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ultivating a Really Cultural Inheritor: a Perspective from Everyday Use
1
作者 李春阳 陈建平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期183-185,共3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Everyday Us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t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American female culture. Seemly it tells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mother, Maggie and Dee about the quilts afte... It is well known that Everyday Us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t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American female culture. Seemly it tells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mother, Maggie and Dee about the quilts after Dee's coming home. But its real intention is discussing African-Americans' worries abou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s. The mother is devoid of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and confidence. Dee actually does not love her culture and knows little of her culture. Maggie is also lack of confidence and can't struggle for herself and her culture. Therefore, they are not real inheritors of their ow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RYDAY Use a CULTURAL inheritor CONFIDENCE resistance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Task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arved Lacquer Craft Inheritors in Novice Stage
2
作者 BAI Bin LIU Yuting LYU Xinsh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4期169-175,共7页
The carved lacquer craft,a g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boasts a history of over 2,000 years and features craftsmanship of a superior order.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typical tasks and learning result... The carved lacquer craft,a g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boasts a history of over 2,000 years and features craftsmanship of a superior order.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typical tasks and learning result evaluation of carved lacquer apprentices at the novice stage by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11 carved lacquer craft inheritors of a studio of a carved lacquer master.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design of carved lacquer draft sketches,the design of carved lacquer patterns,and the making and use of carved lacquer tools are typical tasks of novice apprentices,while the modeling and aesthetics of works,carving skills,and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carved lacquer community are important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kills of novice appren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ved lacquer craft craft inheritors novice apprentices task analysis
下载PDF
凋敝与复兴:当代太极拳的传承困境与纾解之道
3
作者 李全海 金玉柱 刘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一凋敝之困境,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涣散。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部分传承人故步自封,习练者难以超越自身的认知,对太极拳越来越缺乏身体力行与系统觉知,难以感受其内蕴意义,处在浮躁之中,深层文化意义逐渐衰微甚至被消解。纾解太极拳传承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1)切实关怀传承人,助推功夫化传承;(2)强化组织化联合,促进赛事化传承;(3)打造太极拳名片,合理产业化开发;(4)深挖太极拳思想,夯实故事化传播。这些举措可以深度彰显太极拳的文化个性,促进其整全性发展和技道复兴,期许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贡献太极拳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拳传承 传承异化 传承人 身体哲学 技击艺术
下载PDF
天津市非遗“双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理路
4
作者 蒲娇 张航 谷鑫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生动能与精神引导作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基于非遗的原真性、地域性、传播性、综合性、学术性等深入阐释其内在发展逻辑,将有助于推动“双创”理念融入当下非遗项目科学保护、传承人能力提升以及管理人群全面发展的现实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创” 乡村振兴 传承人 发展理路
下载PDF
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四圈共生”模式论
5
作者 陈天一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86-97,I0004,I0005,共14页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个体无法脱离他者的共生系统之中,基本处在但也不限于处在家庭(家族)共生圈层、族群共生圈层、机械复制共生圈层、网络共生圈层的“四圈共生”里,同时也处在“斥”“补”相应、“危”“机”并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共生“作用力”之中。倘能发挥诸多关系因子之效能,将会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传承人 非遗 技艺传承 社会共生
下载PDF
近20年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回归到“人”的探索
6
作者 周春雨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非遗保护语境中进行的学术研究,并不能有效激发传承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今后的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可以进入传承人的内心世界,激活传承人对传统医药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促进传承人对传统医药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的把握,以推动传承人现代化与非遗创造性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医药 传承人保护 口述志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女性非遗传承人的自我身份建构:以高平绣活传承人为例
7
作者 冯叙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I0012,共7页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高平绣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翠林为个案,从其作品风格转变、职业发展路径和自我身份塑造三个方面,考察新时期女性传承人的个人职业调适和身份建构过程,力求全面立体地分析女性传承人这一群体对非...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高平绣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翠林为个案,从其作品风格转变、职业发展路径和自我身份塑造三个方面,考察新时期女性传承人的个人职业调适和身份建构过程,力求全面立体地分析女性传承人这一群体对非遗延续做出的贡献,能够对未来非遗传承中的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非遗传承人 职业发展 身份建构 高平绣活 赵翠林
下载PDF
5G时代广西京族非遗传承人的虚拟形象设计与推广研究
8
作者 谭小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0,共11页
目的 5G时代下的审美观念、内容创造、传播渠道、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影响着民族非遗传承与推广。通过构建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结合5G技术特点,探索非遗传承数字化、年轻化的路径与策略。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5G技术与... 目的 5G时代下的审美观念、内容创造、传播渠道、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影响着民族非遗传承与推广。通过构建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结合5G技术特点,探索非遗传承数字化、年轻化的路径与策略。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5G技术与文化三层次理论结合,提取京族非遗的文化基因,打造京族非遗传承人的虚拟形象和推广方案,跨越非遗传承时空限制,实现京族非遗的创新传播、体验、发展。通过调查受众群,分析方案的推广效果,从而优化设计思路。结论 5G时代为非遗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环境,通过对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开发、设计与推广的研究,构建京族非遗虚实结合的传播体系,结合“虚拟在场”体验等手段链接非遗与年轻群体,提升年轻群体对京族非遗数字传承的参与度,高速、广幅地推广京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京族非遗传承人 虚拟形象 设计与推广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宜兴紫砂传承人口述史的田野调查
9
作者 王拓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个体既要通过积极“拜师”的“关系实践”与“核心传承人”建构起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又要通过“人情”运作的方式实现与“核心传承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利益互惠。“拜师”既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集体意向性”行为和心理观念,也成为社会资源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行动策略。作为当下一种“社会实在的建构”方式,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情境中理性、适度地运用和防范“关系资本”的异化性发展,学界要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生存策略 宜兴紫砂 口述史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探索
10
作者 王春雯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详细的步骤安排和目标效果的体系,有效调动了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重要力量。“研培计划”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事业的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详细的步骤安排和目标效果的体系,有效调动了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重要力量。“研培计划”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非遗人群研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传承人群 档案
下载PDF
反思与建构:论我国乡村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
11
作者 胡郑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起源、传承、发展于乡村,一代代乡村非遗传承人群通过不断努力实现非遗的价值转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非遗传承人群也面临着老龄化现...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起源、传承、发展于乡村,一代代乡村非遗传承人群通过不断努力实现非遗的价值转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非遗传承人群也面临着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等诸多问题。乡村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群和新乡贤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创新传承教育方式,建设“非遗工坊”,培育“乡村工匠”,可以进一步解决我国乡村非遗传承人群“再教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传承人群 “再教育”
下载PDF
非遗传承——萍乡皮影文创产品设计发展新路径
12
作者 黄泳 刘颖 +1 位作者 焦培贞 吕凯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文化旅游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本研究采用翻阅文献和网上查阅的方法对皮影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皮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萍乡皮影文化的历史源流、当... 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文化旅游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本研究采用翻阅文献和网上查阅的方法对皮影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皮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萍乡皮影文化的历史源流、当前发展状况、萍乡皮影文化传承人的生存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将萍乡皮影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创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文化 发展状况 发展途径 传承人
下载PDF
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与认同
13
作者 周新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遗传承人需保留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最原始的手工生产方式,但作为艺术创作者,较落后的生产原料和审美价值已不适宜如今的消费市场。如何平衡创新和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黎族织锦发展的一个矛盾点。该研究以传承人为核心,对现阶段海南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做了概括,并从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对传承人生产生活行为的影响展开案例分析,得出构建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身份认同 身份转向 黎族织锦 传承人 黎锦技艺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口述志的理论拓展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正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列入国家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已成为当代非遗实践的关键问题。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制度化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列入国家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已成为当代非遗实践的关键问题。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制度化建设,从2007年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制度,到2015年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和“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取得显著进展。在此语境中,探索传承人口述志的理论拓展,旨在从国家文化建设的高度,观照文化担当的传承人群体,为传承人建立“精神档案”、探寻非遗的“人文品格”、还原非遗传承的“社会记忆”、建构地方性知识传统、阐明非遗传承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内涵,为丰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野与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人 口述志 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形象
下载PDF
集体记忆对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远水 梁旷映雪 王芳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6,共12页
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引入中介变量地方认同和调节变量文化氛围,探讨传承人集体记忆对传统技艺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惠安石雕传统技艺传承者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 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引入中介变量地方认同和调节变量文化氛围,探讨传承人集体记忆对传统技艺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惠安石雕传统技艺传承者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无影响作用;地方认同在物质性集体记忆与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地方认同在非物质性集体记忆与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文化氛围在地方认同与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丰富了集体记忆理论内容,扩充了地方理论的研究范畴,同时提出传统技艺类遗产的保护策略:唤起传承人集体记忆、强化传承人地方认同、营造遗产地文化氛围等,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传承人 集体记忆 地方认同 文化氛围 遗产保护行为
下载PDF
Research on Pension Issues for Rural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6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产业 对外交流 中国
原文传递
非遗传承人传承动机及保护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永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2-80,共9页
人在不同的环境和自身条件下有着不同的核心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主体,不同的需求构成不同的创造和传承动机,从而影响创造和传承的行为。研究不同类型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 人在不同的环境和自身条件下有着不同的核心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主体,不同的需求构成不同的创造和传承动机,从而影响创造和传承的行为。研究不同类型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保护政策,对其传承行为进行有效激励和引导,是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关键。促进非遗保护可持续保护传承发展,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非遗传承人认定、考评和激励一体的保护政策体系,增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核心需求 传承动机 保护政策
下载PDF
制度引擎:非遗传承人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继富 杨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92,共12页
传承人是我国非遗保护的主体,其能力建设是非遗传承人制度建设核心。我国在20多年的非遗保护中,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标准与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传承人技能艺能水平、创新能力、传承传播能力等因为政府出台的系列制度化优势不断增强;在传承人... 传承人是我国非遗保护的主体,其能力建设是非遗传承人制度建设核心。我国在20多年的非遗保护中,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标准与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传承人技能艺能水平、创新能力、传承传播能力等因为政府出台的系列制度化优势不断增强;在传承人能力建设中探索和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建立代表性传承群体认定制度和“荣誉”退出制度,为传承人赋权、赋能,推进传承人能力朝着更全面、更系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传承人制度 能力建设 赋权 赋能
下载PDF
程颐评程颢:孔孟之后儒家道统的唯一传人
19
作者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8,160,共7页
程颐认为韩愈尽管提出道统论,但他所阐明的儒家之道仍停留在形下层面,不足与佛道的形上思辨相抗衡。周敦颐、邵雍、张载虽皆汲取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伦理,但周子的诚本论只是价值本体论,尚未上升到宇宙本体论;邵雍与张载各视儒家道德为... 程颐认为韩愈尽管提出道统论,但他所阐明的儒家之道仍停留在形下层面,不足与佛道的形上思辨相抗衡。周敦颐、邵雍、张载虽皆汲取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伦理,但周子的诚本论只是价值本体论,尚未上升到宇宙本体论;邵雍与张载各视儒家道德为道本体或气本体的属性,还不是本体本身,儒家之道被纡尊降贵,故韩愈、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俱非完整意义上儒家道统的传人。而程颢立足儒门,借鉴佛道,直接把儒家伦理奉为宇宙本体,在主张理本论的同时也有心本论思想,并以天理论道,这在儒家道统史、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还倡仁与万物一体、内圣外王等境界,初步完成其抗击佛道、重振儒家道统的历史使命,故被程颐等评为孟子之后道统的唯一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程颢 儒家道统 唯一传人
下载PDF
女书非遗传承人语言能力标准构建
20
作者 杨慧君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3,共11页
女书习俗是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代表性项目知识是女书和土话,传承核心技艺是与女书非遗相关的语言能力。为解决女书习俗失真、失传的问题,提升女书非遗传承人的语言能力,需要构建科学、系统、具体、可行的语言能力标... 女书习俗是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代表性项目知识是女书和土话,传承核心技艺是与女书非遗相关的语言能力。为解决女书习俗失真、失传的问题,提升女书非遗传承人的语言能力,需要构建科学、系统、具体、可行的语言能力标准。女书非遗传承人语言能力标准可从女书标准语言知识、女书社会语言能力、女书职业语言能力、女书艺术语言能力4个维度构建基本框架,等级可以按非遗“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层级划分,借鉴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标准为代表的“能做”模式,对每个等级进行总体和具体描述。构建女书非遗传承人语言能力标准,对缓解以女书习俗为代表的语言类非遗的传承危机有普适意义,将为评估、培养语言类非遗传承人提供标准参照,有利于提高语言类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也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向非遗领域延伸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标准 传承人 女书 语言类非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