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高雯宇 江涛 陈丰霖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93-404,共12页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BIRC6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BIRC6...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BIRC6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BIRC6的胃癌细胞株BGC823-shRNA-BIRC6和MGC803-shRNA-BIRC6;采用CCK-8法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水平;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IRC6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敲减BIRC6后胃癌细胞在异种移植瘤中的增殖活性。结果 胃癌细胞中BIRC6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现高表达。敲减BIRC6可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的增殖能力,诱导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阻滞在G2-M期,抑制胃癌细胞增长,同时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的迁移、侵袭能力,并使胃癌细胞株BGC823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BIRC6在促进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ircBIRC6、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2
作者 陈丽萍 籍强 +5 位作者 陈艳红 史永兴 冯平 林卫佳 项保利 赵建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7-733,共7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circBIRC6)、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90例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circBIRC6)、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90例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ircBIRC6、APPBP2表达,并分析二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TNM分期和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升高(P<0.05)。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7,P<0.001)。NSCLC患者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比较有差异(P<0.05)。随访3年,90例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55.56%(50/90)。EGFR基因突变阳性/阴性NSCLC患者总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TNM分期Ⅰ~Ⅱ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circBIRC6、APPBP2 mRNA低表达组(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和circBIRC6≥10.97、APPBP2 mRNA≥2.48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586(1.080~11.909)、3.632(1.193~11.057)、3.197(1.060~9.640)、3.223(1.086~9.570)、2.767(1.022~7.492)]。结论 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XIAP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中海 端木德强 王敬泽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是哺乳动物中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蛋白,是IAPs家族的一员。XIAP通过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BIR)直接与起始以及效应caspases结合,抑制了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也可以通过NF-kB途径抑制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凋亡。...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是哺乳动物中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蛋白,是IAPs家族的一员。XIAP通过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BIR)直接与起始以及效应caspases结合,抑制了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也可以通过NF-kB途径抑制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凋亡。XIAP具有不同于Bcl-2的作用机制,是IAPs家族中最具有抑制活性的一个。XIAP的作用受到线粒体释放的蛋白Smac的拮抗,以及受到自身具有泛素连接酶E3活性的RING指结构域的调节。阐述XIAP抑制caspase以及Smac等拮抗XIAP的机理对于治疗肿瘤以及过度凋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细胞凋亡 Xiap 研究进展 杆状病毒 iap重复序列 抑制作用
下载PDF
siRNA干扰BIRC6对肾癌786-O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凯华 陈东 +4 位作者 吴志明 王晓红 潘斌 陈南辉 钟伟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研究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BIRC6沉默对786-O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肾癌手术切除标本20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BIRC6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 目的研究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BIRC6沉默对786-O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肾癌手术切除标本20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BIRC6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肾癌786-O细胞分为两组,对照siRNA组和BIRC6 siRNA组;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BIRC6小干扰RNA(BIRC6-siRNA)及其对照siRNA(con-siRNA)转染到肾癌786-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IRC6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IRC6-siRNA和5-FU人肾癌786-O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和LC3A/B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IRC6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肾组织,转染BIRC6-siRNA后786-O细胞的BIRC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2.5、25、50、100和200μg/mL的5-FU诱导786-O细胞后,BIRC6-siRN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con-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BIRC6-siRNA组肾癌786-O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on-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IRC6-siRNA组肾癌786-O细胞Beclin和LC3A/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siRNA组。结论siRNA干扰BIRC6能够抑制肾癌786-O细胞自噬,促进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肾癌786-O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 细胞自噬 细胞耐药
下载PDF
BIRC3在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5
作者 郝中伟 刘祖秋 +2 位作者 李红敏 胡岩松 罗学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142-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BIRC3)在炎性因子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NF-α处理和正常培养的VSMC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采用qRT-PCR及蛋白免... 目的探讨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BIRC3)在炎性因子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NF-α处理和正常培养的VSMC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采用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验证TNF-α对VSMC中BIRC3表达的影响。TNF-α(10 ng/mL)处理VSMC的同时,采用特异性干扰RNA敲低BIRC3表达,通过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及MYH11的表达变化,通过平板划线和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迁移、侵袭能力。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在NOD-like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P<0.001,NES=1.64,FDR=0.056),其中BIRC3基因显著上调(logFC=6.3,P<0.01)。TNF-α处理的VSMC中,EIRC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干扰敲低EIRC3能够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α-SMA及MYH11表达下降、VMSC迁移和侵袭。结论TNF-α通过上调BIRC3诱导VSMC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