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ase study illustrating the use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reat secondary Anal Fistula Post I&D of Perianal Abscess
1
作者 Sandeep Kumar Upadhyay Sheetal Asutkar Shreya Soni 《Clin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Background:Anal fistula is a long-term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 tubular structure with one end opening in the anorectal canal and the other end open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rineum or perianal skin with chronic pu... Background:Anal fistula is a long-term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 tubular structure with one end opening in the anorectal canal and the other end open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rineum or perianal skin with chronic pus drainage.It is linked to Bhagandar in Ayurveda,and in Sushruta Samhita,Acharya has mentioned 5 forms of Bhagandar.The boil in the present case was Shukla,sthira i.e.hard and firm,with Picchila strava and Kandu resembling the features of Parisraavi bhagandar.Aim and objective:The current case was diagnosed as Parisravi bhagandar,which resembles trans-sphincteric or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in modern ano.In Ayurveda,the management of Parisraavi Bhagandar,Shastra,kshara,and Agnikarma is advised and the use of Ksharasutra,which contributes to complete cutting and healing of the track without reoccurrence,similarly Modern surgeon depends on surgery i.e radical excision of the track,ligation with Seton,and use of chemical irritants like urethane,silver nitrates,etc.A cutting seton(tight)gently slices the confined muscle to close the fistula with the least interruption to continence.This operation is especially advised when a one-stage fistulotomy poses a considerable risk of incontinence.Material and methods:The method performed here was Core Partial Fistulectomy followed by Ksharasutra application till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wound.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This case study provides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Parisraavi Bhagandara(high anal,trans-sphincteric fistula in ano)in 6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an integrated surgical&Ayurvedic management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 fistula COLONOSCOPY ligation of trans-sphincteric fistula Methylene blue dye perianal abscess Radical excision Sushrut Samhita
下载PDF
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IL-2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建平 杜金林 +6 位作者 蔡成 钟志凤 施红旗 刘庆伟 戴志慧 张天明 金晰函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58-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2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肛周脓肿患者(肛周脓肿组)和50例无感染的混合痔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中留取病变组织标本。术后观察患者转归,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2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肛周脓肿患者(肛周脓肿组)和50例无感染的混合痔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中留取病变组织标本。术后观察患者转归,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2表达、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的表达,观察IL-2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L-22在肛周脓肿组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肛周脓肿组根据不同转归分为治愈组、脓肿复发组、肛痿组,3组患者IL-22表达阳性率比较,治愈组显著降低,而肛瘘组最高(P<0.01)。肛周脓肿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肛周脓肿组中随着疾病的进展,肛瘘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愈组(P<0.01)。肛周脓肿组中IL-2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均P>0.05),而与脓肿直径(P<0.01)、创面愈合时间(P<0.05)及进展为肛瘘有关(P<0.05)。结论 IL-22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增强,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肛周脓肿 肛瘘 il-22
下载PD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tocols for anal fistulae
3
作者 Editorial Board of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226-230,共5页
Anal fistul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that typically describes a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rianal skin. At present, 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anal fistulae, but the ... Anal fistul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that typically describes a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rianal skin. At present, 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anal fistulae, but the formation of fistula is different du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a limited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TCM has recently shown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accelerating the wound healing after anal fistula surgery, but the standard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nal fistulae are still in deficiency. Thereby,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d the key points of common syndromes, TCM nursing methods and health guidance of anal fistulae,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advantages of TCM and standardize related nursing managemen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 fistula ANORECTUM injury perianal abscessES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Three-cavity clearance(TCC)can decrease the fistula rate after drainage of a perianal abscess:a case–control study 被引量:5
4
作者 Heiying Jin Yan Chen Bei Zhang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SCIE EI 2018年第3期221-224,I0003,共5页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ree-cavity clearance(TCC)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nal abscess.Methods:A case–contro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abscess was cond...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ree-cavity clearance(TCC)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nal abscess.Methods:A case–contro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abscess was conducted at the Second and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ne 2013 to March 2016.Clinical data from 46 patients who had TCC were analysed.At the same time,46 patients had simple incision and drainage and 46 patients had abscess drainage and cutting seton(radical abscess incision);the data from these patients were also analysed.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ime of wound healing,fistula rate and anal incontinence were assessed.Results:The rate of fistula formation in the TCC group was 13.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 simple incision and drainage(39.1%,p<0.01)and similar to the group with radical abscess incision(8.7%,p>0.05).Two patients(4.3%)in the group with radical abscess incision had anal incontinence,flatus and soiling;their Wexner scores were 6 and 3,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anal incontinence in the TCC group or the simple incision and drainage group.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of wound healing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mong the three groups(both p>0.05).Conclusion:TCC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phincter-preserving procedure for perianal abscess formation and can decrease the fistula rate after perianal abscess drainage.It appears to be a valuable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verify this f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cavity clearance(TCC) perianal abscess anal fistula drainage cutting seton
原文传递
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晓静 朱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1期34-36,共3页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婴幼儿两种常见的肛周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诊治此类疾病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综述 肛周脓肿 肛瘘 婴幼儿
下载PDF
难治性克罗恩病肛瘘合并严重感染的成功管理经验总结(1例报告)
6
作者 阮剑敏 李永洁 +1 位作者 林洁梅 刘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目的总结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患者经内科治疗与护理65天后情况好转出院。结论克罗恩病合... 目的总结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患者经内科治疗与护理65天后情况好转出院。结论克罗恩病合并肛瘘、肛周脓肿,临床治疗棘手,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多学科联合治疗及个体化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瘘 肛周脓肿 肛瘘冲洗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肛瘘挂线治疗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舒芳 吴书清 +2 位作者 曾珊 卢君 钟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肛瘘挂线治疗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肛瘘...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肛瘘挂线治疗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肛瘘挂线联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肛瘘挂线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黏膜愈合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肛周自控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肛门功能、疗效、肛周脓肿及肛瘘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黏膜愈合、创面完全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及肛周自控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周肿痛、便时剧痛及大便秘结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肛瘘复发率(8.57%)、肛周脓肿复发率(5.71%)均低于对照组(40.00%、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药熏洗联合肛瘘挂线治疗可有效促进肛瘘创面愈合,预防肛周脓肿及肛瘘复发,减轻患儿疼痛,促使肛门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病情转归,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肛瘘挂线 肛瘘 肛周脓肿 中医证候积分 疗效
下载PDF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董翔宇 杨柳生 +3 位作者 孙登群 韩林 李壮 孙艳军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57-859,866,共4页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0至2023-12医院收治的160例肛周脓肿行单纯性切开引流术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复发组与痊愈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0至2023-12医院收治的160例肛周脓肿行单纯性切开引流术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复发组与痊愈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中,术后1年95例(59.38%)治愈,65例(40.62%)术后脓肿复发或肛瘘形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慢性腹泻史(OR=2.045,P=0.015)、深部位脓肿(OR=0.511,P=0.025)、革兰氏阴性菌(OR=3.725,P=0.012)、马蹄形脓肿(OR=2.324,P=0.009)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腹泻史、深部位脓肿、革兰氏阴性菌和马蹄形脓肿均会增加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复发 肛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肛瘘或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9
作者 严勇财 李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肛瘘或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60例肛瘘或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予以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确保其稳定降低,并合理控制饮食,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手术。术后完... 目的 探讨肛瘘或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60例肛瘘或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予以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确保其稳定降低,并合理控制饮食,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手术。术后完善抗感染、创面换药及并发症预防。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创口直径患者的创口渗液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手术前后静息、走路、换药时创面疼痛评分及睡眠障碍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 60例患者中显效40例(66.67%),有效18例(30.00%),无效2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随着创口直径的增加,创口渗液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出现延长,不同创口直径患者的创口渗液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周、2周,患者静息、走路、换药时创面疼痛评分及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 对肛瘘或肛周脓肿并合糖尿病患者给予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切口越小,越有利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周脓肿 合并糖尿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10
作者 严昌林 孙兴伟 赵璐*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2020年5月~2023年1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肛周脓肿病人224例,均行切开引流术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肛瘘分为未发生肛瘘组(169例)...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2020年5月~2023年1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肛周脓肿病人224例,均行切开引流术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肛瘘分为未发生肛瘘组(169例)和发生肛瘘组(5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和区分度的验证。结果发生肛瘘组男性、有糖尿病史、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病人比例高于未发生肛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糖尿病、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理想曲线与校正曲线的拟合较好,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95%CI=0.914~0.979),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预测区分度。结论影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糖尿病、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相关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可一定程度指导临床筛查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术 肛瘘 独立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高分辨率T_(2)加权成像序列在肛瘘合并脓肿患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周菲菲 鲁思明 +2 位作者 仇志亮 钱坤 吴国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T_(2)WI)序列检查在肛瘘合并脓肿患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疑为肛瘘合并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以手...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T_(2)WI)序列检查在肛瘘合并脓肿患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疑为肛瘘合并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WI联合T_(2)WI-FS及单独使用T_(2)WI-FS序列对肛瘘合并脓肿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66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均存在肛瘘合并脓肿,证实瘘管86支,肛瘘内口72个。其中,括约肌间型29例,经括约肌型21例,括约肌上型9例,括约肌外型7例。瘘管分级:Ⅰ级36支,Ⅱ级25支,Ⅲ级17支,Ⅳ级6支,Ⅴ级2支。T_(2)WI-FS序列检出瘘管62支,肛瘘内口57个,准确度为79.17%,其中,括约肌间型35例,经括约肌型16例,括约肌上型8例,括约肌外型7例;瘘管分级:Ⅰ级27支,Ⅱ级18支,Ⅲ级12支,Ⅳ级4支,Ⅴ级1支。DWI联合T_(2)WI-FS序列检出瘘管83支,肛瘘内口71个。其中,括约肌间型30例,经括约肌型20例,括约肌上型9例,括约肌外型7例。瘘管分级:Ⅰ级35支,Ⅱ级24支,Ⅲ级16支,Ⅳ级6支,Ⅴ级2支。单独DWI联合T_(2)WI-FS序列括约肌间型(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经括约肌型(灵敏度、特异度)、括约肌上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括约肌外型的准确度均高于T_(2)WI-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DWI联合T_(2)WI-FS序列Ⅰ级(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Ⅱ级(灵敏度、准确度)、Ⅲ级(准确度)均高于T_(2)WI-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WI联合T_(2)WI-FS序列对肛瘘合并脓肿患者脓肿部位、瘘管分级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对患者术前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T_(2)加权像 肛瘘 肛周脓肿
下载PDF
同期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杨丽荣 严新杰 +1 位作者 张玮 李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同期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同期进... 目的:分析同期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同期进行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对照组分期进行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同期瘘管外切联合松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瘘管外切 松挂线手术 复杂性肛瘘 肛周脓肿
下载PDF
祛腐生肌法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吴芳 张朝晖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5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法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法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祛腐生肌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相关指标、创面面积减情况、临床指标、疼痛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创面腐肉脱落、愈合和新生皮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面积减小率为(67.52±20.45)%,高于对照组的(50.69±1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分泌物、肉芽形态和切口红肿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肛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腐生肌法治疗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有助于缩短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愈合时间和新生皮出现时间,降低创面面积减小率,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缓解肛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瘘 祛腐生肌法 疗效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疫情期间常见肛肠疾病处理专家建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松朋 任东林 +2 位作者 张书信 赵宝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3767-3774,共8页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肛肠疾病发病率虽由1975年的59.1%下降为2015年的50.1%,但其发病率仍高于高血压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从广义上讲,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均可以称之为肛肠疾病,常见的有...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肛肠疾病发病率虽由1975年的59.1%下降为2015年的50.1%,但其发病率仍高于高血压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从广义上讲,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均可以称之为肛肠疾病,常见的有100多种,其中痔病、肛裂、肛周脓肿、肛瘘作为“肛肠疾病四大金刚”更是有着不小的日常就医需求量。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围绕“肛肠疾病四大金刚”和肛周湿疹形成了《疫情期间常见肛肠疾病处理专家建议》,供肛肠疾病患者及相关领域医务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疾病 肛裂 肛瘘 湿疹 肛周脓肿 治疗 建议
下载PDF
小儿肛周脓肿及肛瘘根治性手术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宗亮 彭天书 +3 位作者 鲁海燕 徐胜艳 付肖冰 胡响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由于小儿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小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与成人有较大差异。目前,学者对其治疗方式及根治时间存在分歧,且临床相关对比研究较少,临床治疗缺乏指导意见。对争议较大的关键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由于小儿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小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与成人有较大差异。目前,学者对其治疗方式及根治时间存在分歧,且临床相关对比研究较少,临床治疗缺乏指导意见。对争议较大的关键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对小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根治性手术的手术要点及技巧,进行有效的探索总结,为构建小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诊疗规范,形成治疗共识做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肛周脓肿 小儿肛瘘 根治术手术 手术要点 手术技巧
下载PDF
三间隙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在治疗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浏荣 王留珍 +3 位作者 孙洁慧 施文陆 张娇娇 王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7)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8)行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Wexn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30 d的肛门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d、30 d的患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创面感染、肛瘘形成、肛门缺损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 93±7. 63 min vs. 25. 49±6. 31 min)(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69±4. 63 ml vs. 16. 93±3. 27 ml)、创面愈合时间(27. 59±4. 27 d vs. 22. 61±6. 59 d)、住院时间(16. 27±6. 41 d vs. 12. 95±5. 63 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Wexn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 26±1. 58分vs. 7. 88±1. 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7 d(4. 69±1. 63分vs. 4. 28±1. 37分)、30 d时(2. 73±0. 67分vs. 2. 51±0. 58分)两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6. 75±1. 22分vs. 6. 05±1. 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 05±0. 41分vs. 2. 33±0. 34分、2. 25±0. 25分vs. 1. 17±0.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4. 26%vs. 2. 08%)、肛门缺损或畸形发生率(2. 13%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肛瘘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8%vs. 2.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术后疼痛缓解快,恢复迅速,肛瘘形成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三间隙引流术 传统切开挂线术 肛门功能 肛瘘
下载PDF
肛周脓肿或肛瘘术后影响创面愈合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6
17
作者 马志琼 黄小瑜 何娇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肛周脓肿或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肛周脓肿或肛瘘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2周时创面愈合质量分为愈合不良组(38例)与愈合良好组(1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症、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将... 目的探讨影响肛周脓肿或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肛周脓肿或肛瘘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2周时创面愈合质量分为愈合不良组(38例)与愈合良好组(1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症、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将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慢性便秘、合并糖尿病、合并肿瘤、合并慢性胃肠炎、术式选择、并发局部血肿、并发感染、日均坐浴时间及大便性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18.5 kg/m^2、合并糖尿病、并发感染及大便性状欠佳均是导致肛周脓肿或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18.5 kg/m^2、合并糖尿病、并发感染及大便性状欠佳均是导致肛周脓肿或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切口管理应据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尽可能确保创面良好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瘘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糖尿病 感染
下载PDF
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鹏君 马国珍 +2 位作者 刘恒良 龚颖生 彭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的80例临床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即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的方式... 目的探讨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的80例临床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即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将脓肿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及疾病复发概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分别为2.5%与5.0%,对照组为12.5%与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能够很好地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有效避免各种手术之后的伤口恶化现象,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肛周脓肿 引流挂线术 预防和控制 肛瘘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对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胡雪玲 宋佳希 +1 位作者 牛冬梅 吴雪芸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FIB、CRP和IL-6对肛周脓肿和肛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并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106例(肛周脓肿组...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FIB、CRP和IL-6对肛周脓肿和肛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并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106例(肛周脓肿组)和肛瘘患者102例(肛瘘组),另入选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10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FIB、IL-6、CRP、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水平,同时对肛周感染部位做脓液培养,观察致病菌种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FIB、IL-6和CRP对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IB与CRP、IL-6的关系。结果肛周脓肿组患者较肛瘘组患者FIB[4.50(3.54,5.67)vs 2.28(1.93,2.69)g/L]、IL-6[12.25(5.51,23.20)vs 1.95(1.20,4.31)ng/L]和CRP[27.00(10.00,50.50)vs 1.00(0.60,2.00)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IB鉴别肛周脓肿和肛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95%CI:0.907~0.974,P<0.01),其诊断效能高于CRP[AUC为0.910(95%CI:0.866~0.955,P<0.01)]和IL-6[AUC为0.814(95%CI:0.746~0.882,P<0.01)]。肛周脓肿患者FIB水平分别与CRP(r=0.705,P<0.01)、IL-6水平(r=0.584,P<0.01)、白细胞总数(r=0.454,P<0.01)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523,P<0.01)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CRP水平(β=0.465,P<0.01)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β=0.341,P<0.01)共同决定了47.1%FIB的变化[决定系数(r 2)=0.471)]。结论肛周脓肿患者者血浆FIB的水平明显高于肛瘘患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望成为肛周脓肿和肛瘘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肛周脓肿 肛瘘
下载PDF
中医药介入的快速康复外科在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唐平 毛红 +2 位作者 李薇 杨军义 赵希忠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176-178,共3页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中医药介入在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9例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肛瘘常规临床路径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药介入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中医药介入在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9例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肛瘘常规临床路径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药介入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活动状态疼痛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7天患者舒适状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介入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的疼痛,提高整体舒适度,加快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瘘 传统中医药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