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某高烈度场地的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1
作者 梅浩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降低管桩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挤压作用;(2)设置阻尼器可减弱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3)对于高烈度及Ⅳ类场地区域设防等级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可采取两阶段设计形式实施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场区 Ⅳ类场地 减震设计
下载PDF
18m加长管在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洋 杨建中 +3 位作者 张彦 李超 李志奎 胡钰杰 《焊管》 2023年第6期41-45,55,共6页
基于18m加长管应用优势和前景,分析了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管道工程18m加长管的应用现状,从西气东输四线沿线地形条件、交通依托、供货能力、运输能力等方面论述了18m加长管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方案。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分别从卸管、倒运、布管... 基于18m加长管应用优势和前景,分析了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管道工程18m加长管的应用现状,从西气东输四线沿线地形条件、交通依托、供货能力、运输能力等方面论述了18m加长管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方案。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分别从卸管、倒运、布管、组对和焊接等现场施工工序出发,分析了加长管应用对设备适应性、施工效率、施工费用等方面的影响,并对西气东输四线加长管应用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评价,提出了18m加长管在未来管道工程中应用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m加长管 西气东输四线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建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3-889,共7页
以唐山响嘡局部场地影响台阵3号测井场地(Ⅱ类场地)作为实验场地,验证用FLAC^(3D)软件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的可行性。以天津塘沽某IV类场地为例,在不同地震动强度输入条件下分别采用FLAC^(3D)软件方法和等效线性化程序方法计算该... 以唐山响嘡局部场地影响台阵3号测井场地(Ⅱ类场地)作为实验场地,验证用FLAC^(3D)软件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的可行性。以天津塘沽某IV类场地为例,在不同地震动强度输入条件下分别采用FLAC^(3D)软件方法和等效线性化程序方法计算该场地地表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计算结果表明:在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小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别不大;在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大时,FLAC^(3D)方法克服了等效线性化方法低估地表地震反应(高频部分)和高估土体的非线性所造成的地表反应谱特征周期偏大问题。FLAC^(3D)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U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等效线性化 iv类场地
下载PDF
Ⅳ类场地某医院隔震结构抗震设防参数确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峰 宋成科 +1 位作者 孟庆筱 管见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3-651,698,共9页
针对隔震技术在Ⅳ类场地应用抗震设防参数不明确问题,以天津塘沽某医院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确定为例,在充分考虑了工程场地的地震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层反应分析,给出了场地相关反应谱,按当前的法律法规标定场地相关反应谱给... 针对隔震技术在Ⅳ类场地应用抗震设防参数不明确问题,以天津塘沽某医院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确定为例,在充分考虑了工程场地的地震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层反应分析,给出了场地相关反应谱,按当前的法律法规标定场地相关反应谱给出了场地设计谱,再以场地设计谱为目标谱拟合给出了地表设计地震动时程(包括人造地震动时程和调整后天然时程),满足了隔震结构抗震设计对抗震设防要求,有利于隔震技术在Ⅳ类场地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设计反应谱 地震动时程 抗震设防参数 iv类场地
下载PDF
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注不同药物穿刺点止血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陈淑琴 赵崇梅 +2 位作者 张立新 宋海燕 张郑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注不同药物拔针后穿刺点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396例手外伤患者按静脉输注药物不同分为普通药物(抗生素)组219例,抗凝药物(抗生素+抗凝药)组177例。再用随机方法分为普通Ⅰ组(70例)、普通Ⅱ组(68例)、普通Ⅲ组(8...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注不同药物拔针后穿刺点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396例手外伤患者按静脉输注药物不同分为普通药物(抗生素)组219例,抗凝药物(抗生素+抗凝药)组177例。再用随机方法分为普通Ⅰ组(70例)、普通Ⅱ组(68例)、普通Ⅲ组(81例)和抗凝Ⅰ组(56例)、抗凝Ⅱ组(62例)、抗凝Ⅲ组(59例)。Ⅰ组患者(包括普通Ⅰ组和抗凝Ⅰ组)在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穿刺点止血应用屈肘抬高手臂;Ⅱ组患者应用直肘抬高手臂;Ⅲ组患者由护士按压止血。观察3种止血方法在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的出血率。结果普通药物组应用屈肘抬高手臂3min,可达到与同组由护士按压止血3min同样的有效止血效果(P>0.05);抗凝药物组直肘抬高手臂4min可达到与同组由护士按压止血4min同样的有效止血效果(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患手不能帮助按压穿刺点,根据静脉输注的药物不同,选择屈肘抬高手臂或直肘抬高手臂的止血方法,可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节约了护士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方法 外伤患者 静脉输注药物 按压止血 止血效果 抗凝药物 静脉输液 按压穿刺点 拔针后 随机方法 不同时间 抗生素 手臂 抬高 护士 屈肘 出血率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钟慧群 张立力 +4 位作者 赵洁 柴燕燕 姚晶晶 许汇娟 罗晨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的效果。方法2018年1-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超过3d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留置针...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的效果。方法2018年1-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超过3d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留置针386例次,其中手背留置针190例次,前臂留置针196例次。手背及前臂的留置时间分别为(5.22±2.45)d及(5.65±2.94)d,导管堵塞发生率分别为25.8%及29.6%,液体渗漏发生率分别为5.8%及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6.8%及29.6%,且6例次(3.2%)手背留置针发生意外脱落,前臂则无一例意外脱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根据临床指征拔管时,前臂与手背留置针相比留置时间无差异,但静脉炎及导管脱落发生率低,护士应结合患者血管情况、病情等尽量选择前臂为患者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留置部位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