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TANPFNA和IM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九峰 张利辉 +1 位作者 韩巍 刘亚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80-881,共2页
【摘要】目的比较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AsianIM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4例,应用InterTAN治疗48例(InterTAN组),应用PFNA治疗54... 【摘要】目的比较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AsianIM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4例,应用InterTAN治疗48例(InterTAN组),应用PFNA治疗54例(PFNA组),应用IMHS治疗4294(IMHS组)。比较3种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时记录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InterTAN组、PFNA组及IMHS组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及髋内翻;手术时间InterTAN组(96±15)min,PFNA组(68±10)min,IMHS组(8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InterTAN组(193±16)ml,PFNA组(136±13)ml,IMHS纽(175±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操作相对于InterTAN和IMHS较简单;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 PFNA imhs
下载PDF
Asian Imhs Intertan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光 曹奇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676-677,共2页
目的比较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Asian Imhs)、Intertan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的效果,同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Asian Imhs)、Intertan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的效果,同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的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等无明显差异,Asian Imhs、Intertan钉内固定术中拧入拉力螺钉时感觉拉力螺钉与股骨头骨质有明显把持力,加压效果明显,Intertan钉双钉系统具有更强的抗旋转作用。PFNA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手术出血量少。结论Asian Imhs、Intertan钉对骨质情况比较好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使其近段拉力螺钉对股骨粗隆骨折加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Intertan双钉系统具有抗旋转的优势,PFNA对治疗高龄骨质严重疏松且伴随疾病较多,全身情况较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能够使其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操作简便,手术出血量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ASIAN imhs Intertan钉 PFNA
下载PDF
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ASIAN IM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光 李金亮 +1 位作者 丁宝江 曹奇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6期524-52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ASIAN IM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ASIAN IMHS内固定36例,PFNA内固定48例。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SIAN IMHS组... 目的对比分析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ASIAN IM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ASIAN IMHS内固定36例,PFNA内固定48例。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SIAN IMHS组;两组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IAN IMHS对骨质较好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发挥其近端拉力螺钉滑动加压的优势,PFNA对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发挥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螺旋刀片抗旋转及抗切割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ASIAN imhs PFNA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加拿大安大略省“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计划”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峰 王建刚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6,共6页
提供高品质的心理健康服务、及时诊断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满足弱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11年6月22日发布的"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计划"的三项主要内容。为此,加拿大政府承诺从2011年到2013... 提供高品质的心理健康服务、及时诊断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满足弱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11年6月22日发布的"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计划"的三项主要内容。为此,加拿大政府承诺从2011年到2013年投资2.57亿加元,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解析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对建立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imhs CMHA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健康有效机制
下载PDF
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Pt/C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植群 沈培康 古国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利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载量高于 40 %的Pt/C催化剂 ,具有制备过程简单 ,方便 ,快速等特点。采用TEM和XRD等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本法制备的Pt/C催化剂的Pt颗粒高度均匀... 利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载量高于 40 %的Pt/C催化剂 ,具有制备过程简单 ,方便 ,快速等特点。采用TEM和XRD等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本法制备的Pt/C催化剂的Pt颗粒高度均匀地分散于VulcanXC 72碳载体上 ,粒径分布在 2 5~ 5nm之间。由该催化剂制备的电极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性能优于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微波加热(IMH) 电催化剂 燃料电池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气体充填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永坚 陈真 李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7期202-203,207,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中是否填充惰性气体对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6月确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期或以上患者共66例(70只眼),随机分为C3F8充填组(治疗组)35只眼,及空气充填组(对照组)35只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中是否填充惰性气体对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6月确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期或以上患者共66例(70只眼),随机分为C3F8充填组(治疗组)35只眼,及空气充填组(对照组)35只眼,两组分别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后行气液交换术,手术医生均为同一人,术后随访1~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改变情况;前置镜下观察对比两组裂孔闭合情况;用蔡司Cirrus HD-OCT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前后黄斑裂孔的OCT图像改变情况。结果视力: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两组的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比较,t=2.1290,P<0.05,两组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各个分期患者闭合率均为100%,而对照组2期闭合9例(90%),3期17例(85%),4期3例(60%)。结论 C3F8充填组在术后矫正视力以及裂孔闭合率均比对照组要好,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及C3F8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效果可靠,裂孔闭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 C3F8 惰性气体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胡艳华 王怡 +5 位作者 刘武 刘丽梅 高萌 闫玮玉 刘克高 刘欣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病人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讨评价黄斑裂孔病人结构与功...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病人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讨评价黄斑裂孔病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方法收集34例(34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健眼及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mfERG及OCT。结果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前患眼BCVA 0.01~0.8,平均0.10。病人术前OCT裂孔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dmax)431~1 770μm,平均(998.7±302.6)μm,裂孔最小直径(minimum diameter,dmin)403~536μm,平均(470±189.2)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BCVA、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区mfERG P波及N1波振幅降低(P<0.05)。术后黄斑裂孔全部解剖学闭合,其mfERG P波及N1波振幅亦在术后逐渐恢复,但仍不能恢复至健眼水平。术后3个月患眼P波潜伏期一过性延长,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患眼BCVA与dmin、dmax相关(ρ=0.549,ρ=0.610,P<0.01),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术后BCVA与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相关(P<0.05),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术后视力及视觉功能均较术前提高,其黄斑区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前及术后OCT的主要指标与病人最佳矫正视力相关,术前dmin、dmax对病人术后BCVA有预测意义,但本研究并未显示术前mfERG各项参数对病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下载PDF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机构知识库为例
8
作者 王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18期136-137,141,共3页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机构知识库(IMHE Open IR)的建设历程,介绍了建设机构知识库的主要思路和做法,并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IMHE OpenIR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和视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勇亮 李亚楠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2.7%,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χ2=10.25,P=0.001),视力提高率达91.2%;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χ2=35.79,P〈0.001)。并发症情况:术中4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周内9眼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0 mm Hg),9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后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内界膜剥离/ILMP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23G TSV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大小的多种影像学评估
10
作者 张静涵 张全斌 寇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项目调查研究显示,1990—2010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全球死亡率从2.49/10万上升到2.78/10万^([1]);美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网站统计报道,1999—2007年全美死... 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项目调查研究显示,1990—2010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全球死亡率从2.49/10万上升到2.78/10万^([1]);美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网站统计报道,1999—2007年全美死亡报告的主要原因中,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位居第17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测量方法 IMH 胸主动脉瘤 超声心动图学 影像学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宁 李丽 +1 位作者 王飞波 翟健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0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结果:胸段升主动脉比例为13.3%,明... 目的: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0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结果:胸段升主动脉比例为13.3%,明显低于腹主动脉86. 7%,相对比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tanford分类,有5例(16.67%)为A型明显低于B型25例(83.33%),相对比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有5例(16.67%)为环形高密度影明显低于新月形高密度影25例(83.33%),相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准确的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IMH4A2电梯专用变频器的技术特性
12
作者 杨广洪 田松 《电机电器技术》 2004年第2期15-20,共6页
根据IMH4A2电梯专用变频器的技术特性 ,较详细地介绍了该种变频器的功能、控制信号、参数设置与监视、故障显示与处理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IMH4A2 电梯 专用变频器 技术特性 数字闭环控制 参数设置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
13
作者 沈宁 李丽 +1 位作者 王飞波 翟健坤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结果胸段升主动脉比例为13.3%,明显低... 目的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及价值。结果胸段升主动脉比例为13.3%,明显低于腹主动脉86.7%,相对比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tanford分类,有5例(16.67%)为A型明显低于B型25例(83.33%),相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有5例(16.67%)为环形高密度影明显低于新月形高密度影25例(83.33%),相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准确的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主动脉壁间血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范占明 李宇 +2 位作者 张兆琪 黄连军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主动脉壁间血肿(IMH)通常被视为主动脉夹层(AD)一种特殊类型或先兆病变。由于发病率低和缺乏大组前瞻性研究,因此,IMH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随着无创影像学技术进展,提高了对IMH诊断能力和认识。现就IMH发病机制、自然史... 主动脉壁间血肿(IMH)通常被视为主动脉夹层(AD)一种特殊类型或先兆病变。由于发病率低和缺乏大组前瞻性研究,因此,IMH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随着无创影像学技术进展,提高了对IMH诊断能力和认识。现就IMH发病机制、自然史、预后、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肿 壁间 发病机制 诊断能力 影像学技术 IMH 发病率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铁英 吴德正 +2 位作者 高汝龙 梁炯基 吴乐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功能。 方法  19例 (19只眼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 ,其中 2期 3只眼 ,3期 10只眼 ,4期 6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国际标准视力、激光视网膜视力、明视...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功能。 方法  19例 (19只眼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 ,其中 2期 3只眼 ,3期 10只眼 ,4期 6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国际标准视力、激光视网膜视力、明视强度反应 ERG和 Humphrey 30 - 2程序视野测定。 结果  1国际标准视力 :术前视力 0 .0 1至 0 .1,术后视力 0 .0 4至 0 .4,术前术后视力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2激光视网膜视力 :术前激光视网膜视力 0 .12至 0 .4,术后激光视网膜视力从 0 .2至 0 .6 3。术前和术后激光视网膜视力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3 ERG明视强度反应曲线 :术前和术后 b波最大振幅 Rmax(μV)和代表曲线斜率的 n值的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术后半饱合光刺激强度K(cd· sec/ m2 )的对数单位 L og值 ,较术前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4Humphrey视野 :术后0~ 10°较术前光阈值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术前和术后 15~ 30°光阈值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结论 手术治疗 IMH能提高视网膜黄斑部视锥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眼外科手术 视功能 IMH
原文传递
构筑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合作体系--“OECD/IMHE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对区域发展的贡献”项目评述
16
作者 周巧玲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4,共5页
为了促进各区域合作关系的建立,动员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OECD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倡议活动,为回应这一要求,IMHE开展了"支持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作贡献"的活动项目。本文关注OECD/IMHE项目在促进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做... 为了促进各区域合作关系的建立,动员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OECD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倡议活动,为回应这一要求,IMHE开展了"支持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作贡献"的活动项目。本文关注OECD/IMHE项目在促进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及其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机构与区域发展的合作体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IMHE 高等教育机构 区域发展
原文传递
一种蜱源性耐盐耐碱菌株Oceanobacillus oncorhynchi IMH的首次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朝木丽格 额尔敦宝力高 +4 位作者 黄天鹏 吴咪 贺海燕 金凤 格日勒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1-850,共10页
【目的】本试验以源自呼伦贝尔地区的优势蜱种草原革蜱为材料,从其体内分离得到可疑细菌,应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分离及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探索,为内蒙古地区蜱虫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 【目的】本试验以源自呼伦贝尔地区的优势蜱种草原革蜱为材料,从其体内分离得到可疑细菌,应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分离及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探索,为内蒙古地区蜱虫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首先,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16S r 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其次对昆明小鼠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该菌株革兰氏染色呈G+杆菌,在高盐培养基(5%Na Cl)和p H为9的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该菌对不同糖类发酵能力非常有限,只利用部分糖类(如西蒙氏枸橼酸盐试验结果为阳性)产气,但是不产酸;对个别化学药(如环丙沙星)和多数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红霉素及头孢噻肟等)显示为敏感,而对抗生素卡那霉素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耐药性;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注册的多株Oceanobacillus oncorhynchi的同源性为99%以上;该菌在血平板溶血试验中呈现出不完全α溶血,而感染昆明小鼠,观察7 d无明显致病性。【结论】本试验首次分离鉴定了一株蜱源性O.oncorhynchi,并对上述菌株重新命名为O.oncorhynchi IMH,并在Gen Bank中进行注册(LC213016.1),更加丰富了Gen Bank中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草原革蜱 Oceanobacillus oncorhynchi IMH 分离与鉴定 16S RRNA
原文传递
Pantoea sp.IMH介导土壤中砷锑的形态转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林 卢金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37-3943,共7页
砷(As)、锑(Sb)污染是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且经常同时存在.微生物在As、Sb的氧化还原和迁移转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和Sb作为同族元素,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和相关的微生物氧化还原机制.然而,砷还原菌株对As、Sb迁移... 砷(As)、锑(Sb)污染是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且经常同时存在.微生物在As、Sb的氧化还原和迁移转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和Sb作为同族元素,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和相关的微生物氧化还原机制.然而,砷还原菌株对As、Sb迁移转化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As、Sb共存的土壤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含有ars C基因的砷还原菌株Pantoea sp.IMH对土壤中As、Sb的氧化还原和迁移转化.除了接种活细胞的活菌体系和非生物对照组,同时,考虑到自然界中细菌死亡裂解过程,还做了失活死细胞的死菌体系.结果表明,在活菌体系中,溶解态As(Ⅴ)有72.7μg·L^(-1)转化为As(Ⅲ),364.8μg·L^(-1)的溶解态的Sb(Ⅴ)没有还原,表明ars C介导的砷还原菌不能还原Sb(Ⅴ).在死菌体系中,总砷和总锑的含量分别为506.8μg·L^(-1)、821.1μg·L^(-1),是活菌体系(As=155.2μg·L^(-1);Sb=364.8μg·L^(-1))和非生物对照组中(As=57.6μg·L^(-1);Sb=271.1μg·L^(-1))砷锑含量的4倍左右.这可能是死菌体释放的胞内物质促进了砷锑的释放,3个体系中总砷和总锑释放量均显著性相关(P<0.05).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微生物对土壤中As和Sb迁移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TOEA sp.IMH 氧化还原转化 土壤 ars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