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陈春林 张华堂 +4 位作者 苏密龙 郑怡娟 苏智军 余雪平 任岚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例分别纳入CHB组、HBV-LC组和HBV-ACLF组,健康对照(NC)组35例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HBV-ACLF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治疗过程中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变化。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比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HB组、HBV-LC组和NC组(P<0.05)。慢性HBV感染者ICOS的MFI与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63、-0.269、-0.273、-0.302,P=0.003、0.003、0.011、0.004);与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呈正相关(r=0.248、0.208、0.331、0.315,P=0.005、0.020、0.003、0.009);与HBV-DNA、腹水及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过程中,HBV-ACLF患者ICOS的MFI无明显改变。但生存组ICOS的MFI在治疗第1周时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合成功能、炎症程度及预后相关,治疗早期ICOS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慢性HBV感染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肝衰竭 肝硬化 可诱导刺激因子 CD8+T淋巴细胞 腹水 预后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特异性配体(ICOSL)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芳 邓玮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特异性配体(ICOSL)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14例OA轻度及18例OA重度患者滑膜病变部位和远离病变部位,经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I...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特异性配体(ICOSL)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14例OA轻度及18例OA重度患者滑膜病变部位和远离病变部位,经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ICOS、ICOSL的表达情况。结果 OA轻度患病组和重度患病组滑膜组织病变部位出现明显的炎性改变。ICOS、ICOSL在OA患者病变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且重度患病组表达最高。结论 ICOS、ICOSL共刺激分子在OA患者病变滑膜组织中高表达,对炎症反应的免疫紊乱和免疫损伤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刺激分子(ICOS) 诱导刺激分子特异性配体(icosl) 骨性关节炎(OA)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基因敲除小鼠CD154和CD40动态变化及对Th1/Th2偏移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瑜 夏超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8-904,共7页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ICOS配体(ICOS ligand,ICOSL)信号通路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CD154、CD40表达及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建立ICOSL基因敲除(ICOSL knockout,ICOSL-KO)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ICOS配体(ICOS ligand,ICOSL)信号通路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CD154、CD40表达及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建立ICOSL基因敲除(ICOSL knockout,ICOSL-KO)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疾病模型,于感染前和感染后4、7、12、16、20周,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小鼠脾细胞与肝虫卵肉芽肿周围炎性浸润细胞CD154、CD40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经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诱导72 h后培养的上清液中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及小鼠血清中SEA特异性抗体Ig G、Ig G1、Ig G2a的水平;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病变动态变化。结果:感染后4、7、12、16、20周,ICOSL-KO小鼠脾细胞CD154、CD40水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降低[CD154为(18.62±4.76)%vs.(27.91±3.94)%、(22.44±4.67)%vs.(40.86±5.21)%、(25.50±6.81)%vs.(43.81±8.41)%、(20.22±5.28)%vs.(40.95±7.34)%、(17.87±4.59)%vs.(33.16±6.31)%,皆P<0.01;CD40为(19.43±3.26)%vs.(24.37±3.59)%、(23.00±4.47)%vs.(31.80±5.86)%、(24.46±5.01)%vs.(35.85±5.32)%、(23.42±4.69)%vs.(33.30±6.14)%、(22.85±3.78)%vs.(30.88±5.94)%,皆P<0.05]。感染后7、12、16、20周,ICOSL-KO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CD154、CD40水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亦显著降低[CD154为(0.319±0.066)vs.(0.488±0.086)、(0.389±0.067)vs.(0.596±0.082)、(0.378±0.064)vs.(0.543±0.072)、(0.348±0.069)vs.(0.523±0.076),皆P<0.01;CD40为(0.398±0.066)vs.(0.546±0.079)、(0.461±0.085)vs.(0.618±0.076)、(0.453±0.087)vs.(0.587±0.074)、(0.449±0.065)vs.(0.565±0.082),皆P<0.05]。感染后,ICOSL-KO小鼠IFN-γ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而IL-4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其Th2分化指数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ICOSL-KO小鼠血清SEA特异性抗体Ig G、Ig G1、Ig G2a的水平与Ig G1/Ig G2a的比值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且ICOSL-KO小鼠的肝虫卵肉芽肿体积显著小于野生型小鼠(P<0.01)。结论:ICOS-ICOSL信号通路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其对Th1/Th2偏移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控CD154-CD40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刺激分子 CD40配体 TH1/TH2平衡 日本血吸虫 小鼠 基因敲除
下载PDF
共刺激基因工程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HepG2.2.15细胞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文秀 王利利 +4 位作者 叶伟 范璟 殷丹丹 张亚娟 赵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基因工程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ECCE-CIK)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2.15细胞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共刺激基因工程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使用IFN-γ、CD3单抗、IL-2细胞因子诱导,产生ECC... 目的:研究共刺激基因工程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ECCE-CIK)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2.15细胞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共刺激基因工程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使用IFN-γ、CD3单抗、IL-2细胞因子诱导,产生ECCE-CIK细胞;将效应细胞(ECCE-CIK)和靶细胞(Hep G2.2.15)以效∶靶1∶1、5∶1、20∶1的比例共同孵育,使用CFSE/PI染色法检测ECCE-CIK对Hep G2.2.15的杀伤作用;建立体外直接法与间接法共培养系统,收集作用后3、24、48 h的培养上清液,检测HBV DNA与HBsAg水平。结果: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杀伤率逐渐上升,培养上清中HBV DNA、HBsAg水平逐渐下降(P<0.05);直接系统对HBV DNA、HBsAg的抑制曲线略高于间接系统。结论:在体外直接法与间接法共培养系统中,ECCE-CIK都能降低Hep G2.2.15中HBV DNA和HBsAg水平,提示ECCE-CIK能通过细胞毒和非细胞毒方式抑制靶细胞中乙肝病毒的复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刺激基因工程细胞 细胞毒作用 非细胞毒作用 乙肝病毒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洋 郝飞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在T细胞表面受体中 ,除TCR外 ,CD2 8和CTLA - 4在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 ,它们均为共刺激信号 ,在调节T细胞活化中起重要作用。CD2 8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加强T细胞功能的作用。而CD2 8的类似物CTLA - 4与CD2 8的作用... 在T细胞表面受体中 ,除TCR外 ,CD2 8和CTLA - 4在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 ,它们均为共刺激信号 ,在调节T细胞活化中起重要作用。CD2 8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加强T细胞功能的作用。而CD2 8的类似物CTLA - 4与CD2 8的作用则刚好相反 ,在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中起负调节作用。由于CD2 8和CTLA - 4的相互作用 ,而使免疫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最近人们发现了可诱导共刺激因子 (ICOS) ,它也是CD2 8的类似物 ,在调节T细胞对外来抗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ICOS 可诱导刺激因子 调节作用
下载PDF
BXSB小鼠肝脏可诱导共刺激因子的表达
6
作者 余立凯 黄安斌 +3 位作者 杜戎 沈凌汛 宋优 侯晓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观察可诱导共刺激因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factor,ICOS)在BXSB狼疮小鼠肝脏的表达,探索这种共刺激分子在狼疮肝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周龄正常C57BL/6雄性小鼠作对照,用免疫组化及实时PCR方法,检测ICOS在8、16周周龄... 目的观察可诱导共刺激因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factor,ICOS)在BXSB狼疮小鼠肝脏的表达,探索这种共刺激分子在狼疮肝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周龄正常C57BL/6雄性小鼠作对照,用免疫组化及实时PCR方法,检测ICOS在8、16周周龄雄性BXSB小鼠肝脏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组鼠肝组织未见明显ICOS染色,8、16周龄BXSB小鼠肝组织ICOS阳性细胞位于肝小叶的肝血窦或/和窦周隙内,较平均分布;8周BXSB组、16周BXSB组ICOS mRNA表达水平(4.39±0.89,5.24±0.74)均较正常对照组(1.07±0.08)明显升高(P<0.01),16周BXSB组的ICOS mRNA表达水平与8周BXS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XSB小鼠肝损害的发病、疾病的活动可能与ICOS的分布及在肝脏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刺激因子 红斑狼疮 肝损害 免疫组织化学 BXSB小鼠
下载PDF
T细胞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胞外段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汲翔 郭勋 +2 位作者 范丹丹 康巧珍 袁维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克隆T细胞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胞外段(ICOSL-N)基因,构建pET22b-ICOSL-N-Ig原核表达载体,实现ICOSL-N与IgG4体外融合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T细胞ICOSL-N和IgG4基因特异性引物,RT-PCR法从小鼠脾脏中克隆出ICOSL-N,PCR重叠延伸技术... 目的:克隆T细胞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胞外段(ICOSL-N)基因,构建pET22b-ICOSL-N-Ig原核表达载体,实现ICOSL-N与IgG4体外融合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T细胞ICOSL-N和IgG4基因特异性引物,RT-PCR法从小鼠脾脏中克隆出ICOSL-N,PCR重叠延伸技术将ICOSL-N与IgG4基因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ICOSL-N-Ig,转化E.coli BL21(DE3)工程菌,筛选鉴定阳性克隆,IPTG诱导阳性重组子,SDS-PAGE法鉴定融合蛋白ICOSL-N-Ig的表达。结果:融合基因ICOSL-N-Ig的PCR扩增产物大小约1425 bp,符合理论值;原核表达载体pET22b-ICOSL-N-Ig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符合预期;在诱导后的菌体中检测出大小为53800的蛋白诱导条带,且与目标蛋白的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克隆ICOSL-N基因,实现ICOSL-N在E.coli BL21(DE3)工程菌中与IgG4的融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可诱导刺激分子 可诱导刺激分子配体
下载PDF
基线诱导型共刺激因子水平与食管癌术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贞 赵怀才 +2 位作者 刘东岳 李秀昌 刘鹏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诱导型共刺激因子(ICOS)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病人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食管癌病人139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标本,检测ICOS表达水平,以ICOS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值,分为ICOS低表达组(60例)和... 目的探讨基线诱导型共刺激因子(ICOS)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病人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食管癌病人139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标本,检测ICOS表达水平,以ICOS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值,分为ICOS低表达组(60例)和ICOS高表达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术,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病人预后不良风险。根据所有受试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病人预后不良风险及影响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线ICOS表达水平的预测效能。结果截止末次随访时间2020年4月27日,139例病人共120例完成随访,最终纳入120例,其中共55例病人出现预后不良为预后不良组,未出现预后不良的65例病人作为预后良好组。K-M生存分析曲线显示,ICOS高表达组病人2年预后不良风险低于ICOS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OR=0.132)、分化程度(OR=0.359)、基线ICOS低表达(OR=0.303)是食管癌病人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ICOS低表达预测病人术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为0.726。结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基线ICOS低表达是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数,其中ICOS低表达可作为预测食管癌病人术后预后不良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刺激因子 食管癌切除术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9
作者 罗娜 李亚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不同信号,其中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3]。CD28/B7家族是最基础的共刺激信号。研究表明,其对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发挥重要作用[4],阻断CD28/B7信号通路对SLE模型病理损害有缓解和逆转作用[5],其他共刺激分子在免疫系统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也已被证实[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刺激分子 可诱导刺激分子配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下载PDF
ICOS-ICOSL共刺激通路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剑卿 孙芸 +1 位作者 余多慰 殷凯生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5期475-478,共4页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COS)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 (ICOSL)分别是CD2 8家族与B7家族的新成员。ICOS ICOSL共刺激信号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调节作用。ICOS ICOSL共刺激通路可以增强CD2 8/B7 1/B7 2的共刺激信号的效应功能 ,诱导Th1和Th...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COS)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 (ICOSL)分别是CD2 8家族与B7家族的新成员。ICOS ICOSL共刺激信号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调节作用。ICOS ICOSL共刺激通路可以增强CD2 8/B7 1/B7 2的共刺激信号的效应功能 ,诱导Th1和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并在T细胞依赖的B细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调控ICOS ICOSL共刺激通路可望成为多种疾病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刺激分子 可诱导刺激分子配体 刺激作用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辉 赵群 +5 位作者 左连富 马洪俊 李淑荣 程建新 贾金华 康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7-1169,1171,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耐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其耐药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流式细胞术(FCM)、MTT等检测方法,观察CIK细胞作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CDDP细胞超微结构、... 目的:探讨卵巢癌耐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其耐药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流式细胞术(FCM)、MTT等检测方法,观察CIK细胞作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CDDP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凋亡率、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Topo-Ⅱβ以及hB7-1、hB7-2、MHCⅠb、HLA-DR抗原表达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RIA)ELISA等方法检测CIK细胞作用于和荷人卵巢癌SKOV3/CDDP耐药细胞SCID小鼠腹腔移植模型后血清IL-2、TNF-α、IFN-γ、GM-CS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结果:电镜显示:CIK组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体积萎缩,膜发泡,细胞密度增加,线粒体浓缩染色质固缩于核膜周边;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IK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G2/M期细胞比例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S+G2/M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尚诱导细胞凋亡,其细胞凋亡率为9.0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CIK组细胞MDR-1和Topo-Ⅱβ表达明显下降(P<0.05),提示CIK细胞可逆转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Topo-Ⅱβ的表达;与NS组相比,CIK组细胞MHCⅠb、HLA-DR、hB7-1和hB7-2抗原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CIK细胞可提高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CDDP的免疫原性;与NS组相比,CIK组小鼠血清中IL-2、TNF-α、INF-γ、GM-CSF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CIK细胞在将卵巢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S+G2/M期的同时,尚能诱导其凋亡,降低耐药基因的表达,提高耐药细胞的免疫原性,分泌IL-2、TNF-α、INF-γ、GM-CSF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多药耐药 MHC抗原 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低氧调节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福祥 全燕 夏前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744-6746,共3页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介导哺乳动物细胞适应低氧状况的核转录因子,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α亚基受氧调节,是调节HIF活性的功能亚单位。目前已知HIF-1α的氧调节途径主要包括两种:常氧下VHL蛋白与氧依...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介导哺乳动物细胞适应低氧状况的核转录因子,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α亚基受氧调节,是调节HIF活性的功能亚单位。目前已知HIF-1α的氧调节途径主要包括两种:常氧下VHL蛋白与氧依赖降解结构域羟化的Pro-564结合,介导HIF-1α的常氧下的泛素降解;常氧下天冬胺酰羟化酶使HIF-1αAsp-803羟基化,抑制其募集共刺激因子p300/CBP的作用,从而抑制其转录活性。此外,还包括PAS结构蛋白抑制因子等低氧调节途径。深入研究HIF的低氧调节机制,有利于认识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调节 HIF-1α 介导 低氧诱导因子 缺血缺氧 VHL 刺激因子 结构域 哺乳动物细胞 异二聚体
下载PDF
增殖诱导配体及IL-21在SL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升 黄茜 +1 位作者 曾志良 段逸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mld,APRIL)是1998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新成员,与另一种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具有高度同源性... 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mld,APRIL)是1998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新成员,与另一种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SLE患者 IL-21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血清 发病机制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美云 王忠裕 王一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研究HL- 60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AS2 O3 )诱导向树突状细胞(DC )分化的情况。方法 选用HL 60细胞与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 - CSF)、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INF γ)、TSPG及AS2 ... 目的 研究HL- 60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AS2 O3 )诱导向树突状细胞(DC )分化的情况。方法 选用HL 60细胞与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 - CSF)、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INF γ)、TSPG及AS2 O3 共培养。根据细胞因子、TSPG及AS2 O3 不同组合分为12组。在培养后7天及14天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HLA- DR、CD- 1a、CD86等五种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用ELISA法测定HL- 60 - DC培养上清液中的IL- 12及INF γ的量,培养14天后的细胞再继续以1∶10的比例与HL 60细胞共培养2 4h ,观察HL- 60 - D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 HL 60细胞在组合细胞因子并分别加入TSPG及AS2 O3 后,均可诱生出不同比例的DC。光镜及电镜下均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诱生的DC培养上清中可测出不同量的IL- 12及INF- γ。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中药各组的凋亡率均高于GM CSF与IL 4组。结论 ①GM - CSF、IL- 4与HL 60细胞共培养可诱导出HL 60- DC ,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浓度的TSPG、AS2 O3 可使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表达加强。②在DC诱生过程中,GM - CSF联合IL -4组DC特异性抗原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细胞因子 人参皂甙 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实验研究 细胞分化 诱导 INF-γ AS2O3 树突状细胞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术检测 流式细胞仪检测 形态学特征 IL-12 IL-4 HLA-DR ELISA法 表面分化抗原 GM-CSF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在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丽华 陈敏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61-165,共5页
共刺激分子B7-CD28家族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与B7、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程序性死亡-1因子及其配体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选择性阻断T细... 共刺激分子B7-CD28家族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与B7、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程序性死亡-1因子及其配体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选择性阻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通路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对心肌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B7 可诱导刺激分子 程序性死亡-1因子
下载PDF
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钱王燕 虞鸣娟 +4 位作者 陈访 李妍妍 张赛 葛小宁 陈润祥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血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收治COPD患者172例,根据...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血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收治COPD患者17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PHD分为合并PHD组82例和COPD组90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PH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30~50 mmHg,21例)、中度亚组(51~70 mmHg,37例)和重度亚组(≥71 mmHg,24例),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PHD患者分为Ⅰ~Ⅱ级亚组(44例)、Ⅲ~Ⅳ级亚组(3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COS、ICOSL水平,分析ICOS、ICOSL与PASP、NYHA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OS、ICOSL诊断COPD合并PHD的价值。结果合并PHD组血清ICOS、ICOSL水平高于COPD组(t=14.526、34.508,P均<0.001)。重度亚组血清ICOS、ICOSL及PASP水平高于中度亚组和轻度亚组(F/P=125.351/<0.001、163.591/<0.001、84.292/<0.001),Ⅲ~Ⅳ级亚组血清ICOS、ICOSL水平均高于Ⅰ~Ⅱ级亚组(t/P=11.658/<0.001、27.345/<0.001)。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与PASP、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r=0.439、0.416、0.501、0.497,P均<0.001)。血清ICOS、ICOSL及二者诊断COPD患者合并P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723、0.926,二者联合高于单独ICOS、ICOSL诊断(Z=4.021、5.194,P均<0.001)。结论COPD合并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功能降低有关,联合检测ICOS、ICOSL可有效评估COPD患者PH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诱导刺激分子 诱导刺激分子配体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敬庭 吴昌平 +10 位作者 沈月平 郑璐 吴骏 季枚 徐斌 陈陆俊 吴雨岗 郑晓 朱一蓓 LU Binfeng 张学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 评价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81例,单纯化疗)和试验组(75例,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 目的 评价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81例,单纯化疗)和试验组(75例,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个月和45.0个月(χ~2=11.631,P=0.001),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和49.0个月(χ~2=10.90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个月和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个月和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结论 采用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胃癌,无论B7-H4高表达还是低表达,均可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COS/ICOSL水平升高并与病情相关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鲂 孟江萍 向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阶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及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mRNA的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CHB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阶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及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mRNA的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CHB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和HBV D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的ICOS、ICOSL mRN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HBeAg^+和HBeAg^-患者ICOS、ICOSL的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但HBe Ag+和HBe Ag-患者间无显著差异。根据其血清ALT、HBsAg、HBeAg和HBV DNA定量结果将CHB患者其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活跃期、免疫低复制期、HBe Ag阴性慢性肝炎期,分析其结果发现免疫活跃期ICOS和ICOSL的mRNA水平较其他各期明显增加。结论 CHB患者PBMC中ICOS和ICOSL的mRNA水平升高,且与疾病活动度和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刺激分子(ICOS) 诱导刺激分子配体(icosl)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H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茅挺 韦琦 +3 位作者 汪倩 杜俏俏 钟丰云 张文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和判断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恶性肿瘤的患者40例(胃癌和肠癌各2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和判断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恶性肿瘤的患者40例(胃癌和肠癌各2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术前和术后血清,同期收取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B7-H3、PD-L1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的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的表达水平。分析B7-H3和PD-L1手术前后的变化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B7-H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0.1±5.5)ng/ml比(6.8±1.9)ng/ml,t=8.454,P<0.01];术前B7-H3浓度与CEA(r=0.377,P<0.05)和CA199(r=0.373,P<0.05)的含量呈正相关;术后B7-H3含量变化与CA199含量变化存在一致性(χ^(2)=5.507,P<0.05)。术后B7-H3含量维持高水平与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χ^(2)=8.386,P<0.01)。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PD-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5.6±36.8)pg/ml比(197.4±1.6)pg/ml,t=2.268,P<0.05],且与CEA的含量呈正相关(r=0.535,P<0.01);术后PD-L1的变化与CEA的术后变化明显相关(χ^(2)=5.199,P<0.05)。结论血清中B7-H3和PD-L1含量对胃肠道肿瘤有诊断价值;术后B7-H3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分子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胃肠道肿瘤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国兵 李成荣 +2 位作者 李长钢 王缨 杨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急性ITP患儿30例,同龄正常对照儿童30名。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BLys和Apri...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急性ITP患儿30例,同龄正常对照儿童30名。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BLys和April及其受体BR3、BCMA、TACI,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5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自身抗体PAIgG表达的相对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①急性ITP患儿单核-巨噬细胞(MC)BLySmRNA[(8.30±2.31)×10^-1]和April mRNA[(7.51±1.93)×10^-3]表达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95±1.44)×10^-1和(3.08±0.82)×10^-3](P〈0.01);@BLyS和April受体BR3、BCMA和TACI基因转录水平亦明显增高(P〈0.01);③急性ITP患儿抗体类型转换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5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P〈0.01);④ITP患儿BLys和April表达调控因子IFN—α、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⑤急性ITP患儿PAIgG表达的相对MFI值(67.4±28.1)高于正常对照组(19.5±8.5)(P〈0.01),与BLyS和April及其受体(BR3、BCMA和TACI)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53、0.62、0.70、0.45,P值均〈0.01),激素治疗后明显下降,与BLyS和April及其受体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急性ITP患儿BLys和April过表达可能是导致ITP免疫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