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以及与IRI2012预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梅文祥
朱正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归纳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规律,对比分析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预报模式。采用三亚地区(109.6°E,18.4°N)测高仪观测数据和IRI2012模型预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在2012年中fo F2和hm F2参数昼夜、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为归纳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规律,对比分析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预报模式。采用三亚地区(109.6°E,18.4°N)测高仪观测数据和IRI2012模型预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在2012年中fo F2和hm F2参数昼夜、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三亚地区电离层fo F2在8:00~14:00 LT时间段内逐渐增大,在16:00~6:00 LT时间段内逐渐减小,最大峰值16 MHz发生在12:00~16:00LT时间段内,最小峰值2 MHz发生在4:00~6:00 LT时间段;预测值相比观测值在8:00~18:00 LT大部分时间段内偏大且误差最大值为3 MHz,在18:00~6:00 LT大部分时间段内偏小且误差最大值为5 MHz。电离层hm F2在春秋分和夏季出现2个极大值,最大峰值450 km发生在12:00~14:00 LT时间段内,最小峰值200 km发生在4:00~6:00 LT时间段内;预测值相比观测值在春秋分的2:00~4:00 LT时间段内偏大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16,在夏季的19:00~22:00 LT时间段内偏小并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08,在冬季的2:00~4:00 LT时间段内偏大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2012模型
电离层
FOF2
hmF2
URSI
CCI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电离层模型改进算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英国
郝金明
+3 位作者
于合理
刘伟平
谢建涛
张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3-809,共7页
电离层延迟的有效改正是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采用电离层比例因子法进行LEO卫星电离层延迟改正,但该方法在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确定时未考虑太阳活动、经纬度、昼夜变化、季节等因素的影响。IRI2012模型虽然考虑了上述...
电离层延迟的有效改正是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采用电离层比例因子法进行LEO卫星电离层延迟改正,但该方法在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确定时未考虑太阳活动、经纬度、昼夜变化、季节等因素的影响。IRI2012模型虽然考虑了上述因素对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的影响,但因其与电离层薄层高度选择的标准不一致,通常它们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而无法直接使用。为此本文提出将电离层薄层高度作为约束条件对IRI2012模型确定的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的均值进行参数约束估计,得到一种改进的电离层模型算法,并利用Swarm卫星GPS观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电离层模型对Swarm卫星径向、切向和法向定轨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对轨道径向和法向精度改善最为明显,分别提高了31.6%和32.0%;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轨道的系统性偏差,尤其是在径向和法向,分别平均降低了65.0%和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精密定轨
Swarm卫星
电离层比例因子法
电子密度峰值高度
iri2012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以及与IRI2012预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梅文祥
朱正平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6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4135
41474134)
文摘
为归纳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规律,对比分析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预报模式。采用三亚地区(109.6°E,18.4°N)测高仪观测数据和IRI2012模型预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在2012年中fo F2和hm F2参数昼夜、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三亚地区电离层fo F2在8:00~14:00 LT时间段内逐渐增大,在16:00~6:00 LT时间段内逐渐减小,最大峰值16 MHz发生在12:00~16:00LT时间段内,最小峰值2 MHz发生在4:00~6:00 LT时间段;预测值相比观测值在8:00~18:00 LT大部分时间段内偏大且误差最大值为3 MHz,在18:00~6:00 LT大部分时间段内偏小且误差最大值为5 MHz。电离层hm F2在春秋分和夏季出现2个极大值,最大峰值450 km发生在12:00~14:00 LT时间段内,最小峰值200 km发生在4:00~6:00 LT时间段内;预测值相比观测值在春秋分的2:00~4:00 LT时间段内偏大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16,在夏季的19:00~22:00 LT时间段内偏小并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08,在冬季的2:00~4:00 LT时间段内偏大且相对误差最大为0.12。
关键词
iri2012模型
电离层
FOF2
hmF2
URSI
CCIR
分类号
O351.3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电离层模型改进算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英国
郝金明
于合理
刘伟平
谢建涛
张康
机构
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
北斗导航应用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3-809,共7页
文摘
电离层延迟的有效改正是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采用电离层比例因子法进行LEO卫星电离层延迟改正,但该方法在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确定时未考虑太阳活动、经纬度、昼夜变化、季节等因素的影响。IRI2012模型虽然考虑了上述因素对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的影响,但因其与电离层薄层高度选择的标准不一致,通常它们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而无法直接使用。为此本文提出将电离层薄层高度作为约束条件对IRI2012模型确定的电子密度峰值高度的均值进行参数约束估计,得到一种改进的电离层模型算法,并利用Swarm卫星GPS观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电离层模型对Swarm卫星径向、切向和法向定轨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对轨道径向和法向精度改善最为明显,分别提高了31.6%和32.0%;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轨道的系统性偏差,尤其是在径向和法向,分别平均降低了65.0%和54.7%。
关键词
单频精密定轨
Swarm卫星
电离层比例因子法
电子密度峰值高度
iri2012模型
Keywords
single-frequency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Swarm satellite
the method of ionospheric scale factor
the height of electron density peak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2012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以及与IRI2012预测的对比分析
梅文祥
朱正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EO卫星单频精密定轨电离层模型改进算法
田英国
郝金明
于合理
刘伟平
谢建涛
张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