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eIF4E7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沉默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春 武亚丹 +3 位作者 张春微 王健华 余乃通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由木薯褐色条斑病毒(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CBSV)和乌干达木薯褐色条斑病毒(Uganda 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UCBSV)引起的木薯褐色条斑病毒病(CBSD)严重威胁着非洲木薯种植业的发展,且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病毒侵染植... 由木薯褐色条斑病毒(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CBSV)和乌干达木薯褐色条斑病毒(Uganda Cassava brown steak virus,UCBSV)引起的木薯褐色条斑病毒病(CBSD)严重威胁着非洲木薯种植业的发展,且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病毒侵染植物需要借助植物的翻译和复制系统来完成基因组的翻译及自身的复制,其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 IF4E)是多种RNA病毒侵染植物的必需因子。e IF4E7是木薯编码的e IF4E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构建该靶标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1300-Ca4E7。本生烟瞬时表达系统结合半定量RT-PCR的方法证明,该载体能高效沉默过量表达载体p AI-Ca4E7中的e IF4E7基因在本生烟叶片中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木薯e IF4E7在CBSV及UCBSV侵染中的作用以及利用RNA技术干扰植物基因的病毒防治新策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e if4e7 干扰载体 本生烟瞬时表达 半定量RT-PCR 沉默效果
下载PDF
潜在抑癌基因eIF4E3对宫颈癌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丽萍 姚运红 +4 位作者 庞天云 张叶 康海仙 王森 胡新荣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2-1606,共5页
目的探讨潜在抑癌基因e IF4E3对宫颈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转染e IF4E3表达质粒至Hela细胞和C33A细胞,用定量PCR和WB鉴定转染效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过表达e IF4E3后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平板... 目的探讨潜在抑癌基因e IF4E3对宫颈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转染e IF4E3表达质粒至Hela细胞和C33A细胞,用定量PCR和WB鉴定转染效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过表达e IF4E3后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用WB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e IF4E3表达质粒后,Hela细胞和C33A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在48 h分别下降32.84%和30.42%(P<0.05);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下降39.99%和21.42%(P<0.05);G2/M期细胞比率分别下降55.33%和54.79%(P<0.05);PCNA蛋白和cyclin B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而cyclin A1和P27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e IF4E3通过下调cyclin B1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周期G_2/M期,从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本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e IF4E3是否宫颈癌的抑癌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宫颈癌预防和诊治靶点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if4e3 宫颈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p53, p21^(CIP1/WAF1) and eIF4E in the adjacent tissues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tablishing the molecular boundary and a cancer progression model 被引量:1
3
作者 Yi Li Bo Li +4 位作者 Bo Xu Bo Han Hui Xia Qian-Ming Chen Long-Jia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of key molecules and the status of DNA in bo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and adjacent tissues to establish a molecular surgical boundary and provide a cancer progr...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of key molecules and the status of DNA in bo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and adjacent tissues to establish a molecular surgical boundary and provide a cancer progression model. Biopsy samples from 50 OSC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cancer), P1(0–0.5 cm), P2(0.5–1 cm), P3(1–1.5 cm) and P4(1.5–2 cm) groups based on the distances from the visible boundary of the primary focus. Twenty samples of normal mucosa were used as controls. We us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to evaluate p53, p21CIP1/WAF1, e IF4 E and Ki-67 expression and to determine DNA status, respectively. Sub-mucosal invasion was present in the P1 and P2 groups as determined by ha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Mutant p53 expression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cancerous to normal mucosae, whereas p21CIP1/WAF1 expression displayed an opposite trend. e IF4 E expression decreased from cancerous to normal mucosae. Ki-67 expression, the heteroploidy ratio, S-phase fraction and proliferative index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tumour centr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the resection boundary in OSCC surgery should be beyond 2 cm from the tumour. Additionally, the adjacent tissues of the primary focus could be used as a model for assessing cancer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if4e molecular boundary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21 P53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P-2α、eIF4E和MMP-9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永 肖丽 +2 位作者 杨元元 刘晓博 岳伶俐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AP-2α、e IF4E和MMP-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P-2α、e IF4E和MMP-9的蛋白表达差异,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 目的探讨AP-2α、e IF4E和MMP-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P-2α、e IF4E和MMP-9的蛋白表达差异,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P-2α阳性表达率为45.7%,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75.0%(P<0.05),e IF4E和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4.2%,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45.0%和40.0%(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P-2α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e IF4E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2α和e IF4E可能分别在转录和翻译阶段调控MMP-9的表达,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AP-2Α e if4e MMP-9
原文传递
The structure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heir roles in spore resistance
5
作者 wang wei wu xuan zhou pingle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 通过检测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 IF4E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手术治疗的HPV阳性的宫颈病变组(CINI、CINII、CINIII各10例)共30例及宫颈癌组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因子宫良性病... 目的 通过检测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 IF4E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手术治疗的HPV阳性的宫颈病变组(CINI、CINII、CINIII各10例)共30例及宫颈癌组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HPV阴性的正常宫颈上皮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e IF4E的表达。结果 e IF4E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无表达,在CINI级组织中无表达,在CINII级组织中偶有表达,阳性率30%;在CINIII级中低表达,阳性率70%,强阳性率10%;在宫颈癌组织中,无论是鳞癌还是腺癌均有强表达,阳性率100%;且其表达与宫颈癌期别呈正相关;II期组〉I期组,III~IV期组〉II期组;P〈0.05。e IF4E在低分化癌中染色灰度明显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 IF4E可能作为宫颈癌的预测肿瘤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IN e if4e
下载PDF
MNK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印波 曹宇 +1 位作者 刘丹 赵临襄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7-205,共9页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作用激酶(MNK)对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209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作用与肿瘤相关mRNA的翻译起始过程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性形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NK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靶向治疗...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作用激酶(MNK)对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 IF4E)209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作用与肿瘤相关mRNA的翻译起始过程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性形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NK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标。本文对MNK的结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阐述MNK与肿瘤的关系,重点对小分子MNK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为新型具有高选择性的MNK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作用激酶(MNK)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p-e if4e) 肿瘤治疗 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