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 and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I (sTNF RI) in periodontal disease
1
作者 Sylwia M. Slotwinska 《Ope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The course and severity of periodontitis can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acterial virulence as well as host immunity dysfunction. Periodontal tissue destruction has been proved to result from cascade of cytokines sy... The course and severity of periodontitis can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acterial virulence as well as host immunity dysfunction. Periodontal tissue destruction has been proved to result from cascade of cytokines synthesized by reactive cells upon stimulation by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lipopolysaccharides within their cell membranes. The clinical use of genetically programmed cells, producing substances blocking IL-1, based on recombinant IL-1 antagonist, as well as cytokines activating fibroblasts and osteoblasts to regenerate the destroyed periodontal tissue could prove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other cytokine of interest in respect to periodontitis ethiopathogenesis is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I (sTNF RI). Observation of soluble TNF receptors as physiologic inhibitors of TNF led to its administration in therapeutic process as well as in therapy selected cases of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dontitis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 ra)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I (sTNF rI)
下载PDF
IL-27通过信号通路p38 MAPK和PI3K途径调节中性粒细胞Mac-1、fMLP-R及IL-1β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建平 杨少光 +10 位作者 董春兰 吴昊 贾海蓉 赵艳津 王彤 卢世红 任倩 赵钦军 邢文 张磊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91-395,共5页
本研究探讨IL-27调节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黏附分子Mac-1、趋化因子受体fMLP-R和促炎因子IL-1β表达的信号通路。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低渗裂解残存红细胞方法分离高纯度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IL-27受体(W... 本研究探讨IL-27调节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黏附分子Mac-1、趋化因子受体fMLP-R和促炎因子IL-1β表达的信号通路。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低渗裂解残存红细胞方法分离高纯度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IL-27受体(WSX-1/TCCR和gp130)mRNA表达。分别应用IL-27及信号通路p38 MAPK、PI3K和ERK抑制剂SB203580、LY294002、U0126处理中性粒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作用前后fMLP-R和IL-1βmRNA水平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作用前后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前后Mac-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协同表达IL-27受体的两个亚单位WSX-1/TCCR和gp130,IL-27下调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Mac-1表达(p<0.05),SB203580阻断了IL-27对Mac-1的下调作用(p<0.05),而LY294002及U0126无阻断作用(p>0.05)。相反,IL-27上调中性粒细胞中fMLP-R和IL-1βmRNA的表达并能增加IL-1β释放(p<0.05),LY294002阻断了IL-27对fMLP-R和IL-1β的上调作用(p<0.05),而SB203580及U0126无阻断作用(p>0.05)。结论:IL-27与IL-27R相互作用,可能通过p38 MAPK和PI3K信号途径调节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Mac-1、fMLP-R及IL-1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中性粒细胞 p38 MAPK P13K途径 MAC-1 fMLP—r il-1Β
下载PDF
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受体IL-22R1在人气道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检测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IL-22R1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寻找IL-22作用的靶细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2及IL-17的表达,同时检测3... 目的检测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IL-22R1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寻找IL-22作用的靶细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2及IL-17的表达,同时检测36例患者肺通气功能,根据1秒率(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17例)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19例)。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人肺成纤维细胞、人气道上皮细胞IL-22R1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22R1蛋白在上述3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2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患者血清IL-22和IL-17水平高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P<0.05)。IL-22R1mRNA及蛋白在上述3种细胞均有表达。结论 IL-22可能涉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气道平滑肌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人气道上皮细胞可能均是IL-22发挥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il-22r1 气道上皮细胞 气道平滑肌细胞 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大黄丹参对急性胰腺炎重症化过程中TLR-IL-1R信号系统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钢 赵金锋 +3 位作者 支飞虎 付倩 王凯诚 陈海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丹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关键信号系统TLR-IL-1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分正常对照组(SO)、实验对照组(SAP)、大黄丹参干预组(DD);检测脾脏组织中β-ar...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丹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关键信号系统TLR-IL-1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分正常对照组(SO)、实验对照组(SAP)、大黄丹参干预组(DD);检测脾脏组织中β-arrestin mRNA的表达、肝脏组织TRAF6蛋白含量水平、胰腺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的水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活性水平。结果:SAP组β-arrestin mRNA、TRAF6蛋白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NF-κBp65蛋白、TNF-α、IL-6活性水平表达增强,DD组β-arrestin mRNA下降有抑制,TRAF6蛋白表达进一步下降,NF-κBp65蛋白、TNF-α、IL-6活性水平增强有阻抑。结论:生大黄联合丹参有上调TLR-IL-1R信号系统负调控因子β-arrestin mRNA表达的作用;可以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进程,其机理与调控制TLR-IL-1R信号系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TLril-1r Β-ArrESTIN 中药
下载PDF
IRAK-4:TLR/IL-1R家族共同信号转导系统中的关键因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作金 刘长安 龚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kinase4,IRAK4)不仅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磷酸化,还是IRAK1募集于TLR/IL1R复合物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调控IRAK1生物活性以及内毒素胞内信... 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kinase4,IRAK4)不仅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磷酸化,还是IRAK1募集于TLR/IL1R复合物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调控IRAK1生物活性以及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的最关键分子。充分认识IRAK4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设计出新的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il-1r家族 IrAK-4 天然免疫 信号转导系统
下载PDF
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由IL-23诱导PBMCIFN-γ的产生 被引量:9
6
作者 范艳莹 吴长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细胞亚群。结果:IL-23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BMC IFN-γ产生,并可与IL-2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高表达CD56+NK细胞产生IFN-γ,对CD4+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β1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结论:IL-23可直接作用于CD3-CD56+NK细胞,诱导产生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可以用于由IL-23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 IFN-Γ TH2细胞因子 il-12rβ1 MAB NK细胞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sTNF-1R的变化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贺丽 陈少夫 +3 位作者 曹晓辉 张力达 潘丽丽 周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白介素-15(IL-15)、白介素-18(IL-18)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1R)的水平,探讨他们与AP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生可能有预测作用的指标.探讨炎...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白介素-15(IL-15)、白介素-18(IL-18)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1R)的水平,探讨他们与AP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生可能有预测作用的指标.探讨炎性递质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P患者26例,按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分组,其中SAP患者7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19例,正常对照组10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5、IL-18及STNF-1R浓度.结果:血清中IL-15、IL-18及sTNF-1R浓度在MAP和SAP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SAP组明显高于MAP组,SAP同MAP组比较:IL-18:78±15vs28±13ng/l,(P<0.01);IL-15:42±19vs6±2ng/l,(P<0.01);sTNF-1R:6327±3655vs832±329ng/l,(P<0.01);sTNF-1R在SAP和MAP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AP同对照组比较6327±3655vs545±123ng/l,(P<0.01);MAP同对照组比较832±329vs545±123ng/l,(P<0.01);IL-15同IL-18有相似的结果,即MAP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AP同对照组比较:IL-18:28±13vs66±10ng/l,(P<0.01);IL-15:6±2vs53±13ng/l,(P<0.01);SAP组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sTNF-1R同IL-18呈显著正相关(r=0.98,P<0.01);sTNF-1R同IL-15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IL-18同IL-15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8同IL-15呈显著正相关,(r=0.906,P<0.01);sTNF-1R同IL-15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sTNF-1R同IL-18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1).结论:血清IL-15、IL-18及sTNF-1R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 il-15 il-18 sTNF-1r
下载PDF
内毒素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内生性IL-1Rα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向强 文亮 +2 位作者 楚军 高强国 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后海马内生性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 缺血再灌注模型 ,动态观察内毒素预处理后海马组织IL 1Rα的表达、含量及CA1区神经元计数的变化。结... 目的 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后海马内生性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 缺血再灌注模型 ,动态观察内毒素预处理后海马组织IL 1Rα的表达、含量及CA1区神经元计数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预处理后脑组织内生性IL 1Rα表达及含量显著增加 ,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下降幅度减少。结论 内毒素预处理对全脑缺血 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了中枢神经系统内生性抗损伤蛋白IL 1Rα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预处理 内毒素 il-1rα
下载PDF
喘可治注射液对COPD大鼠IL-12/IL-12R/STAT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纯美 张蓓 +4 位作者 许仕杰 李耿 单丽囡 林旋龄 刘小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CKZ)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IL-12/IL-12R/STA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KZ高、中、低剂量(CKZ-H、CHZ-M、CKZ-L)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CKZ)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IL-12/IL-12R/STA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KZ高、中、低剂量(CKZ-H、CHZ-M、CKZ-L)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CKZ对COPD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2受体(IL-12R)以及肺组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4(STAT4)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喘可治注射液各剂量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降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FN-γ、IL-12、IL-12R(除CKZ-L组BALF中IL-12R外)水平(P<0.05,P<0.01),可抑制大鼠肺组织STAT4 m RNA的表达(P<0.01,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能一定程度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FN-γ、IL-12、IL-12R表达,干扰IL-12/IL-12R/STAT4信号通路对靶基因的激活,下调STAT4 m RNA表达,进而调节Th1/Th2分化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12/il-12r/STAT4信号通路 喘可治注射液 TH1/TH2分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SIL-2R,IL-6,IL-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镭 沈友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1、- 6、- 8(IL - 1、- 6、- 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SIL - 2 R)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和 SL 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46例活动性 SL E患者 ,并将其分成轻 ,中 ,重三组...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1、- 6、- 8(IL - 1、- 6、- 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SIL - 2 R)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和 SL 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46例活动性 SL E患者 ,并将其分成轻 ,中 ,重三组及狼疮肾(L N)和非 L N两类 ,采用 EL ISA法测定其血清 IL- 1,SIL- 2 R,IL- 6 ,IL- 8水平。结果  SL E患者血清 IL- 1,SIL- 2 R,IL- 6 ,IL- 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和 SL E的活动度呈正相关 ,L N患者血清 SIL- 2 R,IL- 6 ,IL- 8则高于非 L N组 (P<0 .0 5 )。结论 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可引起免疫系统网络的紊乱 ,导致免疫损伤。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可有助于了解患者狼疮活动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il-2r il-6 血清 il-1 il-8
下载PDF
人IL-1RⅡ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振 周静 +2 位作者 高李英 胡艳秋 刘嘉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利用AdEasy XL系统,构建并鉴定IL-1RII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细胞中表达。方法:PCR扩增含有IL-1RII全长cDNA的片段,亚克隆到pShuttle-CMV穿梭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无误后,再经电转化与pAdEasy-1质粒在大肠杆... 目的:利用AdEasy XL系统,构建并鉴定IL-1RII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细胞中表达。方法:PCR扩增含有IL-1RII全长cDNA的片段,亚克隆到pShuttle-CMV穿梭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无误后,再经电转化与pAdEasy-1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载体质粒。经过抗性筛选、酶切鉴定以及再次测序验证无误后得到阳性的重组质粒,经PacI酶切线性化再在293细胞中进行包装扩增,用ELISA检测IL-1RII蛋白的表达。利用Adeasy XL系统的对照载体pShuttle-CMV-LacZ同上操作作为对照。收集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原代培养的EM基质细胞,并以免疫组化法鉴定IL-1RII表达。结果:测序证实连接后IL-1RII序列完全正确;抗性筛选及酶切鉴定均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pShuttle-CMV-LacZ转染293细胞3d后X-gal染色阳性,回收病毒可以重复感染293细胞,ELISA鉴定表达IL-1RII可溶性蛋白,证明病毒包装成功。重组的腺病毒感染EM基质细胞后,免疫组化法证实IL-1RII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IL-1RII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且在EM基质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1RII基因在EM中的作用乃至生物治疗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Ⅱ基因 adeasy XL系统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共聚物-1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IL-6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杰 杜兆江 +4 位作者 杨新光 邝芳 李改丽 段晓莉 王百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 :观察共聚物 1(copolymer 1,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 (elevatedintraocularpressre,EI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凋亡和白细胞介素 6受体 (IL 6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 目的 :观察共聚物 1(copolymer 1,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 (elevatedintraocularpressre,EI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凋亡和白细胞介素 6受体 (IL 6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和COP 1免疫的EIOP组。应用烧灼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于COP 1免疫的EIOP组动物的后足皮下注射COP 1,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GC上IL 6R的表达 ,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RGC的凋亡。结果 :COP 1免疫的EIOP组的RGC凋亡数较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减少 (P <0 .0 5 )。IL 6R在正常大鼠RGC上有表达 ,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表达增强 (P <0 .0 5 ) ,COP 1免疫的EIOP组表达水平最高 (P <0 .0 5 )。结论 :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对慢性EIOP条件下的RGC具有保护作用 ,并可使RGC表达IL 6R的水平升高。推测COP 1诱导的RGC上IL 6R表达水平的增高 ,可能与自体免疫反应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有关。本研究结果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损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共聚物.1 il-6r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凋亡 TUNEL染色
下载PDF
MRL 小鼠 IL-10R1 对 B 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刁骋 韦星呈 +5 位作者 刘新 曾艳 王岚 杨芳莉 严丹丹 贺思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5,329,共4页
目的:研究MRL小鼠IL-10R1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克隆有MRL小鼠和C57BL/6小鼠IL-10R1基因的载体转染至Ba/F3细胞稳定表达,经IL-10刺激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2和LE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IL... 目的:研究MRL小鼠IL-10R1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克隆有MRL小鼠和C57BL/6小鼠IL-10R1基因的载体转染至Ba/F3细胞稳定表达,经IL-10刺激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2和LE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IL-10的浓度增加,表达MRL IL-10R1的B细胞的增殖能力递增,而表达C57BL/6 IL-10R1的B细胞递减;接受IL-10刺激后表达MRL IL-10R1的B细胞CD16/32表达水平较表达C57BL/6 IL-10R1的B细胞低,LECAM-1表达水平前者却较后者高。结论:MRL小鼠IL-10R1丧失了对B细胞活化、增殖及趋向性迁移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IL—10r1 B淋巴细胞 MrL小鼠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IL-6R及ADAMTS-1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方江 王晓元 +4 位作者 张文婷 杜美玲 李会贤 李清 李慧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9期1479-1480,共2页
冠状动脉内易损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最主要原因[1]。炎症因子及炎症反应是导致冠脉内稳定斑块向易损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IL-6和 IL-6R 复合物通过心肌细胞丰富的 gp130信号转导受体... 冠状动脉内易损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最主要原因[1]。炎症因子及炎症反应是导致冠脉内稳定斑块向易损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IL-6和 IL-6R 复合物通过心肌细胞丰富的 gp130信号转导受体发挥负性肌力作用和细胞毒作用,IL-6R 作为一种参与炎症信号通路蛋白是冠心病的致病原因之一[2,3]。ADAMTS-1可以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重组,并且还能激活不同的细胞表面分子,其独特的羧基端具备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基序,能使其被分泌后结合到细胞外基质上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进展、细胞凋亡、炎症发生[4]。因此,监测患者ADAMTS-1、IL-6R 血清学水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尽早发现易损斑块并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使降低 ACS 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1 急性冠脉综合征 il-6r 炎症标记物 血清学 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 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IRAK-4在白介素-1受体/Toll样受体(IL-1R/TL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帆 芮耀诚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3,14,共4页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是近年来发现的参与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它与另外3个成员IRAK-1、IRAK-2、IRAK-M同属于IRAK家族,目前经过对IRAK-4分子的激酶活性以及其对...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是近年来发现的参与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它与另外3个成员IRAK-1、IRAK-2、IRAK-M同属于IRAK家族,目前经过对IRAK-4分子的激酶活性以及其对炎症反应的正向和负向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表明,IRAK-4分子联系着上下游的信号转导,在TLRs/IL-1R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更为关键。本文就IRAK-4分子的活性、以及IRAK-4分子在TLRs/IL-1R介导的炎症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设计出针对IRAK-4特异性的药物,或者通过基因治疗手段干预IRAK-4表达,为感染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开发出新的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 TLrs/il-1r信号通路 激酶活性
下载PDF
肾复康颗粒对人工诱发鸡肾肿病理模型的炎性细胞因子及IL-1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艺晨 杨庆昌 +4 位作者 林春发 叶芮伶 尚杨斐 胡宇 刘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86-2894,共9页
旨在探讨肾复康颗粒对鸡肾肿的抗炎机制。将90只健康雏鸡分为空白组(15只)和试验组(75只),试验组通过饲喂自制高钙高蛋白饲料人工复制鸡肾肿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肾复康... 旨在探讨肾复康颗粒对鸡肾肿的抗炎机制。将90只健康雏鸡分为空白组(15只)和试验组(75只),试验组通过饲喂自制高钙高蛋白饲料人工复制鸡肾肿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饮水给药肾复康颗粒2.0、1.0、0.5 g·L^(-1),阳性药物组饮水给药苍蓝口服液1.0 mL·L^(-1),模型组饮水给予生理盐水1.0 mL·L^(-1),2次·d-1,连用5 d。分别于造模前、后以及末次给药后2 d进行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TNF-α、MCP-1、TGF-β1的含量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肾IL^(-1)R、IκBα、NF-κBp65 mRNA的转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升高(P<0.01),肾中IκBα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饮水给药治疗后,肾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复康颗粒中剂量组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肾中IκBαmRNA转录量极显著增加(P<0.01)。肾复康颗粒通过降低肾肿鸡血清中IL^(-1)、TNF-α、MCP-1、TGF-β1中含量,抑制IL^(-1)R/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复康颗粒 肾肿 抗炎 转录 il-1r/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三七皂苷R1通过miR-181/IL-8/TLR4通路调控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郜会龙 丁来标 +2 位作者 王丽霞 杨洁 宫娇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14-1020,1034,共8页
目的探究三七皂苷R1(NGR1)通过微小RNA-181/白细胞介素-8/Toll样受体4(miR-181/IL-8/TLR4)通路调控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大鼠的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低剂量NGR1组(LNGR1... 目的探究三七皂苷R1(NGR1)通过微小RNA-181/白细胞介素-8/Toll样受体4(miR-181/IL-8/TLR4)通路调控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大鼠的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低剂量NGR1组(LNGR1)、中剂量NGR1组(MNGR1)、高剂量NGR1组(HNGR1),另设对照组(CG),每组8只,共40只。LNGR1、MNGR1、HNGR1组大鼠每2日灌胃1次,剂量依次为15、30、60 mg/kg的NGR1,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6周,期间监测大鼠血糖及体质量。给药完成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检测大鼠视神经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视神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视神经miR-181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miR-181和IL-8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神经IL-8、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1)体重、血糖和HbA1c:与CG组比较,MG大鼠体重降低(t=-3.675,P=0.001),血糖、HbA1c较高(t_(血糖)=67.721,t_(HbA1c)=27.213,均P=0.000);与MG组比较,MNGR1、HNGR1组大鼠体重较高(t_(MNGR1)=4.863,t_(HNGR1)=6.018,均P=0.000),血糖较低(t_(MNGR1)=-29.171,t_(HNGR1)=-43.981,均P=0.000),HbA1c较低(t_(MNGR1)=-18.468,t_(HNGR1)=-22.799,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炎症因子: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和MMP-9表达较高(t_(IL-1β)=22.949,t_(IL-6)=20.732,t_(TNF-α)=12.785,t_(MMP-9)=12.276,均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较低(t_(LNGR1)=-6.465,t_(MNGR1)=-18.598,t_(HNGR1)=-21.943,均P=0.000)、IL-6水平较低(t_(LNGR1)=-3.765,P=0.001;t_(MNGR1)=-13.274,t_(HNGR1)=-15.405,均P=0.000)、TNF-α水平较低(t_(MNGR1)=-9.221,t_(HNGR1)=-10.523,均P=0.000)、MMP-9水平较低(t_(LNGR1)=-2.934,P=0.006;t_(MNGR1)=-4.343,t_(HNGR1)=-9.99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视神经形态:与CG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出现明显的出血和血管扩张、轴突肿胀以及胶质细胞增生,但LNGR1、MNGR1、HNGR1组以上情况较MG随药物剂量较高改善。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横截面积较低(t=-27.680,P=0.000),胶质细胞数较高(t=5.501,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视神经横截面积较大(t_(LNGR1)=6.241,t_(MNGR1)=7.853,t_(HNGR1)=10.248,均P=0.000),HNGR1组胶质细胞数较低(t_(HNGR1)=-3.097,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IL-8与miR-181的靶向关系:miR-181与IL-8存在结合位点。(6)miR-181/IL-8/TLR4通路蛋白: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miR-181、IL-8、TLR4表达较高(t_(miR-181)=33.870,t_(IL-8)=62.851,t_(TLR4)=20.802,均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视神经miR-181表达较低(t_(LNGR1)=13.476,t_(MNGR1)=14.420,t_(HNGR1)=11.187,均P=0.000)、IL-8表达较低(t_(LNGR1)=2.460,P=0.019;t_(MNGR1)=19.230,t_(HNGR1)=46.383,均P=0.000)、TLR4表达较低(t_(LNGR1)=8.350,t_(MNGR1)=14.185,t_(HNGR1)=11.502,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GR1可降低DON大鼠血糖,改善视神经病理状况,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视神经miR-181/IL-8/TLR4通路及相关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mir-181 TLr4 il-8
下载PDF
XGD-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立 禚守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XGD 1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不同浓度的XGD 1作用于植物血凝素 (PHA)和刀豆素A(Con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共同培养 48h和 72h ,用改良MTT法观察XGD 1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XGD 1... 目的 探讨XGD 1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不同浓度的XGD 1作用于植物血凝素 (PHA)和刀豆素A(Con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共同培养 48h和 72h ,用改良MTT法观察XGD 1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XGD 1对T淋巴细胞表面IL 2R表达的影响 ;同时观察联合应用CsA和XGD 1对细胞增殖及IL 2R表达的影响。结果 XGD 1对PHA和Con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抑制作用随XGD 1剂量的递增而加强 ;XGD 1对PHA和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面IL 2R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阳性率从正常对照活化细胞的 47.67%降为 2 5 .0 3 % ;联合应用CsA ,上述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XGD 1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能降低IL 2R表达 ,可能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D-1 外周血 T淋巴细胞增殖 il-2r 表达 影响
下载PDF
IL-10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TNF-α、IGF-1及IGF-1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月红 张莉娟 +3 位作者 郑伟达 史美娜 陈治新 王小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发肝纤维化模型组。至造模第9周,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S组... 目的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发肝纤维化模型组。至造模第9周,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S组造模结束即处死,I组IL10治疗2周后处死,R组为自然恢复2周后处死。通过HE染色评价各组肝纤维化的程度,SP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肝脏TNFα、IGF1、IGF1R表达情况。结果肝病理组织学显示:I组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R组纤维化程度没有明显改善。TNFα、IGF1、IGF1R在S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在R组及I组表达下降,但I组下降较R组明显,与R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IL10能明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和IGF1及IGF1R的表达,这可能是IL10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r 治疗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外源性il-10 纤维化程度 肝纤维化模型 免疫组化检测 炎性细胞因子 正常对照组 病理组织学 CCL4 SD大鼠 自然恢复 HE染色 大鼠肝脏 表达情况 白介素 随机 造模
下载PDF
成人Still病患者血清中IL-1、sIL-2R、IL-6、TNF-α水平变化的意义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建平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6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成年人 STILL病 il-1 Sil-2r il-6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