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胰腺癌细胞IL-1家族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舒荃 沈灿 +3 位作者 杨亚洋 骆丰 章浙忠 许健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1,60,共6页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冬凌草甲素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CCK-8试剂盒初步分析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细胞Bx PC-3和PANC-1生长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冬凌草甲素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CCK-8试剂盒初步分析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细胞Bx PC-3和PANC-1生长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l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作用下Bx PC-3和PANC-1细胞中IL-18分泌的变化,免疫荧光实验研究冬凌草甲素对Bx PC-3和PANC-1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作用下Bx PC-3和PANC-1细胞中IL-33和IL-1β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抑制Bx-PC-3和PANC-1细胞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ELISA实验表明冬凌草甲素抑制胰腺癌细胞IL-18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冬凌草甲素影响胰腺癌细胞IL-1β的表达,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冬凌草甲素降低胰腺癌细胞IL-33、IL-1β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Bx PC-3和PANC-1生长,抑制炎症蛋白白细胞介素1表达,可以作为胰腺癌辅助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胰腺癌细胞 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小RNA-3680-3p、FOX蛋白家族因子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张亮 吴斌 +2 位作者 袁晓亮 吕忠 冯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小RNA-3680-3p(miR-3680-3p)、FOX蛋白家族因子1(FOXD1)基因表达的特点及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采取自身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原发病灶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小RNA-3680-3p(miR-3680-3p)、FOX蛋白家族因子1(FOXD1)基因表达的特点及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采取自身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原发病灶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miR-3680-3p、FOXD1 mRNA表达情况,并按照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别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miR-3680-3p、FOXD1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miR-3680-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FOXD1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不同肿瘤直径、是否发生肿瘤病灶坏死、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Fuhrman分级的肾透明细胞癌组织miR-3680-3p表达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Fuhrman分级的肾透明细胞癌组织FOXD1 mRNA表达水平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miR-3680-3p高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77.14%与低表达组的6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680-3p高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771,P<0.05)。FOXD1 mRNA高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59.57%低于低表达组81.82%,有统计学差异(P<0.05);miR-3680-3p高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155,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3680-3p低表达、FOXD1 mRNA高表达,并且与疾病进展、患者预后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微小RNA-3680-3p FOX蛋白家族因子1 病理学特征 预后 生存结局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诊断价值
3
作者 蔡蓉蓉 施平平 顾春燕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高危型HPV感染组(n=40)和低危型HPV感染(n=110)。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经阴道镜活检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HPV-DNA分型试剂盒检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和CXCL1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IF染色强度。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对比低危型和高危型HPV感染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对高危型HPV感染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与低危型HPV感染组相比,高危型HPV感染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型HPV感染的AUC分别为0.748、0.684、0.791和0.93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2.577、3.152、2.096,均P<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5、0.633、0.649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高于低危型和对照组,临床检查中应用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可提升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分型 感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
下载PDF
IL-17家族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吉安 文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40-43,共4页
免疫系统为重要的体内防御机制,其涵盖了产生于骨髓的各种血细胞,比如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IL-17为Th17(T 辅助细胞 17)细胞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其对于因真菌、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御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免疫系统为重要的体内防御机制,其涵盖了产生于骨髓的各种血细胞,比如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IL-17为Th17(T 辅助细胞 17)细胞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其对于因真菌、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御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炎症组织中含量增加,并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放大炎症。本综述重点介绍在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背景下IL-17的调节、功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家族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功能 作用
下载PDF
tRF-1:30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夏雨薇 乔云阳 +4 位作者 刘雪薇 施会敏 曲高婷 张爱青 甘卫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tRF-1:30(tRF-1:30-Gln-CTG-4)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RTECs分为Control组、HG组、HG+tRF-1:30 mimic组、HG+tRF-1:30 NC组、HG+si-IKZF2组(IKAROS家族锌指2,tRF-1:3... 目的探讨tRF-1:30(tRF-1:30-Gln-CTG-4)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RTECs分为Control组、HG组、HG+tRF-1:30 mimic组、HG+tRF-1:30 NC组、HG+si-IKZF2组(IKAROS家族锌指2,tRF-1:30抑制剂)、HG+si-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F-1:3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KZF2 mRNA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KZF2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tRF-1:30和IKZF2的关系。结果在HG诱导的RTECs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tRF-1:3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tRF-1:30显著降低HG诱导的RTECs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IKZF2在HG诱导的RTECs中显著高表达,进一步敲低IKZF2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而过表达tRF-1:30后IKZF2的表达水平下调。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tRF-1:30与IKZF2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结论过表达tRF-1:30可能通过负向调控IKZF2的表达进而抑制HG诱导的RTECs炎性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tRF-1:30-Gln-CTG-4 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IKAROS家族锌指2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6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家族多种细胞因子、拮抗剂及可溶性受体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张帮林 郑琳 罗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血清中IL-1家族细胞因子、拮抗剂与可溶性受体含量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SLE病人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血清中IL-1家族细胞因子、拮抗剂与可溶性受体含量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SLE病人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另基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划分观察组为活动组和稳定组。对比上述三组IL-1家族细胞因子、拮抗剂、可溶性受体含量,并对SLE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指标ds-DNA,补体C3,C4,C1q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因子IL-33[1.5(0~2.90) vs 0.2(0~1.46)]pg/ml,IL-18[329.2(271.5~386.2) vs 430.0(314.6~587.8)]pg/ml,拮抗剂IL-18BP[6 455(5 021~8 357) vs 9 863(6 982~15 746)]pg/ml,IL-1Ra[173.5(120.3~213.8)vs226.9(129.9~478.2)]pg/ml和可溶性受体IL-1R4[1004(7356~12 553)vs 15 870(12336~23 56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46,8.513,10.256,5.864,12.257,均P<0.05)。SLE患者细胞因子IL-18,free IL-18,IL-1R2,IL-1R4与多项自身抗体或补体间存在相关性(r=-0.328~0.412,均P<0.05)。SLE活动组患者IL-18,free IL-18,IL-1R4细胞因子水平与稳定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L-18和IL-1R4可能为预测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家族细胞因子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IL-12家族细胞因子: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分子 被引量:11
8
作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利用细胞因子提高宿主免疫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策略。IL-12细胞因子家族是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一类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包括IL-12、IL-23、IL-27和IL-35,它们均由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 利用细胞因子提高宿主免疫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策略。IL-12细胞因子家族是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一类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包括IL-12、IL-23、IL-27和IL-35,它们均由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在辅助性T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12通过活化ATAT4信号转导途径产生IFNγ-促进细胞免疫反应;IL-27主要活化STAT1途径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外源性IL-23可以产生抗肿瘤效应,而内源性IL-23通过活化STAT3诱导产生IL-17,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IL-35可能是潜在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总之,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肿瘤免疫反应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il-12细胞因子家族 肿瘤生物治疗 细胞介素 肿瘤免疫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研究
9
作者 王剑磊 朱天 +3 位作者 韩玉 王月 汶春苗 位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14-216,234,共4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家族细胞因子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采集30例C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抗体芯片法检测CA患者及健康...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家族细胞因子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采集30例C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抗体芯片法检测C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IL-1家族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IL-1β、IL-36α、IL-36β、IL-36γ在C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0.22±0.21)pg/ml、(226.93±109.85)pg/ml、(1.74±0.66)pg/ml、(88.24±47.63)pg/ml,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0.87±1.18)pg/ml、(310.51±160.22)pg/ml、(2.17±0.65)pg/ml、(179.86±158.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37、IL-38在C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表达水平为(88.72±26.81)pg/ml、(706.79±442.77)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63.22±44.38)pg/ml、(417.66±350.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36α、IL-36β、IL-36γ表达水平降低,IL-37、IL-38表达水平升高,提示IL-1β、IL-36α、IL-36β、IL-36γ、IL-37、IL-38可能在C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 细胞介素-1Β 细胞介素-36 细胞介素-37 细胞介素-38
下载PDF
沉默HIF-1α调控SLC7A11对喉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刘建伟 刘鹏超 +3 位作者 胡金宏 梁亚坤 韩福生 马志红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沉默HIF-1α对喉癌中SLC7A11的具体作用,为临床诊断喉癌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寻找潜在治疗的靶点。方法:培养UMSCC5喉癌细胞,转染HIF-1α-siRNA,Western blot筛选最佳转染效率,针对转染后的细胞CCK-8检测增殖活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沉默HIF-1α对喉癌中SLC7A11的具体作用,为临床诊断喉癌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寻找潜在治疗的靶点。方法:培养UMSCC5喉癌细胞,转染HIF-1α-siRNA,Western blot筛选最佳转染效率,针对转染后的细胞CCK-8检测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SLC7A11表达。结果:成功沉默HIF-1α的表达,其中HIF-1α-siRNA1组的转染效率最高、最稳定(P<0.05)。沉默HIF-1α可以显著抑制人喉癌UMSCC5细胞的增殖(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以及抑制喉癌细胞侵袭、迁移(P<0.05)。沉默HIF-1α可以明显下调SLC7A11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沉默HIF-1α可抑制人喉癌UMSCC5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行为以及凋亡,同时抑制SLC7A11的表达。为将来基于HIF-1α进行喉癌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喉鳞状细胞
下载PDF
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高鑫 储李婧 颜宗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U937细胞正常培养)、Si-PIM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Si-NC组(U937细胞转染不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CoA1组(U937细胞中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JAK2激活剂CoA1)、Si-PIM1+CoA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低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并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CoA1)。培养24 h。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U937细胞PIM1 mRNA和蛋白、JAK2/STAT3通路、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I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与U937组相比,Si-PIM1组细胞PIM1 mRNA和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Cyclin D1、CDK2蛋白、细胞增殖活性、S期比例、G2/M期比例降低(均P<0.05),p27、Caspase-3蛋白、G0/G1期、凋亡率升高(均P<0.05),而CoA1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与Si-PIM1组正好相反,CoA1可逆转Si-PIM1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U937组、Si-PIM1+CoA1组、Si-NC组U937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PIM1基因表达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缓解ALM进程,且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1 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下载PDF
红光治疗对大鼠局部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杨雅丽 郑宝森 +1 位作者 李清敏 刘靖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n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和机械痛敏的影响,评价其对肌肉损伤后炎症和疼痛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的雄性Wistar大...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n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和机械痛敏的影响,评价其对肌肉损伤后炎症和疼痛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自然愈合组(n=30)和红光照射组(n=30)。采用自制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通过单次撞击建立大鼠急性腓肠肌损伤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2,3,5和7天分别用von Frey细丝测量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并于造模后第1,2,3,5和7天通过ELISA测定受损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含量。结果:自然愈合组大鼠损伤后各时间点MWT与红光照射组MWT相比均下降更明显(P<0.01);损伤后第1,2,3,5和7天,自然愈合组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表达量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红光照射组大鼠(P<0.01,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明显降低了损伤组织中促炎和致痛细胞因子IL-1β、PGE2的表达,从而证明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软组织损伤 细胞因子 il-1Β PGE2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IL-18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艳秋 李建春 +1 位作者 关洪全 蔡玉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18、Th1(IL-2、TNF-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Th2(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IL-18水平比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加重,其外周血IL-18及Th1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外周血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可能做为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il-18 TH1/TH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Th1/Th2细胞相关因子与广西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庭婷 梁惠萍 +3 位作者 李致忠 黄兰 吴继周 陈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及IL-10对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为寻找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或拮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民族为瑶族的肝癌...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及IL-10对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为寻找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或拮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民族为瑶族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无癌家族成员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性别、年龄±5岁配对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并提取全血DNA,应用PCR-SSP的方法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IL-2、IL-4、IL-10的水平。结果:(1)广西瑶族肝癌高发家族组的HLA-DQB1*02/09等位基因表达频率高于无癌家族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HLA-DQB1*04/05/06/07/08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HLADQB1各等位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 Ag阳性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 Ag阴性组)间的分布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3)广西瑶族肝癌高发家族成员组中Th2细胞相关因子IL-4、IL-10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无癌家族成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IL-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中HLA-DQB1*02阳性成员的IL-10平均表达水平高于HLA-DQB1*02阴性成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中HLA-DQB1*09阳性成员的IL-4平均表达水平高于HLA-DQB1*09阴性成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LA-DQB1*02/09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瑶族居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易感基因。(2)HLA-DQB1各等位基因与广西瑶族居民的HBV感染可能无显著相关性。(3)IL-4、IL-10表达水平失衡可能是广西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4)IL-10表达水平失衡可能与HLADQB1*02等位基因的携带有关,而IL-4表达水平失衡可能与HLA-DQB1*09等位基因的携带有关,它们之间共同作用可能与广西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QB1 Th1/Th2细胞相关因子 原发性肝癌 家族聚集性
下载PDF
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降低子痫前期大鼠滋养层细胞的caspase-1和IL-1β水平 被引量:9
15
作者 段利利 刘子冬 +4 位作者 王林 马斌芳 范忆冰 徐莹 郭芬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1-1445,1452,共6页
目的探讨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采集正常孕鼠和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RP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aspase-1 mRN... 目的探讨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采集正常孕鼠和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RP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离培养正常孕鼠和模型鼠滋养层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碘化丙啶和caspase-1双阳性(PI+caspase-1+)细胞(pyroptosis),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和caspase-1表达水平;在模型大鼠滋养层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5、15、25、50)ng/m L CTRP4重组蛋白或(10、20)ng/m L CTRP4蛋白中和抗体,处理72 h后检测pyroptosis细胞数目和caspase-1、IL-1β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caspase-1、IL-1β表达增强,CTRP4表达水平下调;CTRP4重组蛋白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滋养层细胞可显著减少PI+caspase-1+细胞数量并降低caspase-1、IL-1β水平,而CTRP4蛋白中和抗体处理显著增加PI+caspase-1+细胞数量并增强炎症反应。结论 CTRP4可显著抑制caspase-1/IL-1β炎症调节通路的活性,并抑制子娴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pyr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4(CTRP4) 先兆子痫 滋养层细胞 CASPASE-1 PYROPTOSIS 炎症反应
下载PDF
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由IL-23诱导PBMCIFN-γ的产生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艳莹 吴长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细胞亚群。结果:IL-23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BMC IFN-γ产生,并可与IL-2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高表达CD56+NK细胞产生IFN-γ,对CD4+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β1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结论:IL-23可直接作用于CD3-CD56+NK细胞,诱导产生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可以用于由IL-23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 IFN-Γ TH2细胞因子 il-12Rβ1 MAB NK细胞
下载PDF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乾坤 姜格宁 +2 位作者 丁嘉安 谢博雄 陈晓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0-563,5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移植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和再灌注期间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IL-1β在此过程中介导的移植肺炎性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大鼠分6组,包括:正常肺(未灌洗)对照组、仅肺灌洗处理组、肺灌洗后冷缺血保... 目的通过对大鼠移植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和再灌注期间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IL-1β在此过程中介导的移植肺炎性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大鼠分6组,包括:正常肺(未灌洗)对照组、仅肺灌洗处理组、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6h、12h、24h各1组、冷缺血保存24h后左肺移植再灌注3h组。在相应各时间点采取肺组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IL-1β mRNA的表达并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结果除冷缺血12h组和冷缺血24h组之间IL-1β mRNA表达相对量差别不显著外(P=0.167),其余各组之间IL-1β表达相对量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仅灌洗组、冷缺血组和24h冷缺血移植再灌注3h组的IL-1β mRNA表达相对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仅灌洗组、冷缺血组和24h冷缺血移植再灌注3h组的MPO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P<0.05。各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9,P<0.01。结论前炎症因子IL-1β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炎性损伤作用,可以作为移植肺功能评价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IL-1β基因的表达在保存液灌洗后的冷缺血保存早期就开始出现,而不是在再灌注之后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炎症细胞因子 il-1Β 荧光定量实时PCR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移植 大鼠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常景芝 王琛 +1 位作者 陈剑 徐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9表达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等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关节炎的机理。方法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27天ig给予TPG 25,50和100 mg....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9表达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等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关节炎的机理。方法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27天ig给予TPG 25,50和100 mg.kg-1。用免疫组化法测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用ELISA法测RA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芍总苷大、中剂量组的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白芍总苷大、中剂量使CIA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和TNF-α的水平降低(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下调基质金属蛋白-9的表达,降低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9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
下载PDF
细胞因子直接诱导正常人CD4^+T细胞产生IL-17和IFN-γ 被引量:9
19
作者 范艳莹 吴长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4-916,92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IL-2和IL-15)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IL-17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调节因素。方法:将正常人PBMC和纯化的CD4+T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IL-2和IL-15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IL-2和IL-15)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IL-17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调节因素。方法:将正常人PBMC和纯化的CD4+T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IL-2和IL-15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7和IFN-γ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L-17和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结果:IL-23可诱导PBMC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β1(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IL-2和IL-15均可诱导IL-17和IFN-γ产生,并与IL-23具有共同诱导作用。IL-12可诱导PBMC产生大量的IFN-γ,但不产生IL-17。进一步研究表明,IL-23、IL-2和IL-15可直接诱导纯化的CD4+T细胞产生IL-17和IFN-γ。结论:IL-23、IL-2和IL-15可直接作用于正常人CD4+T细胞诱导其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il-17 IFN-Γ Th17/Th1细胞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晨虹 张文瑾 林慧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用药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IFN-γ及IL-12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孕妇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和IL-12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IH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外周血IL-12的分泌,使Th1/T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黄芪 丹参 TH1/TH2细胞因子 il-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