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苓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IL-1、IL-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梅 贾镭 +1 位作者 钟越 李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猪苓多糖 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il-1 il-2 作用机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3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下载PDF
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MMP3、PGE_(2)、IL-1β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元朗 刘志杰 朱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nt...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LDH患者1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A组(62例)、对照B组(62例)。对照A组予以灯盏花素穴位注射,对照B组予以针灸,观察组予以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均治疗1个月。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BI)、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积分肌电值、平均功率频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_(3)]、MMP3、PGE_(2)、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3.55%(58/62)高于对照A组7742%(48/62)、对照B组80.65%(50/62)(P<0.05);3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JOA、BI评分与积分肌电值、平均功率频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IgG、IgM、补体C_(3)、MMP3、PGE_(2)、IL-1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LDH可缓解疼痛程度与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提升腰背伸肌群肌肉收缩性,改善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下调血清MMP3、PGE_(2)、IL-1β表达,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穴位注射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 MMP3 PGE_(2) il-1Β
下载PDF
肤黄止痒汤抑制IL-31/TRPV1/ERK1/2信号轴缓解尿毒症小鼠皮肤瘙痒的研究
5
作者 李灵睿 陈梦莹 +4 位作者 游蔓芮 张家瑜 何竹 王少清 沈宏春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阐明肤黄止痒汤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Sham、Model、FHZYT、BCTC、FHZYT+BCTC),每组8只,干预完成后计数小鼠搔抓次数。指标检测包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肤中TNF-α、IL-1β、Substance P... 目的:阐明肤黄止痒汤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Sham、Model、FHZYT、BCTC、FHZYT+BCTC),每组8只,干预完成后计数小鼠搔抓次数。指标检测包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肤中TNF-α、IL-1β、Substance P和IL-31的表达。WB检测皮肤中Substance P、TNF-α、IL-1β、IL-31、TRPV1、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1.Model组小鼠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瘙痒次数增加(P<0.01)。2.Model组中TNF-α、IL-1β的表达上调,FHZYT、BCTC、FHZYT+BCTC组TNF-α表达则降低(P<0.01)。3.与Model组相比,FHZYT、BCTC、FHZYT+BCTC组瘙痒次数相对减少,皮肤中P物质、IL-31、TRPV1、ERK1/2及p-ERK1/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肤黄止痒汤可有效减少尿毒症小鼠皮肤瘙痒,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31/TR⁃PV1/ERK1/2信号轴,改善皮肤炎症状态并发挥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皮肤瘙痒 肤黄止痒汤 il-31 TRPV1 ERK1/2
下载PDF
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祁冰雪 封岩 +2 位作者 崔艳芳 祝永越 赵巧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8-0081,共4页
探讨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60 mL/min/1.73 m2)和肾功能异... 探讨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60 mL/min/1.73 m2)和肾功能异常组(eGFR<60 mL/min/1.73 m2),每组3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收集恒格列净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肾脏功能和IL-1β、IL-18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是否存在肾脏功能障碍,恒格列净作为一种SGLT-2抑制剂,都具有减少蛋白尿、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将其积极广泛地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格列净 2型糖尿病 肾脏功能 il-1Β il-18水平
下载PDF
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血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因子MIP-1α、IL-8、COX-2水平检测意义
7
作者 张科庄 吴永吉 +2 位作者 赵宪文 琚杰昌 冯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5-2360,共6页
目的:探究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检测血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IL-8、环氧合酶-2(COX-2)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及郑州市中心医院男科门诊收治的87... 目的:探究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检测血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IL-8、环氧合酶-2(COX-2)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及郑州市中心医院男科门诊收治的87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比较两组血清MIP-1α、IL-8、COX-2水平及不同疗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血清MIP-1α、IL-8、COX-2水平,分析血清MIP-1α、IL-8、COX-2差值与病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最大尿流速的相关性及血清MIP-1α、IL-8、COX-2差值与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的关系,并评价血清MIP-1α、IL-8、COX-2差值对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87例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标本中均存在细菌感染,且9例患者同时伴有支原体感染。87例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标本中共分离出3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30株(68.05%);革兰阴性菌108株(31.95%);观察组血清MIP-1α、IL-8、COX-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患者病程、NIH-CPSI评分、最大尿流速、治疗后MIP-1α、IL-8、COX-2水平及治疗前后MIP-1α、IL-8、COX-2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MIP-1α、IL-8、COX-2治疗前后差值与病程、NIH-CPSI评分呈正相关,与最大尿流速呈负相关(P<0.05);血清MIP-1α、IL-8、COX-2治疗前后差值与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显著相关(P<0.05);血清MIP-1α、IL-8、COX-2治疗前后差值评估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856、0.819、0.788,联合评估AUC值最大,为0.903。结论: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血清MIP-1α、IL-8、COX-2明显升高,与病情演变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临床疗效,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前列腺炎 病原菌 免疫炎症反应 MIP-1Α il-8 COX-2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及血清FGF-2、IL-33、ICAM-1水平影响
8
作者 雷国军 张喜豹 +1 位作者 唐明慧 罗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635-1638,1647,共5页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白细胞介素-33(IL-3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江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白细胞介素-33(IL-3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江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孟鲁司特钠组(n=30,孟鲁司特钠药物治疗)、槐杞黄颗粒组(n=30,槐杞黄颗粒治疗)及联合组(n=32,孟鲁司特钠+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三组疗效、肺功能及免疫血清指标IgE、IgG、IgM、外周血FGF-2、IL-33、ICAM-1表达水平、随访3个月内疾病控制情况。结果孟鲁司特钠组、槐杞黄颗粒组及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4,P<0.05)。三组治疗后FVC、FEV_(1)、FEV_(1)/FVC及IgG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均高于孟鲁司特钠组及槐杞黄颗粒组(F=8.594、11.090、6.221、8.117,P<0.05)。三组治疗后IgE、IgM、FGF-2、IL-33及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孟鲁司特钠组及槐杞黄颗粒组(F=5.952、9.515、40.512、9.724、34.636,P<0.05)。随访3个月内,联合组喘息发作、因喘息住院、急救药物使用情况显著减少(χ^(2)=24.337、20.391、8.105,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与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方面的联合应用疗效确切,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免疫状态,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孟鲁司特钠 小儿支气管哮喘 FGF-2 il-33 ICAM-1
下载PDF
血清IL-10、HIF-1α、β2-MG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朱方丽 沈浩 董磊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09-91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联合检测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联合检测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对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重度受损组(n=42);中度受损组(n=37)以及轻度受损组(n=31)。对比三组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分析其相关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入院时各指标联合检测对重度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sCr、BUN、Cys-C水平比较:重度受损组>中度受损组>轻度受损组(P<0.05);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10、HIF-1α、β2-MG与血清sCr、BUN、Cys-C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水平联合诊断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6。结论:血清IL-10、HIF-1α、β2-MG水平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临床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HIF-1Α Β2-MG 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不同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与载脂蛋白A1/B比值、IL-6、TNF-a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高鹤 浦舟玲 +2 位作者 吴佳梅 李碧青 罗冬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9-0102,共4页
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与载脂蛋白A1/B比值(ApoB/ApoA1)、IL-6、TNF-?a的相关性。方法 对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MI分类,将其分为各60例的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和超重组(BMI ≥... 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与载脂蛋白A1/B比值(ApoB/ApoA1)、IL-6、TNF-?a的相关性。方法 对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MI分类,将其分为各60例的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和超重组(BMI ≥ 24),均检测其血糖、ApoB、ApoA1、ApoB/ApoA1、IL-6、TNF-?a水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这些因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超重组血糖、ApoB、ApoB/ApoA1、IL-6、TNF-?a、HOMA-IR 均高于正常体重组, ApoAl低于对照组(P<0.05)。在正常体重组载脂蛋白A1/B比值、IL-6、TNF-?a与HOMA-IR呈正相关(r=0.459、0.485、0.441、P<0.05);在超重组载脂蛋白A1/B比值、IL-6、TNF-?a与HOMA-IR呈正相关(r=0.526、0.574、0.56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ApoB/ApoA1、IL-6和TNF-?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显著关联。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 载脂蛋白A1/B il-6 TNF-?a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前后IL-2,TGF-β1水平的改善探讨
11
作者 刘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6-0139,共4页
分析对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提供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液治疗对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录样本的时间设置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样本为88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44例,一组接受孟鲁司特钠联... 分析对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提供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液治疗对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录样本的时间设置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样本为88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44例,一组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液治疗,一组接受氯雷他定口服液,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提示,两组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佳(p均<0.05)。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而言,给予其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液治疗,有利于抑制其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治疗 氯雷他定口服液治疗 TGF-Β1 il-2 儿童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IL-1、IL-2家族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丽娟 赵腾 +3 位作者 王振江 曲萌 宋宇 刘艳波 《农垦医学》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作为炎症、肿瘤微环境的主要作用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免疫作用机制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需进一步明确。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其病因与慢性炎症、Hp感染等因素有...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作为炎症、肿瘤微环境的主要作用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免疫作用机制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需进一步明确。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其病因与慢性炎症、Hp感染等因素有关,相关机制有待研究明确。本综述从白细胞介素方面进行阐述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后续深入研究白介素与胃癌作用机制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l-1、il-2家族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IL-27/STAT1信号通路探讨五味子多糖对毛细支气管炎小鼠Th1/Th2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锦 朱珊 +2 位作者 田新磊 祝志朋 周怡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1-2536,共6页
目的基于IL-27/STAT1信号通路探讨五味子多糖对毛细支气管炎小鼠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小鼠两侧鼻内滴100μL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建立毛细支气管炎模型,对照组则鼻内滴入HeLa细胞上清液,2 d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 目的基于IL-27/STAT1信号通路探讨五味子多糖对毛细支气管炎小鼠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小鼠两侧鼻内滴100μL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建立毛细支气管炎模型,对照组则鼻内滴入HeLa细胞上清液,2 d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雾化吸入20 mg/kg布地奈德溶液)及五味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灌胃25、50、100 mg/kg五味子多糖),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2、IFN-γ、IL-4、IL-6、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IL-27、STAT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不清晰,肺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肺泡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肺组织CD4^(+)IFN-γ^(+)细胞百分比、Th1/Th2比例和IL-27、STAT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IL-4、IL-6、IL-10水平,肺组织CD4^(+)IL-4+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肺组织CD4^(+)IFN-γ^(+)细胞百分比、Th1/Th2比例、IL-27及STAT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肺泡灌洗液中IL-4、IL-6、IL-10水平,肺组织CD4^(+)IL-4+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五味子多糖可纠正毛细支气管炎模型小鼠Th1/Th2失衡,可能与激活IL-27/STAT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多糖 毛细支气管炎 il-27/STAT1信号通路 TH1/TH2失衡
下载PDF
IL-2和IL-15协同调节T细胞的增殖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党娜娜 范桂香 +5 位作者 朱勇 刘雪松 贾卫 王薇 袁育康 金伯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5-177,182,共4页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 5在免疫调控和应答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IL 2、IL 1 5和IL 2 +IL 1 5组刺激CTLL细胞的增殖 ,3 H TdR掺入法测cpm值 ;IL 2、IL 1 5和IL 2 +IL 1 5组诱导PBMC中NK和LAK细胞的发育 ,4h51 Cr释放实验检测对K5 6 2和LiB...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 5在免疫调控和应答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IL 2、IL 1 5和IL 2 +IL 1 5组刺激CTLL细胞的增殖 ,3 H TdR掺入法测cpm值 ;IL 2、IL 1 5和IL 2 +IL 1 5组诱导PBMC中NK和LAK细胞的发育 ,4h51 Cr释放实验检测对K5 6 2和LiBr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IL 2和IL 1 5都能诱导CTLL细胞的增殖和NK、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IL 2和IL 1 5可明显协同上调CTLL的增殖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IL 2和IL 1 5在免疫调控和应答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协同调节 T细胞 增殖 LAK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IL-1β、ILC2、TGF-β1调控机制与肺纤维化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胜男 何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05-408,422,共5页
肺纤维化属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作为呼吸系统疑难疾病之一,预后非常差,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L-1β作为一种细胞炎性因子,可参与调节各种损伤状态下炎症反应发生和后期组织修复。ILC2可产生Th2相关细胞因子,在组织内稳态和纤维化... 肺纤维化属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作为呼吸系统疑难疾病之一,预后非常差,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L-1β作为一种细胞炎性因子,可参与调节各种损伤状态下炎症反应发生和后期组织修复。ILC2可产生Th2相关细胞因子,在组织内稳态和纤维化中起到重要作用。TGF-β1是促纤维化因子,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β、ILC2及TGF-β1均与肺纤维化疾病的形成过程有关。本文就近年来IL-1β、ILC2及TGF-β1调控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肺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肺纤维化治疗新靶点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ILC2 TGF-Β1 肺纤维化
下载PDF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2 位作者 胡承香 徐祥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AP 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 2活性、IL 2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 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AP 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 ,至伤后 4d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 2的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论 创伤后脾细胞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AP 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表明AP 1参与介导了创伤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il-2 mRNA AP-1 核转录因子 小鼠
下载PDF
机械压应力作用下IL-1α与TNF-α对滑膜细胞MMP-2,-9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业全 陈文琦 +7 位作者 钱宇娜 罗自维 汤振宇 薛茹月 张瑾 宋国立 吕永钢 杨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机械压应力作用下炎症因子对滑膜细胞MMP-2,-9活性的影响,探讨滑膜组织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机械性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等双轴拉伸装置对滑膜细胞施加12%模拟机械损伤的压应力以及施加... 目的通过研究机械压应力作用下炎症因子对滑膜细胞MMP-2,-9活性的影响,探讨滑膜组织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机械性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等双轴拉伸装置对滑膜细胞施加12%模拟机械损伤的压应力以及施加炎症因子IL-1α与TNF-α,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9的活性。结果12%机械压应力使MMP-2的活性增加了122%,TNF-α对MMP-2的活性有着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增加,而IL-1α则没有;IL-1α与TNF-α共同作用则对MMP-2,-9活性有着显著增加。结论机械压应力与炎症因子对MMP-2,-9的活性有着显著的协同作用,机械压应力与炎症因子能够增加滑膜细胞MMP-2,-9的活性,因此滑膜组织可能参与调节关节腔内微环境以及膝关节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压应力 il-1Α TNF-Α MMP-2 MMP-9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通过IL-6/JAK2/STAT3轴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
18
作者 王棒 吴娟 +2 位作者 陈硕硕 程哲 束汉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胶质瘤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ELISA检测IL-1β和IL-6在人星形胶质细胞(NHA)、U87、U251、A172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浓度,根据结果挑选实验细胞,随后检测IL-1β刺激下的IL-6生成。...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胶质瘤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ELISA检测IL-1β和IL-6在人星形胶质细胞(NHA)、U87、U251、A172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浓度,根据结果挑选实验细胞,随后检测IL-1β刺激下的IL-6生成。在不同浓度的IL-1β刺激、改变IL-6含量、下调JAK2和STAT3基因表达水平等不同条件下,使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磷酸化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与NHA相比,U87、U251的培养液中IL-1β水平明显升高,U87、U251、A172的培养液中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在U87、U251细胞中,IL-1β不仅能促进细胞的侵袭,而且能促进其IL-6的产生。在IL-1β的刺激下,IL-6蛋白能进一步促进细胞的侵袭,而IL-6中和抗体则明显抑制IL-1β的促侵袭作用。研究表明IL-1β刺激可促进U87、U251细胞JAK2和STAT3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在IL-1β的刺激下,IL-6蛋白能进一步促进它们的表达,而IL-6抗体则明显抑制其表达。同时,下调JAK2和STAT3也能显著抑制IL-1β刺激下的U87、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IL-1β通过IL-6/JAK2/STAT3轴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侵袭 il-1Β il-6/JAK2/STAT3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及IL-2、IL-12水平与老年性肺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 周朕 刘晓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5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端粒酶活性及其分泌IL-2、IL-12水平与老年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法和PCR-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与成年肺炎组、老年肺炎组治疗前与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及其培养液上清中IL-2和I...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端粒酶活性及其分泌IL-2、IL-12水平与老年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法和PCR-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与成年肺炎组、老年肺炎组治疗前与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及其培养液上清中IL-2和IL-12水平。结果:肺炎组治疗前、后IL-2与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治疗后IL-2与IL-1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恢复期IL-12水平老年肺炎组高于成年肺炎组(P<0.05);成年肺炎组治疗前端粒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肺炎组端粒酶活性治疗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培养分泌的IL-2、IL-12参与老年性肺炎患者保护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肺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 il-12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r、IL-2、IL-4、IL-10的活性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宁 陈虹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Th1 、Th2 两类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夹心ELISA法检测 41例CHB患者PBMC经PHA刺激后 ,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 (IFN -r、IL -2 )和Th2 类细胞因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Th1 、Th2 两类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夹心ELISA法检测 41例CHB患者PBMC经PHA刺激后 ,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 (IFN -r、IL -2 )和Th2 类细胞因子 (IL -4、IL -10 )的活性 ,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HBVDNA。结果 :CHB患者无论血清HBVDNA阳性组还是阴性组 ,IL -2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IFN -r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血清HBVDNA阳性组IL -2活性较HBVDNA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IL -10显著降低 (P <0 0 5 ) ,IL -4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HBVDNA阳性组ALT与GGT活性显著高于阴性组 ( P <0 0 5 )。结论 :在CHB患者体内存在着Th1 、Th2 免疫应答失衡 ,Th1、Th2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由此造成HBV持续性感染及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H1 TH2 细胞因子 IFNr il-2 il-4 il-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