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罕见ICF综合征1例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陆勇刚 姚如恩 +4 位作者 李牛 郁婷婷 王秀敏 沈亦平 王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ICF)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遗传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ICF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儿,4岁,有反复感染;面部特征为圆脸、眼距稍宽、下颌尖、鼻梁稍扁、内眦赘皮明显、耳...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ICF)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遗传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ICF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儿,4岁,有反复感染;面部特征为圆脸、眼距稍宽、下颌尖、鼻梁稍扁、内眦赘皮明显、耳位低。免疫学检测示IgA缺如。基因测序发现患儿DNMT3B基因存在一个纯合错义突变c.2506G>A,父母为杂合携带者,确诊为ICF综合征I型。结论DNMT3B基因突变可引发ICF综合征,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此类罕见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综合征 临床表现 DNMT3B基因突变 基因测序
下载PDF
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综合征家系永生化淋巴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王佳 马金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ICF)综合征家系永生化淋巴细胞系的方法,为保存这类罕见病家系完整的基因组进行长期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应用EB病毒转染ICF综合征家系外周血淋巴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95-8细胞系及永生... 目的探讨建立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和面部异常(ICF)综合征家系永生化淋巴细胞系的方法,为保存这类罕见病家系完整的基因组进行长期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应用EB病毒转染ICF综合征家系外周血淋巴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95-8细胞系及永生化淋巴细胞系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ICF综合征家系B细胞表达水平,用台盼蓝检测冻存后复苏细胞的活性。结果ICF综合征家系中患儿存在B细胞活化障碍,选择最佳浓度细胞进行EB病毒转染,成功获得永生化淋巴细胞系。永生化淋巴细胞系冻存后复苏,增殖活跃,可继续传代培养,细胞活性大于90%。结论ICF综合征家系体外永生化淋巴细胞系方法的建立,为分子水平上揭示罕见病家系的发病机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综合征 永生化淋巴细胞系 EB病毒转染
下载PDF
免疫缺陷-染色体着丝粒不稳定-面部畸形综合征3例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蜜 孙碧君 +6 位作者 王文婕 应文静 惠晓莹 王莹 孙金峤 侯佳 王晓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染色体着丝粒不稳定-面部畸形(ICF)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基因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诊断的3例ICF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全外显...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染色体着丝粒不稳定-面部畸形(ICF)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基因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诊断的3例ICF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结果 3例ICF综合征患者中,例1为ICF1综合征,例2和例3为ICF2综合征。3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等;均伴有特殊面容及智力发育落后;免疫功能提示免疫球蛋白减低,外周血B淋巴细胞存在不同程度减低甚至缺如,淋巴细胞亚群精细分型显示其中记忆性B细胞减低。例1患者染色体检查提示1号染色体着丝粒不稳定。WES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复合杂合突变:例1为DNMT3B:c.922-2A>G,c.2476C>T;例2为ZBTB24:c.705del A,c.649-652del GAAG;例3为ZBTB24:c.1237-1247del,c.460A>T。其中ZBTB24基因的4个位点既往未见报道。结论对于反复感染伴有发育异常或特殊面容的儿童需考虑ICF综合征的可能,进一步完善免疫功能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综合征 DNMT3B ZBTB24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