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b/c小鼠海马IL-1β水平和脑不对称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燕玲 申延琴 李康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242,245,共2页
关键词 Balb/c小鼠海马 il-1β水平 脑不对称性 边缘系统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通元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磊 刘李文姬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通元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元针法,对比治疗后... 目的:探讨通元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元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VVAS评分和WHOQOL-100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两组WHOQOL-100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RI、PI、PSV值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RI值明显降低,PI、PSV值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通元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元针法 温针灸 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血清TNF-αil-6 il-1β水平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小儿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IL-1β水平及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一帆 孙烨 孙香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小儿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将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里的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小儿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将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里的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附着水平、菌斑指数的水平和探诊深度;检测患者的龈沟液中IL-1β、IL-6水平和患者的血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附着水平、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的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IL-6水平和血清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的龈沟液中IL-1β、IL-6水平和血清,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IL-1β水平能通过葛根芩连汤显著降低,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il-1β水平 il-6水平 葛根芩连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IL-1Ra、IL-1Ra/IL-1β比值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任光 韦叶生 龙显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 IL - 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 - 1 Ra)以及IL -1 Ra/IL - 1β比值在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 1β与IL - 1 Ra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 5例脑梗死患者、48例脑...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 IL - 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 - 1 Ra)以及IL -1 Ra/IL - 1β比值在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 1β与IL - 1 Ra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 5例脑梗死患者、48例脑出血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血清IL - 1β、IL - 1 Ra和IL- 1 Ra/IL - 1β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 Ra以及IL - 1 Ra/IL - 1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1β和IL - 1 R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结论:IL - 1β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IL - 1 Ra可能起着抑制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IL - 1 Ra/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il-比值 脑卒中患者 血清 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1β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白细胞介素 正常对照组 脑梗死患者 脑出血患者 相关关系 水平变化 发病过程 抑制作用 免疫失调 病情监测 相关性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对宫颈粘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晓霄 张璇 刘嘉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7-547,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促性腺激素 宫颈粘液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il-1β水平 正常月经周期 卵泡发育 卵子成熟 生殖过程 甾体激素 调节作用
下载PDF
IL-1β在^(131)I治疗Graves’病并发Graves’眼病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赵辉 安建平 徐晓红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il-1β水平 GRAVES 131I 临床意义 治疗 眼病 并发 细胞因子表达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皮志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58-1259,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il-1β水平 血清一氧化氮 病毒性心肌炎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TNF-Α 测定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肝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1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急性胰腺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急性胰腺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E,F,G,H,I等5组,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分别于注射后1,3,6,12,24h处死动物同上法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LDH,TNF-α,IL-1β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A,B,C,D组动物TNF-α,IL-1β,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上升;(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注药剂量的AP组,肝组织EGR-1表达量随AP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并与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造模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Wistar大鼠 急性胰腺炎 il-1β水平 肝损害 EGR-1 免疫组化染色 牛磺胆酸钠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9
作者 倪晓晴 朱健华 姜胜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180-180,共1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LDL-IC)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设立终浓度均为150μg/ml的LDL组、LDL-IC组、IgG-IC组及阴性对照组与细胞孵育相同时间,以ELISh法检测比较培养上清TNF-α和IL-1β水平。并观察不同L...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LDL-IC)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设立终浓度均为150μg/ml的LDL组、LDL-IC组、IgG-IC组及阴性对照组与细胞孵育相同时间,以ELISh法检测比较培养上清TNF-α和IL-1β水平。并观察不同LDL-IC浓度(0,50,100,200,250μg/m1)作用相同时间以及终浓度为150μg/ml的LDL-IC与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0,3,6,12,24,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 细胞因子分泌 巨噬细胞 il-1β水平 TNF-α 同时间 C浓度 培养上清 检测比较 ISh法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豚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丽 孔灵菲 +1 位作者 王亚婷 仲昭双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4-765,共2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发挥作用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参与了哮喘发病的气道炎症过程。肺泡巨噬细胞(AMs...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发挥作用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参与了哮喘发病的气道炎症过程。肺泡巨噬细胞(AMs)广泛分布于支气管-肺泡表面,是许多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始动环节。目前发现在AMs中有NGF表达,且激活的AMs是IL-1β的主要来源。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行之有效的药物之一,它可作用于哮喘发病的多个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哮喘豚鼠AMs中NGF蛋白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水平的变化,及激素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水平 神经生长因子 支气管哮喘 哮喘豚鼠 白细胞介素- 因子表达 布地奈德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原文传递
胃瘦素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雪萍 李连青 郝素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讨胃瘦素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方法根据胃镜和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Hp-ureA-PCR、14C呼气试验、快速尿速酶试验对受检对象做Hp感染诊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感染阳... 目的探讨胃瘦素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方法根据胃镜和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Hp-ureA-PCR、14C呼气试验、快速尿速酶试验对受检对象做Hp感染诊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感染阳性和阴性患者胃黏膜组织上清液、血清瘦素的水平,用放射免疫实验检测胃黏膜组织上清液IL-1β、IL-1Ra的水平。结果其中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31例,Hp感染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Hp感染阳性组胃瘦素水平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瘦素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组织上清液IL-1β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组胃瘦素与IL1β显著负相关(r=-0.78,P<0.01)。结论胃瘦素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局部影响胃的功能,同时可能通过调节IL-1β/IL-1Ra的平衡而在Hp相关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 ^14C呼气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l-1Ra 慢性胃炎患者 il-1β水平 HP相关性胃炎 Hp感染 胃黏膜组织 血清瘦素水平 生理学作用 相关性分析 上清液 统计学 研究对象 检查诊断 阴性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