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今子 姜大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查中,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对检出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102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51例行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检测,51例行亚甲蓝染... 目的:观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查中,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对检出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102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51例行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检测,51例行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不同方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效能。结果:(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金标准”显示102例患者中存在前哨淋巴结患者38例,共计淋巴结96处。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联合检出率高于亚甲蓝染色法单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效能: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联合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一方法,且误诊率低于单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方法与单一方法在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漏诊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联合方法Youden指数高于单一方法。结论:ICG荧光显像+亚甲蓝染色法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较高,采用联合方法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准确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染色法 icg荧光显像 Youden指数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ICG显像引导对复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喜刚 周鹏 +2 位作者 卢超 王锐 赵艳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48-1249,1252,共3页
目的探讨ICG显像引导对复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入常规组(n=42)和ICG组(n=56),常规组接受常规腹腔镜再... 目的探讨ICG显像引导对复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入常规组(n=42)和ICG组(n=56),常规组接受常规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术治疗,ICG组接受ICG显像引导下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炎性指标、肝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ICG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ICG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但ICG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IC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显像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利于预后,但需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icg显像 腹腔镜 肝切除术
下载PDF
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朱坚刚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4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肝切... 目的:观察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观察组接受ICG荧光显像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达到出院标准后准予出院。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和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恢复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宽切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荧光显像技术能够进一步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提高患者生存期限,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g荧光显像技术 腹腔镜肝切除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宏光 王之浩 姚明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2-986,共5页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的广泛开展,术中胆管损伤逐渐受到重视。肝脏脉管系统中胆道的变异较为常见,也是术中容易发生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常表现为胆道狭窄、胆漏等,对病人预后不利。术前影像学资料的仔细阅读、术...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的广泛开展,术中胆管损伤逐渐受到重视。肝脏脉管系统中胆道的变异较为常见,也是术中容易发生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常表现为胆道狭窄、胆漏等,对病人预后不利。术前影像学资料的仔细阅读、术中精细解剖操作、正确使用切割闭合器、腹腔镜超声及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的应用将最大程度避免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 胆管损伤 腹腔镜超声 icg荧光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