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F-1基因克隆及其产物的测序鉴定
1
作者 曹尚美 邹真真 +5 位作者 陈泊霖 杨少哲 张清伟 王单单 王浩然 付秀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7-11,共5页
基因过表达在基础实验和基因治疗应用中都是常用的手段,而质粒的扩增在基因过表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如何规范、高效地对质粒进行扩增和提取是基因治疗应用的前提,也是困扰很多基础研究人员的难题。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在降低实验... 基因过表达在基础实验和基因治疗应用中都是常用的手段,而质粒的扩增在基因过表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如何规范、高效地对质粒进行扩增和提取是基因治疗应用的前提,也是困扰很多基础研究人员的难题。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在降低实验成本基础上,建立过表达质粒扩增、提取的最优方案。首先采用传统方法制作LB培养基和感受态细胞,对转化后的质粒进行大量扩增培养,之后使用商业试剂盒对质粒进行提取,反复试验后对商业试剂盒质粒提取过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最终获得高纯度和浓度的质粒溶液。经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sanger测序等多种方式检测验证后与NCBI数据库中目标基因序列一致,提示扩增、提取成功。经优化后的质粒扩增、提取方案标准、高效,成本低廉,是质粒基因克隆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质粒克隆 基因过表达 质粒的扩增 基因治疗应用
下载PDF
敲低NIPBL基因对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董丽丽 张惠荣 《农垦医学》 2024年第1期33-37,43,共6页
目的:探讨敲低NIPBL基因对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转染的NIPBL sh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TGF-β1组、TGF-β1+IGF-1组、NIPBL-空白对照组,并设立未转染的NIPBL+组,对上述四组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敲低NIPBL基因对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转染的NIPBL sh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TGF-β1组、TGF-β1+IGF-1组、NIPBL-空白对照组,并设立未转染的NIPBL+组,对上述四组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在培养7、14、21天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ox-9、Collagen-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成软骨诱导的各阶段,Sox-9、Collagen-Ⅱ的蛋白表达量均为TGF-β1+IGF-1组高于TGF-β1组,NIPBL+组高于TGF-β1组和NIPBL-对照组(P<0.05);(2)在诱导7、21天时,Sox-9基因的蛋白表达量TGF-β1+IGF-1组高于NIPBL-对照组(P<0.05);(3)在各诱导阶段,TGF-β1+IGF-1组和NIPB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敲低NIPBL基因导致TGF-β1与IGF-1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BL基因 TGF-Β1 igf-1 成软骨分化 德朗热综合征
下载PDF
HMGA2 基因多态性、血清IGF-1对特发性矮小症rhGH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3
作者 相媛媛 杜维维 +2 位作者 高世全 李学超 王建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基因多态性、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特发性矮小症(ISS)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00...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基因多态性、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特发性矮小症(ISS)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纳入对照组,PCR测序分析HMGA2基因多态性情况,所有患儿均予以指导接受rhCH治疗;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HMGA2基因多态性分布和血清IGF-1表达;分析不同基因型患儿GH治疗前后IGF-1变化;分析HMGA2基因多态性联合IGF-1对ISS患儿rhGH疗效预测价值。对比不同HMGA2基因多态性ISS患儿rhGH生长情况和IGF-差异;分析不同HMGA2基因多态性和IGF-1、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儿童在HMGA2基因SNP rs1042725和SNP rs7968682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在基因SNP rs1042725中,对照组TT型表达明显高于研究组,SNP rs7968682中GT型表达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SS患儿血清IGF-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rs1042725和SNP rs7968682基因型患者的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MGA2基因SNP rs1042725、SNP rs7968682联合血清IGF-1评估ISS患者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935,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其他3种检测(P<0.05);经rhGH治疗后ISS患儿不同HMGA2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SNP rs042725基因型中CT型表达ISS患儿生长情况显著优于TT和CC型(P<0.05);SNP rs7968682基因型中GT型表达ISS患儿生长情况显著优于TT和GG型(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HMGA2基因多态性与IGF-1和疗效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ISS患儿HMGA2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儿童有一定差异,且ISS基因SNP rs 1042725和SNP rs7968682位点与疗效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ISS患儿生长发育有关,可能有血清IGF-1调控有关,为临床ISS患儿的诊治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A2基因多态性 igf-1 特发性矮小症 RHGH 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IGF-1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保护软骨细胞免受IL-1β诱导的损伤
4
作者 向文远 易林 +1 位作者 邓迎杰 方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32-1137,1144,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IGF-1过表达的BMSCs,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IGF-1过表达的BMSCs,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将IGF-1慢病毒转染的BMSCs、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的BMSCs、BMSCs分别与5 ng/mL 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CCK-8检测软骨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提取液中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IGF-1过表达的BMSCs提高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增殖活性,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提取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5),下调软骨细胞中Bax、Caspase-3、Cytc等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IGF-1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软骨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igf-1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下载PDF
Polymorphism of Coding Sequences of IGF1R Gene in Baise Horses and Thoroughbred
5
作者 BAO Hai-gang HAN Wen-peng ZE Xiao-le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8期3-5,共3页
[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polymorphism of mat-peptide sequence of IGF1 R gene in Baise horses and thoroughbred, which would af- ford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the dwarf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breedi... [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polymorphism of mat-peptide sequence of IGF1 R gene in Baise horses and thoroughbred, which would af- ford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the dwarf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breeding in horses. [Method] A total of 57 blood samples of each breed were collected and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by the standard phenol -chloroform method. Five DNA pools of each breed were constituted and polymorphism sites were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PCR products. Frequencies of genotypes and alleles at these sites of each breed were checked by PCR-RFLP. [Result] Four polymorphism sites were identified in exon 2, 5 and 16, including mutations of T406C, T179 627C, G212 077A and G2.12 110A.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frequency of T179 627C between the Baise horses and thoroughbred. The mutation (3212 077A was only found in the thorou- ghbred, and the mutations, T406C and G212 110A, were only checked out in the Baise horses. [ Conclusion] Whether these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horse growth needs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ses igf1R gene Polyrnorphism PCR-RLFP
下载PD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6
作者 李向东 惠国桢 +4 位作者 卢大儒 王琪 徐露 邱信芳 薛京伦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7期597-60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system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Methods Using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GCV kil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system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Methods Using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GCV killing effeciency after combined gene transfer of HSVtk and antisense IGF1 was observed in vitro.Rat glioma was treated with HSVtk/GCV and antisense IGF1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rats was observed.Results C6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k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were more sensitive to GCV than that transfected with tk gene alone.The survival of the combination gene therapy group was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and large amounts of CD+ 4,CD+ 8 lymphocytes were detected in the tumor tissues.Conclusion Antisense IGF1 gene may enhance the tumorkilling effects of HSVtk/G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TK igf-1 GLIOMA geneTHERAPY
下载PDF
NPY、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文奇 李慧芳 +3 位作者 吴旭 钱凯 张晶鑫 葛洪伟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3,27,共5页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文昌鸡NPY基因和IGF-1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NPY、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日龄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8.95枚)与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1.55枚)相比差异显著,NPY基因以加性方式作用,其中...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文昌鸡NPY基因和IGF-1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NPY、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日龄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8.95枚)与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1.55枚)相比差异显著,NPY基因以加性方式作用,其中300日龄产蛋数加性效应值为-0.252(P<0.05)。IGF-1基因同样以加性方式作用,其中300日龄产蛋数加性效应值为0.199(P<0.05)。300日龄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9.03枚)与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2.61枚)相比差异显著,400日龄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137.84枚)与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127.82枚)相比差异显著;IGF-1 bb型个体平均连产天数(3.38 d)分别与IGF-1的BB、Bb型个体平均连产天数(2.96、2.78 d)相比差异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Y-1基因 igf基因 繁殖 SNP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IGF-1基因的基因型对生长和体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阮瑞霞 俞菊华 +2 位作者 李红霞 李建林 唐永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2-688,共7页
通过比对6尾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外显子1-部分内含子2和外显子3-部分内含子4序列,共找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1_G1... 通过比对6尾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外显子1-部分内含子2和外显子3-部分内含子4序列,共找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1_G1319T和内含子3_C6T。使用PCR-RFLP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121尾吉富罗非鱼在内含子1_A1307G和内含子3_C6T的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含子1_A1307G与雌鱼增重和体厚/体长值均显著相关(P<0.05),但与雄鱼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内含子3_C6T与雄鱼和雌鱼的增重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与雌鱼体高/体长显著相关(P<0.05)。为了验证所选标记在其他家系的表现,本实验检测了来自60个家系的417尾吉富罗非鱼在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3_C6T的基因型与增重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相同趋势。本实验筛选到与吉富罗非鱼体型和增重相关的SNP位点2个,可作为辅助育种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吉富罗非鱼 单核苷酸多态性 增重 体型 相关性
下载PDF
4个猪种IGF-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强 秦洋 +3 位作者 夏青娟 郝林琳 刘松财 于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7-590,共4页
为了探索IGF-1基因的启动子结构特征对猪体长性状的影响,应用PCR方法从藏猪、巴马小型猪、野猪、军牧一号猪的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测序了IGF-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不同品种猪之间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目... 为了探索IGF-1基因的启动子结构特征对猪体长性状的影响,应用PCR方法从藏猪、巴马小型猪、野猪、军牧一号猪的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测序了IGF-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不同品种猪之间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目和序列特征的差异,发现在IGF-1基因启动子区,巴马小型猪与藏猪、东北野猪、军牧一号猪相比,缺失CdxA、Nkx-2 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但比藏猪、东北野猪多了1个MZF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藏猪、东北野猪与军牧一号猪相比,缺失1个MZF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邻接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发现,藏猪与巴马小型猪亲缘关系最近,与东北野猪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但与军牧一号猪亲缘关系最远。结果表明:猪的IGF-1基因启动子结构在不同体长猪种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启动子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不同日龄鸭肝脏中IGF-1及IGF-1R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明雪 朱文奇 +3 位作者 章玲玲 宋卫涛 宋迟 胡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明确鸭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IGF-1受体(IGF-1R)基因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选择0、14、28、42和56日龄高邮鸭和金定鸭各10只(共100只),称测体重后屠宰,采集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和IGF-1R基因的发育... 为明确鸭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IGF-1受体(IGF-1R)基因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选择0、14、28、42和56日龄高邮鸭和金定鸭各10只(共100只),称测体重后屠宰,采集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和IGF-1R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0~56日龄期间,高邮鸭和金定鸭肝脏IGF-1基因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56日龄时高邮鸭肝脏IGF-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金定鸭;IGF-1R基因表达量基本呈下降趋势,高邮鸭肝脏IGF-1R基因表达量在0日龄时显著高于金定鸭。高邮鸭和金定鸭肝脏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体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鸭肝脏中IGF-1和IGF-1R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且存在品种差异,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1基因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igf-1基因 igf-1R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绵羊IGF-1和GH分泌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闫云峰 杨华 +2 位作者 杨永林 潘晓亮 邹云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绵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分泌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置肉羊饲料及研究肉羊生长发育提供基础。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多胎萨福克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绵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分泌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置肉羊饲料及研究肉羊生长发育提供基础。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多胎萨福克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低蛋白日粮、中蛋白日粮和高蛋白日粮)。采用ELISA方法和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30、60、90和120d)羔羊外周血中IGF-1、GH浓度和皮肤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绵羊平均日增重、外周血中IGF-1和GH的浓度以及皮肤组织IGF-1基因的表达丰度,而未显著影响GH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提示,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绵羊生长发育快,外周血中IGF-1浓度增加,GH浓度降低,IGF-1基因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蛋白水平 igf-1 GH 分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萨福克羊GH和IGF-1基因组织表达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闫云峰 杨华 +2 位作者 杨永林 潘晓亮 马全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2,28,共6页
为分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对绵羊生长发育的作用,以6月龄萨福克公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绵羊肠系膜淋巴结、心脏、肝脏、... 为分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对绵羊生长发育的作用,以6月龄萨福克公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绵羊肠系膜淋巴结、心脏、肝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11个组织中GH和IGF-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在睾丸、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大脑、肾脏和骨骼肌(P<0.05);IGF-1基因在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P<0.05)。说明绵羊GH和IGF-1基因有特定的组织表达模式;GH基因与免疫、繁殖及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IGF-1基因与生长发育及免疫密切相关,肝脏不仅是IGF-1的主要合成器官,也是该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主要器官组织之一。GH和IGF-1基因均具有一因多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GH基因 igf-1基因 MRNA表达量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IGF-1、OVR基因SNPs位点与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玉梅 李佳玉 +5 位作者 杨娴婧 贺刚刚 冯海洋 张婷 廖和荣 孙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1,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IGF-1、OVR作为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1、OVR进行SNPs检测。结果表明:IGF-1外显子3(A-38965G),OVR外显子3(G-5448A)、6(G-8284A)和8... 研究旨在探讨IGF-1、OVR作为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1、OVR进行SNPs检测。结果表明:IGF-1外显子3(A-38965G),OVR外显子3(G-5448A)、6(G-8284A)和8(A-9030T)存在突变位点;χ2检验显示:玫瑰冠鸡群体在A-38965G和A-9030T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G-8284A位点BB型鸡的初生重、开产日龄、300日龄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38965G位点AB型蛋重、哈夫单位、蛋白重均显著高于BB型(P<0.05);OVR多态位点构建的单倍型中,GAT的蛋壳强度、蛋重均显著高于GAA(P<0.05),开产日龄、300日龄总产蛋数均显著高于GGT(P<0.05)。这说明IGF-I、OVR与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性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BB、AB型及单倍型GAT有望作为与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冠鸡 igf-1 OVR 多态性 单倍型 产蛋性能 蛋品质性状
下载PDF
IGF-1基因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健 程明军 +2 位作者 陈义松 丁景新 华克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研究IGF-1基因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影响,探索对该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0只SD雌鼠水囊阴道扩张法建模,从185只成功模型中随机选取148只并分为5组,分别进行IGF-1基因治疗、氨哮素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空质粒... 目的研究IGF-1基因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影响,探索对该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0只SD雌鼠水囊阴道扩张法建模,从185只成功模型中随机选取148只并分为5组,分别进行IGF-1基因治疗、氨哮素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空质粒载体注射和未治疗,另选未建模大鼠20只作为空白对照,各组分别于治疗后1、21、42和63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血清生化指标(LDH,CK)检测等,并在光镜下观察耻尾肌肌纤维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21 d时,无论是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还是收缩力/肌重比,IGF-1组、电刺激组治疗效果更佳;而IGF-1组与电刺激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GF-1基因治疗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效果优于药物治疗等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基因治疗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大鼠模型
下载PDF
转IGF-1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肠道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新华 张星星 +8 位作者 王立民 黄新 韩猛立 张译元 郭延华 唐红 何延华 钟发刚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7-2402,共16页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II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超细毛羊 肠道菌群结构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两品种鹌鹑IGF-1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晶 刘朝阳 白秀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0,共3页
根据GenBank中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北京白羽蛋用鹌鹑和法国沙维玛特肉用鹌鹑IGF-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获得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06和804 bp。结果表明,所测的两... 根据GenBank中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北京白羽蛋用鹌鹑和法国沙维玛特肉用鹌鹑IGF-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获得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06和804 bp。结果表明,所测的两段序列经GenBank中的BLAST分析与鸡(Gallus gallus)IGF-1基因同源性均为93%;在IGF-1基因核苷酸水平上,北京白羽蛋用鹌鹑与法国沙维玛特肉用鹌鹑的同源性为9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 克隆 测序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IGF-1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玉珏 田雨光 +1 位作者 顾为望 岳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克隆西藏小型猪的肝脏组织中的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并与Pubmed中查询到的猪c DNA进行比对分析。方法提取了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 目的克隆西藏小型猪的肝脏组织中的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并与Pubmed中查询到的猪c DNA进行比对分析。方法提取了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IGF-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克隆出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中的IGF-1的c DNA序列,获得了大小为567 bp长的片段,编码了186个氨基酸,与Pubmed中查询到的猪(NM_214256.1)的IGF-1基因高度同源,比对序列发现,在440、455 bp处发生了G→A、C→T的突变,该位点的突变引起相应编码氨基酸的变化,分别由组氨酸变成了精氨酸、亮氨酸转变成了丝氨酸。结论为西藏小型猪的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学依据。两个位点的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的改变是否是导致西藏小型猪矮小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igf-1基因 克隆测序
下载PDF
IGF-I与IGFBP-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秀华 王金玉 +4 位作者 张跟喜 魏岳 顾玉萍 俞亚波 施会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58,共7页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I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 遗传多态性 遗传效应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IGF-1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雨光 王玉珏 +1 位作者 庞炜 岳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测定西藏小型猪的IGF-1基因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GAPDH基因为内参照,检测了IGF-1基因在西藏小型猪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阶段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1)IG... 目的测定西藏小型猪的IGF-1基因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GAPDH基因为内参照,检测了IGF-1基因在西藏小型猪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阶段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1)IGF-1基因表达的时序性研究表明在0、0.25、0.5、1、2岁时肌肉组织的表达量最低,在0、0.25、0.5岁时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0.1、2、3岁时肝组织的表达量最高。(2)IGF-1基因在在7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0.25岁时其在表达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肺、肝、肾、脾、心脏和肌肉。且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1)。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中,IGF-1基因0.25岁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均达到峰值。结论西藏小型猪的IGF-1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西藏小型猪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靶向IGF-1基因的siRNA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元元 董万利 +2 位作者 胡锦 金由辛 惠国桢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77,222,共4页
目的观察靶向IGF-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内和体外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干扰后IGF-1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进行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分析;用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靶向IGF-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内和体外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干扰后IGF-1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进行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裸鼠成瘤实验测定IGF-1基因表达下调后胶质瘤C6细胞在体内致瘤能力的改变。结果靶向IGF-1基因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使IGF—1 mRNA表达减少50%~80%,蛋白表达减少6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降低了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结论siRNA介导的IGF-1基因下调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IGF-1可以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胶质瘤 基因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