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微粒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泽波 于力 +1 位作者 郝志宏 韦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5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小儿川崎病患者55例为研...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小儿川崎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外周静脉血中CECs、EMPs及IL-6、TNF-α的水平,同时在疾病各个时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动态监测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情况。根据研究对象对IVIG敏感程度,选取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9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8例IVIG敏感型川崎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病程中出现CALs与否分为CALs组5例、NCALs组4例,总结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CECs、EMPs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观察组与对照组CECs、EMP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亚急性期CECs、EMPs、IL-6、TNF-α水平略低于急性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以上指标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CECs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691,P<0.01;r=0.584,P<0.01);观察组EMPs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714,P<0.01;r=0.799,P<0.01)。(4)观察组中CALs组急性期及亚急性期CECs、EMPs、IL-6、TNF-α水平均高于同期NCA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两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患者CECs、EMPs水平变化与全身中小血管炎密切相关,考虑外周静脉血CECs、EMPs检测可能有助于对川崎病患者出现IVIG不敏感的早期预测,有助于对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患者疗效评估及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不敏感 循环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微粒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IVIG不敏感川崎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5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3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113例川崎病患儿,回顾分析病历及常用实验室指标。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组WBC、CRP、ESR、GPT水平均高于IVIG...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3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113例川崎病患儿,回顾分析病历及常用实验室指标。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组WBC、CRP、ESR、GPT水平均高于IVIG敏感组,而Hb、ALB水平降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浆WBC、CRP、ESR、GPT、Hb、ALB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IVIG不敏感川崎病及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不敏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锐 张成林 叶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该院住院治疗的112例川崎病患儿。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16例(14.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32∶1,明显高于IVIG敏感...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该院住院治疗的112例川崎病患儿。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16例(14.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32∶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8∶1)(P<0.05)。两组川崎病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冠状动脉改变者(68.8%),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者(45.8%)(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及性别等。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2例在应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男性多见,并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等因素有关;IVIG不敏感川崎病较IVIG敏感组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上可采取重复1、2次IVIG,或阿司匹林联合IVIG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不敏感 激素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31例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敏 赵晓东 +2 位作者 唐雪梅 蒋利萍 杨锡强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7∶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43∶1(P<0.05)。两组川崎病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中度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者6例(6/31,19.4%),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5/202,2.4%)(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等,分析结果提示血浆白蛋白降低及男性可能与IVIG不敏感川崎病有关,但仅此两项指标尚不能预测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发生。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危险因素无阳性发现。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8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不少见且较IVIG敏感川崎病更易发生较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及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不肯定。复用IVIG及必要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不敏感 临床特点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