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体外定点诱变技术构建人突变型α-L-艾杜糖醛酸酶基因
1
作者 于洪枫 曾瑞萍 +1 位作者 葛春喜 林群娣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构建突变型α L 艾杜糖醛酸酶基因 (IDUA)cDNA ,为体外表达、鉴定突变的性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野生型pcDNA3 IDUA为基础质粒 ,采用双引物法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引入突变E40 4X。【结果】突变区域经PCR SSCP和测序证实诱... 【目的】构建突变型α L 艾杜糖醛酸酶基因 (IDUA)cDNA ,为体外表达、鉴定突变的性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野生型pcDNA3 IDUA为基础质粒 ,采用双引物法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引入突变E40 4X。【结果】突变区域经PCR SSCP和测序证实诱导突变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突变型IDUAcDNA ,可用于下游的体外表达 ;此定点突变技术具有简便、诱变效率高等优点 ,是体外构建突变型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诱变 α-L-艾杜糖醛酸酶 基因 idua 体外表达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广东汉族群体粘多糖贮积症Ⅰ型KpnⅠ位点的RFLP
2
作者 郭奕斌 光炜 杜传书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5期11-12,共2页
 本文对85 例无亲缘关系的广东汉人的170 例染色体进行IDUA 基因Kpn Ⅰ位点的RFLP研究,结果显示:等位基因A1 频率为0 .18 ,等位基因A2 频率为0.82,杂合率为32% 。经x2 检验,证实这些结果与国外...  本文对85 例无亲缘关系的广东汉人的170 例染色体进行IDUA 基因Kpn Ⅰ位点的RFLP研究,结果显示:等位基因A1 频率为0 .18 ,等位基因A2 频率为0.82,杂合率为32% 。经x2 检验,证实这些结果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对3个家系10 位成员等位基因传递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A1 、A2 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症 idua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下载PDF
IDU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一例
3
作者 贾海亭 王春华 刘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对1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1例因双手十指伸直受限、双下肢屈曲畸形而就诊于骨科门诊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对其父母及两个姐姐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 目的对1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1例因双手十指伸直受限、双下肢屈曲畸形而就诊于骨科门诊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对其父母及两个姐姐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面容丑陋、身材矮小、头圆大、颈短、角膜浑浊、骨骼畸形,酶学检测阳性,基因检测发现定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IDUA基因存在两处杂合变异,c.1049delA(p.N350Mfs*4)和c.1815dupT(p.V606Cfs*53),这两处杂合变异的家系验证结果显示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患儿大姐和二姐分别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c.1815dupT为已报道的致病基因,c.1049delA在人类基因数据库中未见收录。结论IDU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是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c.1049delA(p.N350Mfs*4)为一个新变异,丰富了该病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idua基因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IDU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黏多糖贮积症Ⅰ型1例报告
4
作者 熊道学 成艳 姜建渝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7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 探讨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方法 回顾分析l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9月13天。5个月时出现双眼无神,眼科检查发现双眼角膜混浊。临床表型及外周血α-L-艾杜糖苷酶(IDUA)活性检测符合黏多糖... 目的 探讨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方法 回顾分析l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9月13天。5个月时出现双眼无神,眼科检查发现双眼角膜混浊。临床表型及外周血α-L-艾杜糖苷酶(IDUA)活性检测符合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在4p16.3区域存在大片段杂合缺失,缺失段为(980784-985463)×1;在c.911delT和c.76G>A存在1个杂合突变和一个半合子突变,均来源于母亲。结论 本例患儿为IDU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黏多糖贮积症I型发病,临床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idua基因 高通量测序 复合杂合突变
原文传递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二例基因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宁 魏珉 +4 位作者 施惠平 邱正庆 姚凤霞 孟岩 张为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对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病例进行基因检测,对再孕母亲进行产前诊断。方法用酶学检测方法确诊2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先证者;采用PCR扩增技术结合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2例先证者血液及其再孕母亲羊水细胞中IDUA基因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 目的对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病例进行基因检测,对再孕母亲进行产前诊断。方法用酶学检测方法确诊2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先证者;采用PCR扩增技术结合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2例先证者血液及其再孕母亲羊水细胞中IDUA基因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结果在2例经酶学检测确诊的先证者中共检测出4种基因突变:P.L238R、c.883InsC、c.531InsT、P.L346R,2种为插入突变,2种为错义突变。在先证者1母亲羊水细胞IDUA基因中未发现致病基因突变,羊水细胞中[DUA酶活性为9.0nmol/(h·mg蛋白);在先证者2母亲羊水细胞IDUA基因中检测到与先证者相同的两个致病突变,羊水细胞中IDUA酶活性为0.5nmol/(h·mg蛋白)。结论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先证者发现的4种突变中,P.L346R为已知突变,P.L238R,e.883Insc,c.531InsT为首次发现的新突变。胎儿1未获得与先证者相同致病基因,为正常胎儿。胎儿2获得与先证者相同致病基因,为受累胎儿。产前基因诊断结果与酶学产前诊断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产前诊断 基因 突变 idua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