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M与隐显翻译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雪婷 潘依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2-26,共5页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文本理解的研究中。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创新性地将ICM理论应用于隐显翻译中,指明隐显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表层的语码转换研究,而应深入到探知其认知本质,挖掘文本的...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文本理解的研究中。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创新性地将ICM理论应用于隐显翻译中,指明隐显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表层的语码转换研究,而应深入到探知其认知本质,挖掘文本的"物境"、"情境"、"意境"和"象境"。通过ICM理论在隐显翻译上的创新应用,为ICM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空间,并为隐显翻译探索了一条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m(ideal COGNITIVE Model) 文本理解 隐显翻译
下载PDF
从ICM理论看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的构建与识解
2
作者 李太珠 潘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20期190-191,194,共3页
悬疑类英语电影往往使用大量、多种多样的悬疑艺术表现手法来营造悬疑效果。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影片具有一种魔力,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其语篇构建规律,帮助观众更好... 悬疑类英语电影往往使用大量、多种多样的悬疑艺术表现手法来营造悬疑效果。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影片具有一种魔力,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其语篇构建规律,帮助观众更好地对该类语篇进行识解。研究表明,ICM理论可以通过完型形成、认知参照、文化映射等方式在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的构建与识解中发挥作用或对其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类英语电影 语篇 理想化认知模型 构建与识解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视阈下的英语新闻听力认知化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苗萌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7-80,共4页
新闻英语高度整合了语言能力与实际语言环境,现已成为大学英语(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形式陈旧和单一,学生收效甚微。通过将认知语言学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语言学习过程和... 新闻英语高度整合了语言能力与实际语言环境,现已成为大学英语(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形式陈旧和单一,学生收效甚微。通过将认知语言学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家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用于指导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以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听力理解短篇新闻部分的教学内容为测试题材,采用认知化的ICM教学方法,在对比班进行教学实践,检测其效果。建立模型力求有效帮助学生听懂新闻英语内容,建立听力框架,从而主动认知建立有效的新闻英语听力方法,提升新闻英语听力能力,应对新闻英语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英语新闻听力 认知化教学 应用和实践
下载PDF
南阳方言隐喻义建构的多维性及文化意义
4
作者 岑俊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8期20-24,共5页
该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与“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理想化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南阳方言中与“人”有关的概念隐喻为例,从施为互动隐喻义、交互主观隐喻义及主观隐喻义三个维度阐释了南阳方言隐喻义建构的多维性及其文化意义,并剖析了其... 该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与“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理想化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南阳方言中与“人”有关的概念隐喻为例,从施为互动隐喻义、交互主观隐喻义及主观隐喻义三个维度阐释了南阳方言隐喻义建构的多维性及其文化意义,并剖析了其背后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南阳方言的隐喻义建构深受南阳本地文化影响并体现了南阳文化特色,符合“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次范畴化在语言层面的语义实现,这既拓展了南阳方言隐喻义动态建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概念隐喻理论与“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理想化认知模型在方言隐喻阐释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方言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义 文化 “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理想化认知模型 多维度
下载PDF
英汉被动句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云华 曾庆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2,共7页
本文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和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英汉被动句的句法语义原型、原型效应、构式意义、被动句的扩展及其认知理据,发现了英语和汉语被动句在这些方面的一些显著的共性和差异。研究提出,英汉被动句使用范围的扩展主要是基... 本文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和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英汉被动句的句法语义原型、原型效应、构式意义、被动句的扩展及其认知理据,发现了英语和汉语被动句在这些方面的一些显著的共性和差异。研究提出,英汉被动句使用范围的扩展主要是基于此句式的语义完形——语义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式。这些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英汉被动句的细致的习得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被动句 理想化认知模式 认知研究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与认知模型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佘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9,共8页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复杂且颇富争议的一部小说,被有些评论者质疑为"毫无趣味"。事实上,追求艺术与价值紧密结合的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精妙的叙事艺术,把道德伦理演绎得入情入理,并通过含蓄而深刻的预设...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复杂且颇富争议的一部小说,被有些评论者质疑为"毫无趣味"。事实上,追求艺术与价值紧密结合的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精妙的叙事艺术,把道德伦理演绎得入情入理,并通过含蓄而深刻的预设编织在小说语篇中阐释出来。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视角出发,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探讨认知模型对文本中预设运作和语篇释读的重要作用,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挖掘小说的意蕴内涵,体会小说所展现的艺术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理想化认知模型 预设编织 命题结构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映射模型 转喻投射模型
下载PDF
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崔丽娟 陈建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属于广义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文章在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运用Fauconn ier模式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空间映射论,采用认知科学的理念分析解释了隐喻转喻映射和ICM...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属于广义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文章在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运用Fauconn ier模式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空间映射论,采用认知科学的理念分析解释了隐喻转喻映射和ICM的图式映射等问题,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空间理论可以帮助解读许多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规”的语言事实,为许多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connier 心理空间 空间映射 隐喻映射 转喻映射 理想认知模型(icm)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词汇衔接的翻译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雪婷 穆玉苹 潘卫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衔接理论从语言表层功能研究语篇的连贯,ICM理论从认知基础角度研究语篇的连贯,所以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为连贯研究提供一条通过现象看本质的途径。目前ICM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分析"语篇理解"中的连贯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将IC... 衔接理论从语言表层功能研究语篇的连贯,ICM理论从认知基础角度研究语篇的连贯,所以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为连贯研究提供一条通过现象看本质的途径。目前ICM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分析"语篇理解"中的连贯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将ICM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研究"语篇翻译"中的连贯问题,并突破性地吸纳认知语言学原本否定的"衔接"手段,便有望开拓一条"现象-本质-现象"的辩证的翻译认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词汇衔接 认知 翻译
下载PDF
Cognitiv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琳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3期70-73,共4页
ICM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theory put forward by Lakoff has a guiding function in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without the coherent devices, based on which WANG Yin mentioned cognitive world. The cogniti... ICM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theory put forward by Lakoff has a guiding function in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without the coherent devices, based on which WANG Yin mentioned cognitive world. The cognitive world is of two kinds: ICM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s the process of activating the human's ICM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so that coherence is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coherence cognitive world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 icm background knowledge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及其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天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选用认知法,强调语篇的连贯是语篇本身与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篇表层的连接手段可能对一些重形合的语言连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重意合的语言的语篇连贯分析还在于读者的经验、世界知识、借助相关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语篇连贯的认... 选用认知法,强调语篇的连贯是语篇本身与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篇表层的连接手段可能对一些重形合的语言连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重意合的语言的语篇连贯分析还在于读者的经验、世界知识、借助相关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语篇连贯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心智活动过程,它是人脑不断调整修正的结果。语篇的接受和产生的认知过程应用到语篇教学活动中对提高语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衔接 语篇连贯 认知分析 理想认知模型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强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语言研究者已从语言功能和语用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用认知世界的分析法来解读语篇,强调激活语篇接受者头脑中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为理解语篇连贯提供了崭新视角。
关键词 语篇连贯 认知世界分析法 理想认知模型
下载PDF
认知框架下的借代现象及其语篇功能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晓斌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38,共3页
同隐喻一样,借代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借代研究仍然拘泥于修辞范畴,其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引入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基础上对借代的工作机制进行重新探讨和认识,同时对其在语篇连... 同隐喻一样,借代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借代研究仍然拘泥于修辞范畴,其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引入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基础上对借代的工作机制进行重新探讨和认识,同时对其在语篇连贯和衔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代 认知 理想化认知模型 语篇功能
下载PDF
基于图式的文本蕴涵识别初探
13
作者 倪盛俭 姬东鸿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7,99,共7页
文本蕴涵识别是大部分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应用的核心。该文尝试探讨文本蕴涵识别中涉及的(意象)图式理据。通过对选自语料例子的分析,显示各类图式是如何成为文本蕴涵识别的理据的。图式包括物性结构、理想认知模型、框架、脚本等。这些... 文本蕴涵识别是大部分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应用的核心。该文尝试探讨文本蕴涵识别中涉及的(意象)图式理据。通过对选自语料例子的分析,显示各类图式是如何成为文本蕴涵识别的理据的。图式包括物性结构、理想认知模型、框架、脚本等。这些图式都是表示语义信息的结构。从广义上讲它们都可以纳入语义特征的范畴,都可能成为蕴涵关系成立的理据。基于图式的文本蕴涵识别研究结合有关图式库的构建,有望为突破文本蕴涵识别瓶颈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蕴涵识别 图式 物性结构 理想认知模型 框架 脚本
下载PDF
英语语篇非结构衔接的认知转喻分析
14
作者 肖薇 张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衔接机制及认知方式入手,以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探讨非结构衔接中认知转喻所起的作用和功能,详细分析了认知转喻在指称、替代、省略、重复、同义、上下义等手段上的衔接性,从而证...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衔接机制及认知方式入手,以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探讨非结构衔接中认知转喻所起的作用和功能,详细分析了认知转喻在指称、替代、省略、重复、同义、上下义等手段上的衔接性,从而证明非结构衔接方式的转喻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认知转喻 非结构衔接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下载PDF
从转喻的认知机制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辞格及其英译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洁 柳春雨 王银泉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修辞使用丰富灵活,翻译时恰当地表达它们对于提高《内经》译本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医海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因此,尝试寻找适宜的翻译学或者语言学理论以及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内经》修辞英...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修辞使用丰富灵活,翻译时恰当地表达它们对于提高《内经》译本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医海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因此,尝试寻找适宜的翻译学或者语言学理论以及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内经》修辞英译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转喻是指在同一理想化认知域(ICM)中,用一个实体概念自身具有的最凸显、易辨识的特征去激活人们对另一个实体概念相对应(相关)特征的认识,从而实现人类从原认知到目标认知的过程。而举隅与转喻的认知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以此模型理论为指导,探索性地研究和比较了《内经》三个译本中的举隅修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举隅英译的指导原则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黄帝内经 英译 举隅 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式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下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16
作者 侯雁慧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7-69,共3页
通过符号空间的拼接、叠加或整合,多模态隐喻得以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构建整体意义,提供认知线索。理想化认知模型在两域映射关系建立及特征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 通过符号空间的拼接、叠加或整合,多模态隐喻得以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构建整体意义,提供认知线索。理想化认知模型在两域映射关系建立及特征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隐喻的特征及识解机制,阐释了在多模态隐喻的识解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源域 目标域 识解机制
下载PDF
转喻与李白诗的认知建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无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1-64,71,共5页
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 itiveModels,简称ICM),尤其是典型理想化认知模式可以构建我们对转喻(M etonymy)生成的理解。从这一角度剖析唐人李白诗中出现的四种典型的转喻现象,能说明转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 itiveModels,简称ICM),尤其是典型理想化认知模式可以构建我们对转喻(M etonymy)生成的理解。从这一角度剖析唐人李白诗中出现的四种典型的转喻现象,能说明转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基于人类经验之上的一种基本概念机制,对人们的思维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能说明诗歌中转喻的运用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巧妙,而且它也是诗人认识和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所表现出的诗歌意象并非是超出常人想象、只有诗人才能意会的一种主观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 转喻 认知建构 概念机制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下载PDF
极性词的肯定与否定及其相关句式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兰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从理想认知模型分析着手,探讨了汉民族对含极性词的句子的肯定与否定的理解,分析其句式特点、肯定与否定的转换及转换条件及其在特殊语境下的用法。
关键词 理想认知模型 极性词 肯定 否定
下载PDF
会话含义的认知心理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环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6期31-34,共4页
抑制机制、理想认知模型和相邻/相似性作为语言理解中的重要加工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尝试揭示这三者在会话含义推导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会话含义推理的整合模式,以期能对会话含义的解读做出新的诠释。
关键词 会话含义 理想认知模型 相邻 相似性 抑制机制 整合模式
下载PDF
唐宋思乡诗词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淑丽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6期219-220,共2页
唐宋时期,诗词日臻繁荣,涌现了各种题材的诗词歌赋。但是受到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诗人客居他乡,思乡诗词因此勃然兴起。以往对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思乡诗词大多是从文学和翻译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认知角度进行解析。而它以La... 唐宋时期,诗词日臻繁荣,涌现了各种题材的诗词歌赋。但是受到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诗人客居他乡,思乡诗词因此勃然兴起。以往对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思乡诗词大多是从文学和翻译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认知角度进行解析。而它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典型的思乡诗词为例,分析唐宋思乡诗词中的四种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理想化认知模型在突出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诗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命题结构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模型 转喻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