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网络地址映射技术的分析和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海波 郁迅 杨宇航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6,共3页
地址映射是解决IP地址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新方法。首先对地址映射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描述,然后重点对它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ICMP及部分应用协议实现的持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对地址映射技术的效率问... 地址映射是解决IP地址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新方法。首先对地址映射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描述,然后重点对它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ICMP及部分应用协议实现的持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对地址映射技术的效率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址映射 NAT ip网络地址 端口 INTERNET
下载PDF
IP网络地址复用技术
2
作者 刘彦邦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33-37,共5页
当前,internet国际互联网风糜全球,它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应用领域,并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本文主要探讨国际互联网的关键技术——IP网络地址复用,参考有关文献,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和观点,较简要地论述了IP网络地址复用技术的基本思想、鲜... 当前,internet国际互联网风糜全球,它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应用领域,并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本文主要探讨国际互联网的关键技术——IP网络地址复用,参考有关文献,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和观点,较简要地论述了IP网络地址复用技术的基本思想、鲜明特点和关键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地址 复用技术 国际互联网 子网编址 透明网关 代理ARP
全文增补中
网络地址转换在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
3
作者 cstyle 《网络与信息》 2009年第6期32-33,共2页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是Internet网络应用中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以往主要被应用在并行处理的动态负载均衡,以及高可靠性系统的容错备份的实现上。最初,NAT技术是紧随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是Internet网络应用中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以往主要被应用在并行处理的动态负载均衡,以及高可靠性系统的容错备份的实现上。最初,NAT技术是紧随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传统IP网络地址紧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址转换 网络应用 网络安全 NAT技术 INTERNET 动态负载均衡 高可靠性系统 ip网络地址
下载PDF
IP地址扩展技术研究
4
作者 胡西 李哲英 《邮电商情》 2000年第13期50-52,共3页
I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了10多年,随着Inernet的指数增长,互联网的体系结构由NSFNET核心网络演变为由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运营的分散的体系结构,互联网几乎覆盖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ip地址 透明路由器 扩展技术 互联网 体系结构 子网 ip网络地址 地址空间 代理服务器 专用网
下载PDF
IP地址、子网掩码与IP v6
5
作者 李喆 《电子科技》 1998年第10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ip地址 物理网络 子网 掩码 因特网 隧道技术 ip网络地址 网络节点 ipV6 ipV4
下载PDF
牡丹江IP城域网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实践
6
作者 王治博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0期76-77,共2页
牡丹江广电根据自身IP网络没有互联网出口的问题,提出多出口策略,科学规划各种网络资源,同时与多个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检验,市场效果良好。
关键词 虚拟局域网(VLAN) VLAN堆叠(QinQ) ip网络地址 灵活QinQ——SVLAN(Selective VLAN)
下载PDF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Based on IP Address Inferring
7
作者 Wang Jilong Sun Mingm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22-31,共10页
In order to discover more detailed topol- ogy inforrmtion of a certain network, a fightweight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which only one probe source is required. In this approach, a heuristic method in using the" trace... In order to discover more detailed topol- ogy inforrmtion of a certain network, a fightweight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which only one probe source is required. In this approach, a heuristic method in using the" traceroute" tool is introduced to collect more topology pieces. Based on those traces, subnets (or point-to-point links) in the backbone can be identified. With those identified inforrmtion, a set of roles is developed to resolve router IP aliases. Experiments with both this ap- proach and existing topology discovery methods are carried out on two real networks, i.e., TUNET,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and CERNET (AS4538), the third largest ISP network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the approach in this paper can get nmch higher quality inforrm-tion about 1P addresses, links, and touters. In con-clusion, a more complete and accurate topology can be gained with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logy discovery subnet discovery ip ali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