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5
1
作者 付娟妮 刘兴华 +1 位作者 蔡福带 寇莉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7-882,共6页
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基因克隆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通过Blast程序... 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基因克隆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通过Blast程序将该序列与数据库已有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与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同源性达到了99%以上,因此认为石榴腐烂的病原菌是葡萄座腔菌。该菌引起的石榴腐烂病害特征与以往报道的石榴干腐病相似。对葡萄座腔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和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葡萄座腔菌 贮藏 its-rdna测序
下载PDF
1株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菌株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姜晓龙 金磊磊 +4 位作者 陈辉辉 喻镇东 邵荣 许伟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2,共4页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 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100%和99%。综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座腔菌。这是首次报道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该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KJ530706、KJ530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葡萄座腔菌 侵染 its-rdna Β-TUBULIN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娟 李秀花 +1 位作者 于海滨 陈书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68-173,共6页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鉴定。经过对线虫ITS-rDNA序列分析,发现采集到的线虫ITS区序列差异很小,为同一种类,其ITS-rDNA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的ITS-r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与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的相近。综合其形态与分子序列特征,确定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为H.ave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its-rdna
下载PDF
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友林 刘敏 +2 位作者 黄惠琴 朱军 鲍时翔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187,共7页
以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海莲林区和海漆林区土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土壤样品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通过生态学指数统计分析,研究了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 以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海莲林区和海漆林区土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土壤样品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通过生态学指数统计分析,研究了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势类群及多样性,共分离到真菌206株,包括21个属和无孢类群。两种生境土壤中真菌的主要优势类群是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木霉属(Trichoder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688~2.281、Pielou均匀度指数(JSW)为0.745~0.864、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为1.755~3.415;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壤样品间真菌种属组成相似性系数(CS)在0.545~0.737,表明土壤可培养真菌种属组成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分离得到的菌株中DF12098和HF12701与Genbank中已经报道的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3%和97%,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以确定是否是新的微生物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分离鉴定 its-rdna序列 多样性 红树林
下载PDF
一株筛选自高寒草地木聚糖酶产生真菌的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芦光新 陈秀蓉 +1 位作者 王军邦 吴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169,共8页
为研究一株分离、筛选自高寒草地土壤中的真菌,采用IT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液体摇瓶发酵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对供试菌株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确定,并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ITS-rDNA... 为研究一株分离、筛选自高寒草地土壤中的真菌,采用IT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液体摇瓶发酵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对供试菌株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确定,并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IT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Saccharicola bicolor。供试菌株S.bicolor可分泌木聚糖酶,且在pH为3.0-9.5时,酶活力相对稳定,表明S.bicolor所分泌的木聚糖酶具有一定的耐受碱性条件的能力。供试菌株S.bicolor在温度为35℃时生长较快,对5种碳源利用情况的先后顺序为:麦芽糖>淀粉>蔗糖>糊精>葡萄糖,对5种氮源利用情况的先后顺序为:蛋白质>磷酸铵>硫酸铵>硝酸钠>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木聚糖酶 its-rdna pH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齐静 蒋春洁 +4 位作者 吴延春 刘四新 胡晓苹 李武 李从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7-151,共5页
以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为研究对象,从423个表面消毒的组织块中,分离获得416个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分别归入12个属,10属为半知菌,2属为子囊菌.结果表明,在海南粗榧不同组织... 以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为研究对象,从423个表面消毒的组织块中,分离获得416个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分别归入12个属,10属为半知菌,2属为子囊菌.结果表明,在海南粗榧不同组织中,刺盘孢属(c olle totric hum)、拟茎点霉(Phomopsis)均为优势类群,其中,刺盘孢属在叶中最多,拟茎点霉属在树干皮、根皮中最多.此外,镰孢霉属(Fus arium)为树干皮的优势类群,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为根皮的优势类群,双胞束梗霉属(Didymostilbe)为叶的优势类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97~1.83,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似性系数(CS)为0.63~ 1.00;分离得到的菌株中,WZS7165、WZS7240及WZS7277与已报道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只有97%、92%、88%,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以确定其是否为微生物新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粗榧 内生真菌 its-rdna序列 多样性
下载PDF
苹果汁中棒曲霉素主要产生菌的ITS序列分析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苏青峰 岳田利 +1 位作者 袁亚红 高振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134,共4页
从浓缩苹果汁生产原料中分离出多种棒曲霉素产生菌,形态学初步鉴定表明其均为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为确定其分类地位,又用ITS-DNA测序鉴定进行了验证。将ITS-r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提交到EuropeanMolecularBiologyLaboratory(EM... 从浓缩苹果汁生产原料中分离出多种棒曲霉素产生菌,形态学初步鉴定表明其均为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为确定其分类地位,又用ITS-DNA测序鉴定进行了验证。将ITS-r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提交到EuropeanMolecularBiologyLaboratory(EMBL)核酸数据库,通过Blast程序,将ITS-rDNA序列与Genebank中的核酸序列进行对照,结果确定其确为青霉属与曲霉属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曲霉素 扩张青霉 its-rdna PCR 浓缩苹果汁
下载PDF
Occurrence,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cereal cyst nematodes(Heterodera spp.)in Turkey 被引量:1
8
作者 CUI Jiang-kuan PENG Huan +5 位作者 LIU Shi-ming Gul Erginbas Orakci HUANG Wen-kun MustafaImren Abdelfattah Amer Dababat PENG De-l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767-1776,共10页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re very common on cereal crops and cause economic losses via reduction in grain quality and quantity. During 2014, 83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wheat and barley fields in 21 districts...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re very common on cereal crops and cause economic losses via reduction in grain quality and quantity. During 2014, 83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wheat and barley fields in 21 districts of 13 provinces across five regions (CentralAnatolia, Marmara, Aegean, SoutheastAnatolia, and Black Sea Region) of Turkey. Cyst-forming nematodes were found in 66 samples (80%), an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ing and species-specific PCR identified the species in 64 samples as Heterodera filipjevi, Heterodera latipons, and Heterodera avenae. The predominant patho- genic cereal cyst nematode was H. filipjevi, which was found in all five regions surveyed. H. avenae was only detected in Southeast Anatolia whereas H. latipons was detected in Southeast Anatolia and Central Anatolia. ITS-rDNA phylogenetic analyses showed that H. avenae isolates from China clustered with H. australis, and Turkish isolat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uropean and USA isolates of this species. H. filipjevi from Turkey and China were clustered closely with those from the UK, Germany, Russia, and the USA. The density of many of these populations exceeded 6r approached the maximum threshold level for economic los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H. filipjevi in Diyarbakir, Edirne, and Kutahya provinces, and the first report of H. avenae in DiyarbakJr Province. These results exhibit the most rigorous analysis to date on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Heterodera spp. in Turkey's major wheat-producing areas, thus providing a basis for more specific resistance breeding, as well as other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specific PCR cereal cyst nematod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ts-rdna wheat pathogen
下载PDF
甘肃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艾球孢囊线虫
9
作者 韩尚明 李文豪 +2 位作者 李惠霞 张译文 倪春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567-2573,共7页
在2018−2019年,在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地艾蒿(Artemisia argyi)根际分离得到1个孢囊线虫群体,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种类鉴定。该孢囊线虫群体形态特征:孢囊呈褐色,球形,颈部较为突出,无阴门锥;阴门膜孔为环膜孔型,无下桥... 在2018−2019年,在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地艾蒿(Artemisia argyi)根际分离得到1个孢囊线虫群体,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种类鉴定。该孢囊线虫群体形态特征:孢囊呈褐色,球形,颈部较为突出,无阴门锥;阴门膜孔为环膜孔型,无下桥和泡状突。二龄幼虫线形,头部与体驱间缢缩不明显,口针强壮。尾部圆锥形,末端较尖锐,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艾球孢囊线虫(Globodera artemisiae)。对该群体ITS-rDNA和28S-rRNA D2-D3区进行扩增,分别得到948 bp和1015 bp两个片段。测序后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该群体与艾球孢囊线虫聚为一支,置信度为97%以上。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该群体鉴定为艾球孢囊线虫,这也是甘肃首次报道球孢囊线虫属线虫,系甘肃省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 艾球孢囊线虫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its-rdna 28s-rRNA
下载PDF
First Report of a Postharvest Fruit Rot on Apple Caused by <i>Diaporthe phaseolorum</i>var. <i>caulivora</i>in China: A Note
10
作者 Yuanzhi Chen Quan Zhou +3 位作者 Yangying Sun Ran Li Yaoyao Liu Ting Zhou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0年第10期1612-1617,共6页
Brown rots of Red Fuji apples were observed in Hangzhou city (Zheng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causal agent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in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levels. The phenotype and phylogeneti... Brown rots of Red Fuji apples were observed in Hangzhou city (Zheng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causal agent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in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levels. The phenotype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solate was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iaporthe phaseolor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var.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ulivor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its pathogenicity on apple fruit was confirmed by re-inoculation experiment.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 phaseolorum</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var.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ulivor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ausing postharvest fruit rot on appl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Postharvest Pathogen its-rdna 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caulivora
下载PDF
两种沙漠微藻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芳芳 隋正红 +2 位作者 周伟 龚春霞 高剑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172,共6页
文中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的沙样中,运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分离出两种形态各异的微藻物种GTD8A1和GTD9C2,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别为绿藻门小球藻目和环藻目。利用GenBank中绿藻门不同科属种类序列的18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和28S核糖体RNA... 文中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的沙样中,运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分离出两种形态各异的微藻物种GTD8A1和GTD9C2,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别为绿藻门小球藻目和环藻目。利用GenBank中绿藻门不同科属种类序列的18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和28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分别设计18S rDNA特异性引物和5.8S rDNA-ITS区特异性引物。以自行设计的18S rDNA特异性引物与5.8S rDNA-ITS区特异性引物分别对以上两个物种进行PCR和测序后,经blastn比对,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GTD8A1可能与Chlo-rella sp.MBIC10595为同一个物种,GTD9C2可能为Desmodesmus multivariabilis种内的一个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rdna 小球藻属 链带藻属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瑞典常春藤漆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贲海燕 李宝聚 +1 位作者 刘学敏 石延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3-558,共6页
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引起瑞典常春藤漆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一长度为523bp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GenBank已有的露湿漆斑菌序列的同源性... 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引起瑞典常春藤漆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一长度为523bp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GenBank已有的露湿漆斑菌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综合两种方法鉴定结果,露湿漆斑菌是引起瑞典常春藤漆斑病的致病菌,露湿漆斑菌为该寄主上的真菌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常春藤 瑞典常春藤漆斑病 露湿漆斑菌 its-rdna测序
原文传递
一株南海指海绵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晓娜 高渊皓 +2 位作者 张雁 徐炜 骆祝华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3,共10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南海指海绵上的共附生真菌进行平板涂布法分离培养,结合ITS-rDNA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来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共分离培养出55株(21种)真菌菌株,优势菌属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31... 本研究通过采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南海指海绵上的共附生真菌进行平板涂布法分离培养,结合ITS-rDNA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来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共分离培养出55株(21种)真菌菌株,优势菌属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31株),其中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22株作为优势菌种,占真菌菌株总数的40%。其余真菌则属于枝孢菌属Cladosporium、迈耶氏酵母属Meyerozyma、茎点霉属Phoma、红酵母属Rhodotorula、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等10个属,还有两株未鉴定到种的子囊菌。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7种病原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21种真菌的代表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其中有3种真菌至少对一种指示菌表现出抑菌效果,占菌株种类总数的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指海绵 共生真菌 its-rdna的扩增 抗菌菌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