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erleukin-23 on inflammation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rats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1
作者 Kai Zhang Wei-Pan Xu +2 位作者 Dao-Qun Jin Zhi-Qiang Chen Xiao-Rong H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9期1-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leukin-23 (IL-23)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ham operated control (SO) group, ischemia 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leukin-23 (IL-23)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ham operated control (SO) group,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R) group, (IL-23 + I/R) group and (anti-IL-23 + I/R) group. At 4 h after reperfusio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creatine kinase (CK) and the tissue MDA concentration and SOD activity were measured. The infarcte size was measured by TTC staining. Apoptosis in heart sections were measured by TUNEL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HMGB1 and IL-17A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were detected by Elisa. Results: After 4 h reperfusion, compared with the I/R group, IL-2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farct size, the apoptosis of cardiomyocytes and the levels of LDH and CK. Meanwhile, IL-2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eIL-17A, TNF-α and IL-6 and enhanced both the increase of the MDA level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SOD level induced by I/R. IL-23 had no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HMGB1. All these effects were abolished by anti-IL-23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IL-23 may promote myocardial I/R injury by increas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oxidative stress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23 INFLAMMATORY responses OXIDATIVE stress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下载PDF
Vitamin D deficiency: Correlation to interleukin-17, interleukin-23 and PⅢNP in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4 被引量:12
2
作者 Mona F Schaalan Waleed A Mohamed Hesham H Am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3738-3744,共7页
AIM: To assess vitamin D (Vit D) abnormalities in hepatitis C infected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 (IL)-17, IL-23 and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PⅢNP) as immune response media... AIM: To assess vitamin D (Vit D) abnormalities in hepatitis C infected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 (IL)-17, IL-23 and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PⅢNP) as immune response mediator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0 Egyptian patients (36 male, 14 female)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who visited the Hepatology Outpatient Clinic in the Endemic Disease Hospital at Cairo University.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25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individuals.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based on a history of liver disease with HCV genotype 4 (HCV-4) infection (as new patients or under followup). Based on ultrasonography,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subgroups; 14 with bright hepatomegaly; 11 with perihepatic fibrosis; 11 with hepatic cirrhosis; and 14 with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Total Vit D (i.e., 25-OH-Vit D) and active Vit D [i.e., 1,25-(OH) 2 -Vit D] assay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commercial kits. IL-17, IL-23 and PⅢNP levels were assayed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its, while HCV virus was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Levels of Vit D and its active for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dvanced liver disease (hepatic cirrhosis and/or carcinoma) patient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bright hepatomegaly and perihepatic fibrosis. IL-17, IL-23 and PⅢNP level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HCV patients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ic damage. The decrease in Vit D and active Vit D was concomitant with an increase in viral load, as well as levels of IL-17, IL-23 and PⅢNP among all subgroups of HCV-infected patients, compared to normal healthy control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evident between active Vit D and each of IL-17, IL-23 and PⅢNP (r = -0.679, -0.801 and -0.920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HCV-infected men and women showed no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Vit D levels. The viral loa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it D and active Vit D (r = -0.084 and -0.846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17, IL-23 and PⅢNP (r = 0.951, 0.922 and 0.94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Whether the deficiency in Vit D was related to HCVinduc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or was a predisposing factor for a higher viral load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CONCLUSION: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Vit D and IL-17, IL-23 and PⅢNP highlight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immun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HCV-4related liver diseases in Egy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症 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型 NP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IL-17 病毒感染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3 (p19/p40) and Inteleukin-12 (p35/p40) in Psoriasis Skin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旭娥 谭志建 +3 位作者 岳青 刘厚君 刘志香 李家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6年第6期750-752,共3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RNA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interleukin-23 (p 19/p40) and interleukin-12 (p35/p40) in the psoriatic lesion, no-lesion and normal human skin,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RNA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interleukin-23 (p 19/p40) and interleukin-12 (p35/p40) in the psoriatic lesion, no-lesion and normal human skin,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L-23 (p19/p40) and IL-12 (p35/p4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IL-23p19 mRNA and p40 (IL-12/IL-23) mRNA were higher in psoriatic lesion than those of non-lesional skin and normal skin. The levels of IL-23p19 mRNA and p40 (IL-12/IL-23) mRNA were higher in psoriatic non-lesional skin than normal skin.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 of IL-12p35 mRNA among the psoriatic lesional skin, nonesional skin and normal skin. It was suggested that IL-23 might be mor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 than IL-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RIASIS IL-23p19 IL-23/IL-12p40 IL-12p35
下载PDF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下降可导致CVS发生风险增加,且与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上述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富组氨酸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合粳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黄成亮 付久才 +10 位作者 马瑞 王庆胜 朱宝国 孟庆英 杨晓贺 姚亮亮 邱磊 张茂明 王自杰 张家智 蔡永盛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合粳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水稻育种研究所利用垦系1344作母本、龙粳3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水稻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粳23在多年多点鉴定过程中表现出高产、秆... 合粳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水稻育种研究所利用垦系1344作母本、龙粳3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水稻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粳23在多年多点鉴定过程中表现出高产、秆强抗倒伏、耐密植、抗病、早熟、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合粳23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
6
作者 冯杰 文茂胜 +1 位作者 肖谭彬 唐铁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23受体基因相关位点的多态性,分析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为早期识别上尿路结石易感人群及后续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易感性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IL-23/GM-CSF抑制剂缓解强直性脊柱炎小鼠脊柱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马俊毅 眭江涛 +3 位作者 斯刊达尔·斯依提 李栎 买买提艾力·尼亚孜 马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07-713,共7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靶向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IL)-23靶向抑制剂联合使用缓解强直性脊柱炎(AS)小鼠脊柱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HC组)和AS患者(AS组)各6例,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靶向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IL)-23靶向抑制剂联合使用缓解强直性脊柱炎(AS)小鼠脊柱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HC组)和AS患者(AS组)各6例,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23、IL-17和GM-CSF的水平。建立AS小鼠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IL-17A Inh组(阳性对照组)、IL-23 Inh组、GM-CSF Inh+IL-23 Inh组,每组6只。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IL-23、IL-17和GM-CSF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snail、Vimentin的水平以及脊柱骨组织核因子-κB配体的受体激活因子(RANKL)、骨保护素(OPG)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micro-CT测定小鼠左后爪和脊柱(L5~6脊椎骨)新生骨和成熟骨体积。结果与HC组相比,AS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3、IL-17和GM-CSF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23、IL-17和GM-CSF水平升高(P<0.05),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组织E-cadherin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N-cadherin、snail和Vimentin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脊柱骨组织RANKL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小鼠左后爪和L5~6脊椎新生骨体积增大(P<0.05)。与Model组相比,GM-CSF Inh+IL-23 Inh组上述指标的水平均逆转(P<0.05),IL-23 Inh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脊柱骨组织OPG和ALP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Model组相比,GM-CSF Inh+IL-23 Inh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M-CSF靶向抑制剂和IL-23靶向抑制剂联合治疗可以降低AS小鼠炎症水平,缓解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纤维化,并抑制脊柱骨组织表达RANKL,减少新生骨形成和病理性骨重塑,保护脊柱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IL-23靶向抑制剂 GM-CSF靶向抑制剂 脊柱 纤维化 骨重塑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张超 韩冬 +2 位作者 范迪堃 高建朝 杨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分别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脂联素、FGF23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07、0.911。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血清脂联素、FGF23有望成为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脂联素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下载PDF
外周血Lp-PLA2和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9
作者 马晓伟 田伟 +2 位作者 冯文霞 王立哲 张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4—2022-12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 目的分析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4—2022-12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及外周血Lp-PLA2、FGF23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Lp-PLA2、FGF23与简易智力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外周血Lp-PLA2、FGF23对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脑梗死患者中,48例(30.00%)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MMSE评分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等方面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低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升高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FGF23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p-PLA2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FGF23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P<0.05),表示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结论Lp-PLA2、FGF23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血清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FGF23、Klotho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一 廖宏伟 《循证医学》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和Klotho蛋白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表... 目的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和Klotho蛋白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5例来自本院2019⁃08⁃01至2021⁃08⁃01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方式诊断是否发生骨转移,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36例,非骨转移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集患者外周血样本,通过ELISA对血清中VDBP、FGF23和Klotho进行定量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指标间的关联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VDBP、FGF23和Klotho水平预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价值。结果骨转移和非骨转移乳腺癌病理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和非骨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DBP、FGF23及Klotho的水平依次为:(80.35±29.34)和(115.18±48.69)ng/mL、(658.35±201.19)和(405.36±154.42)pg/mL以及(155.82±40.29)和(229.35±72.4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DBP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分级相关(P<0.05);FGF23和Klotho水平与病理分级、是否骨痛以及转移部位有关(P<0.05)。VDBP、FGF23和Klotho水平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VDBP、FGF23及Klotho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33、0.806、0.761,最佳截断值为:81.56 ng/mL、573.501 pg/mL和201.193 pg/mL;3个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结论血清VDBP、FGF23及Klotho水平可作为乳腺癌骨转移的参考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维生素D结合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KLOTHO
下载PDF
日本“简明日语”语言服务体系特征与启示——基于东京23区政府网站的案例调查
11
作者 孙莲花 鞠浩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本文对东京23区政府网站进行调研,运用案例研究法与KH Coder文本分析法,从语言服务的提供者、内容和方式三个角度考察其“简明日语”语言服务体系,指出其具有“语言服务提供者的示范引领与协同化”“语言服务内容全面化、深入化”“语... 本文对东京23区政府网站进行调研,运用案例研究法与KH Coder文本分析法,从语言服务的提供者、内容和方式三个角度考察其“简明日语”语言服务体系,指出其具有“语言服务提供者的示范引领与协同化”“语言服务内容全面化、深入化”“语言服务方式多元化、智能化”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线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形象标识宣传效果有待提升”“自动翻译内容质量有待改进”等不足之处。据此为我国“简明汉语”语言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1)语言服务提供者要加强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共识;(2)在语言服务内容上要加快成果转化,推进技术研发;(3)在语言服务方式上要发挥传播优势,搭建交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明日语” 语言服务体系 东京23 政府网站 “简明汉语”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FGF23、α-Klotho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陈银凤 闵捷 +3 位作者 吴敏霞 杨汝春 王永钧 俞东容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686-687,共2页
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因其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CKD最终会进展成终末期肾脏病,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进入透析... 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因其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CKD最终会进展成终末期肾脏病,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进入透析阶段时CKD-MBD的发病率高达100%,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其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故CKD-MBD的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CKD的病理基础是肾纤维化,符合中医学对癥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FGF23 α-Klotho 中医证型
下载PDF
T23/P23钢高强匹配焊缝金属接头再热裂纹表征
13
作者 孙咸 《钢管》 CAS 2024年第2期17-27,共11页
综述了T23/P23钢高强匹配焊缝金属接头再热裂纹的特征。结果表明,T23/P23耐热钢高强匹配接头再热裂纹倾向明显,焊后状态高强匹配接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以接受的塑性和韧性。接头显微组织中的HAZ粗晶区碳化物析出、晶界的滑移及晶界的... 综述了T23/P23钢高强匹配焊缝金属接头再热裂纹的特征。结果表明,T23/P23耐热钢高强匹配接头再热裂纹倾向明显,焊后状态高强匹配接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以接受的塑性和韧性。接头显微组织中的HAZ粗晶区碳化物析出、晶界的滑移及晶界的脆化是再热裂纹产生的必要条件;影响HAZ组织的主要因素是母材中碳化物形成元素和残留元素的种类及含量。随接头拘束应力增大,再热温度升高时再热裂纹倾向增大。T23/P23钢接头中氢的行为是产生再热裂纹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生产中常用低应力化和低氢化综合工艺及参数,以及新型专用焊接材料等措施,使接头中的应力水平降低,氢含量最小化,控制再热裂纹形成条件,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3/P23 高强匹配接头 再热裂纹 铁研试验 扩散氢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和血清FGF2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影响
15
作者 张伟 赵东 周世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11-1314,1319,共5页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病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间的联系,以期为临床预防MHD患者心血管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病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间的联系,以期为临床预防MHD患者心血管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MH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GF23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_(3)(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T_(4)(F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124例MHD患者根据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心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病变组(发生心血管病变)53例和非心血管病变组(未发生心血管病变)71例,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MHD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心血管病变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FGF23水平与心血管病变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HD组FT_(3)、FT_(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GF23、TSH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变组和非心血管病变组性别、年龄、透析血管通路、病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FT_(3)、FT_(4)、TSH和FGF23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TSH、FGF23、LVMI、IMT升高、FT_(3)、FT_(4)降低均是导致MHD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心血管病变组患者TSH、FGF23与IMT、LVMI呈正相关性,FT_(3)、FT_(4)与IMT、LVMI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FGF23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通过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及FGF23水平,对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清FGF23 心血管病变
下载PDF
红小豆冀红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6
作者 周桂梅 陈健 +2 位作者 刘振兴 亚秀秀 孟庆祥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冀红23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杂粮研究所以唐红70-11为母本、保红2001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得的组合。冀红23兼备了母本唐红70-11荚长、高产的优点和父本保红200115早熟、直立、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紧凑的优点,集中表现成熟期较早... 冀红23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杂粮研究所以唐红70-11为母本、保红2001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得的组合。冀红23兼备了母本唐红70-11荚长、高产的优点和父本保红200115早熟、直立、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紧凑的优点,集中表现成熟期较早、产量高、优质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直立、宜进行机械化收获的特点。2019—2020年参加河北省红小豆区试,平均产量2214.45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8.12%,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55.7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21.77%。专家田间检测产量2630.4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2.24%。2023年7月17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组织专家进行的第三方评价,评价编号为中科唐转评字[2023]第74号,河北省成果登记号:20231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冀红23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NM23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
17
作者 夏露花 崇乐 +4 位作者 李红玉 郭鹏 董占飞 王新华 常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PET/CT影像特征、生存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癌的107例患者的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PET/CT影像特征、生存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癌的107例患者的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M23表达情况,分为NM23低表达组(≤++)(n=64)与NM23高表达组(>++)(n=43),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FDG PET/CT图像上影像特征、生存期方面的差异。结果 NM23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在性别、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吸烟、PET/CT图像上生长部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原发灶分期、PET/CT图像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癌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支持其为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NM23基因 临床病理学特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生长部位 生存时间
下载PDF
靶向调控Rab23表达及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MicroRNA筛选与验证分析
18
作者 杨扬 李昆 +3 位作者 孙卫国 胡永亮 史阅韩 李廷慧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调控Rab23表达以及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的MicroiRNA(miRNA)并验证,为进一步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侵袭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依据miRWalk数据库筛选调控Rab23表达的潜在miRNA...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调控Rab23表达以及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的MicroiRNA(miRNA)并验证,为进一步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侵袭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依据miRWalk数据库筛选调控Rab23表达的潜在miRNA,根据TCGA公共数据库和miRWalk数据库筛选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生存期的差异表达miRNA,双重筛选交集后确定调控Rab23表达及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的miRNA分子,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双荧光素酶实验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出250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8个是潜在调控Rab23表达的miRNA。hsa-miR-363-3p是既能调控Rab23表达,又可显著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的miRNA。RT-q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hsa-miR-363-3p与Rab23在肿瘤细胞和转染细胞模型中呈负调控;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hsa-miR-363-3p能够靶向作用于Rab23基因。结论hsa-miR-363-3p参与靶向调控Rab23表达,可能参与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生物信息学 hsa-miR-363-3p Rab23 筛选
下载PDF
昆明市2018—2023年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安全性调查
19
作者 罗楠 金怡辰 +1 位作者 孙鹏 王如梅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5期62-63,共2页
目的调查昆明市2018—2023年全人群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情况,为今后PPV23安全接种与AEFI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昆明市14县(市)区2... 目的调查昆明市2018—2023年全人群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情况,为今后PPV23安全接种与AEFI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昆明市14县(市)区2018—2023年接种PPV23的AEFI数据。结果①昆明市14县(市)区2018—2023年接种PPV23共893840剂,报告AEFI病例167例,报告发生率为18.7/10万剂次。②167例中一般反应占78.4%(131/167),以局部反应为主;异常反应占13.2%(22/167);偶合症占8.4%(14/167);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及心因性反应报告。③年龄中2~<18岁AEFI报告90例(53.9%),18~<60岁2例(1.2%),≥60岁75例(44.9%)。④接种后24 h内发生不良反应有134例(80.2%),其中82.8%(111/134)为常见一般反应;上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PPV23接种后全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 昆明市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IL-13、FGF23、SOST水平变化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20
作者 罗静 王琰 +2 位作者 张瑞 刘敏 李晓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3,FGF23)、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水平变化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3,FGF23)、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水平变化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CRF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X线正位片及腹部平片观察血管钙化情况,采用Adragao钙化评分法,分为0分(无钙化)、1~3分(轻度钙化)、4~6分(中度钙化)、7~8分(重度钙化),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IL-13、FGF23、SOST对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存在血管钙化者的血管钙化评分与血清IL-13、FGF23、SOST的相关性。结果行MHD治疗的CRF患者中,合并血管钙化者且有糖尿病患病史的比例高于无血管钙化者(P<0.05),血清IL-13、FGF23、SOST水平均高于无血管钙化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3、FGF23、SOST对MHD治疗的CRF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均具有价值(AUC_(IL-13)=0.827,P<0.05;AUC_(FGF2)=0.781,P<0.05;AUC_(SOST)=0.746,P<0.05),且3项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06,P<0.05)。重度血管钙化者血清IL-13、FGF23、SOST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钙化与轻度钙化者(P<0.05),中度钙化者高于轻度钙化者(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合并血管钙化患者的血管钙化评分与血清IL-13、FGF23、SOST均呈正相关(r_(IL-13)=0.532,P<0.05;r_(FGF23)=0.504,P<0.05;r_(SOST)=0.511,P<0.05)。结论IL-13、FGF23、SOST可能参与了MHD治疗的CRF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发展过程,监测三者血清水平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血清白介素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骨硬化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