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M Treatment for 50 Cases of Acute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1
作者 梁述元 周永生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5-266,共2页
From January 1998 to August 2000, the author has treated 50 cases of acute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by Chinese herbs, massotherapy,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with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results rep... From January 1998 to August 2000, the author has treated 50 cases of acute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by Chinese herbs, massotherapy,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with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result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Drugs Chinese Herbal Exercise therapy FEMALE Humans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MALE MASSAGE Middle Aged
下载PD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ed by Ultra Short Wave and the Point Injection in 40 Cases
2
作者 张彩芳 陈正秋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Since 1996,the author has treated 40 cases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ultra short wave and the point injection,and obtaine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This is reported as follows.
关键词 Acupuncture Points Lumbar Vertebrae Short-Wave therapy ADULT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FEMALE Humans INJECTIONS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MALE Middle Aged THIAMINE Vitamin B 12
下载PDF
Treatment of 150 Cases of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by Acupuncture plus Traction
3
作者 CHEN Qing-bao WU Xue-fe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Needling Point Jiaji (Ex-B 2), Dachangshu (BL 25), Huantiao (GB 30), Weizhong (BL 40), and Yanglingquan (GB 34) etc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raction, tre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The effective rate... Needling Point Jiaji (Ex-B 2), Dachangshu (BL 25), Huantiao (GB 30), Weizhong (BL 40), and Yanglingquan (GB 34) etc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raction, tre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1.3%. Key Words Lumbar Vertebrae -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 Acupuncture Therapy - Traction Translator: WU Xue-f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Acupuncture therapy TRACTION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支具的临床应用初步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平 王海东 +5 位作者 苏俊杰 潘盈 李伟青 田雪梅 来桂林 王嘉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49-853,共5页
目的:分析3D打印个性化腰椎支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初次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56(45... 目的:分析3D打印个性化腰椎支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初次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56(45.23±6.07)岁;病程1~24(6.25±0.82)个月,佩戴3D打印个性化腰椎支具实施康复治疗;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5~57(42.78±7.58)岁;病程1~24(6.72±1.36)个月,佩戴传统腰椎护具实施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3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治疗前两组JOA、ODI、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周)后,两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ODI、VA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VA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3D打印个性化腰椎支具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3D打印 腰椎支具 针刀疗法 灸法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俊杰 商强强 +3 位作者 王宇峰 栗嘉徽 刘畅 庞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450-3455,共6页
背景临床中,中医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有明确疗效,其起效机制和生物力学效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 背景临床中,中医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有明确疗效,其起效机制和生物力学效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住院治疗且入院诊断为LDH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下肢疼痛侧、基线BMI、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腰痛相关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收集步态分析相关参数。结果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18例下肢疼痛侧在左侧,8例下肢疼痛侧在右侧,14例下肢疼痛侧为双侧。患者平均年龄(52.3±15.2)岁,平均BMI(25.2±4.2)kg/m2,平均住院时间(17.5±6.2)d。治疗后共35例有效或显效,5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步频、步速、步幅、步行周期、摆动相占比、胫骨和足底冲击力升高,支撑相占比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内收外展、髋关节旋转、膝关节内外翻、膝关节旋转、踝关节旋转活动度下降(P<0.05);患者治疗后骨盆侧倾指数、骨盆侧斜指数、髋关节内收外展指数、髋关节屈伸指数、髋关节旋转指数、膝关节旋转指数、踝关节内外翻指数、踝关节屈伸指数、踝关节旋转指数升高(P<0.05)。40例LDH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在随访过程中有5例患者症状反复或再次入院治疗。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增加步行状态中的动态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突出 步态分析 中医药疗法 推拿 脊柱 针灸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the Clinical Rul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琴峰 吴耀持 汪司右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Objective: To review year 1956-2007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explore the regularity of point selection and methods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 Objective: To review year 1956-2007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explore the regularity of point selection and methods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Metho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made by a method of metrolog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China modem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formation databank". Results: Points Huantiao (GB 30), Weizhong (BL 40), Yanglingquan (GB 34), and Jiaji (Ex-B 2) were most frequently used. Acupuncture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herapy and electroacupuncture, the next one.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is a common and effective way to treat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Points Huantiao (GB 30), Weizhong (BL 40), Yanglingquan (GB 34), and Jiaji (Ex-B 2) can be used as a basic prescription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Other acupoint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Low Back Pai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52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by Acupuncture plus Herbal Medicine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正红 李素荷 黄国琪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9年第6期368-370,共3页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is a commonly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manifested by a series of symptoms such as low back pain, numbness and pain in one or two lower limb...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is a commonly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manifested by a series of symptoms such as low back pain, numbness and pain in one or two lower limbs, due to compression to the lumbosacral nerves by protrusion of the pulpiform nucleus after rupture of the fibrous rings. The author has treated 52 cases of this disease by acupuncture plus herbal medicine. Now, the report is given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Low Back Pai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 with Electric Acupuncture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必萌 吴耀持 邵萍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7年第4期216-220,共5页
Objective: To make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ith electric acupuncture. Method: All 200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a co... Objective: To make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ith electric acupuncture. Method: All 200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100 cases).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lectric acupunctur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obic.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Electric acupuncture is a safe and remarkably effective way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原文传递
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90
9
作者 肖越勇 孟晓东 +1 位作者 李继亮 陈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征”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征”部分消失者占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占82%、13%和5%。结论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穿刺准确,可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治疗 介入性
下载PDF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尚全 于杰 +3 位作者 冯敏山 罗杰 杨克新 赵国东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借助3D-MRI扫描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伟 冯天有 +3 位作者 毕永民 王飞 许奎 王淑琴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探索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探索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9~55岁,平均34.6岁。治疗前后均进行3D-MRI扫描,观察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及核磁冠状位脊柱-骨盆构形变化。结果:MRI显示患者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分为腋侧、肩侧、前方、包围4种类型。手法治疗后触诊患椎椎体位移消失,腰腿痛锐减。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2~28个月,平均12个月,疾病未复发,所有患者恢复原工作或学习。3D-MRI轴位与入院时对照所有病例突出髓核大小形态无显著变化,患者腰椎-骨盆的曲线均有改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单(多)个椎体位移。椎体位移致腰椎-骨盆构形改变造成髓核及受累神经根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患椎椎体位移,恢复了脊柱内外因素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治疗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段红光 郭玉娜 +2 位作者 耿宏 何明伟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34-4236,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采用腰椎旁... 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3周、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B组治愈2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13,P=0.189)。A组有3例、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椎旁注射部位不适感,B组有4例患者在超短波治疗后出现腰部皮肤不适感。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安全可行,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臭氧 短波疗法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芃 张军 +4 位作者 韩磊 唐杰 孙树椿 于栋 林江豪 《中医正骨》 2010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国内中医院骨伤科医生运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和对规范化手法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7省市的610名骨伤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565份有效问卷中,有73.6%被调查者最常使用中医手法治疗腰... 目的:了解国内中医院骨伤科医生运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和对规范化手法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7省市的610名骨伤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565份有效问卷中,有73.6%被调查者最常使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使用的理筋手法依次是:揉捻法、按压法、滚法,治疗手法依次是:腰部斜扳法、扳腿推腰法、扳肩推腰法。有83.9%的被调查者认可中医手法的安全性。被调查者的年龄、职称、学历与手法的安全性评价和规范手法的接受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中医手法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规范化的手法容易被医生接受并使用,利于向基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疗法 问卷调查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介入及康复一体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德纯 童国海 +6 位作者 边联龙 唐春林 朱伟芳 梅麟凤 石长根 姜浩 杭方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8期8449-8454,共6页
背景:CT引导下经皮介入和传统特色康复技术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的经典方案,二者的糅合是否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临床干预结局?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 背景:CT引导下经皮介入和传统特色康复技术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的经典方案,二者的糅合是否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临床干预结局?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对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药物由复方倍他米松、丹参酮ⅡA磺酸钠、神经妥乐平、生理盐水和碘海醇等组成,康复综合治疗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磁振热疗法。疗效评价采用Macnab标准和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与先前报道的112例单纯CT引导药物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关联分析探讨年龄分组、病程分期、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型等对疗效结局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年随访77例患者,其中优64例,良7例,可5例,差1例,结局优良率占92%。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各条目及总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纳入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药物介入结合康复组与单纯药物介入组相比结局优良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尚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45岁组比较,患者年龄≤45岁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程长短、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单节段和多节段突出与疗效结局尚无明确的关联性(P>0.05)。结果表明CT引导下经皮药物介入结合康复一体化治疗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降低生活功能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临床实践 CT引导经皮穿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体化治疗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志伟 邓宁 +7 位作者 周小波 王钲 沈艳红 尚国栋 王小宇 何磊 方艳 于天源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16-820,共5页
目的:评价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男29例,女5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铍针组和针刺组。铍针组采用铍针治疗,垂直点刺法进针,铍针疾... 目的:评价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男29例,女5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铍针组和针刺组。铍针组采用铍针治疗,垂直点刺法进针,铍针疾刺疾出,不捻转,进针深度以通过筋结表层为度,2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穴位选用阿是穴,即条索样包块或筋结等压痛点处,进针后寻找沉紧滞涩的针感,留针20min,10次为1个疗程。末次治疗后即时进行VAS评分。末次治疗后3d复查B超。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和筋结的B超炎性反应带宽度变化。结果:臀部筋结病变的B超表现为炎性反应带或筋结,治疗后两组B超炎性反应带宽度均明显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比较两组B超炎性反应带宽度变化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813)。结论:铍针疗法对臀部筋结病变的减张、减压效果优于针刺疗法。B超给出了臀部筋结病变的形态学表现,其内容物为低回声的炎性渗出。B超对臀部筋结病变的诊断、形态学方面的治疗作用及疗效判定有肯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筋膜 压力 针剌疗法 超声检查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海桐皮汤局部薰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锋卫 张红星 +3 位作者 张亚峰 李跃京 孔凡国 高晓会 《中医正骨》 2010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海桐皮汤局部薰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37例)行海桐皮汤局部薰蒸治疗,并行腰背肌功能锻炼,Ⅱ组(39例)行单纯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中药海桐皮汤局部薰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37例)行海桐皮汤局部薰蒸治疗,并行腰背肌功能锻炼,Ⅱ组(39例)行单纯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Ⅰ组疗效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4,P=0.0151)。结论:中药海桐皮汤局部薰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薰洗 康复 海桐皮汤
下载PDF
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晓红 张新根 +1 位作者 徐广涛 魏韫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骶管滴注疗法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腰腿痛并经CT或MR I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9例,遵从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骶管滴注组(A组)、小针刀组(B组)、骶管滴注联合小针... 目的:比较骶管滴注疗法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腰腿痛并经CT或MR I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9例,遵从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骶管滴注组(A组)、小针刀组(B组)、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松解组(C组)。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及VA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A、B、C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71.4%、75.5%、79.6%,75.0%、79.6%、81.8%和89.1%、91.3%、93.5%,C组与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同时期疼痛强度比较,C组较A、B两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不仅能迅速改善近期症状,而且其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药物疗法 滴注 药物 骶骨 小刀针 腰腿痛 综合疗法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有庚 任宪盛 程杰平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 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 ),明显改善者2例(7% ),无效者1例(3% ),无神经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 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 ),明显改善者2例(7% ),无效者1例(3% ),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临床研究 治疗 椎动脉痉挛 颈性眩晕患者 颈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内压 观察术后 术后眩晕 神经损害 颈椎失稳 交感神经 致病因素 钩突关节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骶管注射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温优良 李智 +1 位作者 邓卫兵 梁兴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32-2135,共4页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LDH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骶管注射组(A组)、运动治疗组(B组)及核心肌群稳定...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LDH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骶管注射组(A组)、运动治疗组(B组)及核心肌群稳定性治疗组(C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骶管注射治疗,即通过骶管注射由0.9%氯化钠无菌水溶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及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组成的混合液体20ml,1次/周,共计3次。B组及C组在骶管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各自的间歇性运动训练,30 min/次,2次/d,连续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改良腰痛评分法(M-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JOA评分、VAS间无差异(P>0.05);治疗3周后,B组、C组M-JOA评分、VAS低于A组,而M-JOA评分改善率高于A组(P<0.05);C组M-JOA评分改善率高于B组,VAS低于B组(P<0.05)。结论骶管注射治疗后,配合腰背肌或腹肌的相关运动训练均是治疗老年LDH的有效疗法,但骶管注射疗法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老年人 骶管注射治疗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杰民 许杰 +1 位作者 唐勇 杨睿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2期708-710,共3页
目的:评价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牵引治疗相比较。方法: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B组)和单纯牵引治疗(A组)。A组89例,男45例,女44例,采用持续牵引,牵引力300~400N;B组91例,... 目的:评价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牵引治疗相比较。方法: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B组)和单纯牵引治疗(A组)。A组89例,男45例,女44例,采用持续牵引,牵引力300~400N;B组91例,男46例,女45例,使用干扰电作疼痛区局部刺激。各病程分级(<2个月、2个月~2年、>2年),A组为29、30、30例,B组有31、30、30例;各年龄段(<40岁、40~55岁、>55岁)两组分别为30、29、30例及30、29、32例。对治疗前及治疗中期、治疗后分别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不同病程疗效结果比较,对于病程<2个月和2个月~2年的患者评分显示牵引加干扰电疗组较牵引组疗效好(P<0.01)。两组不同年龄段中,对于年龄<40岁和40~55岁的患者评分显示牵引组加干扰电疗组较牵引组疗效好(P<0.01)。结论:对于病程<2年、年龄<55岁患者,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牵引治疗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理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