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with a novel variant inin a Chinese patient
1
作者 Zhou Yang Zhan Qi +2 位作者 Zhe Xu Wei Li Lin Ma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CSCD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Introduction: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CIE)is characterized by fine,whitish scales on a background of erythematous skin over the whole body;it is reportedly caused by mutations inABCA12,ALOX12B,ALOXE3,CERS... Introduction: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CIE)is characterized by fine,whitish scales on a background of erythematous skin over the whole body;it is reportedly caused by mutations inABCA12,ALOX12B,ALOXE3,CERS3,CYP4F22,NIPAL4,PNPLA1,andTGM1 genes.Case presentation:A 15-month-old girl presented with CIE associated with compound heterozygousABCA12 mutations,a known missense mutation c.4139A>G(p.Asn1380Ser)from her father,and 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c.4300A>G(p.Thr1434Ala)from her mother.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indicate that compound heterozygous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first ATP-binding cassette ofABCA12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onset of C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ABCA12 Gene mutation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一例
2
作者 王泽芯 闫爱霞 宋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30-532,共3页
先天性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表皮增生、角化过度、脱屑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是新生儿期罕见疾病,本文报道一例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儿,女,日龄1小时,出生时全身皮肤呈羊皮纸样,眼睑外翻,鼻梁塌陷,耳廓发育不全,口唇外翻。... 先天性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表皮增生、角化过度、脱屑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是新生儿期罕见疾病,本文报道一例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儿,女,日龄1小时,出生时全身皮肤呈羊皮纸样,眼睑外翻,鼻梁塌陷,耳廓发育不全,口唇外翻。采集血样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ALOX12B c.1409C>T(p.A470V)及c.2073C>A(p.D691E)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两个变异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给予保温、保湿、油性软膏外涂、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ALOX12B基因
下载PDF
四种遗传性鱼鳞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玉清 曾抗 +5 位作者 张锡宝 张三泉 罗权 罗育武 钟道清 刘福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对四种鱼鳞病(寻常型鱼鳞病;X性-联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大疱性鱼鳞病)的致病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四种鱼鳞病各1例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以及外周血DNA直接测序检测鱼鳞病FLG基因、STS基因、TGM... 目的对四种鱼鳞病(寻常型鱼鳞病;X性-联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大疱性鱼鳞病)的致病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四种鱼鳞病各1例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以及外周血DNA直接测序检测鱼鳞病FLG基因、STS基因、TGM1基因和K1,K10角蛋白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①寻常型鱼鳞病患者在FLG基因的外显子5的第278位有G-T突变,613位有G-A突变。②板层状鱼鳞病患者TGM1基因外显子3的第504位碱基有C-T突变,使第14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R)转变为半胱氨酸(C),即R142C错义突变;外显子7的第1122位碱基有C-T突变,使348位氨基酸由精氨酸(R)突变为终止密码(R348X),导致其编码的蛋白缺失了C端的470个氨基酸。③X-性联鱼鳞病患者STS基因完全缺失。④大疱性鱼鳞病患者外显子5的第242碱基存在A-C突变,外显子6的第599位碱基均存在A-G突变,导致K1蛋白第633位氨基酸由赖氨酸(Lys)变为精氨酸(Arg)。结论鱼鳞病患者临床表型的不同与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 X-性联鱼鳞病 大疱性鱼鳞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表现为先天性红皮病的Netherton综合征2例报道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旭华 周晖 +3 位作者 陈闻纳 杨雨清 章星琪 何定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报道2例罕见的表现为先天性红皮病的Netherton综合征。【方法】分析Nethert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扫描电镜观察患者的毛发超微结构,SPINK5基因检测患者的突变位点。【结果】临床均表现为新生儿期弥漫性红斑伴脱屑... 【目的】报道2例罕见的表现为先天性红皮病的Netherton综合征。【方法】分析Nethert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扫描电镜观察患者的毛发超微结构,SPINK5基因检测患者的突变位点。【结果】临床均表现为新生儿期弥漫性红斑伴脱屑,经扫描电镜观察到竹节状发,SPINK5基因检测发现c.2423 C>T(p.Thr808Ile)纯合错义突变。弟(先证者)给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口服扑尔敏,局部外用喜辽妥、莫匹罗星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同时每日全身外用沐浴油和保湿剂等治疗,2周后红斑明显消退、鳞屑减少。姐因出生后未予母乳喂养引起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生长迟缓。【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先天性红皮病或湿疹样皮炎的患儿要考虑Netherton综合征的可能,扫描电镜找到竹节状发和SPINK5基因检测发现病理性突变即可确诊,皮损治疗方面以保湿、抗炎、防治感染为主,病情严重者可选择IVIG,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能避免生长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herton综合征 竹节状发 先天性红皮病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生长迟缓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角蛋白10的新发突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才 林志淼 +3 位作者 马志红 谭燕红 马琳 杨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8期549-551,共3页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10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6位...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10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6位碱基发生C→T杂合突变(c.C466T),导致其编码第156位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R156C),患者父母、妹妹及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结论:KRT10基因的c.C466T错义突变可能为引起该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KRT10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例及其家系突变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丹 何永萍 +1 位作者 李仲桃 汪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报告1例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non-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NBCIE)患者,并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方法收集患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TGMl,ALOXl2B,ALOXE3,ABCA12... 目的报告1例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non-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NBCIE)患者,并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方法收集患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TGMl,ALOXl2B,ALOXE3,ABCA12,CYP4F22,NIPAL4基因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通过DNA测序寻找基因突变。结果发现患者NIPAL4基因第2号外显子存在一个纯合无义突变c.433C>T,导致该处密码子由CGA变成TGA,使得第14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R)变为终止密码(p.R145X)。患者父母均为该突变杂合携带者。结论国内尚无NBCIE患者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的报道,本研究显示NIPAL4基因c.433C>T突变可能是本例NBCIE患者发病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 鱼鳞病样 非大疱性 先天性 NIPAL4 突变
下载PDF
丑角样鱼鳞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殷董 邓列华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16-218,共3页
丑角样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的一种严重亚型。常具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死产或于产后早期死亡。近来,丑角样鱼鳞病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发现了导致丑角样鱼鳞病发病的致病基因及其相关分子。目前认... 丑角样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的一种严重亚型。常具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死产或于产后早期死亡。近来,丑角样鱼鳞病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发现了导致丑角样鱼鳞病发病的致病基因及其相关分子。目前认为,ABCA12是角质包膜中参与脂质转运的角质细胞脂质转运子,它的功能缺失导致角质层脂质转运出现障碍从而引起丑角样鱼鳞病发病。对丑角样鱼鳞病致病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丑角样鱼鳞病的诊断、遗传咨询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癣样红皮病 先天性 ABCA12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平姣 李常兴 +1 位作者 曾抗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KRT1和KRT10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对BCIE的基因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该病的遗传模式、遗传学研究策略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遗传学 角蛋白1和10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四种遗传性鱼鳞病临床表型和组织病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玉清 张锡宝 +4 位作者 张三泉 罗权 罗育武 钟道清 刘福荣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比较四种鱼鳞病(寻常型鱼鳞病;X-连锁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大疱性鱼鳞病)临床表型和组织病理的差异。方法:对鱼鳞病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皮损组织病理和电镜检测。结果:1.寻常型鱼鳞病:浅褐色多角形鳞屑,组织病理角化过度伴局灶... 目的:比较四种鱼鳞病(寻常型鱼鳞病;X-连锁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大疱性鱼鳞病)临床表型和组织病理的差异。方法:对鱼鳞病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皮损组织病理和电镜检测。结果:1.寻常型鱼鳞病:浅褐色多角形鳞屑,组织病理角化过度伴局灶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电镜示透明角质颗粒数量减少且结构异常。2.X-连锁鱼鳞病:粗大深褐色鳞屑,组织病理中度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增厚。3.板层状鱼鳞病:粗大黑色板样鳞屑,组织病理致密板层状角化过度伴灶性角化不全,局灶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增生肥厚;电镜示角质包膜异常。4.大疱性鱼鳞病:棕色疣状鳞屑,组织病理致密角化过度,颗粒层显著增厚,颗粒层及棘层中上部细胞核周空泡改变。电镜可见异常角蛋白分布于基底层以上全部表皮,棘细胞松解,颗粒层细胞核周围有异常聚集的角蛋白丝。结论:四种鱼鳞病患者临床表型、组织病理和严重程度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鱼鳞病 X性连锁遗传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 大疱性鱼鳞病 临床表型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三种鱼鳞病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对比研究
10
作者 田歆 王菁 +2 位作者 周欣 刘玉梅 张锡宝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对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和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BCIE)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超微结构分析,归纳总结其特点。方法:随... 目的:对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和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BCIE)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超微结构分析,归纳总结其特点。方法:随访并收集12例寻常型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和大疱性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皮损,对比三种鱼鳞病患者皮损病理及超微结构的特点及改变。结果:诊断IV5例、LI4例,BCIE3例,IV组织病理学表现轻度角化过度及棘层轻度增生,超微结构显示角质层层数增多,角蛋白密度均匀,角质化包膜连续,脂质颗粒较少;LI组织病理学示高度黏附的角化过度及增生的颗粒层、棘层,超微结构示角质层层数增多、角蛋白密度不均,角质化包膜连续,较多脂质颗粒;BCIE组织病理学示高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增多、凝结,棘层轻度增生,超微结构示角蛋白丝结构紊乱成撕裂状,颗粒层及棘层上部细胞核周围围绕异常聚集的角蛋白微丝。结论:电镜超微病理观察对鱼鳞病分类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 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人角蛋白K1cDNA基因克隆及其定点突变
11
作者 孙秀坤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既往的研究曾发现一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K1E477K突变现进一步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意义。方法首先克隆出正常人K1cDNA全长编码序列,并以此pK1cDNA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介导的重叠延伸诱变法对K1第477位密码子GAG→... 目的既往的研究曾发现一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K1E477K突变现进一步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意义。方法首先克隆出正常人K1cDNA全长编码序列,并以此pK1cDNA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介导的重叠延伸诱变法对K1第477位密码子GAG→AAG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克隆的正常人K1cDNA经测序证实长2022bp,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所公布序列一致定点突变准确未改变其他序列。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了正常人角蛋白K1的基因克隆pK1cDNA及其突变体pMK1cDNA,为以后研究致病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 大疱性鱼鳞病样 先天性 角蛋白1 基因克隆 定点突变
下载PDF
正常及突变角蛋白K1部分螺旋亚区分子模拟及其比较
12
作者 孙秀坤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4-335,共2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角蛋白K1E477K突变的可能致病途径。方法对K1E477K突变所在的K12B尾区进行分子模拟,观察角蛋白中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突变所造成的影响。结果突变后的赖氨酸与对应链上的精氨酸... 目的研究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存在角蛋白K1E477K突变的可能致病途径。方法对K1E477K突变所在的K12B尾区进行分子模拟,观察角蛋白中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突变所造成的影响。结果突变后的赖氨酸与对应链上的精氨酸理论距离增大。结论突变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影响了角蛋白K1/K10异源二聚体的稳定性,这可能是导致角蛋白细丝网络破坏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 鱼鳞病样 大疱性 角蛋白1 分子模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一例KRT1及KRT10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学萍 孙勇虎 +3 位作者 施仲香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一例散发患者进行KRT1及KRT10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扩增KRT1及KRT10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Sanger法测序检测潜在的基因突变,选取与患者无亲缘关系的100... 目的: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一例散发患者进行KRT1及KRT10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扩增KRT1及KRT10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Sanger法测序检测潜在的基因突变,选取与患者无亲缘关系的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该患者KRT10检测出第1号外显子中第467位碱基发生G→A杂合突变(c.467G>A),导致其编码的第156号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R156H)。患者父母及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KRT1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KRT10基因的错义突变c.467G>A可能与该患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KRT10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角蛋白10突变致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奕传 张三泉 +4 位作者 黎小东 薛如君 傅怡丹 罗标益 李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测潜在的基因突变。结果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7...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测潜在的基因突变。结果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7位碱基发生G→A杂合突变(c.467G>A),导致其编码的第156号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Arg156His),患者父亲、母亲、姐姐均未发现该突变。患者及其母亲第7号外显子中的1654~1683位点发生重复突变,即NM_000421.5:c.1654_1683dup,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556至565位的氨基酸发生甘氨酸重复(p.Gly556_Gly565dup),该突变呈杂合状态,患者父亲、姐姐均未发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KRT1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KRT10基因的c.467G>A错义突变是本例BCIE的致病原因,NM_000421.5:c.1654_1683dup重复突变可能不会导致BC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KRT10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ALDH3A2基因突变导致Sjogren-Larsson综合征2例报道
15
作者 关家琪 郑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5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 研究2例Sjogren-Larsson综合征(SLS)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提高对SLS致病基因及其临床表型的认识。方法 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院收治的2个SLS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及ALDH3A2基因突变分析,并复习国内文献,为早期... 目的 研究2例Sjogren-Larsson综合征(SLS)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提高对SLS致病基因及其临床表型的认识。方法 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院收治的2个SLS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及ALDH3A2基因突变分析,并复习国内文献,为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本研究2例SLS患儿均有典型鱼鳞病样皮损,存在运动发育障碍,合并智能障碍与言语发育落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例患儿为ALDH3A2基因纯合型突变(实际为半合子状态),1例患儿为ALDH3A2基因复合杂合型突变。结论 临床上对SLS可疑患儿进行ALDH3A2基因检测,对早期诊断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ogren-Larsson综合征 ALDH3A2基因 先天性鱼鳞癣样红皮病 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士德 刘晶晶 +2 位作者 田伟 赵正娟 赵敬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散发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的热点突变区,通过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家系中的正常成员... 目的研究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散发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的热点突变区,通过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家系中的正常成员和5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个体的KRT1和KRT10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在患者KRT10基因的第1外显子上发现了1个错义突变(467G→A),导致角蛋白10(KRT10)1A区的精氨酸由组氨酸替代(R156H),而家系正常成员和无亲缘关系的5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KRT10基因第1外显子突变(467G→A)在该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病的分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KRT10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一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表型与角蛋白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波 雷东春 +6 位作者 王伟霞 李建国 李雪莉 李敏 李明 张守民 李振鲁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检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角蛋白1、10(KRT1、KRT10)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致病基因与表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及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该双胞胎患者及其兄、父、母的... 目的 检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角蛋白1、10(KRT1、KRT10)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致病基因与表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双胞胎患者及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该双胞胎患者及其兄、父、母的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先证者男,11岁,全身皮肤反复起水疱、肥厚伴脱屑11年;其双胞胎弟弟有类似皮损。2例患者KRT1基因1号内含子第1位碱基发生突变(c.591 + 1G 〉 A),而家系中3例正常成员和无亲缘关系的100例健康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KRT1基因1号内含子第1位碱基突变(c.591 + 1G 〉 A)可能为引起该双胞胎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癣样红皮病 先天性 角蛋白1 角蛋白10 DNA突变分析 维甲酸
原文传递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3家系PNPLA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娟 陈志明 杨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检测3个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3例先证者外周血DNA进行遗传性皮肤病靶基因外显子测序明确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和家庭成员突变... 目的检测3个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3例先证者外周血DNA进行遗传性皮肤病靶基因外显子测序明确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和家庭成员突变情况,明确致病原因。结果先证者1和2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下肢伸侧多角形暗褐色鳞屑;先证者3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境界清楚红斑、丘疹、鳞屑。均否认家族史。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1存在PNPLA1基因c.100G>A(来自于母亲)和c.377G>A(来自于父亲)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2存在PNPLA1基因c.320T>A(来自于母亲)和c.434T>C(来自于父亲)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3存在PNPLA1基因上c.1300delG纯合突变。两个复合杂合突变家系表型和基因突变符合共分离原则。在检出的5个突变中,两个错义突变(c.377G>A和c.320T>A)为首次报道的突变。结论PNPLA1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是3个先证者的致病突变,新报道的突变丰富了该病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癣样红皮病 先天性 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 PNPLA1基因 复合杂合突变
原文传递
Chanarin-Dorfman综合征一例国内首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依和 陈志明 杨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检测1例以鱼鳞病伴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家系基因突变情况,并明确其诊断。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遗传性皮肤病目标基因外显子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在家系中对突变位点进... 目的检测1例以鱼鳞病伴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家系基因突变情况,并明确其诊断。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遗传性皮肤病目标基因外显子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在家系中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涂片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全身皮肤干燥,下肢可见白色细小鳞屑,伴有转氨酶升高、双耳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脂肪肝。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中编码CGI-58蛋白的ABHD5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纯合突变(c.933dupA),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移码突变(p.R312Tfs*45),其父亲、母亲该位点均为杂合突变,突变与疾病符合共分离。先证者外周血涂片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含脂质空泡,即Jordan小体阳性。结论先证者表现为鱼鳞病样皮损和肝功能异常,结合其ABHD5基因纯合突变和外周血涂片Jordan小体阳性,诊断为Chanarin-Dorfman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癣样红皮病 先天性 肝功能不全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DNA突变分析 Chanarin-Dorfman综合征 基因 ABHD5 Jordan小体
原文传递
Netherton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宝庆 颜韵灵 +2 位作者 欧敏 王晓华 赖庆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籍Netherto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本院收集的1例Netherton综合征患者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致病基因变异。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中的文献,对文献中中国籍Netherton综合征患者的病例... 目的分析中国籍Netherto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本院收集的1例Netherton综合征患者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致病基因变异。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中的文献,对文献中中国籍Netherton综合征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院报告患儿出生后起病,全身皮肤即出现干燥、红斑、脱屑,口周、眼周皮纹加深,呈放射状。毛发异常,伴有暂时性生长迟缓。DNA测序检测,证实患者5号染色体上SPINK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2260A>T(p.K754*)和c.2423C>T(p.T808I),确诊为Netherton综合征。1982年1月-2019年12月,国内外文献累计报告中国籍Netherton综合征患者23例,加上本研究1例共24例,其主要表现为红皮病样皮损、竹节样发、生长迟缓、特应性体质,实验室检查常见血嗜酸性粒细胞、IgE升高,基因检查提示SPINK5基因变异。结论Netherton综合征是一种少见、易被误诊的遗传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基因检测可大大提高检出率,利于早期诊断和产前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herton综合征 先天性红皮病 生长迟缓 竹节状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