译活动各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及各种对话关系对译文的最终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我-你关系 之间概念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代兴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4,19,共5页
当前道德状况的恶劣,在于越来越多的"我"信守"他→社会"式行动模式和道德评价模式,使我的道德不在场,由此形成我对道德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行为本质上是我对我之存在故乡和生存家园的放逐。改变这种道德状况的有效... 当前道德状况的恶劣,在于越来越多的"我"信守"他→社会"式行动模式和道德评价模式,使我的道德不在场,由此形成我对道德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行为本质上是我对我之存在故乡和生存家园的放逐。改变这种道德状况的有效途径是重建我的道德,使我重返以"我→你"为原初存在结构的关系世界,重建以我与自然、我与人、我与精神实体为三维向度的生存家园。我的道德的重建的主体前提是重塑我的道德意识、明朗我的道德态度、明确我的道德责任,形成我的道德在场坚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展开道德作为;我的道德作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我所不欲勿施于你,我之所欲亦施于你;我欲立而立你,我欲达而达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转向 我→你关系 道德作为 存在故乡 生存家园
下载PDF
从犹太对话哲学解读“有朋自远方来” 被引量:1
9
作者 顾红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0,共5页
借助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和E·列维纳斯的对话哲学,分析《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它指出朋友间的对话是快乐的、伦理性的,既有"我-你"对话的维度,也有"我-他"对话的维度。... 借助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和E·列维纳斯的对话哲学,分析《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它指出朋友间的对话是快乐的、伦理性的,既有"我-你"对话的维度,也有"我-他"对话的维度。在孔子儒学中可以发现类似于犹太哲学家所说的对话哲学,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孔子的儒学为对话的儒学。从犹太对话哲学的视界解读《论语》,开掘对话儒学的可能性意义,也许是《论语》诠释的一个新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对话哲学 “我-你”关系 快乐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你我之间,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詹姆斯与布伯对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卫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通常认为,亨利·詹姆斯晚年的长篇小说《鸽翼》、《金碗》是刻画现代男女之间情感纠葛的名著。借助马丁·布伯代表作《我与你》中所提出的"我—你"关系模式,可以看到这两部小说从对话主义的角度,将爱理解为现代主体... 通常认为,亨利·詹姆斯晚年的长篇小说《鸽翼》、《金碗》是刻画现代男女之间情感纠葛的名著。借助马丁·布伯代表作《我与你》中所提出的"我—你"关系模式,可以看到这两部小说从对话主义的角度,将爱理解为现代主体的成长模式。这两部作品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成长小说,突破了只强调男性成长,而女性不过起辅助作用的传统成长小说模式,认为真正的成长是男女双方的共同成长,只有这种成长才能将爱情带出基于"我—它"关系的利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马丁·布伯 《鸽翼》 《金碗》 《我与你》
下载PDF
马丁·布伯的宗教对话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金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马丁·布伯认为人在世存在的本质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艺术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对话关系的本质体现,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马丁·布伯的宗教对话美学思想对巴赫金和伽达默尔... 马丁·布伯认为人在世存在的本质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艺术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对话关系的本质体现,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马丁·布伯的宗教对话美学思想对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我-你” 审美 对话
下载PDF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代兴 《阴山学刊》 2007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他律 道德典范 有限绝对权力 “我→你”利益权利 政府道德优先原则
下载PDF
莱文斯基的“我—你”情结
13
作者 魏啸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亚伯拉罕·卡恩(1860-1951)是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他对美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小说《戴维·莱文斯基的发迹》(1917),这部小说内涵丰富,发人深思,被誉为美国早期犹太移民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和"英语... 亚伯拉罕·卡恩(1860-1951)是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他对美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小说《戴维·莱文斯基的发迹》(1917),这部小说内涵丰富,发人深思,被誉为美国早期犹太移民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和"英语小说中对犹太性格的最佳研究之一",该作品不仅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最终赢得了文学界的注目。本文通过结合当代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对该作品主人公戴维·莱文斯基的情感世界进行透析,指出莱文斯基之所以在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反而沦为情感上的乞丐主要是由于他的"我-它"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文斯基 犹太 “我-你” “我-它”
下载PDF
论日常交往中的主体非中心化及其限度
14
作者 李荣博 巩书太 《商洛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日常交往中主体的中心化倾向造成了对他者的压抑,使交往无法和谐地进行,这就要求主体的非中心化。来源于交互主体性和关系哲学的"我-你"对话模式指明了主体非中心化的理论进路。但非中心化不是绝对的,交往中的"为了…&qu... 日常交往中主体的中心化倾向造成了对他者的压抑,使交往无法和谐地进行,这就要求主体的非中心化。来源于交互主体性和关系哲学的"我-你"对话模式指明了主体非中心化的理论进路。但非中心化不是绝对的,交往中的"为了…"模式是它的限度。对其限度的研究有重大的学理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模式 “为了…”模式 主体非中心化的限度
下载PDF
从“我—你”关系看《雅歌》中的爱与美
15
作者 王敏 《圣经文学研究》 2020年第2期89-109,共21页
《雅歌》是关于爱的诗歌,是关涉人神相爱关系的赞歌.本篇论文基于《雅歌》文本,以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分析以书拉密女和所罗门为代表的人神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是由“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再到“我们一你... 《雅歌》是关于爱的诗歌,是关涉人神相爱关系的赞歌.本篇论文基于《雅歌》文本,以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分析以书拉密女和所罗门为代表的人神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是由“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再到“我们一你”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文章先后从《雅歌》的文本属性、爱的主旨,以及“约”的框架透视诗行,试图说明《雅歌》所描述的书拉密女的心路历程既非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人消失在以所罗门为代表的神的爱里而构成的自失,亦非书拉密女所代表的人由个体的自我完成所达到的自圣,而是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我”与他者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歌》 “我—你”关系 马丁·布伯
下载PDF
What Is the Import of the Abrahamic Avoidance of Naming God: A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16
作者 Paul A.Wagne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7期342-347,共6页
In the earliest Abrahamic scriptures,the writers made clear that God did not want to divulge a personal name he could be called.Despite all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Abrahamic traditions,one critical point all agree o... In the earliest Abrahamic scriptures,the writers made clear that God did not want to divulge a personal name he could be called.Despite all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Abrahamic traditions,one critical point all agree on is the decision that God’s creatures may refer to him and pray to him but not to speak to the God who declares“I am that I am”.It turns out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 a Hassidic rebbe figured why that prohibition may be so critical to all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Abrahamic collection of faiths.In addition,philosophy of language supports the rebbe’s reasoning as does an analogical argument about knowledge inaccessible to simultaneous objectifying.All this sums to the grounds for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religious understanding as more worthy and less risky than the scheming and greed surrounding economic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d designator The Great Conversation PLATFORM cooperation objectifying i-thou
下载PDF
颜子所乐何事?——对于理学境界论的一个哲学阐释
17
作者 周建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6-19,共4页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创者,对二程最重要的启示是"孔颜之乐"。"孔颜之乐"涉及儒家的境界论问题,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如何由有限而达到无限。在这个问题上,周敦颐以"道德有于身"进行了初步回答,二程则...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创者,对二程最重要的启示是"孔颜之乐"。"孔颜之乐"涉及儒家的境界论问题,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如何由有限而达到无限。在这个问题上,周敦颐以"道德有于身"进行了初步回答,二程则继续深化,提出颜子之所乐,在于经验世界与价值世界合一而产生的精神快乐。此外,抛开历史记录,论文以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理论,对"颜子所乐何事"提供另一种思路的哲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之乐 颜子之乐 自然世界 价值世界 我与你
下载PDF
浅析《我与你》中“关系”的含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彦虹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18,共3页
文章主要对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的关系做了概括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对"我与你"的关系和"我与它"做了对比,两种关系体现了两种态度,作者偏向于"我与你"的关系。第一卷讲两者的区别:第一在对象的不... 文章主要对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的关系做了概括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对"我与你"的关系和"我与它"做了对比,两种关系体现了两种态度,作者偏向于"我与你"的关系。第一卷讲两者的区别:第一在对象的不同,第二在两者的特征不同。第二卷主要讲它之世界和你之世界在几个领域中的转化。第三卷主要讲两者与上帝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 我-它 语言 自由 情感
下载PDF
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被引量:4
19
作者 帅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4,共7页
理解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学界对此讨论也很多,但很少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其理解概念。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为切入点,从解释学经验与解释学循环两个维度探讨其理解概念,揭... 理解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学界对此讨论也很多,但很少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其理解概念。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为切入点,从解释学经验与解释学循环两个维度探讨其理解概念,揭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我-你"关系与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解释学的"我-你"关系体现了理解的内在发生结构与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我—你”关系 理解
下载PDF
马拉默德笔下美国犹太人的现实与想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匡馨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作品被评价为“仿佛真实的犹太人聚居区里住着想象中的犹太人”。首先是其作品强调道德性。其原因在于他关注美国犹太后裔的道德转化问题,更在于他要使读者记住法西斯的罪恶,记住每个人都要对他人负责。因而他将... 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作品被评价为“仿佛真实的犹太人聚居区里住着想象中的犹太人”。首先是其作品强调道德性。其原因在于他关注美国犹太后裔的道德转化问题,更在于他要使读者记住法西斯的罪恶,记住每个人都要对他人负责。因而他将犹太人的自省延及到每一个人身上,说人人都是犹太人。成为犹太人就意味着在生活中受苦,从而找到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但马拉默德向他的小说人物以及读者提供的道德教育是有问题的,是人为的,是一种说教。是我-它的方式,而不是我-你的方式。也就是说,是单方面灌输,是自言自语,无需别人的反应。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诱饵”,也没有“弯钩”,吸引人们“上钩”的是人们自身的道德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性 自省 我-它的方式 我-你的方式 “想象的犹太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