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2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2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
下载PDF
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3 位作者 孔亚荣 裴勃 蒋美超 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LIF组[n=58,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和PTED组(n=64,PTED治疗),比较两组IL-6、HMGB-1、IL-17水平、分析PTED组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的IL-6、HMGB-1、IL-17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ED组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ED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TLIF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吸烟、是否营养不良和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BMI、术中出血量多少、有无使用内固定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为影响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IL-6、HMGB-1和IL-17水平,且手术疗效确切;而年龄、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等是影响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6 HMGB-1 il-17
下载PDF
血清CYR61、IL-17、Klotho蛋白对Graves眼病病情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王方 张欢 +1 位作者 付志远 卜战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65-1168,117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白细胞介素-17(IL-17)、单向跨膜蛋白(Klotho)对Graves眼病(GO)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五科诊治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活...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白细胞介素-17(IL-17)、单向跨膜蛋白(Klotho)对Graves眼病(GO)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五科诊治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评估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42例及非活动期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基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TSH受体抗体(TRAb)、CYR61、IL-17、Klotho蛋白水平及CAS评分],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GO眼病活动期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测价值。结果 活动组Klotho、TSH、FT3、FT4、TRAb、TNF-α、IFN-γ、CYR61水平及CAS评分相较于非活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3,4.364,5.232,6.100,4.364,7.344,4.890,6.541,6.995,13.283,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TSH、FT3、FT4、TRAb、TNF-α、IFN-γ、IL-17、Klotho、CYR61合并CAS评分为影响GO眼病活动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0,1.667,1.689,1.692,1.742,1.791,1.863,1.887,1.828,1.842,P<0.05);CYR61、IL-17、Klotho联合预测GO活动期的预测价值均高于三者单一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0.827,0.817,0.866(P<0.05)。结论 血清CYR61、IL-17、Klotho蛋白与GO活动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联合检测对GO病情预测效能较好,评估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R61 il-17 KLOTHO GRAVES眼病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及血清IL-6、IL-17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的评价
5
作者 叶敏 《医师在线》 2024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甲氨蝶呤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血液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目的分析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甲氨蝶呤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血液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IL-17水平。统计所有患者临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IL-6、IL-17水平。结果RA患者重度活动组的CD4^(+)/CD8^(+)、血清IL-6、IL-17水平均高于中度及轻度活动组(P<0.05)。RA患者治疗后CD4^(+)、血清IL-6、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102例RA患者中,72例预后良好,占比70.59%,30例为预后不良,占比29.41%。预后不良的RA患者治疗后CD4^(+)、血清IL-6、IL-17水平较预后良好者高,CD8^(+)较预后良好者低(P<0.05)。结论CD4^(+)、CD8^(+)、CD4^(+)/CD8^(+)、血清IL-6、IL-17水平与RA患者预后情况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il-6 il-17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降钙素介导CD36、IL-17的表达对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锦威 黄浩 何元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44-149,共6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022年7月21日—11月10日以人软骨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降钙素处理后,采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CCK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022年7月21日—11月10日以人软骨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降钙素处理后,采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CCK 8,CCK-8)实验筛选出降钙素最佳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疾病组、治疗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CD36表达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情况,酶标法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降钙素、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Ⅱ型胶原(type Ⅱcollagen,Col Ⅱ)的m 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heat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3,NLRP3)、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人软骨细胞的活力对降钙素呈浓度依赖性,后选择50 nM浓度的降钙素进行细胞实验。疾病组细胞伴随ColⅡ的m RNA相对表达量为(0.47±0.06)、CD36阳性率为(0.17±0.02)%、SOD为(151.14±12.26)U/mL,低于对照组的(1.00±0.09)、(1.50±0.16)%、(242.33±21.17)U/mL(P <0.05);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细胞中MMP13和IL-17m RNA相对表达量、ROS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及MDA含量升高;同时,NLRP3和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然而,降钙素的使用能够逆转IL-1β诱导软骨细胞引起的上述一系列指标变化。Pearson分析显示,降钙素与CD36表达呈正相关(r=0.922,P=0.001),与IL-17呈负相关(r=-0.881,P=0.002),CD36与IL-17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0,P=0.023)。结论 降钙素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介导CD36、IL-17的表达,缓解软骨细胞的应激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关节炎 降钙素 CD36 il-17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Th17细胞与IL-17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晓莉 马德寿 +1 位作者 江彤 李嘉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与甲状腺组织内17型辅助T(Th17)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升高,且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失衡。Treg比例下降导致甲状腺内免疫抑制功能降低,而Th17细胞通过分泌IL-17等调节甲状腺内促炎...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与甲状腺组织内17型辅助T(Th17)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升高,且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失衡。Treg比例下降导致甲状腺内免疫抑制功能降低,而Th17细胞通过分泌IL-17等调节甲状腺内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和介导甲状腺组织纤维化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17型辅助T(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il-17) 调节性T细胞(Treg)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TIPE2在IMN中的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潘京 薛国辉 +2 位作者 桂菲 王路 刘丹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3-85,126,共4页
目的:搜集IMN病例标本,检测TIPE2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MN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方法:选取IMN患者60例为IMN组,招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2组TIPE2水平按文献方法测定,TNF-α、IL-2、IL-17和IL-10水平采... 目的:搜集IMN病例标本,检测TIPE2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MN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方法:选取IMN患者60例为IMN组,招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2组TIPE2水平按文献方法测定,TNF-α、IL-2、IL-17和IL-10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IMN组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含量、尿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而TIPE2、TNF-α、IL-2水平和IL-17/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IPE2水平与TNF-α、IL-2、IL-17/IL-10值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方向,为基础分子参与的免疫调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TIPE2 巨噬细胞极化 il-17 il-10
下载PDF
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及BNP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刘怡雪 王海彦 李少珂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81-484,489,共5页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与试验组40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炎性因子[IL-17、IL-6]、心衰因子[心钠肽(ANP)、BN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ICU监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LVEDD、心胸比较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L-6、IL-17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NP、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瓣膜患者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7、BNP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并瓣膜疾病 瓣膜置换术 冠脉旁路移植术 il-17 il-6 BNP
下载PDF
IFN-αIL-6和IL-17检测对结核病辅助诊断价值
10
作者 刘战地 孙明玥 +2 位作者 田二朋 马伟立 邸红芹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942-945,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T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3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最新实施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其中确诊结核病69例... 目的:评价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T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3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最新实施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其中确诊结核病69例,纳入结核组,非结核病70例纳入非结核组。采用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和IFN-α水平,并分析三种因子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核组患者IL-6浓度和IL-17浓度显著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患者IFN-α浓度略高于非结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ROC曲线分析:IL-6检测AUC面积为0.658(P<0.001)、IL-17检测AUC面积为0.734(P<0.001)、IFN-α检测AUC面积为0.571(P<0.001)。结论:MTB感染者IL-6、IL-17水平增高,IL-6、IL-17对结核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IL-6、IL-17在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细胞因子 IFN-Α il-6 il-17
下载PDF
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检测与308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效果的相关性
11
作者 杜晓丽 张伟 +3 位作者 张杰娜 刘昕 王艳 闫越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检测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106例,均行308 nm准分子光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检测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106例,均行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治疗后6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n=28)和有效组(n=78),比较2组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分析影响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无效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预测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无效的价值。结果治疗无效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面积、皮损部位、家族史、饮酒史、发病季节、日光暴晒、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3、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球蛋白G水平与有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治疗构成比及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治疗无效组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低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IL-17、Treg细胞水平均是影响308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预测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无效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0.04 ng/L和3.92%,敏感度分别为82.14%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80.77%和75.6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9和0.829,二者联合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7.44%和0.940。结论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检测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效果有关,临床检测血清IL-17和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可作为预测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效果的敏感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白细胞介素17 调节性T细胞 308 nm准分子光
下载PDF
清眩润目饮对干眼模型鼠眼表炎性因子IFN-γ、IL-17、MMP3、MMP9的影响
12
作者 刘悦 王佳娣 +2 位作者 韩其琛 赵珊珊 姚靖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 对雌性C57BL/6J小鼠进行干眼造模,给予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观察其对眼表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 目的 对雌性C57BL/6J小鼠进行干眼造模,给予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观察其对眼表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组)、D组(玻璃酸钠组),每组20只。B、C、D组进行干眼造模,C组给予18 mg/(kg·d)的中药灌胃处理,每天2次;D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2次。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的泪腺、角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FN-γ、IL-17、MMP3、MMP9水平。结果 在小鼠泪腺组织中,与B组比较,C组IFN-γ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MM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B组比较,D组IFN-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在小鼠角膜组织中,在小鼠角膜组织中,与B组比较,C组MM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B组比较,D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结论 清眩润目饮能够有效下调干眼模型鼠眼表炎性因子IFN-γ、IL-17、MMP3、MMP9水平,减轻干眼眼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扰素-γ(IFN-γ) 白细胞介素-17(il-17)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清眩润目饮 小鼠
下载PDF
HBV感染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袁林超 宋晓改 宋影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67-968,共2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HBV感染患者,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分为HBV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比较三组的血清IL-17、IL-23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HBV感染患者,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分为HBV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比较三组的血清IL-17、IL-23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血清IL-17、IL-23、IgG、IgA、IgM水平比较,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HBV携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IL-23、IgG、IgA、IgM水平均与HBV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7、IL-23、IgG、IgA、IgM水平与HBV感染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il-17 il-23 免疫功能 疾病进展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Hcy、D-D、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郭会月 王欣格 靳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20-1722,178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1月至2023年2月择取我院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1月至2023年2月择取我院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对比两组入院时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脑梗死病灶面积患者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对比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Hcy、D-D、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缺损程度、不同梗死面积患者入院时血清Hcy、D-D、IL-17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腔隙性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Hcy、D-D、IL-17均与神经缺损程度、脑梗死病灶面积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cy、D-D、IL-17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Hcy、D-D、IL-17水平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D-D、IL-17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认为临床检测其表达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有效指标,辅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D-D il-17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黄芪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维生素D受体表达及IL-23、IL-17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杨凡 管连城 +3 位作者 赵泽鑫 李红霞 柴艺汇 陈云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4,I0005-I0007,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D(30 ng/kg)组、甲氨蝶呤(1 mg/kg)组和黄... 目的观察黄芪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D(30 ng/kg)组、甲氨蝶呤(1 mg/kg)组和黄芪低(2.4 g/kg)、中(4.8 g/kg)、高(9.5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持续干预3周。采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对小鼠皮损进行评分;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 HE)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25(OH)D_(3)、IL-23、IL-17水平;Real-Time qPCR检测小鼠皮损VDR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皮损VD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损改变明显,PASI评分显著升高(P<0.05),银屑病特征性病理改变,血清25(OH)D_(3)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3、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中、高剂量组和维生素D组、甲氨蝶呤组PAS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组织病理改善,25(OH)D_(3)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3、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黄芪通过纠正IL-23、IL-17水平紊乱干预银屑病机制可能与调节VD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银屑病 维生素D il-23 il-17
下载PDF
基于IL-17/NF-κB信号通路探讨敦煌医方大补脾汤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炎症免疫的影响
16
作者 曾元丁 苏韫 +2 位作者 龚红霞 牛世伟 张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基于IL-17/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补脾汤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建立MFC胃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组、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联... 目的: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基于IL-17/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补脾汤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建立MFC胃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组、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21.58、10.79、5.40 g/(kg·d)],每组10只,雌雄分笼饲养,接种8 d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次日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摘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7和IL-6含量,免疫组化(IHC)、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肿瘤组织IL-17、IL-6、NF-κB和p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奥沙利铂组、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3.02%、52.92%、46.33%和39.52%,各给药组肿瘤质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显著高于奥沙利铂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清IL-17和IL-6含量、肿瘤组织IL-17、IL-6、NF-κB p65和p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奥沙利铂组相比,大补脾汤高、中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血清IL-17和IL-6含量、肿瘤组织IL-17、IL-6、NF-κB p65和p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对MFC胃癌荷瘤小鼠具有一定抑瘤作用,并可通过抑制IL-17/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免疫,抑制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脾汤 胃癌 il-17/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免疫
下载PDF
SLIT治疗BA的效果及对IL-17、IL-27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
17
作者 赵明明 杭燕萍 +3 位作者 杨良凤 葛林阳 郑海霞 陈文静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SLIT)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IL)-17、IL-27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分析124名B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两组入院后均接受...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SLIT)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IL)-17、IL-27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分析124名B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及外周血IL-17、IL-27水平和Th17/Treg。结果观察组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Th17/CD4^(+)和Th17/Treg和观察组IL-17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27、Treg/CD4^(+)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IT治疗BA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降低外周血IL-17水平,增加外周血IL-27水平,且纠正Th17/Treg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舌下脱敏 il-17 il-27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术前血清IL-17A、SUA及修正衰弱指数与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的关系
18
作者 马永旺 袁蕾 时建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82-285,290,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A)、血清尿酸(SUA)及修正衰弱指数与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切除术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A)、血清尿酸(SUA)及修正衰弱指数与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切除术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谵妄情况分为术后谵妄组(POD,45例),及非术后谵妄组(NPOD,103例),比较两组术前血清IL-17A、SUA及修正衰弱指数,分析其对POD的预测效能。结果 POD组年龄、苏醒时间、IL-17A、SUA、修正衰弱指数水平较NPOD组高,清蛋白水平较NPO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1、19.818、6.264、6.218、28.617、9.470,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苏醒时间、IL-17A、SUA、修正衰弱指数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清蛋白为术后谵妄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17A、SUA、修正衰弱指数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PO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835、0.876、0.933,三者联合预测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 POD患者IL-17A、SUA、修正衰弱指数水平均升高,且IL-17A、SUA、修正衰弱指数均为POD的相关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PO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血清尿酸 修正衰弱指数 术后谵妄
下载PDF
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IL-23/IL-17轴的影响
19
作者 徐小明 朱小燕 +2 位作者 许丽娜 夏丹 张道铭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049-1052,1061,共5页
目的 分析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 目的 分析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使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使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两组共治疗1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AI)、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IBDQ)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4周的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内毒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IL-23、IL-17水平;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CAI、IBD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5、5.291;P<0.05);联合组治疗6周、治疗14周的外周血D-乳酸、内毒素、Th17、IL-23、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0、7.190;5.295、7.737;2.820、3.921;5.635、9.463;6.937、9.516;均P<0.05);联合组治疗6周、治疗14周的外周血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0、3.008;均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05)。结论 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有效改善UC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维得利珠单抗 美沙拉嗪 肠黏膜屏障 il-23/il-17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20
作者 崔瑜 吴远慧 +3 位作者 胡彩霞 王文氢 张燕 高顺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29,47,共6页
目的检测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BP组)及25名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BP组)及25名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BP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水平,并以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BP组患者皮损中IL-17和IL-2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BP组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BP组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BP患者血清及皮损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参与BP的发病,且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可能参与BP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固有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