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ess magnetic properties in the Ili Basi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25
1
作者 NAOTO Ishikaw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19-431,共13页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magnetoclimatological studies of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hav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hich great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n paleomo...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magnetoclimatological studies of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hav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hich great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evolution, inland aridification of Asia, and pas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Loess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LP have been well studied. In contrast, loess magnetic properties from outside the CLP in China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We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oess in the Ili Basin, an intermontane depression of the Tianshan (or Tien Shan) Mountains.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rock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he Ili loess including ma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χ) and 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RM), high/low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TDS) and hysteresis, as well as X-ray diffraction (XRD) for miner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LP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hinese loess),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he Ili lo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otal magnetic mineral concentration of the Ili loess i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loess, though they have similar magnetic mineral compositions. The ferri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Ili loess are magnetite and maghemite, and the antiferromagnetic mineral is hematite; XRD analysis also identifies the presence of ilmenite. The ratio of maghemite is lower in the Ili loess than in the Chinese loess, but the ratios of magnetite and hematite are higher in the Ili loess than in the Chinese loess. 2) The granularity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Ili loess, dominated by pseudo-single domain (PSD) and multi-domain (MD) grains, is generally much coars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loess. Ultrafine pedogenically-produced magnetic grains have a very limited contribution to the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Rather, PSD and MD particles of magnetite and maghemite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enhancement of susceptibility in the Ili loess. 3) The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mechanism for the Ili loess is complicated and superimposes both a wind velocity/vigor model (Alaskan or Siberian model) and the in situ ultrafine grain pedogenic model; the former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li loess. 4)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s of the Ili loess are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eolian input of the source area, but also to the local climate, landform,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refore, great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reconstructing paleoclimate u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rom the Ili lo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MAGNETIC propert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he ili bas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Climate and Human Factors to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Ili River Basin of China and Kazakhstan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Liang GUAN Jingyun +3 位作者 HAN Wanqiang JU Xifeng MU Chen ZHENG Jiang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069-1082,共14页
It is necessary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human factor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in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NPP and prevent desertification.This study inve... It is necessary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human factor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in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NPP and prevent desertifica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features of 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ANPP)in the Ili River Basin,a transboundary river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as well as the proportion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e and human causes to ANPP variation.Additionally,we analyzed the pixel-scal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PP and significant climatic parameters.ANPP in the Ili River Basin increased from 2001 to 2020 and was lower in the northeast and higher in the southwest;furthermore,it was distributed in a ring arou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In the vegetation improvement zone,human activities were the dominant driving force,whereas in the degraded zone,climate change was the primary major driving force.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ANPP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0.322 and 0.098,respectively.In most areas,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change,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During 2001 to 2020,the basin’s climatic change trend was warm and humid,which promoted vegetation growth.One of the driving factors in the vegetation improvement area was moderate grazing by livest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ANPP)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ili River basin
下载PDF
2000—2022年伊犁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
3
作者 李雅倩 杨建华 +1 位作者 夏皓斌 武建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52,共12页
伊犁河流域横跨中哈两国,生态环境脆弱,深化对全流域植被变化的认识对于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深入研究了2000—2022年整个伊犁河流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比了中国境内外伊犁河流... 伊犁河流域横跨中哈两国,生态环境脆弱,深化对全流域植被变化的认识对于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深入研究了2000—2022年整个伊犁河流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比了中国境内外伊犁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不同高程间植被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伊犁河流域植被总体呈现改善趋势,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植被,然而中国境内植被有退化趋势。植被退化区域的高程集中在1000~3000 m之间;草地和耕地以改善为主,林地则相反。(2)过去20 a间,伊犁河流域植被总体波动较小,但中国境内流域植被的波动性较大。与林地和耕地相比,草地的波动性更大。高程在2500~3000 m区域内的植被波动小。(3)未来伊犁河流域植被状况以持续改善为主,持续改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52%。草地持续改善的面积占比高于耕地和林地。高程低于1000 m和高于3000 m区域的植被以持续改善为主。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伊犁河流域植被变化特征的理解,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EVI 变化趋势 持续性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牧村景观及其再造——新疆伊犁河流域琼库什台村的个案
4
作者 罗意 郭志静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琼库什台村是一个传统牧村,也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牧村的传统景观由聚落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构成并以牧道空间连接为一体,彰显了“人·畜·草”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近年来,旅游发展深刻改变了牧...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琼库什台村是一个传统牧村,也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牧村的传统景观由聚落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构成并以牧道空间连接为一体,彰显了“人·畜·草”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近年来,旅游发展深刻改变了牧村的聚落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传统生态智慧被创造性转化后融入旅游新业态之中,进而从整体上再造了牧村景观。生态人类学要积极介入景观研究,利用传统景观分析识别和把握地方人群的“生态智慧”,通过景观再造考察理解并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人类学 牧村景观 生态智慧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含煤地层水放射性环境特征分析
5
作者 成建军 《科技通报》 2024年第8期101-106,共6页
本文以环境评价标准为基础,辐射污染防控标准为辅,同时参考煤矿相关标准,对伊犁盆地南缘含煤地层以及生产煤矿山的水放射性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和评价。发现地下水铀异常点30个,其中铀氡双核素水异常点13个,其余为单核素异常点。共确定地... 本文以环境评价标准为基础,辐射污染防控标准为辅,同时参考煤矿相关标准,对伊犁盆地南缘含煤地层以及生产煤矿山的水放射性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和评价。发现地下水铀异常点30个,其中铀氡双核素水异常点13个,其余为单核素异常点。共确定地下水水铀异常圈9个,其中单点异常圈4个。在生产煤矿、铀矿地浸采区附近水体调查中,个别煤矿的生活饮用水水铀含量达到地下水水铀异常,但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 含煤地层 水放射性 地质环境 特征
下载PDF
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原状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伊学涛 尚彦军 +3 位作者 孟庆森 孟和 崔振东 贺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用非饱和土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黄土的原状样进行了控制净围压和吸力为常数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测定的基质吸力范围内,净围压越高,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特征越明显,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基本表现为鼓胀变形;在高基质吸力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趋向于软化型,试样易出现剪切破坏。(2)试样体应变的变化受净围压和基质吸力的影响。随净围压的增大,体应变趋向于剪缩状态;在较高的基质吸力条件下,体应变的峰值剪胀量越大,剪胀特征也越强。(3)基质吸力影响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试样黏聚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而试验中基质吸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随基质吸力的增大,粉质黏土土样内摩擦角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至0,内摩擦角值趋于稳定;而粉土土样内摩擦角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可为伊犁河谷黄土滑坡等灾害的研究提供力学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抗剪强度 变形特征 伊犁河谷
下载PDF
伊犁河流域近30a洪水灾害时空分布及孕灾环境特征研究
7
作者 古丽扎尔·莫明 杨莲梅 +1 位作者 刘艳 李新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4-1326,共13页
基于1990-2022年伊犁河流域洪水灾情数据集,结合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孕灾环境因子,研究伊犁河流域洪水灾害时空分布及孕灾环境特征,并分析洪水灾害发生规律和孕灾环境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洪水灾害可分为3种:暴雨洪水、融... 基于1990-2022年伊犁河流域洪水灾情数据集,结合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孕灾环境因子,研究伊犁河流域洪水灾害时空分布及孕灾环境特征,并分析洪水灾害发生规律和孕灾环境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洪水灾害可分为3种: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混合洪水(暴雨加融雪造成洪水),其中,暴雨洪水灾害最多(占80.0%)、融雪洪水灾害最少(占3.4%);洪水灾害呈流域北部多于南部、东段多于西段的空间分布,尼勒克县最多、霍尔果斯市最少。(2)近30 a来洪水灾害频次呈年际和年代际增多趋势,洪水灾害年均约11.6次·a^(-1),2010年最多(43次),2000-2011年最多(149次)。洪水灾害在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6月最多(年均3.3次·a^(-1)),10月最少(年均0.06次·a^(-1)),其中暴雨洪水灾害夏季最多,年均9.3次·a^(-1),6月最多(110次),10月最少(2次),混合洪水灾害春多夏少,3月最多(36次),7月最少(8次),年均1.9次·a^(-1),融雪洪水灾害3月最多(12次),只发生于春季,年均0.4次·a^(-1)。(3)孕灾环境敏感性等级综合分布显示,灾害发生过程中,各孕灾因子共同起作用,影响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昭苏县和霍尔果斯市境内的极高敏感区域分布较多。结合洪水灾害时空分布和孕灾环境等级综合分布可知,洪水灾害多发生在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分布较多的流域东段和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洪水灾害 时空分布 孕灾环境
下载PDF
伊犁吐尔根农场沟不同地形对新疆野杏分布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谭志祺 陈晨 +1 位作者 石仁娜·加汗 刘蕊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51-156,162,共7页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场沟流域上游海拔1 000~1 900 m的山地坡面,分布面积2.57 km^(2),覆盖率为2.58%;新疆野杏垂直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分布面积、覆盖率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出现最大值;新疆野杏分布面积西风迎风阳坡大于背风阴坡、15°~35°坡大于其他更缓和更陡坡,覆盖率西风迎风阴坡高于背风阳坡、陡坡高于缓坡;随海拔升高,同一海拔内不同坡向、坡度上新疆野杏覆盖率的差异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海拔1 300 m附近各坡向、各坡度间新疆野杏分布差异最小,相对最适宜其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地形因子 遥感 DEM 伊犁吐尔根农场沟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迪 张燕 +2 位作者 李云峰 倪朝辉 茹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 )C、δ^(15) 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 )C、δ^(15) 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功能群鱼类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伊犁河流域鱼类的δ^(13) C值范围为-33.70‰~-18.51‰,δ^(15) N值范围为5.13‰~17.33‰,营养级范围在1.27~4.07之间,平均为2.54±0.55。湿季鱼类的营养级高于干季,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营养级明显高于其它类群。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指标(氮值范围NR、碳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显示,伊犁河与特克斯河的鱼类营养多样性较高,揭示种间竞争较少;喀什河营养冗余更高,表明鱼类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本研究为后期准确全面的评估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伊犁河流域 营养级
下载PDF
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仲涛 李漠岩 +2 位作者 李建豪 董芳 郑江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提供依据,利用全球地表水数据集研究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结合降水、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伊...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提供依据,利用全球地表水数据集研究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结合降水、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增加661 km^(2),主要增加在中国境外巴尔喀什湖南部和境内流域。②20 a间大于1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41个,大于5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14个,巴尔喀什湖水体面积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卡普恰盖水库水体面积呈下降趋势。③中国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变化主导因素;耕地面积变化是影响境外陆表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成果可为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水域面积 时空特征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伊犁河流域春季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胞外酶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刚 程艳 +2 位作者 胡海洋 邢月 别尔德别克·库布加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48,共13页
利用可培养法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初步阐明流域河流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采用5种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依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运用平板法对纯化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 利用可培养法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初步阐明流域河流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采用5种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依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运用平板法对纯化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行检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25株细菌分别属于变形菌门γ亚群(Gamma-pseudomonadota,56.44%)、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18.22%)、厚壁菌门(Firmicutes,14.22%)、变形菌门α亚群(Alpha-pseudomonadota,4.89%)、变形菌门β亚群(Beta-pseudomonadota,4%)、拟杆菌门(Bacteroidota,0.44%)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ota,0.44%)等7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41个属84个种。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2.22%)、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9.33%)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9.33%)为优势菌属。菌种分布结果显示,伊犁河流域主要支流和干流中可培养细菌地域分布性强。分离菌株产胞外酶结果显示,225株细菌中含有2种及以上酶活性的菌株共113株(50.22%)。总体上,伊犁河流域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丰富,细菌产胞外酶活性比例较高,分离菌株可为伊犁河流域菌种资源库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可培养法 系统发育分析 细菌多样性 胞外酶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典型黄土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被引量:67
12
作者 夏敦胜 陈发虎 +5 位作者 马剑英 金明 王训明 贾佳 魏海涛 刘现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2-910,共9页
黄土地层记录的磁学参数受控因素复杂,全球不同地区黄土磁化率的主要受控因子存在差别。文章在伊犁地区选取两个地层磁化率与成壤作用分别存在较明显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典型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黄土地层... 黄土地层记录的磁学参数受控因素复杂,全球不同地区黄土磁化率的主要受控因子存在差别。文章在伊犁地区选取两个地层磁化率与成壤作用分别存在较明显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典型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黄土地层中磁性矿物浓度较大,磁学性质主要受呈现准单畴状态磁铁矿控制,黄土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为原生矿物,后期改造作用弱,地层的磁学特征受物源影响明显。地层的成壤强度与地层中磁性矿物浓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与磁性矿物中细粒磁性矿物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暗示伊犁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增强模式既区别于典型的西伯利亚黄土"风速说"模型,也不同于中国黄土高原"成壤说"模型;当后期改造作用弱时,地层的磁学特征主要受物源影响;随着地层成壤作用的增强,对原生磁性矿物的改造作用逐渐增强,次生磁性矿物含量逐渐增加,磁化率变化规律趋近于"成壤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成壤作用 环境磁学 磁化率 伊犁
下载PDF
西天山隆升-剥露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陈正乐 李丽 +10 位作者 刘健 宫红良 蒋荣宝 李胜祥 郑恩玖 韩效忠 李细根 王成 王国荣 王果 鲁克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天山造山带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在新生代由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而陆内再造成山。本文主要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来限定西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野外系统采集西天山山脉及其伊犁盆地钻孔中的样品,挑选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测试分... 天山造山带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在新生代由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而陆内再造成山。本文主要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来限定西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野外系统采集西天山山脉及其伊犁盆地钻孔中的样品,挑选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工作,着重开展了磷灰石的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根据温度-时间模拟结果推断,西天山在中新生代期间共发生了3期次的快速冷却作用,分别为早侏罗纪(200~180Ma)、白垩纪中期(115~95Ma)和新生代期间(24Ma以来);根据样品位置分析表明,西天山的隆升-剥露作用并不均一,开始于侏罗纪早期的山脉抬升范围有限,仅局限于中天山;白垩纪中期(115~95Ma),整个西天山山脉和伊犁盆地一起发生整体的抬升和剥露;新生代24Ma以来,西天山的山体块体抬升与山间盆地的断陷同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伊犁盆地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
下载PDF
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沉积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33
14
作者 邱余波 伊海生 +6 位作者 王果 张占峰 刘俊平 蒋宏 罗星刚 杜默 张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研究伊犁盆地南缘洪海沟地区主力含铀层系——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的沉积特征,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沉积结构、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西山窑组上段在洪海沟地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 研究伊犁盆地南缘洪海沟地区主力含铀层系——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的沉积特征,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沉积结构、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西山窑组上段在洪海沟地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根据连井剖面特征,以及砂体厚度、砂地比等沉积特征在平面上的变化,洪海沟地区西山窑组上段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明显,中间为沿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曲流河道,河道南部为河漫沼泽,北部为河漫滩。综合研究区岩性、构造、铀源等成矿条件,西山窑组上段赋存的铀矿体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方向、河道砂体厚度、砂体粒度、砂体中的泥岩夹层、地层产状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 洪海沟地区 西山窑组 砂岩型铀矿 沉积相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分散元素铼与硒的超常富集机制探讨——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正其 潘家永 +2 位作者 曹双林 管太阳 张国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素Re与Se超常富集并独立成矿,是一种潜在的分散元素成矿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Re Se 超常富集 层间氧化作用 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 新疆
下载PDF
伊犁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性特征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郝继鹏 杨志勇 +1 位作者 史建宏 陈国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5-83,共9页
伊犁盆地是在前震旦系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双层结构盆地,即内裂谷盆地 山间陆相盆地。经多次造陆运动后,盆地内普遍缺失震旦系、下古生界、泥盆系、下三叠统和白垩系。盆地内的生油层主要为海相石炭系阿克沙克组、也列莫顿组,陆相二叠系晓... 伊犁盆地是在前震旦系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双层结构盆地,即内裂谷盆地 山间陆相盆地。经多次造陆运动后,盆地内普遍缺失震旦系、下古生界、泥盆系、下三叠统和白垩系。盆地内的生油层主要为海相石炭系阿克沙克组、也列莫顿组,陆相二叠系晓山萨依组、塔姆其萨依组。生油中心主要位于伊什基里克山—脱勒斯拜克山以北的湖盆区内。储层主要以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的碎屑岩为主。伊犁盆地虽然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结构更加复杂,沉积中心的不断西移,但仍然在中新生代地层的地表及井下发现大量油气显示,表明该盆地具备生储油能力。该盆地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对盆地的进一步勘探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以避免盲目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造陆运动 生油层 阿克沙克组 也列莫顿组 储层 地质结构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16
17
作者 孙慧兰 李卫红 +1 位作者 陈亚鹏 徐长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7-894,共8页
以伊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手段和生态经济学方法,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伊犁河流域1985-2005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 以伊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手段和生态经济学方法,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伊犁河流域1985-2005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间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大趋势。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482.83×108元上升到506.44×108元,增加了23.61×108元:水域和耕地对研究区总体服务功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而牧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对研究区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加具有较大负贡献。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已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试论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常量元素的活动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金平 闵茂中 +2 位作者 彭新建 陈跃辉 朱西养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传统的对控矿层间氧化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铀及其相应的伴生元素 (Se、Mo、V、Re、Ga等 )的地球化学行为 ,而对常量元素中非变价元素如 :Si、Al、Na、K等研究还很不充分。事实上 ,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 ,随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水—岩反应的... 传统的对控矿层间氧化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铀及其相应的伴生元素 (Se、Mo、V、Re、Ga等 )的地球化学行为 ,而对常量元素中非变价元素如 :Si、Al、Na、K等研究还很不充分。事实上 ,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 ,随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水—岩反应的进行 ,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如 Eh、p H等必然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或多或少的总会在成矿主岩中最常见的元素如 :Si、Al、Fe、Na、K的地球化学行为上显示出来。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含有上述元素的矿物上的一系列变化 ,并最终导致元素含量上的改变。不同的元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 ,按照其迁入迁出的强度 ,这些元素可以划分为活动组分、次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 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活动性 铀矿床 地球化学行为 地库 伊犁 物理化学条件 层间氧化带 伴生元素 变价元素 作用过程 成矿流体 元素含量 惰性组分 Si Al Na 控矿 运移 矿物
下载PDF
新疆伊犁盆地黄土古气候记录与Heinrich事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勇 苏怀 牛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3-979,共7页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气候指标变化特征及记录的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结果表明:古土壤层中粒径<10μm颗粒物含量明显高于黄土层,与之相反的是古土壤层中的低频磁化率、Zr/Rb值和元素Ti含量均小于黄土层,且元素Ti含量与Zr/Rb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古气候代用指标清晰的记录了6次Heinrich(H)事件及Younger Drays(YD)事件,但YD事件、H1、H2、H5和H6事件变幅较H3和H4事件显著,古气候指标与格陵兰冰芯δ18O、季风区李家塬粒度和洛川、西峰及环县Zr/Rb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记录的气候事件较李家塬、洛川、西峰更为显著.结合已有研究说明,Heinrich和D-O旋回等气候事件是由西风区向季风区传递的,MIS3阶段温度的升高和常年受西风的影响是造成塔勒德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沉积 Henrich事件 伊犁盆地 西风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气候突变后伊犁河谷两熟制作物种植区的变化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牛海生 徐文修 +2 位作者 徐娇媚 只娟 唐江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6-521,共6页
利用伊犁河谷1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0℃和≥10℃积温、无霜期逐日气象数据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及t-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伊犁河谷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两熟制种植方式即冬小麦-早熟玉米、冬小麦-早熟... 利用伊犁河谷1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0℃和≥10℃积温、无霜期逐日气象数据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及t-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伊犁河谷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两熟制种植方式即冬小麦-早熟玉米、冬小麦-早熟大豆和冬小麦-牧草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气候突变前后两熟制种植区的变化情况;利用突变后历年热量资料计算各地热量大于两熟制所需热量临界值的保证率,分析了两熟制种植区的气候风险。结果表明,(1)50a来伊犁河谷≥0℃和≥10℃积温、无霜期分别以89.9℃·d/10a、88.0℃·d/10a及5.4d/10a的倾向率上升(P<0.05),并均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2)突变后伊犁河谷热量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平原最多,丘陵次之,山区最少的特点。(3)伊犁河谷各区域突变前热量条件无法满足两熟制种植要求,突变后平原区域≥0℃和≥10℃积温、无霜期年平均分别达4217.7℃·d、3649.6℃·d和197d,均超过两熟制热量要求,且最低热量条件保证率85.7%,成为伊犁河谷两熟制最适宜种植区,若平原麦后复播大豆,其热量保证率可达93%以上,但复种早熟玉米仍有一定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乃至整个北疆地区发展多熟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气候变化 t-检验 保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